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农村老家种大棚菜之前,郭磊已在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经商参赞处做了4年的外交官,公务员也做了近10年。之所以放弃旁人艳羡的外交官工作,用他的话说:“虽然做了4年的外交官,但还是觉得自己更适合经商,这是我自己的追求,这种追求不存在任何强迫,更不是一时的冲动,是我在工作经历中逐渐形成的。”
大学毕业后,郭磊考取了青岛开发区黄岛国内投资促进局的公务员,不久又报考了商务部驻外秘书,并顺利通过,之后被派到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经商参赞处工作,负责促进双边经贸往来。工作期间,他接触了大量的商人和以色列高新技术,尤其以色列的自动化水培种植技术让他大开眼界:“以色列是闻名世界的高科技国家,农业技术非常发达,而农业是我们国人了解比较多的一个行业。以色列本身很贫瘠,2万平方公里上60%的面积是沙漠,在这种情况下,现实逼着他们去创新创造。自动化水培种植技术不仅使大片的沙漠变成良田沃野,而且还大量出口农产品,占据了40%的欧洲瓜果、蔬菜市场,被誉为‘欧洲果篮’。”这些,都极大地吸引了郭磊,他当时就想:这个国家有很好的技术,但本身市场有限,他们必须输出。中国正处在产业升级阶段,需要的也是技术。如果自己创业,就能把以色列技术引进国内,而这样的生意应该很有商业空间。
为了能进一步学到以色列的先进技术,郭磊开始学习希伯来语。希伯来语非常难学,他和同事报了语言班,同事坚持不下来中途退了学,他坚持下来了,一年多时间听说读写,初步掌握了希伯来语,后来他又去学英语。其间,郭磊还与以色列的埃拉特市市长成了好朋友,在应邀到好友位于沙漠附近的家中做客时,他第一次见到了自动化水培种植技术,就想到中国也需要这种技术。这位市长朋友对他说:“我计划辞职去做农业,这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事业,你們中国的农业也非常有前途,只是在技术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市长朋友的这番话,让郭磊也动了辞职回国创业的念头。
不久,他终于下定决心,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12年下半年辞职回国,种大棚菜。家人得知郭磊要放弃光鲜的外交官工作种大棚菜后,反对声一片,没有一个人同意。但他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坚定地走下去。
在家人的一片反对声中,郭磊于2012年回到家乡——山东潍坊的东惺惺村,种起了大棚菜。起初,他没有足够的资金,有的只是在以色列任职时积累下的人脉资源。于是,他找来以色列几个合伙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盖起了“阳光大棚”,用从以色列带回来最新的自动化水培种植技术和设备开始种菜。大棚里的蔬菜种植完全不用土,只需要营养液。而每一种蔬菜都有量身定制的营养配餐,还要定期体检,根据体检,电脑会自动进行营养液的配比。郭磊说:“在这里,种菜就跟养小宝宝一样,不但根据每种蔬菜不同的需要来配比营养液,还要定期体检。肥料系统会自动回收一些营养液进行检测,看看在输液过程中是否缺失了哪种营养元素,电脑会自动进行配比。整个过程一直在循环,保证蔬菜的茁壮成长。”
“阳光大棚”面积有15000平方米,被隔成了五个小棚,三个以色列棚种叶菜,另外两个棚种西红柿和草莓。普通大棚叶菜一年能产四季,最多也就产8季,而“阳光大棚”利用水培技术一年却能产18季。郭磊虽然对此比较满意,但大棚的投资却很大,每平方米就需2000元,整体就是3000万元。费用如此之高,光靠卖菜根本不可能盈利,更别说向农民推广这一先进的国际技术了。
怎么能让大棚正常运转,又能把成本降下来呢?2016年秋,郭磊与合伙人又筹集了一笔资金,在大棚旁边新改建了三个大棚,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工程。经过三个月改造,融合了以色列技术和中國传统农村特色的大棚,成本下降了80%,由每平方米2000元降到了每平方米400元,蔬菜产量和品质丝毫没受到影响,收入却翻了几番。
关于下一步打算,郭磊已成竹在胸:不久前刚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签署了协议,2017年春天动工,还与黄岛、南昌、济宁的项目也在洽谈中。他的目标是,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业务,阿联酋、卡塔尔等是首选,这些国家大部分也是沙漠,他要将水培种植技术向这些国家输出。谈及辞去外交官职务回村种菜的决断,郭磊感慨道:“有时候放弃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东西,你才能得到的更多,拥有的也才能更长久。”
