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人台是以娱乐为核心价值的曲艺表演,不同地域有不同形式的二人台,说到不同地域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方言,但不仅仅是方言,包括戏曲剧种,文化习俗,饮食结构,山川地理都是同一个文化区域。呼市二人台、包头晋剧团可不仅仅是名称,而是文化区域总称。二人台的历史内容和曲子非常丰富,一度是农村的主要娱乐节目,可随着二人台传承危机的出现,这一种大众艺术该如何生存呢?又该如何改革怎样探寻新的出路呢?
关键词:二人台;民间;传承
说到不同地域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方言了,但不仅仅是方言,包括戏曲剧种,文化习俗,饮食结构,山川地理都是同一个文化区域。呼市二人台、包头晋剧团可不仅仅是名称,而是文化区域总称。这就不得不说到山西二人台文化艺术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情趣。
一、古老艺术源远流长
作为一个生在长在山西的人,从小就听到二人台,现在都能回忆起“一对对鸳鸯,一对对鹅”的曲调。二人台和二人转的表演形式非常像,他们起源于晋西北、陕西和内蒙的交界处,其中有山西忻州的河曲县,那里独特的地理因素以及其他原因放射性的影响着其他地区,比如晋,陕,蒙。山西闯关东移民东北的人较少,但我感觉二人台和二人转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相似地方的,毕竟他们都来源于基层。
二人台俗称双玩意儿,二人班,大多采用二人演唱的形式,所以叫二人台。二人台大多描述人民的生产劳动和婚姻爱情生活,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它的唱腔优美、明朗,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成了家乡河曲一道美丽的风景。
我们的二人台相对东北二人转没有那么夸张,可能跟山西人内敛的性格有关系。台下的人都听的哈哈大笑,这一刻我感觉音乐艺术和审美还真的没有地域界限。
不仅是山西很多省份,比如存在感弱的江西、贵州等,他们本省的特色艺术形式也非常棒,但大多都不为人所知。这个时代,不怕别人说你不好,就怕别人根本不知道你。二人台也是有一定历史的,其内容非常丰富。
二、二人台独特的发展起源
先从发展早期讲,在二人台与相声等以娱乐性为核心价值之一的曲艺形式都处在依赖“撂地”演出的情况时,二人台的“撂地”环境就要恶劣得多:在天津的“三不管”,与相声竞争的杂耍、戏法、武术、曲艺评书等门道,在核心价值上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主要受众以京津地区的城镇有闲阶级为主。
“二人台”艺术是在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约在明朝末年,每逢过年过节和农闲的时候,一些闹红火的人便聚在一起,在屋内、院落、村头、广场进行地摊演唱。他们既不装扮又不表演,唱的都是民间流传的小曲小调,有《过大年》《刮大风》等等,这种娱乐活动当时被称为“打坐腔”,这就是“二人台”的雏形。
到清咸丰初年,这种“打坐腔”吸收了其它艺术中的秧歌、高跷、旱船、道情等艺术营养,发展为具有一些舞蹈动作,由旦丑两角色一进一退走场表演,再配以音乐,逢年过节观看的人围拢在火龙四周,演员和乐队在场内表演,当时人叫“转火龙”,这样“二人台”便由最初的“打坐腔”发展到“玩艺儿”或“二人班”。
三、二人台的传承危机
二人台的主要乐器是枚,扬琴,四胡,俗称“三大件”,后来随着表演艺术的逐渐兴盛又增加了二胡,中胡,三弦,琵琶。山西名曲《口梆子》《骂鸡》《八仙庆寿》都很好看,很好听。而且其他二人转曲目大多数也都很好。我认为二人转本身不能算作低俗艺术,只是表演的人有区别罢了。
基于此,我专程拜访了几位老师,提出了我的一些问题,并整理出来。
Q:对于二人台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A:一首歌、一股乡愁、一种传承吧,但现在年轻人太浮躁,缺少对文化的认可。
Q:如果要让二人台得以推广传承,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努力?
A:二人台说到底是地方曲艺,但他拥有丰盈的生命力与动人的魅力。我们主要能做的就是一直秉承初心,在不做大的变动基础上进行革新,穿插入现代元素。
Q:如何看待传统艺术“外行庸俗,内行孤独”的状况?
A:说句套话,要用作品吸引人,更要用作品教育人。现在好些文艺工作者只记住了吸引人,忘了教育人。教育人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要通过作品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弘扬正能量鞭笞负影响。一个真正的好文艺作品和好的文艺工作者应该能够起到使受众者从自发变成自觉的作用。
Q:您怎么看待别人说二人台是低俗的?
