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卫视,浙江 杭州 310012)
【摘要】:新媒体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出现在广大受众面前,这时公众才发现新媒体已经不知不觉地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了。那么,传统谋体如何继续生存?主持人作为一种社会化资源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借助自身优势跨界吸收养分,在新谋体时代下成功“转型”,已经成为传统谋体人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新媒体”逐渐以独立的身份出现在社会公众视野中,传统媒体中所涉及的要素也面临着淘汰或改进。主持人是媒体行业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定位转型,不仅对主持人自身的形象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关系到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主持人;机遇与挑战
引言
“新媒体”是以电脑、手机以及其他数字媒介形式一类的信息终端。随着媒介环境发生改变,狭义的主持人的定义也随之发展,主持人以前是指掌握相关新媒体传播操作技能、主持固定节目的个人。伴随着媒介性质的根本变化,理论上任何人都具备了成为主持人的可能性,客观上每个人可作为信息的制作、传播和接受的个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可以确定的是,素质更加全面、能力更专业的人本身才是促进改善的核心。
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新闻战线上拥有大批的优秀主持人。其实,明确主持人与新媒体人员的异同点,以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转型”培训,主持人成功变身并非难事,如何树立新形势下主持人自身定位,而并非是跟风“转型”、“止损”,维护已有成绩才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新媒体宛如一个全新的电脑程序,由于传播方式、传播主体、传播对象均发生了质的转变。从相对单一向多元发展,新媒体消除了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可以说,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多样化彻底地满足了不同受众全方位的需求。在此情况之下,主持人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要改变以往的主持方式,并在实际工作中融合多种跨平台传播的工作方式来增加与广大受众互动交流的机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新闻人不应对新媒体一味排斥,一如“战争最后都是由步兵来结局”一样,作为一种媒体介质,利用比被迫融合更重要。新媒体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同时也让传统媒体有了压迫之感。面对新事物,传统媒体主持人没有必要产生抵触情绪。任何一次科学技术的更新都会给人类带来一个通往新生活、走向新世界的机会。适应这场由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变革,只会让传统媒体主持人披上“新战衣”,以全新的面貌成为新时代媒体的传播者。
1.新媒体环境对传统主持人的挑战
1.1媒体环境发生变化
媒体意识理念的改变,给媒体带来了新的变化。这方面的理论主要包括媒介传播模式、受众选择理论以及大众传播等。大众传播理论认为,随着计算机网络、电视媒体等传播媒体的发展,受众己经不再单纯满足于媒体宣传什么就接受什么的阶段,而是受众对媒体传播的内容和方式有了选择性,不再以媒体为主导,而是以受众自身的兴趣为主导。因此,这就要求媒体要把受众的需求放在首位,以受众的需求进行选择不同的媒介进行传播,还要满足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满足。
媒介媒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渠道的增多,越来越重视受众的参与,导致很多的节目催生出节目现场与观众的互动,让场外的观众来决定节目现场的发展情祝。甚至是一些电视剧,也已经实现了编导以观众的欣赏心理和欣赏角度来进行电视剧的拍摄,使得电视剧的编剧变成了广大受众的编剧,充分满足受众的心理和需求。所以,目前媒介媒体传播的主导方,越来越成为受众意志的主导方,这是媒介媒体应该接受的命运。
1.2时空的不对称及传统媒体的优势
在时效性上,新媒体依靠全新媒介传播信息的速度远比传统媒体更加快捷。但是,随着普通受众逐渐加入到媒介传播的过程之中,导致媒介己经不是职业主持人所特有的方式之一,而对数以亿计兼有受众和当事人双重角色的媒介传播对象的网友,,该如何把握住他们的眼球,这也是主持人所而临的众多问题中的一个。因此,利用信息传递速度致胜的方式,也逐渐成为了很多媒介媒体所采用的方式。
但受众仍旧是以传统媒体作为主流媒体来看待。任何新奇特的新闻发生,大多数受众还是以主流媒体“一锤定音”之后才会释然心中的疑惑。主持人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言人,可以依托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信息渠道权威、大众心目中威信高等优势之下,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以在新媒体时代之中占据一席之地。
1.3受众获得信息习惯发生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传媒的不断发展,受众也有了多种的选择的方式,如以手机为主导的移动客户端的媒介、以电子计算机为主导的互联网媒介、以电视为主导的视频媒介以及以传统广播为主导的音频媒介等等。可见,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文化形式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促使现在广大受众随着科技和生活的进步形成了不同的习惯方式和行为方式,反过来使今天的节目主持不是一种媒介方式就能满足受众的需求。而且,不同的受众由于生长环境、生活方式不同,所接受的文化觀念、社会观念都不尽相同,这就使很多媒介方式是以某一类受众共同偏好为导向从而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如老年人群体更喜欢广播和电视,这是基于他们的成长环境,长年累月形成的,不是任一朝一夕能改变了的。所以,主持人媒介的选择,要依据其主持节目的性质而选择不同的媒介方式。
