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人生前路的一袭芬芳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sl5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业之后,我回到了家乡的小县城里上班,由于家住在离县里几十里外的农村,所以只能到周末才能回一趟家。每次坐班车都只能到乡里的街上,然后从乡里到自己家这十里的路程,总是父亲骑摩托车过来接我。
  这“十里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记得小时候我们出一趟门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而今每家每户至少都有一辆电动车,所以当你还看到有人步行的时候会多去看他一眼,尤其是这样一个人:他大概还不到五十岁,身材高大却有些佝偻,皮肤黝黑但也能看出面部形容枯槁,右手环抱着一只小板凳,左手撑着一根木棍,一小步一小步地在这“十里路”间慢慢前行。
  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在外求学的我,对家乡的许多人许多事都不熟悉,所以甚是好奇地询问父亲。父亲说,他每天都在坚持走,每天不知道要走几个“十里路”,走累了就放下小板凳坐着歇会儿,尽管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他也没有落下过一天。我惊叹于他的毅力,一脸的惊讶迫使父亲继续给我讲关于这个特殊的步行者的故事。
  他从小就很穷,或许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比同龄人更能吃苦。然而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受家境贫寒和个人性格比较内向的影响,没有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他,最后他只好娶了一个双目失明的女人。尽管老婆是一个盲人,很多事情都不会做,没办法帮他分担家中大小事,但是他却比别人都更懂得疼人,对她格外地好。老天兴许是被这个男人的好感动了,赐予了他一双乖巧懂事且健康的儿女。在那么偏远的乡村,很多家长等孩子初中一毕业甚至还没有毕业就让他们出去打工赚钱,而他尽管肩负着一家大小所有开销,生活过得十分拮据,但还是坚持让两个孩子上完了高中,直到他们没有考上大学才放弃。
  顿时,我对这位农民大伯的佩服油然而生,内心不断感慨他的伟大。这时,父亲打断了我说:“你不知道吧,他家里好多年前就做了一栋三层楼的房子了!”现今农村里一栋栋漂亮的洋房如雨后春笋,对此确实不足为奇,可是你真的不敢相信:做那栋房子他没有买一粒沙子,因为那些都是他一点一点从河里淘出来,然后一担担挑回家的;房子需要的每一根钢筋也都是他用肩膀一根根从近20里外的镇上扛回来的。那一刻,我震惊了!这个社会,这个年代,特别是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实在罕见。
  父亲说,几个月前他由于高血压病发中风了,医生说或许真的要常年卧病在床了,左邻右舍都以为他这次真的再也起不来,都同情他的遭遇,也在替他双目失明的妻子和还未成家的儿女感到可怜。然而,这个意志非同寻常的人,没有绝望、没有放弃。在这最艰难的时期,儿子在外地打工,女儿留在家里照顾他们。他每天动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后来他能自己跌跌撞撞走出家门,他能走一里路、两里路——就这样他慢慢地走着,恢复地很快。大家见证了他就在每天这样坚持着慢慢前行中创造了奇迹。
  我想他之所以如此坚强、如此坚持,是因为他有责任感,是因为他爱他的妻子,是因为他爱他的子女,是因为他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周一早上,为了赶到县里上班,六点不到父亲就载着我穿过这“十里路”去等早班车,在路上我又看到了那个身材高大、慢慢前行的男人。车子开走了好远后,我不禁崇拜地回过头去看他,我发现他的目光是那么地坚定,好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前进!
