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失败中成长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405310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是温婉内敛的性格,使我在上学时就酷爱语文;还是文学的涓涓细流温润了我的情感。总之,尽管我的求学生涯曲曲折折,也无任何辉煌可言,却始终有一个闪光点,如一颗璀璨的星,照亮我因文学而日渐丰富多彩的内心。虽不夺目,却也有诗意的光辉。我想,这便是我与语文教学的缘分吧!
  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一年,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又加上刚一上班便被委以“毕业班”的重任,那份因得到领导赏识而迸发出来的激情,使我每天斗志昂扬,信心满满。每节课之前,我都会精心准备、认真设计,并通过听课、查阅资料来丰富课堂的知识含量。由于准备丰富,又激情饱满,因此,在自己激情飞扬的讲解中,每堂课我都会有一种“志得意满”的感觉。在课后反思时,也都会发现一节课的闪光点。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曾经最怕别人听课的我,在学校的多次听课中却“愈战愈勇”。直到有一次,校长的“推门听课”才结束了我这种“激情泛滥”,却“深度有所欠缺”的状态。
  记得当时,我讲的是鲁迅先生的《故乡》,在备课时,我就把讲课的切入点放到作者对二十年前后的故乡的对比上,这其中涉及到两个主要人物:闰土和杨二嫂,用他们的变化反映当时整个农村的变化。再由文章开头和结尾处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作为辅助,反映当时农村的现状,进而解决文章的两大重点:对比的写作手法和文章中心。我认为,这种设计既避免了讲解的琐碎又突出了文章的重点,应该收到很好的效果。带着这份自信,我开始上课了。我按照自己备课的思路一环扣一环,讲解的很顺利,言辞流畅到只顾自己的表演,却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直到课快结束,总结中心时,才意识到该让学生动一动了。于是,我便毫不犹豫的把问题抛给了学生,没想到学生总结得很吃力。这让我很意外。相信自己讲解的够详细了,他们怎么会体会不到闰土与杨二嫂改变的根源呢?最后,我只好自己把这一课的主题归纳了出来。
  课后,校长来到我的办公室,对这节课做了详细的评价。我感觉自己学会了很多。我不但知道了文中的易错字应写到黑板上,学生才会印象深刻。更了解到一些主题深刻的文章要结合其写作背景来理解才能深入,而不流于肤浅。当校长为我指出课上,学生之所以不会总结中心,是因为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时,我才意识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学。
  少了一份激情却多了一份稳重的我,终于在同科教师们的指导帮助下,步入教学生涯上的正途,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开始有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特色。正当我告别沉重的步履想长舒一口气时,学校又开始引入了多媒体教学。很多老师都积极投身到新模式教学的学习中,并都已卓见成效。而此时的我,由于本身对计算机不感兴趣,所以一直采取“消极怠工”的逃避策略,对于这一项一直都是”门外汉”。然而,此时的多媒体教学已是大势所趋,在以后的公开课中学校都要求用多媒体,而我只好向别人求助。有一次,学校选拔优秀教师到市里讲公开课,人整天忙个不停,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时钟。”我们先不说这个作文整体水平高不高,单看作者的构思是成功的。因为这更能反映出妈妈5年来为这个家做出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孩子对妈妈的爱。我在讲评时特意突出了这个同学文章巧妙构思的好处,强调一篇作文是否成功,构思是否巧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由于教师能在作文教学中采取相应的策略,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让学生体会到被肯定和褒扬后带来的满足感和荣誉感,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其他文献
古诗词教学历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考古诗文是必考内容,但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很多学生对古诗文学习兴趣不大,面对这一问题,本人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琢磨了一些教学方法。我认为古诗文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整体感知,理解词句,激发情趣,品味鉴赏。  一、对古诗文的整体感知  阅读一首古诗词,要让学生反复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多读要让学生读懂诗中的内容,描写了什么景物,
期刊
新课程对作文的界定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它表明了写作是个体生命的精神现象,是人的内在心智活动的“物化”形式。《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在于怎样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期刊
《桥之美》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美学小品,文中诗意的描写性文字与说明性文字相向杂出,让人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美学常识。而文中的极具个性色彩的表达与《中国石拱桥》平实的语言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篇文章不失为一篇与学生产生共鸣的佳作,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它与学生交流探讨。下面就本课的教学谈一谈我眼中的《桥之美》。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
期刊
初中的语文教学,教学内容多、学习任务重,加上升学压力,所以在很多层面上忽视了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现状我提出了“课前动一动”的大胆设想。通过三年的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并锻炼了胆魄、增长了知识、发展了个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课前三分钟”具体的操作步骤分为三步走:备、讲、议。备,就是在每次课前三分钟,都要求有一名学生提前一周准备,准备好所讲的内容,通过老师的审
期刊
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 ,如何努力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花费了不少精力。但教学中如果不注重学生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生命本体的活跃、文化涵养的加深,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不到真正的提高,成为无本之末。在教学中总能看到以下几个场景:  情景一: 怕影响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扼杀学生可贵的人文精神。  那是一节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是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的“绍兴饮食文化”,是教师针对八年级教材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高效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行为心理倾向。当学习者对某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出强大的内部推动力主动自觉地学习,如饥似渴地去探求。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考虑照顾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便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而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怎样才能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要能真正拨动学生的心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把美融入教学,使教学过程充满美感,使学生在自由和谐的状态中与教师一起享受学习过程所带来的快乐。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既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达成和谐的交流,整个教学过程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怀着真挚的情感,创设一个充满美感的课堂,让学生亲近语文,体味语文课的情趣和韵味,享受语文学习的愉悦,在语
期刊
高效课堂的构建,如果不能落实教学主体,不能触动课堂教学,不能引起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的变化,是难有实质性的成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有利于搞好小组合作学习,构建高效课堂。  一、加强思想认识,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让学生明确的合作目标。  教师首先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是:使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发展,人人获得提高,真正还学习主体地位于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得出自己
期刊
参加教育工作几十年来,我体会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人,初中生更特殊,是一群懵懂无知、叛逆十足的孩子,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方法固然重要,出发点更重要,那就是爱。  我记得刚上班当班主任时,一切都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执行。初出茅庐,冲劲儿十足,对工作热心有余,方法不足;对学生严厉有余,爱心不够。自己的一些想法也比较简单、粗暴,一刀切,工作不到位,效果很不理想。随
期刊
学习是人类一种普遍的认识活动,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在学习活动中,语文学习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从小学入学到高中毕业的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习相伴始终,从不间断,并且占用了最多的学习时间。然而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这种情况对语文教学而言是一种危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无效教学。要想使学生全心投入语文学习,教师必须着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目前有些语文课的正常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