2.全媒体时代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转型方向
2.1提升节目的信息附加值,变“传达者”为“加工者"
在传播技术发达的今天,无处不在的公民記者在接近事实的便捷性方面己经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人,广播节目主持人在对信息发布权的抢占上己经不占优势。这就需要从单纯立足于信息的发布转变为立足于对信息的解释,要从对信息的简单再加工变为提升信息附加值。比如,新闻类节目主持人不仅要着眼于对新闻事件的叙述,更要对新闻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其深远影响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解读,以其独家的观点扮演起意见领袖的角色。
2.2信息的创新能力
新媒体消弱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优势,将所有人放置于相同的起点上,拥有对海量信息创新提炼的能力,就拥有了受众。对于主持人来说,这种创新能力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全面的综合知识之上的。以高晓松的网络脱口秀节目“晓说”为例,高晓松本人的文理兼通、学贯中西使得他可以在浩如烟海的题材中找到受众最感兴趣的内容,并加以纵横的对比,给出创意的见解,并用侃侃而谈的自然状态表达出来。这种信息的创新能力正是该节目强劲的原动力
2. 3增加主持互动性
新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互动化,在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过程中,让民众以更直接、更真实的方式参与进来。互动化是新媒体发展的必然,它打破了传统传媒单一性的方式,具有双向、立体等特性。在过程中,参与民众的地位也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让参与民众感觉更加真实、直接,从而保证了话语权的公平。互动化是新媒体发展下主持人定位转型的一个必然趋势,这一模式的改革不仅影响了媒体,而且对整个社会的舆论场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之更加透明、更加真实、更加立体。
总之,在全媒体环境下,固守传统和坐以待毙不是传统节目主持人的应有姿态。应该在原有的条件卜,及时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拓展传播能力。同时利用好各种新媒体,处变不惊,为媒介形态的深刻变革做好应对的准备,化挑战为机遇,在来势汹汹的全媒体大潮中屹立不倒,勇立潮头。
参考文献:
[1]赵鑫. 浅谈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的转型和升级[J]. 西部广播电视,2016,(22):173.
[2]王春柳.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主持人的“转型”[J]. 新闻传播,2016,(09):55-56.
[3]孙愈. 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的角色转型[J]. 视听,2015,(08):105-106.
[4]朱佳伟. 全媒体环境下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转型[J]. 声屏世界,2015,(03):35-36.
【摘要】:新媒体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出现在广大受众面前,这时公众才发现新媒体已经不知不觉地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了。那么,传统谋体如何继续生存?主持人作为一种社会化资源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借助自身优势跨界吸收养分,在新谋体时代下成功“转型”,已经成为传统谋体人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新媒体”逐渐以独立的身份出现在社会公众视野中,传统媒体中所涉及的要素也面临着淘汰或改进。主持人是媒体行业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定位转型,不仅对主持人自身的形象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关系到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主持人;机遇与挑战
引言
“新媒体”是以电脑、手机以及其他数字媒介形式一类的信息终端。随着媒介环境发生改变,狭义的主持人的定义也随之发展,主持人以前是指掌握相关新媒体传播操作技能、主持固定节目的个人。伴随着媒介性质的根本变化,理论上任何人都具备了成为主持人的可能性,客观上每个人可作为信息的制作、传播和接受的个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可以确定的是,素质更加全面、能力更专业的人本身才是促进改善的核心。
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新闻战线上拥有大批的优秀主持人。其实,明确主持人与新媒体人员的异同点,以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转型”培训,主持人成功变身并非难事,如何树立新形势下主持人自身定位,而并非是跟风“转型”、“止损”,维护已有成绩才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新媒体宛如一个全新的电脑程序,由于传播方式、传播主体、传播对象均发生了质的转变。从相对单一向多元发展,新媒体消除了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可以说,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多样化彻底地满足了不同受众全方位的需求。在此情况之下,主持人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要改变以往的主持方式,并在实际工作中融合多种跨平台传播的工作方式来增加与广大受众互动交流的机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新闻人不应对新媒体一味排斥,一如“战争最后都是由步兵来结局”一样,作为一种媒体介质,利用比被迫融合更重要。新媒体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同时也让传统媒体有了压迫之感。面对新事物,传统媒体主持人没有必要产生抵触情绪。任何一次科学技术的更新都会给人类带来一个通往新生活、走向新世界的机会。适应这场由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变革,只会让传统媒体主持人披上“新战衣”,以全新的面貌成为新时代媒体的传播者。
