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规环节,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些探索、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一节语文课的效率高低,往往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接收知识的渠道拓宽,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丰富多样,简单的提问式教学、简单的课堂互动已经不足以满足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因此,我们不能只是单纯地提出问题,也不能只是讲求课堂热闹的气氛,随意地问,低效地问,而必须重视提问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才能使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变得有效呢?
一、课堂有效性提问的关键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则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是打开学生思维的钥匙,问题的宽窄深浅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的观念不进行改变,提问的形式和内容简单化、固定化、陈旧化,必然会导致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课堂答题的参与度每况愈下,应该多向交流的课堂教学变成了讲座,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有效”,就是要实现预期目标,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潜能,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二、要全面了解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找准突破口,帮助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冲突”
当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他们已开始进行思维训练,此时引导他们对课文重点、难点进行理解,自然就会水到渠成。例如,教学《祝福》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祥林嫂在儿子阿毛被狼吃了以后,反复讲一句‘我真傻’,她这里所谓的‘傻’指的是什么?其实,她的‘傻’还有更为深刻的内涵,你能找到吗?”第一问比较简单,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快发现它指的是“祥林嫂不知道春天过了还会有狼”,所以这一问只是引子。第二问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挖掘祥林嫂在认识命运上的“傻”,从而找到人物悲剧形成的社会根源。她没有想到,婆婆会把她抢回去卖给贺老六;没有想到,捐了门槛还是不能得到劳动的权
利……正是社会这条“狼”把她拖到了死亡的泥潭里,她却全然不知。
三、要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
既要考虑到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又要把握“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防止出现因提问简单而使学生没有兴趣或因提问过难而使学生丧失信心的受抑现象,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
四、提问要讲究章法
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提问所涉及的内容都不是孤立的,相互间存有一定的内在顺序。因此,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组织课堂提问要讲究章法。课堂上所提问题要尽可能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同时,组织一连串问题,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链”。这种“问题链”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打通学生的学习思路,具有较大的容量,大到举纲提要,统率全篇,小的也能解决某个问题。
要适时适量,即提问的时机要得当。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只有当学生具备了“愤、悱”状态,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心”和“达其辞”的最佳时机。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时机,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得到”,并达到解惑的目的。提问设计要精简数量,直入重点。一堂课45分钟,不能都由提问占据,应当重视提问的密度、节奏及与其他教学方式的配合。
五、提问要注意发散思维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維能力,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法。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篇文章有多种段落划分方法的情况,教师在和学生共同商讨出一种划分方法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再思考:这篇文章我们刚刚是按何标准划分的?它还有没有其他的划分方法?如果有,划分标准是什么?该如何划分?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发散思维。
学生掌握了文本知识后,教师应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比如学了《己亥杂诗》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落红”的精神品质与社会上哪些人能联系起来。学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诗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在原有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不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体现吗?
六、教师的言行举止
所谓教师的“言”,就是以表扬为主。即使批评也要体现爱心,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课堂提问中,常常会遇到学生抢着回答的现象,也许这个抢答的学生根本就不会回答,这就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当循循善诱,而不能“怒目而视”。所谓教师的“行”,就是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尽可能多地站在学生的旁边和中间,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对面,要让学生自然地把教师当作交流的伙伴;注意自己的表情、语气和手势,注意倾听,纠正补充。
七、提问后要有反思
教师课后的反思也至关紧要。课后反思主要围绕三方面:第一,反思你这节课的目标达成了吗?重点突出了吗?第二,你这节课哪些问题较好地体现了课改精神和课题理念?哪些问题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第三,如果再上一次这节课,你准备如何修改?这样就能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在反思中寻求努力方向,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我,并在反思后落实行动。教师的课后反思就是对课堂中所产生的效应及教学中动态生成的一些问题做记录、谈感受。在定期组织的教研活动中,就会津津乐道于自己的感受,畅谈自己教学的得与失。以此反复,螺旋上升,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接收知识的渠道拓宽,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丰富多样,简单的提问式教学、简单的课堂互动已经不足以满足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因此,我们不能只是单纯地提出问题,也不能只是讲求课堂热闹的气氛,随意地问,低效地问,而必须重视提问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才能使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变得有效呢?
