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职语文核心素养下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化,根据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时,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因此,把情境再现、意境体验融入语文教学中,是进行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情境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5-0108-02
   面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人才,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明确提出中职语文课程的任务: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关键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接受人类进步文化,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奠定基础。然而,面对语文基础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中职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进行互动合作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中职语文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为了调动学生积极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使生活中许多不同的事物让学生能用感官真切地感受到,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让他们觉得语文课并不是在被动地学习,而是在主动地聆听、感悟、体会与互动。
   由于中职生的生活阅历尚浅,理解能力有限,某些难以理解的知识无法通过想象弄明白,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与情境之间进行交流,从中受到启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解读文本,进而更好地掌握知识,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愉悦。
   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情境教学法营造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思考和踊跃发言,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中职语文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分析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要理解文本内容和思想情感,这需要教师充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阅读学生了解作者在文本中所反映的生活,并且把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文本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语言特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真善美的感染。
   例如,在教学《读书人是幸福人》这篇课文时,大多数中职生认为,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件苦差事,何以谈得上幸福?于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上课时让学生交流,从中初步体会读书的意义和作用,领悟读书的幸福。在这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读书情况,与全班同学分享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幸福与快乐。接着,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本文中作者所表明的有关讀书人是幸福人的句子,通过讨论、分析这些句子,学生理解读书求知的重要性,明确读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感受到读书人的幸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把文本中反映的生活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感受文本的内容,使学生乐于学习。
   (二)根据课堂问题创设情境
   课堂教学的手段有多种形式,其中,提出问题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以“问”促“读”,通过思考、分析、讨论、探究等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永远的蝴蝶》时,为了让学生赏析、感悟文章的悲剧美,教师先设置第一个问题:请找出文中写雨的句子并分析各句的作用,通过分析这个问题,学生了解文中环境描写营造一种阴冷凄凉的氛围,这奠定全文伤感的基调,同时暗示了下文不幸的发生。接着,教师设置第二个问题:小说由寄信开始,为什么在最后才点出信的内容?这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深入探究,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学生领会这样写不仅体现出文章构思巧妙,而且以喜写悲的反衬叙述将悲情推到了顶峰,更让我们读者产生无限伤感,读来让人回味无穷。最后,在拓展延伸环节设置第三个问题:你人生中“最大的一场雨”是什么?你是如何面对的?通过前面两个问题已营造出一种凄清、悲伤的氛围,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对第三个问题的思考,引发学生回忆往事中给自己打击最大的事以及自己是如何面对的,由于这个问题触动学生内心深处最大的伤痛,他们在回答问题时都潸然泪下,课堂的气氛顿时变得异常凝重,教师一边安慰学生,一边鼓励学生要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挫折。本节课通过课堂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受文章的悲剧美,从中获得对美的体验,感受到生命的可贵。
   因而,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文本中,从多方面、多角度深入地解读文本,积极畅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运用角色体会创设情境
   根据文本不同体裁的特点,教师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文本,可以运用角色体会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文本中的人物,领会不同的人物语言各有不同,而且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各自感情的变化,人物语言也在不断变化,从而把握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在教学《雷雨(节选)》这篇课文时,第一场写鲁侍萍与周朴园在客厅相遇,为了让学生掌握这场戏剧冲突和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鲁侍萍、周朴园,要求他们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每句台词所表达的感情,让自己进入角色,把人物的台词有感情地读出来。通过两位学生的表演,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的性格也在变化,特别是周朴园在认出鲁侍萍前后的心理变化过程非常精彩,周朴园在认出鲁侍萍前,对三十年前与鲁侍萍的幸福生活念念不忘,甚至感到愧疚与忏悔,当认出鲁侍萍之后,周朴园由惊讶、失望、恐慌到最后的严厉质问,这判若两人的表现,把一个封建资本家自私、虚伪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人物的性格。
   教师运用角色体会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揣摩不同人物的语言特点,不仅让表演的学生感同身受,而且把文本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其他学生面前,让他们更加容易把握人物的性格。
   (四)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文本的内容,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视频、音频、图片等创设情境,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增强学生课堂的专注力。比如,在教学《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荷塘月色的美景,在大屏幕上展现出一个大荷塘,荷塘上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这一片片大大的叶子像一把把蒲扇。同时,在皎洁的天空中,一轮明月将柔和的月光洒向这片幽静的荷塘,这是多么宁静、美丽的夜晚。通过观看视频,学生把这美丽的月下荷塘深深印在自己的脑海里,很自然地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用优美的笔墨描写如诗如画的月下荷塘美景,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通过运用多媒体,学生不只是单纯地借助文字去解读文本,而是做到文本和图景的融合,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这样,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学习也更加轻松。
   (五)利用图画再现创设情境
   图画是以鲜明的色彩、独特的构图、动感的画面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呈现为可感可视的画面。在课堂上,教师把文本内容以图画形式展现,让学生感受更为真切,接受和理解也更容易。
   例如,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能深入理解上闋描写的赤壁景色,教师把学生分成四组,每个小组根据对写景词句的理解作一幅画,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其中,第一组学生紧扣“乱石穿空”中的“穿”画出赤壁山岩陡峭险峻的景象,第二组学生紧扣“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的“惊”“拍”“卷”画出赤壁水石相击、浪花四溅的景象,第三、四组学生紧扣“大江东去,浪淘尽”中的“淘”画出长江汹涌澎湃、气势恢宏的景象。各小组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画作,并结合画作进行解说,更进一步感受到苏轼笔下雄奇壮阔的赤壁美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图画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巧用图画创设情境,把图画与课文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图画的引导下对文本的理解更加透彻,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开展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中自主、积极、愉快地参与。因此,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发展与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不断促进职业教育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翠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意识[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Z2).