  漫漫人生路,偶爾被绊倒是正常的,但你要试着自己爬起来,就算疼痛也要坚持着慢慢前行,要相信前方一定会有一路芬芳在等你。
其他文献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唯有一位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归来,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仅担任了我军唯一女独立师师长、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还有七名开国大将、上将曾为她部下,充满传奇人生的无冕女将军张琴秋。  张琴秋(1904.11.3—1968.4.22),192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留学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我军唯一女独立师师长、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无冕女将军。  一、 留学归来女红军  张琴
期刊
女儿简娜读高三时获得作为交换学生到德国学习的资格。我为女儿能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感到高兴。但不久负责交换学生的组织通知我们须缴纳4000美元的费用,6月5日之前交上,离现在只有2个月的时间。  那时我已离婚,带着3个孩子生活。筹集4000美元简直无从下手。我收入微薄,手头拮据,没有积蓄,没有贷款的信用,也没有亲戚能借我钱。那当儿我感到非常无助,好像要我去筹集400万美元似的。  幸运的是那时我刚参加了
期刊
雪花送来一床棉被,一地的小麦把自己从头到脚盖起来,酣然入睡。它们睡着,做起绿丛丛的美梦。一觉醒来,春天就到了,杨柳吐絮,风暖花开,纸鸢满天,莺歌燕舞。  谁能不为梦醒时分歌唱!  而我呢?从年初到年尾,忙。忙着种文字,粒粒数来颇艰辛,篇篇飞去入屠苏。在这头,我花掉了少年时光,到底获得了什么;在那头,读者花掉了幸福时光,到底得到了什么……千万次的问,问苍天,苍天不语,彩云悠悠;问大地,大地无声,流水
期刊
十六岁那年,我上初三。临近中考时,县一中提前招生。浩子,大水,北京,还有我和刘海都报名了。结果都考上了。家里人都说继续上,没准中考还能考上个师范什么的,早日吃皇粮。但我们自认为有了保证,学习不那么用劲了。看着同窗红着眼睛读单词背政治,浩子说得想办法打发一下生活。北京最聪明,互相转转吧,三年同学都不知道家在哪儿!  只有刘海有些犹豫。北京就拍他的肩膀,认认门,又不比吃喝。大家都说是,苟富贵,勿相忘。
期刊
今年正月里我见到了大表哥夫妻,由于离得远,平时也各自忙,我很多年没见他们了。我印象里那个挺拔的大表哥成了佝偻着身子的半老头儿,当年扎着大辫子的表嫂也成了胖乎乎的大妈。表哥和表嫂是定亲十二年后才结婚的,就为了表嫂能转成城市户口,他们等了十二年。  表哥是我大舅家的儿子。那一年表哥十九岁,是村里数得着的好小伙子,有人看中了我表哥的人才和我舅舅一家的忠厚,就给他提亲了。姑娘是邻村的小芳,很水灵的姑娘,扎
期刊
一  我是在初春三月,去踏访这一处古村落的。此时,杏花已爆出嫩芽。喀什的天空,总是氤氲着浮尘,轻云淡烟似的,梦幻一般,缭绕不尽。  从喀什驱车一个多小时,到达水波不兴,浩缈静幽的英吉沙水库。又从水库再出发,穿越英吉沙县城和若干乡镇,在镇上的十字路口,人、畜、车挤挤挨挨,一周一次的巴扎节,让这里格外喧闹,我们的行进有所粘滞。但拐向一条盐碱土路,即便颠簸不止,但车子仍像一个顽皮而带有蛮力的少年,欢快地
期刊
每天,他早早起床,做好早餐,然后去书店开门营业,约莫快到十点钟的时候,他就给她发个短信,“小懒虫,该起床了!”当然,有时他也会唤她别的爱称,诸如“丫头”“宝宝”什么的。这时,她睡衣里的手机就会震动,她于是起床,吃他留给她的那份早餐,收拾家务,做午饭,到书店,两个人一起吃午饭,她留下来值班,他回家睡午觉。到了傍晚,他会拎着做好的饭菜到书店,兩个人共进晚餐。然后一起守到九点钟,俩人一起踏着月光或者顶着
期刊
笃信药补不如食补的爸妈,从小不让我吃各类蜂皇浆、人参汤,净让我吃肉,所以我小时候,不太知道饿肚子是什么样。偶尔说饿,我爸都不信,直接笑问我是不是馋了心思又活络了。如此这般,我对卖火柴的小女孩怎么个饥寒交迫法,骆驼祥子怎么饿到手脚发软法,评书里赵匡胤和郑恩怎么饿到要去偷人家地里的西瓜,孔子在陈蔡饿得怎么要吃草根,行军打仗怎么要挖野菜和小米熬汤喝,唐三藏怎么饿得没劲要让大圣驾跟斗云去讨斋饭,统统读过便
期刊
一位大法官非常仰慕王后的美貌,王后那性感的嘴唇更是令他神魂颠倒,他做梦都想亲一亲。但他只是止于妄想,他知道,如果胆敢冒犯王后,必定会被国王送上断头台。  这天,大法官忍不住把他的秘密告诉了御医。御医笑了笑,神秘地说:“我可以帮你实现这个愿望,如果你......”大法官马上答应,如果他能得偿所愿,他会付给御医一万金币。  御医秘密配制了一种令人发痒的药水,并买通王后的贴身侍女。这天晚上,那名贴身侍女
期刊
二战期间,位于德国东部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纳粹看守们创造了一种“死亡游戏”,他们在集中营附近埃特斯山的一道峡谷两端固定了一条钢索,隔一段时间就把那些等待行刑的囚犯驱赶到这里,让他们赤手攀爬钢索。纳粹许诺,谁能成功攀到对岸,谁就能获得自由。  然而,横贯这条峡谷的钢索近2公里,摇摆不停的钢索下面就是万丈悬崖,而且,这些即将被处死的犯人都已经体力不支。因此,在这个“游戏”中,一直还没有一个人能到达对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