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博会无疑是一座桥。在搭“桥”之后,无论是国际经济合作,还是国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都会变得更紧密。
国际经济合作,以中日之间为例,在首届进博会举办之前的时代:许多合作需要依靠长时间的会谈、摸索、试错来磨合;首届进博会上,中日一些企业找到了新的沟通之道;今年的第二届进博会,有的企业驾轻就熟,有的新参会的企业则是在看到别家企业在首届进博会上的经验后,更为理性和有的放矢地与会。
在中国范围之内,譬如沪港合作,有了进博会这一新平台,也就是有了新机遇。依托进博会平台,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两个国家战略主题都得到了提升。
坐在上海延安西路上的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办公室,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的时候,伊藤智的感觉,仿佛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日本。“上世纪80年代,中曾根康弘任日本首相的时候,日本也曾搞过类似如今中國进博会这样的会展,只是规模没有如今中国的进博会这么大。但我记得,那时候自己在读小学,在电视上看到中曾根在百货商场的进口商品展览上,自己带头买进口领带、进口红酒,以此来激发日本国民购买进口商品的欲望。”
作为日中经济协会上海办事处、成都办事处首席代表,在伊藤智看来:日本在20世纪中后期经济起飞后,面临着如何与贸易伙伴处理关系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在这样的时期,有目的地扩大进口,一方面有利于国家经济的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也通过扩大进口丰富、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日本现在每年还有各类进口商品的展会。但规模比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来,似乎更小一些。”
提及中国进博会的举办,伊藤智称,恰好与日中关系回暖合上了节拍。2017年之前,中日之间有“政冷经热”之说,而2017年开始,中日之间的经济热度继续提升,而“政冷”的局面得到改变。“去年,李克强总理访日,安倍首相访华,对日本经济界来说,就是个‘恢复信号’,人们的信心更足了。”伊藤智告诉记者,“但在这个‘恢复信号’被企业界看到的同时,距离中国首届进博会开幕的日期已经很近了。一些有参加欲望的企业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当然,首届进博会很成功,有日本的企业和地方政府收获很大,这也让许多未能参加首届进博会的日本企业、地方政府看在眼里。”
今年,当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在日本募集中国第二届进博会参展企业的时候,许多去年没有参展的企业纷纷报名。数据表明,第二届进博会上日本企业的参展数量仍独占鳌头,展区面积则仅次美国,位居第二。
在伊藤智看来,日本经济起步时间比中国早,在一些领域技术上有优势,然而,日本的市场容量有限,如何通过这些技术获得更高经济效益,成为一些日本企业日思夜想之事。当然,如何让这些先进技术得到更大范围的运用,本身也是造福人类的一件事。“譬如在节能环保领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日本企业与中国合作。日本的一些污水处理、治理大气污染、固废处理企业,已经注意到中国,也获得了一些合作机会。”伊藤智说,“然而,一直收获不算太大。在21世纪初开始,中国经济飞速增长,有的年份国内生产总值提高速度达到两位数,这时候,引发了煤炭等资源性物资的价格上涨。这时候,中国的企业重新认识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性。”一方面,节能环保技术能够让环境不会变得更差;另一方面,节能环保技术也能更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长期看,能够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日中节能环保论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起来的。而伊藤智认为,第二届进博会以后,中日之间的技术合作,将更多地应用到第三方项目上。这将会形成中、日与第三方国家的三赢效应。
“譬如水泥生产领域,日本有领先技术。中国前些年是水泥生产大国,通过使用日本的技术,一些工厂节能增效减少污染。如今,中日合作的水泥生产企业,就可以到越南等国找到新的增长点。”伊藤智说。通过观察,伊藤智感觉,在第二届进博会之后,中日之间的高质量贸易交流往来将进一步提升。
“除了节能环保领域之外,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在第二届进博会上重点推了日本的医疗设备、医药产业。除此之外,日本的一些此类大型企业还单独设馆。可见这些行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上海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顾问罗和庆向记者分析说,“另一个领域是汽车,日本车企也在寻找新机遇。”在改革开放初期,日本车企进入中国的节奏不如欧洲譬如德国等来得快。没有掌握这一领域的先机。如今,汽车行业进入一个新的机遇期。伊藤智认为,中日之间在自动驾驶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可以开展新的合作。“新能源汽车方面,中、日、美、欧可以说同处起跑线上。而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我感觉有些方面中国更为先进,毕竟在智能城市环节,中国起步更早。”在伊藤智看来,新的领域必然会有新的标准。中日之间的国家标准如何协调,如何做出一个“亚洲标准”,来影响未来的开发成本等,将是题中之义。
罗和庆先生则认为,尽管日本汽车企业进入中国的时间较欧美晚,但目前对日本车企来说,中国市场相当重要。罗和庆告诉记者:“在汽车领域,日本车企所得到的中国市场总量,和日本国内市场差不多大。去年,李克强总理访日期间,参观了丰田汽车北海道工厂,提振了日本车企对华贸易的信心。特别是李克强重点了解了氢燃料电池车的情况后。”在第二届进博会上,日本车企进一步彰显了他们在氢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视程度。丰田将氢燃料电池的卡车、拖车、叉车等一股脑儿摆上了展台,就是明证。