A:这个问题倒是新奇,但我想问问你,什么是低俗,什么是高雅?有意思的是,高雅和低俗都是由精英决定的,就好比我们家乡的二人台,形式在现在来看比较低俗,也始终没有走出晋西北的一隅之地。但假若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以欣赏二人台为雅趣,那么到现在二人台的艺术地位可以比肩广陵散,甚至可以超越。
聊罢,老师们给我唱了一曲“一苗樹,两个权,一个权上五个芽,摇一摇,开金花,要吃要穿全靠它。若问此树哪里有,原来就是两只手。”这是一曲反应旧社会民间艺人卖艺度日的戏,老师告诉我,希望通过一代代戏曲人的努力,认二人台这一民间艺术真正能被大众所喜爱,在时代的浪潮中传承下去。
四、二人台审美
河曲是二人台的发源地,有各类型的曲子。河曲二人台的音乐分腔和牌曲两部分。唱腔多承用民歌曲调,发展到现代已走向板式化。牌曲部分,基本是民歌基础上的器乐化。此外还吸收、借鉴了古牌曲、民间吹奏乐等,使其越来越丰富。演奏和伴奏时,主要有扬琴、笛子、四胡、二胡、四块瓦等乐器。音乐具有优美、清新、秀丽、明朗等特点。其中特别是一曲委婉哀怨、荡气回肠的《走西口》使这个小县城远近有名。河曲是民歌的海洋,素有“民歌之乡”的美誉。二人台是河曲的标志,河曲因二人台出名,二人台因《走西口》闻名。县委、政府非常重视二人台的挖掘与发展,新的二人台艺术活动中心已经落成,河曲二人台这只艺苑奇葩必将老枝新发,愿河曲这颗黄河岸边的明珠在改革的大潮中发出璀璨的光芒。
五、结语
二人台是民间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民族融合潮流下应运而生的,他蕴含多种元素:语言,音乐,舞蹈,曲艺是戏曲文化中的瑰宝,在新的时代,要想让他有一个新的浪潮,得符合当下审美,必然需要我们在一次次实践中去研究,探索,为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贾万尚:《山西二人台:民间艺术的瑰宝》[M].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9月.
[2]任新宁:《山西河曲“二人台”浅谈》[N].音乐生活报,2011年8月.
[3]周丽宁:《浅谈山西河曲二人台的源与流》[J].音乐论坛.
[4]甄晓、王晋华:《论西口文化与二人台艺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02.
作者简介:
郑雅健(1993—)男,满族,山西忻州人。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
关键词:二人台;民间;传承
说到不同地域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方言了,但不仅仅是方言,包括戏曲剧种,文化习俗,饮食结构,山川地理都是同一个文化区域。呼市二人台、包头晋剧团可不仅仅是名称,而是文化区域总称。这就不得不说到山西二人台文化艺术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情趣。
一、古老艺术源远流长
作为一个生在长在山西的人,从小就听到二人台,现在都能回忆起“一对对鸳鸯,一对对鹅”的曲调。二人台和二人转的表演形式非常像,他们起源于晋西北、陕西和内蒙的交界处,其中有山西忻州的河曲县,那里独特的地理因素以及其他原因放射性的影响着其他地区,比如晋,陕,蒙。山西闯关东移民东北的人较少,但我感觉二人台和二人转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相似地方的,毕竟他们都来源于基层。
二人台俗称双玩意儿,二人班,大多采用二人演唱的形式,所以叫二人台。二人台大多描述人民的生产劳动和婚姻爱情生活,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它的唱腔优美、明朗,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成了家乡河曲一道美丽的风景。
我们的二人台相对东北二人转没有那么夸张,可能跟山西人内敛的性格有关系。台下的人都听的哈哈大笑,这一刻我感觉音乐艺术和审美还真的没有地域界限。
不仅是山西很多省份,比如存在感弱的江西、贵州等,他们本省的特色艺术形式也非常棒,但大多都不为人所知。这个时代,不怕别人说你不好,就怕别人根本不知道你。二人台也是有一定历史的,其内容非常丰富。
二、二人台独特的发展起源
先从发展早期讲,在二人台与相声等以娱乐性为核心价值之一的曲艺形式都处在依赖“撂地”演出的情况时,二人台的“撂地”环境就要恶劣得多:在天津的“三不管”,与相声竞争的杂耍、戏法、武术、曲艺评书等门道,在核心价值上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主要受众以京津地区的城镇有闲阶级为主。
