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早期腕关节病变检查之中应用X线平片、CT和MRI的诊断价值,了解其准确性。方法:选2014年05月份到2017年05月份在我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50例,全部患者都采取X线平片、CT和MRI扫描检查,将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之中,CT检测出32例64个腕关节出现早期病变,X线平片检测出21例42个腕关节出现早期病变,而MRI检测之中100个腕关节出现了骨侵蚀病变,X线平片、CT和MRI扫描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将数据与数据进行对比,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早期腕关节病变的诊断之中应用MRI或者是CT,能够明确诊断出患者病灶,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应用。
关键词:X线平片;MRI;CT;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属于临床常见多系统性的自身免疫疾病,主要为多关节慢性炎性、周围性与对称性疾病[1]。主要临床表现是功能降低、受累的关节肿胀与疼痛等,有反复性与持续性发作的特征,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致残,所以需要早诊断与早治疗[2]。本次探究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诊断中应用X线平片、CT和MRI诊断的价值,现作以下陈述:
1.研究资料和诊断方法
1.1研究的资料
选2014年05月份到2017年05月份在我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50例,全部患者都采取X线平片、CT和MRI扫描。所选的患者中有19例为男性患者,有31例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小和年龄最大的患者分别是27岁-72岁,年龄的均值是(43.76±2.53)岁。
1.2诊断的方法
X线平片:患者均采取数字化的摄片检查,进行常规的双手腕进行拍摄,对骨质发、掌指关节与腕关节和等是否有异常进行观察,同时对关节间隙和周围软组织改变情况进行分析。
CT:对病患的左腕和右腕进行扫描,将中心线对准背侧软组织,扫描层厚一般为2.00mm,进行连续扫描。
MRI:通过MRI扫描机0.5TMR诊断,患者取仰卧位,并对左腕和右腕进行扫描,扫描序列包含冠状位的SE-T1WI,TE15MS,TR400-500MS,全部扫描的层厚为3毫米,矩阵设置192mm×256mm,视野为20mm×15mm,进行两次采集,扫描完另一侧腕关节时则对另一个进行扫描。
1.3统计的方法
对本次研究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将整理好的数据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22.0数据包中展开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通过率(n%)表示,各组间数据对比后获得的P值小于0.05时,表明统计学意义成立;若P值大于或等于0.05,则提示本次研究获得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与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在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之中,CT检测出32例64个腕关节出现早期病变,X线平片检测出21例42个腕关节出现早期病变,而MRI检测之中100个腕关节出现了骨侵蚀病变,X线平片、CT和MRI扫描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将数据与数据进行对比,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3.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影像学检查在骨科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无创、简单等诸多优势,有利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性的探查,以此来为其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3]。X线平片属于一种传统的影像学诊断方式,操作简单,检查成本较低,但是这种检查方式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漏诊率与误诊率较高。CT诊断技术属于一种先进的诊断方式,其扫描速度更快,扫描图像的清晰度更高,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中。研究显示,采用螺旋CT对患者进行诊断,具有全面、快速等诸多优点,扫描完成之后,对图像采用相应的计算机软件进行重建,最终促使三维立体图像形成,有利于对图像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4]。特别在对患者进行X线平片的检查过程中,因为患者的骨结构可能会出现相互重叠的现象,所以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诊断结果,而采用螺旋CT对其进行诊断,则其优越性显著[4]。而MRI能够较为清晰地反映软组织及断层之间的情况,在骨关节的诊断之中其优势十分显著。本次研究中显示,在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之中,CT检测出32例64个腕关节出现早期病变,X线平片检测出21例42个腕关节出现早期病变,而MRI检测之中100个腕关节出现了骨侵蚀病变,MRI的诊断结果高达100%,X线平片、CT和MRI扫描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将数据与数据进行对比,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但是因为MRI的检查成本比X线平片、CT更高,因此在临床上进行病情诊断时,首选还是X线平片。如若X线平片检查结果无法为病情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时,则可以进行CT或MRI检查。
概而言之,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早期腕关节病变的诊断之中应用MRI或者是CT,能够明确诊断出患者病灶。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则可以应用CT、MRI对其進行检查,将病变情况清楚的显示出来,以此保障能够为患者制定全面、科学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万文博,周玲莉,王炎焱,李俊秀,唐杰.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医学装备,2016,(06):41-44.
