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教育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松绑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0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部分教育管理者认识和管理的错位,一些中职学校人才质量已很难适应新经济下人才的需要。本文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出发,阐述了缺乏信任的教育管理模式在各个层面上的不利影响,肯定了信任教育的积极意义,简要分析了对中职生信任的具体方面和具体案例,提出了信任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浅薄之见。
  关键词:教育管理;信任;信任教育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能力不突出,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一部分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上得过且过、甚至无所谓。因此有些老师不相信这些被普高挑选剩下的中职学生会学习,偶尔有几个可塑之才便庆幸不已;中职学生意志不坚、自控力差,容易受外界诱惑,他们或好逸恶劳,或沉迷网络游戏,或沾染社会不良习性。由此有些老师认为对中职学生应实行“保姆式”班级管理,事无巨细做老师的都看着管着,认为离了老师的监督和指导,这些学生就不能搞好学习和活动。这种不信任,直接加重了教育管理者的负担,凡事都亲力亲为,教育管理者不能快乐工作,无法享受生活;这种不信任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丧失了,个性和能力发展的平台没有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也被扼杀了;这种不信任培养不出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人才,让学校声誉大打折扣,无法实现职业院校就业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学生的就业率低下导致社会矛盾的增加。
  字典中解释“信任”是相信、敢于托付,是对一个人品质和能力的肯定。被信任,能感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倍感荣誉和成就,继而获得人生的依靠和发展的动力。只有信任才能激发他人潜在的能力,使人向上向善发展,错误的观念和不良的行为才能在信任这堆熊熊火焰的烘烤下悄然融化。
  可见信任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中职学生虽然有诸多缺点,但我们教育管理者应走近他们、相信他们,带领他们开辟新的学习之路、走向新的人生规划,用信任教育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松绑,用信任教育筑建中职育人的科学高效模式。具体来说,我们应摈弃陈旧观点,放开心态,下放权力,从各个方面信任学生。
  首先,信任学生的人格。教育管理者应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一颗美好的心灵,还应赋予他们诚实、可靠、正直等信誉特征。我们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犯一点过错、稍有一点情绪,就把他们当成“差生”或“问题学生”看待,就降低对他们的信任,就在头脑中产生“不可救药”的念头。我们要相信他们都愿意接受美好的东西,都愿意学习美好的东西,都愿意做一个好学生,进步或优秀。有些中职学生自控力差还没到放假就把生活费花完了,但他们又不想让家人担心或麻烦,他们来向我借钱,我自然地借钱给他们。新的一周开始,同学们一见到我都主动地还我钱,是信任让他们做出了感恩式的诚信行动。中职学生处于自尊心极强的心理阶段,当他们做错事的时候往往不能接受公开批评,这个时候我会平静自己的情绪,给时间让他们反省。因为我相信学生能分辨是非,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事后这些学生来向老师道歉,要求改正。是尊重和信任让这些学生勇于承担。
  其次,信任学生的能力。中职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差,但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的思维跳跃、行为好动,喜欢新鲜事物且爱模仿,性格自我且爱表现。我们的教育管理者要相信他们的这些特点经过指引是能转化为各种能力的,而不能把他们这些特点都看做是不良的行为表现。像我们中职学校的班会课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自己组織,爱模仿、爱表现的学生会主动挑起主持人和才艺展示的任务,思维跳跃、行为好动的学生则会积极参与讨论、游戏环节。各项活动我们完全可以信任他们,大胆地让他们去尝试,我们给的只是一个个锻炼的机会和平台,但他们收获的却是创造的快乐和终身受用的体验。我们的教育管理者还要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潜力。有些学生不爱学习只是没有一个强烈的目标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当学生意识到老师在关注他,认为他并不蠢时,学生就会想表现得更好,这个时候我们和学生一起明确他们的目标,相信他们有实现目标的决心和能力,不断地强化这种信任,这些学生即使不能成功,也会有巨大的进步。
  最后,信任学生的情感。中职学生在常人眼里是不听话的孩子。他们不听家长好好学习的劝告,不能体谅家长的辛苦,家长心力交瘁他们却抱怨被管束得太多;他们性格傲慢,与同学发生一点争执便大打出手;他们不尊重老师,老师管得严点,他们还会产生厌恶、抵触情绪,甚至辱骂、打老师。据此很多人认为这些学生不珍惜,不懂感恩。其实中职学生也是有情感的动物,只是他们不愿表达或不善表达罢了。我们的教育管理者要信任他们一样有纯真的情感,尊重他们的情感,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处理问题。很多学生在写“我的梦想”类似的文章中都提到自己最近的梦想是认真学好技术,找到好工作,报答辛苦的父母;当老师关心他们的生活、情绪,答应他们的小小要求,了解他们,理解他们时,他们会特别感激地送来礼物。“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学生表面的桀骜不驯不应削减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其感情的信任,我们要坚信爱的教育如春风化雨。