“二人台”艺术是在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约在明朝末年,每逢过年过节和农闲的时候,一些闹红火的人便聚在一起,在屋内、院落、村头、广场进行地摊演唱。他们既不装扮又不表演,唱的都是民间流传的小曲小调,有《过大年》《刮大风》等等,这种娱乐活动当时被称为“打坐腔”,这就是“二人台”的雏形。
到清咸丰初年,这种“打坐腔”吸收了其它艺术中的秧歌、高跷、旱船、道情等艺术营养,发展为具有一些舞蹈动作,由旦丑两角色一进一退走场表演,再配以音乐,逢年过节观看的人围拢在火龙四周,演员和乐队在场内表演,当时人叫“转火龙”,这样“二人台”便由最初的“打坐腔”发展到“玩艺儿”或“二人班”。
三、二人台的传承危机
二人台的主要乐器是枚,扬琴,四胡,俗称“三大件”,后来随着表演艺术的逐渐兴盛又增加了二胡,中胡,三弦,琵琶。山西名曲《口梆子》《骂鸡》《八仙庆寿》都很好看,很好听。而且其他二人转曲目大多数也都很好。我认为二人转本身不能算作低俗艺术,只是表演的人有区别罢了。
基于此,我专程拜访了几位老师,提出了我的一些问题,并整理出来。
Q:对于二人台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A:一首歌、一股乡愁、一种传承吧,但现在年轻人太浮躁,缺少对文化的认可。
Q:如果要让二人台得以推广传承,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努力?
A:二人台说到底是地方曲艺,但他拥有丰盈的生命力与动人的魅力。我们主要能做的就是一直秉承初心,在不做大的变动基础上进行革新,穿插入现代元素。
Q:如何看待传统艺术“外行庸俗,内行孤独”的状况?
A:说句套话,要用作品吸引人,更要用作品教育人。现在好些文艺工作者只记住了吸引人,忘了教育人。教育人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要通过作品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弘扬正能量鞭笞负影响。一个真正的好文艺作品和好的文艺工作者应该能够起到使受众者从自发变成自觉的作用。
Q:您怎么看待别人说二人台是低俗的?
A:这个问题倒是新奇,但我想问问你,什么是低俗,什么是高雅?有意思的是,高雅和低俗都是由精英决定的,就好比我们家乡的二人台,形式在现在来看比较低俗,也始终没有走出晋西北的一隅之地。但假若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以欣赏二人台为雅趣,那么到现在二人台的艺术地位可以比肩广陵散,甚至可以超越。
聊罢,老师们给我唱了一曲“一苗樹,两个权,一个权上五个芽,摇一摇,开金花,要吃要穿全靠它。若问此树哪里有,原来就是两只手。”这是一曲反应旧社会民间艺人卖艺度日的戏,老师告诉我,希望通过一代代戏曲人的努力,认二人台这一民间艺术真正能被大众所喜爱,在时代的浪潮中传承下去。
四、二人台审美
河曲是二人台的发源地,有各类型的曲子。河曲二人台的音乐分腔和牌曲两部分。唱腔多承用民歌曲调,发展到现代已走向板式化。牌曲部分,基本是民歌基础上的器乐化。此外还吸收、借鉴了古牌曲、民间吹奏乐等,使其越来越丰富。演奏和伴奏时,主要有扬琴、笛子、四胡、二胡、四块瓦等乐器。音乐具有优美、清新、秀丽、明朗等特点。其中特别是一曲委婉哀怨、荡气回肠的《走西口》使这个小县城远近有名。河曲是民歌的海洋,素有“民歌之乡”的美誉。二人台是河曲的标志,河曲因二人台出名,二人台因《走西口》闻名。县委、政府非常重视二人台的挖掘与发展,新的二人台艺术活动中心已经落成,河曲二人台这只艺苑奇葩必将老枝新发,愿河曲这颗黄河岸边的明珠在改革的大潮中发出璀璨的光芒。
五、结语
二人台是民间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民族融合潮流下应运而生的,他蕴含多种元素:语言,音乐,舞蹈,曲艺是戏曲文化中的瑰宝,在新的时代,要想让他有一个新的浪潮,得符合当下审美,必然需要我们在一次次实践中去研究,探索,为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贾万尚:《山西二人台:民间艺术的瑰宝》[M].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9月.
[2]任新宁:《山西河曲“二人台”浅谈》[N].音乐生活报,2011年8月.
[3]周丽宁:《浅谈山西河曲二人台的源与流》[J].音乐论坛.
[4]甄晓、王晋华:《论西口文化与二人台艺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02.
作者简介:
郑雅健(1993—)男,满族,山西忻州人。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