   [2]邓彤,贺学根.阅读教学培养问题意识的轴心[J].中学语文教学,2003(2).
   [3]赵新刚,崔佳伟.浅谈情境模拟教学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29).
  编辑 栗国花
其他文献
摘要:依据辽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及2019年至2020年辽宁省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对辽宁小微工业企业发展概况进行统计描述,深刻剖析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难、资金紧张、市场需求不足、招工难、原材料成本高等问题,以及当前面临的国内国际新形势和新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能为小微工业企业未来发展指出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小微企业;工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中图分类号:F42文献标识
随着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不断深入,着眼未来警务发展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求,强化扁平化管理、警令畅通、多警种合成作战的“大指挥”工作格局,构建科学、完整、有效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仅是当前社会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摘要:立足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通过对统一战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时期应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对乡村建设行动中面临的思想认识分化、生产要素匮乏、协商民主不畅、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进行具体调查分析,并试图用统一战线思想凝聚、资源汇聚、利益合聚、人才集聚等方面优势补足乡村建设行动中的短板,以期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在乡村建设行
[摘 要]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也称为“基于问题的学习”“问题导向式教学”,与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非常契合。从PBL教学的基本理念出发,依据中职生的特点与认知基础,设计教学实施步骤,总结实践效果,反思存在的困难并积极探寻对策,提升中职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与育德实效。  [关 键 词] 新课标;PBL教学法;中职;思政课  [中图分
摘要:提出不断加强参政党民主监督的思想建设,解决“不想监督”的问题;加强参政党民主监督的能力建设,解决“不会监督”的问题;加强参政党民主监督的组织建设,解决“不能监督”的问题:借以有效实现参政党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三大职能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参政党;民主监督;思想建设;能力建设;组织建设  中图分类号:D6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原4496(2021)01原045原06  
摘要:通过对高职院校青年师生统战工作和课程思政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研究,可以看出两者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课程思政可以为高职院校青年师生统战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两者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对课程思政推动高职院校青年师生统战工作的路径进行探索。主要围绕高职院校青年师生思想情况、思想素质以及统战合力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得出了以下结论:落实课程思政,了解青年师生思想情况;落实课程思政,提升青年
摘要:提出继续大力度推进环境治理,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在如何对待自然,如何保护生态的问题上,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系统治理的方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生态与民生等关系;提出富有创新观点的生态自然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系统生态治理观以及全球生态共赢观等,形成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中国更好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奠定思想基础。  关键词
摘要:从民族团结对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各民族实现自我发展以及应对复杂国际环境等方面阐明了新时代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坚持政治权利平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改善民生、增进文化认同等在民族团结方面的成就与经验。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增强“五个认同”铸牢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关键词:新时代;民族团结;发
新冠疫情初期出现了大量涉医用口罩类诈骗犯罪,呈现明显的“疫情初期医用口罩资源紧缺--激发涉医用口罩类诈骗犯罪--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时倾向于使用微信软件”特征。基于上述特征,可以概括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某资源紧缺--诱发涉该资源的诈骗犯罪--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时倾向使用网络通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这一基本模式。该模式的准确性受是否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资源供求失衡状态”“公众对资源紧缺陷入恐慌情绪”“犯罪分子产生‘投机心理’”及“网络通讯技术的便利程度”等条件的影响。依据这一模式的特点,采取调节资源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中职院校在日常教学中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变和创新,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近几年来,我国的旅游业逐渐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因此,在中职院校旅游教育过程中,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模式以及观念上进行一定的转变,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有效提高教育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学和实践中,有效促进我国中职旅游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