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2009年开始,国家逐步实现对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重点而大力推行,使其实现突破性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大门在向任何一个有意愿的初中毕业生敞开,除此之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被提到更高水平,要求不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也为每位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人生发展空间。信任教育能激发中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能促进中职学生的个性发展,还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能让学校教育管理走上活力高效之路,但信任教育并不等于撒手不管,信任之外还需观察、鼓励、指正,根据信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变化对具体的信任内容做出调整。
  参考文献:
  [1]赵立新.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兴趣引导在实习教学中的作用[J].职业,2014.06.
  [2]范锡瑞.初中生信任效应的构建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3.06.
  作者简介:
  杜小艳,湖南省浏阳市职业中专。
其他文献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关注幼儿的教育问题,更加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而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舞蹈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需要不断对舞蹈教学的模式进行构建,提升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存在问题;模式构建  一、 引言  舞蹈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受教育者的必修课,通过对舞蹈进行学习和训练,能够提高受教育者的气质,拓展
摘要:音乐教育一直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部分之一,音乐能使孩子感受到美,可以陶冶情操,所以上好音乐活动课一直是我们教师的研究项目,如何上好一节音乐活动课也是衡量教师上课有效性的一个标准之一。如何从幼儿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让幼儿乐于学习音乐并从中提升素养,我们提倡以游戏化的方式组织教学,让音乐与游戏相结合,寓教于乐可以事半功倍,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也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更是符合幼儿教育
摘要:学校通过多部门多阶段资产清产,从中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中有很多的不足,笔者结合学校的管理特点,设想出几个方面的对策,从而可以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资产管理水平,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率。  关键词:固定资产;清查;问题;对策设想  一、 引言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能保持其实物形态的各种设备、器材等物资。我校是一所由三所学校合并并且在2002年由中专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任务也逐渐重视起来,毕竟现在社会人才资源竞争压力巨大,优秀人才的培养要从幼儿时期抓起。在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幼儿教育,幼师行业迅猛发展已然成为当今较为火热的教育竞争之一,新时代新形势下对幼儿教育越重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导致了幼儿教育越来越倾向小学化教育,这其实已经远远偏离了幼儿教育的初衷,这些问题也就赤裸裸摆在每个幼教工作者的面前。  关
摘要:教学反思活动是教师在正确的教学理论引导下,能够快速找出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且在找出问题之后通过有效分析,及时对问题进行改正的有效策略。教学反思能够不断提升教师的自身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是教师自身职业能力素质必不可少的内容。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也必须重视教学反思,通过有效的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为幼儿打好学习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反思能力  一、 引言  幼儿
摘要:文本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非连续文本阅读也是如此。在学习型社会的新时代中,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较强的文本阅读能力。新课标对于非连续文本阅读提出相应要求,近几年,不少省市都已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列入中考考查范围。本文以2017年福建省中考及各地市质检试题为例,就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特点及解题策略作些思考,以期与教育同行专家,达成共识。  关键词:非连续文本阅读;命题特点;解题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
摘要:多年实践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和家庭肩负共同责任,应该协调一致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青少年;健康教育  一、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  青少年的心理,应通过各种有效教育途径,使之得到健康发育和成长。“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的精辟且堪为经典的论断,一语点明青少年健康成长之重要。  只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