[2]黎见明. MRI和CT影像学方法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探讨[J]. 临床医学工程,2016,(01):1-3.
作者简介:
邱勇刚,出生年月:1987年2月,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湖北省仙桃市,当前职称:住院医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医学影像诊断
关键词:X线平片;MRI;CT;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属于临床常见多系统性的自身免疫疾病,主要为多关节慢性炎性、周围性与对称性疾病[1]。主要临床表现是功能降低、受累的关节肿胀与疼痛等,有反复性与持续性发作的特征,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致残,所以需要早诊断与早治疗[2]。本次探究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诊断中应用X线平片、CT和MRI诊断的价值,现作以下陈述:
1.研究资料和诊断方法
1.1研究的资料
选2014年05月份到2017年05月份在我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50例,全部患者都采取X线平片、CT和MRI扫描。所选的患者中有19例为男性患者,有31例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小和年龄最大的患者分别是27岁-72岁,年龄的均值是(43.76±2.53)岁。
1.2诊断的方法
X线平片:患者均采取数字化的摄片检查,进行常规的双手腕进行拍摄,对骨质发、掌指关节与腕关节和等是否有异常进行观察,同时对关节间隙和周围软组织改变情况进行分析。
CT:对病患的左腕和右腕进行扫描,将中心线对准背侧软组织,扫描层厚一般为2.00mm,进行连续扫描。
MRI:通过MRI扫描机0.5TMR诊断,患者取仰卧位,并对左腕和右腕进行扫描,扫描序列包含冠状位的SE-T1WI,TE15MS,TR400-500MS,全部扫描的层厚为3毫米,矩阵设置192mm×256mm,视野为20mm×15mm,进行两次采集,扫描完另一侧腕关节时则对另一个进行扫描。
1.3统计的方法
对本次研究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将整理好的数据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22.0数据包中展开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通过率(n%)表示,各组间数据对比后获得的P值小于0.05时,表明统计学意义成立;若P值大于或等于0.05,则提示本次研究获得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与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在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之中,CT检测出32例64个腕关节出现早期病变,X线平片检测出21例42个腕关节出现早期病变,而MRI检测之中100个腕关节出现了骨侵蚀病变,X线平片、CT和MRI扫描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将数据与数据进行对比,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3.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影像学检查在骨科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无创、简单等诸多优势,有利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性的探查,以此来为其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3]。X线平片属于一种传统的影像学诊断方式,操作简单,检查成本较低,但是这种检查方式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漏诊率与误诊率较高。CT诊断技术属于一种先进的诊断方式,其扫描速度更快,扫描图像的清晰度更高,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中。研究显示,采用螺旋CT对患者进行诊断,具有全面、快速等诸多优点,扫描完成之后,对图像采用相应的计算机软件进行重建,最终促使三维立体图像形成,有利于对图像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4]。特别在对患者进行X线平片的检查过程中,因为患者的骨结构可能会出现相互重叠的现象,所以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诊断结果,而采用螺旋CT对其进行诊断,则其优越性显著[4]。而MRI能够较为清晰地反映软组织及断层之间的情况,在骨关节的诊断之中其优势十分显著。本次研究中显示,在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之中,CT检测出32例64个腕关节出现早期病变,X线平片检测出21例42个腕关节出现早期病变,而MRI检测之中100个腕关节出现了骨侵蚀病变,MRI的诊断结果高达100%,X线平片、CT和MRI扫描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将数据与数据进行对比,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但是因为MRI的检查成本比X线平片、CT更高,因此在临床上进行病情诊断时,首选还是X线平片。如若X线平片检查结果无法为病情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时,则可以进行CT或MRI检查。
概而言之,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早期腕关节病变的诊断之中应用MRI或者是CT,能够明确诊断出患者病灶。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则可以应用CT、MRI对其進行检查,将病变情况清楚的显示出来,以此保障能够为患者制定全面、科学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万文博,周玲莉,王炎焱,李俊秀,唐杰.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医学装备,2016,(06):41-44.
[2]黎见明. MRI和CT影像学方法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探讨[J]. 临床医学工程,2016,(01):1-3.
作者简介:
邱勇刚,出生年月:1987年2月,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湖北省仙桃市,当前职称:住院医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医学影像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