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南水北调中线库区和安置区板块经济发展思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建设板块经济的目的在于努力增加移民收入,提高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实现移民稳定发展。通过构建“板块推进、规模发展、产业升级、品牌支撑”的发展模式,探索符合中线库区和安置区特色优势的板块经济之路,逐步将特色农业板块经济建设成为中线工程稳定移民、发展移民,并能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关键词:板块经济;移民安置;区域发展
一、移民区经济建设的有利条件
南水北调中线库区和安置区的经济建设需要充分结合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政策效应和社会效应,着力用好用活中线移民扶持政策,打响南水北调战略品牌。
(一)政策支持
在库区和安置区经济建设中,要用好扶持政策,特别是从优化宏观调控着手,做好政策引导和支持。在对口资源的引进上,需要注意避免采取以往指令性的计划方式,而是以移民生产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实现本地移民和进驻企业的双赢。在培育特色产业的过程中,需要制定完善的激励政策,从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予以支持,吸引适合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优秀企业,如生鲜水产类可引入双汇、雨润等品牌企业,果蔬类可引入农夫、汇源等品牌企业。企业的进驻必须能够使其依靠市场机制获得盈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实现移民安置地方与对口扶持企业的长效合作和良性互动。
(二)品牌效应
移民地区需要加强品牌意识,根据自身经济的特色挖掘品牌的内涵和价值。在招商引资中,移民地方政府可以主打“南水北调”品牌来吸引受益区对口企业前来投资,着力宣传移民地区“政策惠、品牌响”的引资优势。在产品的生产销售中,应当加快推进特色产品由无牌上市向标准化、品牌化转变,借助“南水北调”品牌效应增强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南水北调”品牌的开发利用上,库区和安置区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共同的合作平台,加强品牌的塑造和管理,最终将“南水北调”打造成为中线移民地区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
二、板块经济模式的应用思路
(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板块经济重在特色,通过挖掘特色实现专业化分工,发挥比较优势。中线移民地区板块经济的构建需要在大农业经营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专业化和细致化分工,选择最具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农副产品,构建优势集中的粮食、果蔬、水产等多样化特色板块。库区和安置区需要结合移民农户已有的生产技能和参与基础,依托库区和安置区的交通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特点和既有的发展水平,大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着重发展特色产业。
(二)统筹兼顾优化布局
板块经济的布局需要在省域、县域层面上统一规划,以战略高度统筹城乡发展和东西部发展。移民地区板块经济的布局可以参照非均衡发展战略,在长远发展规划上“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促进优势产业带建立。省级和地方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正确定位库区和安置区板块经济的发展坐标。在移民资金的使用上,应当积小成大、积少成多,统筹使用,通过资金捆绑并重点向板块建设倾斜,充分发挥资金规模效应,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规模发展提升效率
板块经济要求规模化发展,通过产业集群和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实现规模经济。库区和安置区需要将已有的点状优势化为集中的块状优势,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增强板块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需要大力引进和扶持对板块经济有吸引力、拉动力的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和外向带动作用。还应围绕特色扶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形成“板块+龙头+移民”的规模经营模式,增强农民开展生产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四)调整结构推动升级
板块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实现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库区和安置区需要以发展特色农业板块经济为契机,调整和升级板块经济的主导产业结构。要结合移民在搬迁后不同时期生产生活的风险收益特点,分阶段促进移民生产结构趋于合理。要将科技创新和应用作为推动板块经济升级的突破口,大力提高库区和安置区大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走系列开发之路,加强区域工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三、总结
南水北调工程具有高度战略性、综合利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移民安置是工程的重中之重,攸关工程全局和社会稳定,为此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提出了“移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移民安置总体目标。板块经济模式具备特色突出、规模发展和品牌影响力大三特征,经济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明显,因而在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安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志明.我国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必须解决五大机制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06(35).
2、彭新宇,金发忠.论特色农业的理论内涵及发展模式[J].湖湘论坛,2006(5).
3、曹邦英,涂文明.基于优势农业集群、循环经济的新农村建设路径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6(4).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板块经济;移民安置;区域发展
一、移民区经济建设的有利条件
南水北调中线库区和安置区的经济建设需要充分结合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政策效应和社会效应,着力用好用活中线移民扶持政策,打响南水北调战略品牌。
(一)政策支持
在库区和安置区经济建设中,要用好扶持政策,特别是从优化宏观调控着手,做好政策引导和支持。在对口资源的引进上,需要注意避免采取以往指令性的计划方式,而是以移民生产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实现本地移民和进驻企业的双赢。在培育特色产业的过程中,需要制定完善的激励政策,从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予以支持,吸引适合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优秀企业,如生鲜水产类可引入双汇、雨润等品牌企业,果蔬类可引入农夫、汇源等品牌企业。企业的进驻必须能够使其依靠市场机制获得盈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实现移民安置地方与对口扶持企业的长效合作和良性互动。
(二)品牌效应
移民地区需要加强品牌意识,根据自身经济的特色挖掘品牌的内涵和价值。在招商引资中,移民地方政府可以主打“南水北调”品牌来吸引受益区对口企业前来投资,着力宣传移民地区“政策惠、品牌响”的引资优势。在产品的生产销售中,应当加快推进特色产品由无牌上市向标准化、品牌化转变,借助“南水北调”品牌效应增强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南水北调”品牌的开发利用上,库区和安置区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共同的合作平台,加强品牌的塑造和管理,最终将“南水北调”打造成为中线移民地区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
二、板块经济模式的应用思路
(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板块经济重在特色,通过挖掘特色实现专业化分工,发挥比较优势。中线移民地区板块经济的构建需要在大农业经营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专业化和细致化分工,选择最具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农副产品,构建优势集中的粮食、果蔬、水产等多样化特色板块。库区和安置区需要结合移民农户已有的生产技能和参与基础,依托库区和安置区的交通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特点和既有的发展水平,大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着重发展特色产业。
(二)统筹兼顾优化布局
板块经济的布局需要在省域、县域层面上统一规划,以战略高度统筹城乡发展和东西部发展。移民地区板块经济的布局可以参照非均衡发展战略,在长远发展规划上“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促进优势产业带建立。省级和地方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正确定位库区和安置区板块经济的发展坐标。在移民资金的使用上,应当积小成大、积少成多,统筹使用,通过资金捆绑并重点向板块建设倾斜,充分发挥资金规模效应,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规模发展提升效率
板块经济要求规模化发展,通过产业集群和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实现规模经济。库区和安置区需要将已有的点状优势化为集中的块状优势,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增强板块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需要大力引进和扶持对板块经济有吸引力、拉动力的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和外向带动作用。还应围绕特色扶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形成“板块+龙头+移民”的规模经营模式,增强农民开展生产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四)调整结构推动升级
板块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实现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库区和安置区需要以发展特色农业板块经济为契机,调整和升级板块经济的主导产业结构。要结合移民在搬迁后不同时期生产生活的风险收益特点,分阶段促进移民生产结构趋于合理。要将科技创新和应用作为推动板块经济升级的突破口,大力提高库区和安置区大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走系列开发之路,加强区域工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三、总结
南水北调工程具有高度战略性、综合利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移民安置是工程的重中之重,攸关工程全局和社会稳定,为此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提出了“移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移民安置总体目标。板块经济模式具备特色突出、规模发展和品牌影响力大三特征,经济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明显,因而在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安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志明.我国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必须解决五大机制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06(35).
2、彭新宇,金发忠.论特色农业的理论内涵及发展模式[J].湖湘论坛,2006(5).
3、曹邦英,涂文明.基于优势农业集群、循环经济的新农村建设路径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6(4).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