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教师要改变功利化的教学思想,只强调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整理,不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开发和科学情感的塑造;改换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培养人文精神入手,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教学改革 学习热情
一直以来,高中历史教学常常以一张标准性、规范性极强的问答试卷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试图用统一的规范的思路束缚和约束学生的思维发展、学习方向,使得这门人文学科失去原本的意义,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兴趣和激情,没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学习缺乏热情,学习效果差,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中历史教学应从以下方面搞好改革。
一、注重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历史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设计,通过创设情境、提出假设、摆出问题等多种教学方法活跃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历史事件的学习中,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判断,对历史人物、事件产生理性认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突出学生主体的自我发展。在教学中应注意教学过程而不是教学结果,关注学生思维的展开、经验的积累和方法的运用,而不是一味地强调机械化地理解记忆,注重学生的参与、投入和感受,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运用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展开问题大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辩论或让学生加入情境、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还可以在教学前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或实地调查等手段课前查阅资料,自己提出问题和相应的思索,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态上课,参与学习。此外,组织学生到博物馆、教育基地进行教学参观,到历史遗址实地考察,到历史文化背景浓郁的地区进行社会调查、模拟实践等,多种形式地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朝鲜战争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朝鲜战争的背景和起因,以及朝鲜战争对我国及世界形势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播放同朝鲜战争相关的影视资料和图片,让学生深入情境,真实地感受到朝鲜战争的残酷性,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得到较深刻的认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不同的身份进入战争背景,进一步分组展开讨论,还原当时的作战情势,活跃课堂气氛。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身份是旁观者和引导者,不加入讨论,不灌输自己的意识和意志;在维持课堂纪律的同时,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习。
三、以优美的语言、有趣的典故丰富教材内容
教师要提高修养,深挖教材,通篇把握教学内容,从课堂教学质量上抓效益。历史教师要在备课上下足工夫,将课堂上教授的历史内容放到整个历史进程中讲解,纵观古今,从宏观上把握教材,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使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思维豁达、理解轻松;同时,教师还要在微观上拓展历史知识,高中历史的教材内容基本是历史要点的平铺,将主要知识点一一堆积,学习内容难免单调枯燥,一些历史数据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抓住教材上的重点问题进行适当的补充,丰富教学内容。如适当增加对事件的背景介绍、人物的性格分析等,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接受起来更容易。历史教师平时要注意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用形象优美的语言、生动有趣的历史典故填补教学空白,让历史课堂语言充满趣味性和变幻性,让学生对历史课充满期待,喜欢上历史课,教师和同学之间关系融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引入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如“闻鸡起舞”、“卧薪尝胆”、“草木皆兵”、“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通过听这些故事,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对历史知识点的积累帮助很大,学习积极性很高;还可通过介绍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如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精忠报国的岳飞、锐意变法的商鞅和忠贞劝谏的魏征等,通过对这些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的学习,帮助学生开展对人的生活价值、生活意义的探讨和思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把握自己的人生选择,在潜移默化中健全学生的人格,塑造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情感。
四、在新时代背景下学习历史
高中历史教育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纵观历史,把握未来,既要全面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更要在学习中体会历史学科特有的对现今的借鉴、教育作用。教师不能教育出一群能答对选择题的书呆子,而要让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展开思索,开阔视野,关注当今社会现实,将历史背景与时代思潮相结合,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找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时代精神。如在讲授当前农村的土地政策时,教师应从土地制度改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过程演变谈起,从春秋时期的“初税亩”制度到太平天国时期的《天朝田亩制度》,从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到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从解放初期的农村合作社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对这一系列土地政策的变迁进行分析、对比和评价,使学生在历史发展痕迹中寻找规律和差异,认识到当前农村改革的重要意义和远大前景,深化历史教学的指导意义。
五、结语
在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应通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了解社会发展的经脉和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人类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进一步健全学生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培养,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学会用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学生培养成新形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蔡长斌.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2:124.
[2]贲丹.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101.