一、课堂有效性提问的关键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则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是打开学生思维的钥匙,问题的宽窄深浅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的观念不进行改变,提问的形式和内容简单化、固定化、陈旧化,必然会导致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课堂答题的参与度每况愈下,应该多向交流的课堂教学变成了讲座,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有效”,就是要实现预期目标,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潜能,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二、要全面了解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找准突破口,帮助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冲突”
当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他们已开始进行思维训练,此时引导他们对课文重点、难点进行理解,自然就会水到渠成。例如,教学《祝福》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祥林嫂在儿子阿毛被狼吃了以后,反复讲一句‘我真傻’,她这里所谓的‘傻’指的是什么?其实,她的‘傻’还有更为深刻的内涵,你能找到吗?”第一问比较简单,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快发现它指的是“祥林嫂不知道春天过了还会有狼”,所以这一问只是引子。第二问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挖掘祥林嫂在认识命运上的“傻”,从而找到人物悲剧形成的社会根源。她没有想到,婆婆会把她抢回去卖给贺老六;没有想到,捐了门槛还是不能得到劳动的权
利……正是社会这条“狼”把她拖到了死亡的泥潭里,她却全然不知。
三、要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
既要考虑到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又要把握“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防止出现因提问简单而使学生没有兴趣或因提问过难而使学生丧失信心的受抑现象,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
四、提问要讲究章法
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提问所涉及的内容都不是孤立的,相互间存有一定的内在顺序。因此,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组织课堂提问要讲究章法。课堂上所提问题要尽可能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同时,组织一连串问题,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链”。这种“问题链”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打通学生的学习思路,具有较大的容量,大到举纲提要,统率全篇,小的也能解决某个问题。
要适时适量,即提问的时机要得当。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只有当学生具备了“愤、悱”状态,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心”和“达其辞”的最佳时机。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时机,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得到”,并达到解惑的目的。提问设计要精简数量,直入重点。一堂课45分钟,不能都由提问占据,应当重视提问的密度、节奏及与其他教学方式的配合。
五、提问要注意发散思维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維能力,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法。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篇文章有多种段落划分方法的情况,教师在和学生共同商讨出一种划分方法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再思考:这篇文章我们刚刚是按何标准划分的?它还有没有其他的划分方法?如果有,划分标准是什么?该如何划分?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发散思维。
学生掌握了文本知识后,教师应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比如学了《己亥杂诗》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落红”的精神品质与社会上哪些人能联系起来。学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诗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在原有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不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体现吗?
六、教师的言行举止
所谓教师的“言”,就是以表扬为主。即使批评也要体现爱心,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课堂提问中,常常会遇到学生抢着回答的现象,也许这个抢答的学生根本就不会回答,这就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当循循善诱,而不能“怒目而视”。所谓教师的“行”,就是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尽可能多地站在学生的旁边和中间,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对面,要让学生自然地把教师当作交流的伙伴;注意自己的表情、语气和手势,注意倾听,纠正补充。
七、提问后要有反思
教师课后的反思也至关紧要。课后反思主要围绕三方面:第一,反思你这节课的目标达成了吗?重点突出了吗?第二,你这节课哪些问题较好地体现了课改精神和课题理念?哪些问题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第三,如果再上一次这节课,你准备如何修改?这样就能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在反思中寻求努力方向,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我,并在反思后落实行动。教师的课后反思就是对课堂中所产生的效应及教学中动态生成的一些问题做记录、谈感受。在定期组织的教研活动中,就会津津乐道于自己的感受,畅谈自己教学的得与失。以此反复,螺旋上升,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