国际经济合作,以中日之间为例,在首届进博会举办之前的时代:许多合作需要依靠长时间的会谈、摸索、试错来磨合;首届进博会上,中日一些企业找到了新的沟通之道;今年的第二届进博会,有的企业驾轻就熟,有的新参会的企业则是在看到别家企业在首届进博会上的经验后,更为理性和有的放矢地与会。
在中国范围之内,譬如沪港合作,有了进博会这一新平台,也就是有了新机遇。依托进博会平台,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两个国家战略主题都得到了提升。
搭“桥”之后,前路更明
坐在上海延安西路上的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办公室,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的时候,伊藤智的感觉,仿佛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日本。“上世纪80年代,中曾根康弘任日本首相的时候,日本也曾搞过类似如今中國进博会这样的会展,只是规模没有如今中国的进博会这么大。但我记得,那时候自己在读小学,在电视上看到中曾根在百货商场的进口商品展览上,自己带头买进口领带、进口红酒,以此来激发日本国民购买进口商品的欲望。”
作为日中经济协会上海办事处、成都办事处首席代表,在伊藤智看来:日本在20世纪中后期经济起飞后,面临着如何与贸易伙伴处理关系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在这样的时期,有目的地扩大进口,一方面有利于国家经济的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也通过扩大进口丰富、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日本现在每年还有各类进口商品的展会。但规模比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来,似乎更小一些。”
提及中国进博会的举办,伊藤智称,恰好与日中关系回暖合上了节拍。2017年之前,中日之间有“政冷经热”之说,而2017年开始,中日之间的经济热度继续提升,而“政冷”的局面得到改变。“去年,李克强总理访日,安倍首相访华,对日本经济界来说,就是个‘恢复信号’,人们的信心更足了。”伊藤智告诉记者,“但在这个‘恢复信号’被企业界看到的同时,距离中国首届进博会开幕的日期已经很近了。一些有参加欲望的企业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当然,首届进博会很成功,有日本的企业和地方政府收获很大,这也让许多未能参加首届进博会的日本企业、地方政府看在眼里。”
今年,当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在日本募集中国第二届进博会参展企业的时候,许多去年没有参展的企业纷纷报名。数据表明,第二届进博会上日本企业的参展数量仍独占鳌头,展区面积则仅次美国,位居第二。
在伊藤智看来,日本经济起步时间比中国早,在一些领域技术上有优势,然而,日本的市场容量有限,如何通过这些技术获得更高经济效益,成为一些日本企业日思夜想之事。当然,如何让这些先进技术得到更大范围的运用,本身也是造福人类的一件事。“譬如在节能环保领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日本企业与中国合作。日本的一些污水处理、治理大气污染、固废处理企业,已经注意到中国,也获得了一些合作机会。”伊藤智说,“然而,一直收获不算太大。在21世纪初开始,中国经济飞速增长,有的年份国内生产总值提高速度达到两位数,这时候,引发了煤炭等资源性物资的价格上涨。这时候,中国的企业重新认识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性。”一方面,节能环保技术能够让环境不会变得更差;另一方面,节能环保技术也能更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长期看,能够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日中节能环保论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起来的。而伊藤智认为,第二届进博会以后,中日之间的技术合作,将更多地应用到第三方项目上。这将会形成中、日与第三方国家的三赢效应。
“譬如水泥生产领域,日本有领先技术。中国前些年是水泥生产大国,通过使用日本的技术,一些工厂节能增效减少污染。如今,中日合作的水泥生产企业,就可以到越南等国找到新的增长点。”伊藤智说。通过观察,伊藤智感觉,在第二届进博会之后,中日之间的高质量贸易交流往来将进一步提升。
“除了节能环保领域之外,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在第二届进博会上重点推了日本的医疗设备、医药产业。除此之外,日本的一些此类大型企业还单独设馆。可见这些行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上海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顾问罗和庆向记者分析说,“另一个领域是汽车,日本车企也在寻找新机遇。”在改革开放初期,日本车企进入中国的节奏不如欧洲譬如德国等来得快。没有掌握这一领域的先机。如今,汽车行业进入一个新的机遇期。伊藤智认为,中日之间在自动驾驶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可以开展新的合作。“新能源汽车方面,中、日、美、欧可以说同处起跑线上。而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我感觉有些方面中国更为先进,毕竟在智能城市环节,中国起步更早。”在伊藤智看来,新的领域必然会有新的标准。中日之间的国家标准如何协调,如何做出一个“亚洲标准”,来影响未来的开发成本等,将是题中之义。
罗和庆先生则认为,尽管日本汽车企业进入中国的时间较欧美晚,但目前对日本车企来说,中国市场相当重要。罗和庆告诉记者:“在汽车领域,日本车企所得到的中国市场总量,和日本国内市场差不多大。去年,李克强总理访日期间,参观了丰田汽车北海道工厂,提振了日本车企对华贸易的信心。特别是李克强重点了解了氢燃料电池车的情况后。”在第二届进博会上,日本车企进一步彰显了他们在氢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视程度。丰田将氢燃料电池的卡车、拖车、叉车等一股脑儿摆上了展台,就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