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着力于研究“理性人的互动行为”的一门学科,博弈论几乎可以被运用于经济学和其它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近些年来随着复杂网络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更是能够将博弈论工具应用到复杂的多博弈主体系统中。鉴于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尚未形成系统的梳理,文章先是按照竞争博弈和协调博弈的脉络来对非合作博弈与复杂网络的形成领域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论述,之后对近些年涌现的外部性和不完全信息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的最后部分给予了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复杂网络;竞争博弈;协调博弈;不完全信息
一、 背景
作为着力于研究“理性人的互动行为”(Aumann,1985,p35)的一门学科,博弈论几乎可以被运用于经济学和其它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近些年来随着复杂网络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更是能够将博弈论工具应用到复杂的多博弈个体系统中。在经济学和其它社会科学中,不同主体(Agents)间的交互对于产出是十分重要的。在网络结构中,主体用顶点(Node)表示,主体之间的特定关系用边(Edge)来表示。边的连接对个体和整体都有影响。用复杂网络来研究经济学或社会学关系时,一个比较公认的逻辑是:网络由N个顶点组成,每两个顶点之间可以有边连接,考虑有向图时,一共有N×(N-1)条边,可能形成的网络有2N(N-1)种,考虑无向图,就有N(N-1)/2条边,可能形成的网络有2N(N-1)/2种不同结构。对于每一条边,相当于两个社会经济主体之间的一种合作或交互作用,不但会影响两个主体的收益,而且还会通过间接连接扩散到其他的主体。所以理性的主体会根据收益的动力学特征(收益函数、最优反应原则)决定应该与哪一个主体建立连接,建立什么样的连接(策略)。
按照现有文献,网络形成采用的博弈主要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两大类。非合作博弈用于复杂网络研究有两种模式,一是在给定网络结构的条件下,参与人对每一连接均按照最优反应原则进行策略选择,讨论的问题是经过多次重复的博弈,这些策略能否演化到均衡状态,如Stanley et al.(1994)、Smucker et al.(1994)、Ashlock et al. (1996)、Tesfatsion(1997a)、Tesfatsion(1998)等人的研究成果都是基于上述的研究模式。另一种模式是网络结构通过博弈产生,如在Bala
关键词:复杂网络;竞争博弈;协调博弈;不完全信息
一、 背景
作为着力于研究“理性人的互动行为”(Aumann,1985,p35)的一门学科,博弈论几乎可以被运用于经济学和其它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近些年来随着复杂网络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更是能够将博弈论工具应用到复杂的多博弈个体系统中。在经济学和其它社会科学中,不同主体(Agents)间的交互对于产出是十分重要的。在网络结构中,主体用顶点(Node)表示,主体之间的特定关系用边(Edge)来表示。边的连接对个体和整体都有影响。用复杂网络来研究经济学或社会学关系时,一个比较公认的逻辑是:网络由N个顶点组成,每两个顶点之间可以有边连接,考虑有向图时,一共有N×(N-1)条边,可能形成的网络有2N(N-1)种,考虑无向图,就有N(N-1)/2条边,可能形成的网络有2N(N-1)/2种不同结构。对于每一条边,相当于两个社会经济主体之间的一种合作或交互作用,不但会影响两个主体的收益,而且还会通过间接连接扩散到其他的主体。所以理性的主体会根据收益的动力学特征(收益函数、最优反应原则)决定应该与哪一个主体建立连接,建立什么样的连接(策略)。
按照现有文献,网络形成采用的博弈主要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两大类。非合作博弈用于复杂网络研究有两种模式,一是在给定网络结构的条件下,参与人对每一连接均按照最优反应原则进行策略选择,讨论的问题是经过多次重复的博弈,这些策略能否演化到均衡状态,如Stanley et al.(1994)、Smucker et al.(1994)、Ashlock et al. (1996)、Tesfatsion(1997a)、Tesfatsion(1998)等人的研究成果都是基于上述的研究模式。另一种模式是网络结构通过博弈产生,如在B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