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普罗帕酮和西地兰转复阵发性非瓣膜病房颤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flyn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普罗帕酮和西地兰在转复阵发性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作用及副作用.方法阵发房颤患者,分为西地兰组和普罗帕酮组.静脉推注西地兰0.2~0.6 mg或普罗帕酮70~210 mg,观察房颤转复情况、心室率及副作用.结果 51例患者,西地兰组26例,转复成功11例(42.3%);普罗帕酮组25例,转复成功20例(80%);0.05>P>0.01.转复成功时间:西地兰组(90.0±48.7) min;普罗帕酮组(74.6±40.3) min;P>0.05.未转复成功者的心室率下降情况:西地兰组由(132.5±18.5)次/min降至(80.8±20.2)次/min,普罗帕酮组由(129.7±20.1)次/min降至(67.2±19.6)次/min,P>0.05.结论在阵发性房颤转复中普罗帕酮的成功率高于西地兰,普罗帕酮转复时间较西地兰无差别,普罗帕酮和西地兰组药物无明显副作用,3 h普罗帕酮和西地兰减低心室率无差别.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研究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时QT离散度(QTd)的动态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事件发生,以及时限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与对照组比较,心电图常规12导联、动态心电图,计算QTd、QTcd.结果 (1)心肌炎组QTd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心肌炎时QTd变化具有明显的时限性,这与心肌炎早期重症并发症发生有密切关系;(3)心肌炎QTd与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呈正相关.Q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