[3]陶家汉.浅谈高中历史教学的转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11:127-128.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教学改革 学习热情
一直以来,高中历史教学常常以一张标准性、规范性极强的问答试卷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试图用统一的规范的思路束缚和约束学生的思维发展、学习方向,使得这门人文学科失去原本的意义,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兴趣和激情,没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学习缺乏热情,学习效果差,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中历史教学应从以下方面搞好改革。
一、注重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历史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设计,通过创设情境、提出假设、摆出问题等多种教学方法活跃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历史事件的学习中,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判断,对历史人物、事件产生理性认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突出学生主体的自我发展。在教学中应注意教学过程而不是教学结果,关注学生思维的展开、经验的积累和方法的运用,而不是一味地强调机械化地理解记忆,注重学生的参与、投入和感受,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运用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展开问题大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辩论或让学生加入情境、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还可以在教学前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或实地调查等手段课前查阅资料,自己提出问题和相应的思索,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态上课,参与学习。此外,组织学生到博物馆、教育基地进行教学参观,到历史遗址实地考察,到历史文化背景浓郁的地区进行社会调查、模拟实践等,多种形式地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朝鲜战争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朝鲜战争的背景和起因,以及朝鲜战争对我国及世界形势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播放同朝鲜战争相关的影视资料和图片,让学生深入情境,真实地感受到朝鲜战争的残酷性,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得到较深刻的认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不同的身份进入战争背景,进一步分组展开讨论,还原当时的作战情势,活跃课堂气氛。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身份是旁观者和引导者,不加入讨论,不灌输自己的意识和意志;在维持课堂纪律的同时,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习。
三、以优美的语言、有趣的典故丰富教材内容
教师要提高修养,深挖教材,通篇把握教学内容,从课堂教学质量上抓效益。历史教师要在备课上下足工夫,将课堂上教授的历史内容放到整个历史进程中讲解,纵观古今,从宏观上把握教材,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使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思维豁达、理解轻松;同时,教师还要在微观上拓展历史知识,高中历史的教材内容基本是历史要点的平铺,将主要知识点一一堆积,学习内容难免单调枯燥,一些历史数据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抓住教材上的重点问题进行适当的补充,丰富教学内容。如适当增加对事件的背景介绍、人物的性格分析等,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接受起来更容易。历史教师平时要注意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用形象优美的语言、生动有趣的历史典故填补教学空白,让历史课堂语言充满趣味性和变幻性,让学生对历史课充满期待,喜欢上历史课,教师和同学之间关系融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引入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如“闻鸡起舞”、“卧薪尝胆”、“草木皆兵”、“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通过听这些故事,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对历史知识点的积累帮助很大,学习积极性很高;还可通过介绍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如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精忠报国的岳飞、锐意变法的商鞅和忠贞劝谏的魏征等,通过对这些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的学习,帮助学生开展对人的生活价值、生活意义的探讨和思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把握自己的人生选择,在潜移默化中健全学生的人格,塑造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情感。
四、在新时代背景下学习历史
高中历史教育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纵观历史,把握未来,既要全面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更要在学习中体会历史学科特有的对现今的借鉴、教育作用。教师不能教育出一群能答对选择题的书呆子,而要让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展开思索,开阔视野,关注当今社会现实,将历史背景与时代思潮相结合,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找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时代精神。如在讲授当前农村的土地政策时,教师应从土地制度改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过程演变谈起,从春秋时期的“初税亩”制度到太平天国时期的《天朝田亩制度》,从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到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从解放初期的农村合作社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对这一系列土地政策的变迁进行分析、对比和评价,使学生在历史发展痕迹中寻找规律和差异,认识到当前农村改革的重要意义和远大前景,深化历史教学的指导意义。
五、结语
在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应通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了解社会发展的经脉和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人类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进一步健全学生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培养,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学会用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学生培养成新形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蔡长斌.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2:124.
[2]贲丹.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101.
[3]陶家汉.浅谈高中历史教学的转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1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