1.新媒体环境对传统主持人的挑战
1.1媒体环境发生变化
媒体意识理念的改变,给媒体带来了新的变化。这方面的理论主要包括媒介传播模式、受众选择理论以及大众传播等。大众传播理论认为,随着计算机网络、电视媒体等传播媒体的发展,受众己经不再单纯满足于媒体宣传什么就接受什么的阶段,而是受众对媒体传播的内容和方式有了选择性,不再以媒体为主导,而是以受众自身的兴趣为主导。因此,这就要求媒体要把受众的需求放在首位,以受众的需求进行选择不同的媒介进行传播,还要满足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满足。
媒介媒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渠道的增多,越来越重视受众的参与,导致很多的节目催生出节目现场与观众的互动,让场外的观众来决定节目现场的发展情祝。甚至是一些电视剧,也已经实现了编导以观众的欣赏心理和欣赏角度来进行电视剧的拍摄,使得电视剧的编剧变成了广大受众的编剧,充分满足受众的心理和需求。所以,目前媒介媒体传播的主导方,越来越成为受众意志的主导方,这是媒介媒体应该接受的命运。
1.2时空的不对称及传统媒体的优势
在时效性上,新媒体依靠全新媒介传播信息的速度远比传统媒体更加快捷。但是,随着普通受众逐渐加入到媒介传播的过程之中,导致媒介己经不是职业主持人所特有的方式之一,而对数以亿计兼有受众和当事人双重角色的媒介传播对象的网友,,该如何把握住他们的眼球,这也是主持人所而临的众多问题中的一个。因此,利用信息传递速度致胜的方式,也逐渐成为了很多媒介媒体所采用的方式。
但受众仍旧是以传统媒体作为主流媒体来看待。任何新奇特的新闻发生,大多数受众还是以主流媒体“一锤定音”之后才会释然心中的疑惑。主持人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言人,可以依托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信息渠道权威、大众心目中威信高等优势之下,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以在新媒体时代之中占据一席之地。
1.3受众获得信息习惯发生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传媒的不断发展,受众也有了多种的选择的方式,如以手机为主导的移动客户端的媒介、以电子计算机为主导的互联网媒介、以电视为主导的视频媒介以及以传统广播为主导的音频媒介等等。可见,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文化形式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促使现在广大受众随着科技和生活的进步形成了不同的习惯方式和行为方式,反过来使今天的节目主持不是一种媒介方式就能满足受众的需求。而且,不同的受众由于生长环境、生活方式不同,所接受的文化觀念、社会观念都不尽相同,这就使很多媒介方式是以某一类受众共同偏好为导向从而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如老年人群体更喜欢广播和电视,这是基于他们的成长环境,长年累月形成的,不是任一朝一夕能改变了的。所以,主持人媒介的选择,要依据其主持节目的性质而选择不同的媒介方式。
2.全媒体时代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转型方向
2.1提升节目的信息附加值,变“传达者”为“加工者"
在传播技术发达的今天,无处不在的公民記者在接近事实的便捷性方面己经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人,广播节目主持人在对信息发布权的抢占上己经不占优势。这就需要从单纯立足于信息的发布转变为立足于对信息的解释,要从对信息的简单再加工变为提升信息附加值。比如,新闻类节目主持人不仅要着眼于对新闻事件的叙述,更要对新闻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其深远影响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解读,以其独家的观点扮演起意见领袖的角色。
2.2信息的创新能力
新媒体消弱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优势,将所有人放置于相同的起点上,拥有对海量信息创新提炼的能力,就拥有了受众。对于主持人来说,这种创新能力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全面的综合知识之上的。以高晓松的网络脱口秀节目“晓说”为例,高晓松本人的文理兼通、学贯中西使得他可以在浩如烟海的题材中找到受众最感兴趣的内容,并加以纵横的对比,给出创意的见解,并用侃侃而谈的自然状态表达出来。这种信息的创新能力正是该节目强劲的原动力
2. 3增加主持互动性
新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互动化,在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过程中,让民众以更直接、更真实的方式参与进来。互动化是新媒体发展的必然,它打破了传统传媒单一性的方式,具有双向、立体等特性。在过程中,参与民众的地位也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让参与民众感觉更加真实、直接,从而保证了话语权的公平。互动化是新媒体发展下主持人定位转型的一个必然趋势,这一模式的改革不仅影响了媒体,而且对整个社会的舆论场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之更加透明、更加真实、更加立体。
总之,在全媒体环境下,固守传统和坐以待毙不是传统节目主持人的应有姿态。应该在原有的条件卜,及时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拓展传播能力。同时利用好各种新媒体,处变不惊,为媒介形态的深刻变革做好应对的准备,化挑战为机遇,在来势汹汹的全媒体大潮中屹立不倒,勇立潮头。
参考文献:
[1]赵鑫. 浅谈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的转型和升级[J]. 西部广播电视,2016,(22):173.
[2]王春柳.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主持人的“转型”[J]. 新闻传播,2016,(09):55-56.
[3]孙愈. 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的角色转型[J]. 视听,2015,(08):105-106.
[4]朱佳伟. 全媒体环境下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转型[J]. 声屏世界,2015,(0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