(编辑/张金余)
大学毕业后,郭磊考取了青岛开发区黄岛国内投资促进局的公务员,不久又报考了商务部驻外秘书,并顺利通过,之后被派到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经商参赞处工作,负责促进双边经贸往来。工作期间,他接触了大量的商人和以色列高新技术,尤其以色列的自动化水培种植技术让他大开眼界:“以色列是闻名世界的高科技国家,农业技术非常发达,而农业是我们国人了解比较多的一个行业。以色列本身很贫瘠,2万平方公里上60%的面积是沙漠,在这种情况下,现实逼着他们去创新创造。自动化水培种植技术不仅使大片的沙漠变成良田沃野,而且还大量出口农产品,占据了40%的欧洲瓜果、蔬菜市场,被誉为‘欧洲果篮’。”这些,都极大地吸引了郭磊,他当时就想:这个国家有很好的技术,但本身市场有限,他们必须输出。中国正处在产业升级阶段,需要的也是技术。如果自己创业,就能把以色列技术引进国内,而这样的生意应该很有商业空间。
为了能进一步学到以色列的先进技术,郭磊开始学习希伯来语。希伯来语非常难学,他和同事报了语言班,同事坚持不下来中途退了学,他坚持下来了,一年多时间听说读写,初步掌握了希伯来语,后来他又去学英语。其间,郭磊还与以色列的埃拉特市市长成了好朋友,在应邀到好友位于沙漠附近的家中做客时,他第一次见到了自动化水培种植技术,就想到中国也需要这种技术。这位市长朋友对他说:“我计划辞职去做农业,这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事业,你們中国的农业也非常有前途,只是在技术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市长朋友的这番话,让郭磊也动了辞职回国创业的念头。
不久,他终于下定决心,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12年下半年辞职回国,种大棚菜。家人得知郭磊要放弃光鲜的外交官工作种大棚菜后,反对声一片,没有一个人同意。但他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坚定地走下去。
在家人的一片反对声中,郭磊于2012年回到家乡——山东潍坊的东惺惺村,种起了大棚菜。起初,他没有足够的资金,有的只是在以色列任职时积累下的人脉资源。于是,他找来以色列几个合伙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盖起了“阳光大棚”,用从以色列带回来最新的自动化水培种植技术和设备开始种菜。大棚里的蔬菜种植完全不用土,只需要营养液。而每一种蔬菜都有量身定制的营养配餐,还要定期体检,根据体检,电脑会自动进行营养液的配比。郭磊说:“在这里,种菜就跟养小宝宝一样,不但根据每种蔬菜不同的需要来配比营养液,还要定期体检。肥料系统会自动回收一些营养液进行检测,看看在输液过程中是否缺失了哪种营养元素,电脑会自动进行配比。整个过程一直在循环,保证蔬菜的茁壮成长。”
“阳光大棚”面积有15000平方米,被隔成了五个小棚,三个以色列棚种叶菜,另外两个棚种西红柿和草莓。普通大棚叶菜一年能产四季,最多也就产8季,而“阳光大棚”利用水培技术一年却能产18季。郭磊虽然对此比较满意,但大棚的投资却很大,每平方米就需2000元,整体就是3000万元。费用如此之高,光靠卖菜根本不可能盈利,更别说向农民推广这一先进的国际技术了。
怎么能让大棚正常运转,又能把成本降下来呢?2016年秋,郭磊与合伙人又筹集了一笔资金,在大棚旁边新改建了三个大棚,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工程。经过三个月改造,融合了以色列技术和中國传统农村特色的大棚,成本下降了80%,由每平方米2000元降到了每平方米400元,蔬菜产量和品质丝毫没受到影响,收入却翻了几番。
关于下一步打算,郭磊已成竹在胸:不久前刚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签署了协议,2017年春天动工,还与黄岛、南昌、济宁的项目也在洽谈中。他的目标是,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业务,阿联酋、卡塔尔等是首选,这些国家大部分也是沙漠,他要将水培种植技术向这些国家输出。谈及辞去外交官职务回村种菜的决断,郭磊感慨道:“有时候放弃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东西,你才能得到的更多,拥有的也才能更长久。”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