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泰山灵岩禅寺创建龙藏之记》碑考

来源 :泰山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anb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元泰山灵岩禅寺创建龙藏之记》碑是灵岩寺元代时期的重要碑刻之一,详细记载了龙藏殿创建过程的前因后果,记录下寺院管理范围、经营结构、寺产项目、僧职设置等方面的诸多重要信息,填补了这个时期相关的历史空缺,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该碑是张起岩涉猎佛教碑刻的唯一遗存,同时也弥补了张氏文稿的缺失.
其他文献
佛教传入中国的最初时期,为了与中国本土文化更好地融合,并能在社会广泛传播,译经方面采取了格义的方法,以黄老之学比拟佛经;在传播方式上则与方术、星象、占卜等神异现象相结合,因此,神异便成为了塑造僧人法力深厚、德行高尚的重要手段.僧朗是泰山乃至山东一带有史可查的最早的弘法僧人,他在坚定佛教教理教义立场的同时,利用神异取得社会大众的认识,并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获得社会各阶层的认可,为佛教在山东一带深入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佛教实现本土化、中国化提供了良好的操作范本.
佛法东流后,地域性的佛教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佛教在中土的整体弘展进程.山东佛教形成规模源于东晋十六国时期僧朗及其僧团的建制与发展,而其所在地泰山亦成为山东佛教的影响中心.泰山佛教的起源与发展除了僧朗的贡献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思潮,泰山本土信仰,道教思想,以及羊氏家族的尊崇都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佛教在泰山地区的传播与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使之能够埋根于此并且延绵至后世而能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