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特征与内涵入手,分析了期货市场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作用。期货市场的发展能够强化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特征,而且在现代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内涵由资金中心转变为定价中心的历史背景下,具有价格发现这一基本功能的期货市场的发展有助于上海获取定价权,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期货市场;国际金融中心;定价权;上海
期货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高级形态,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特别是上海期货市场呈现了高速发展的态势;而金融中心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活动的集中地,是一国参与全球经济、金融竞争的重要的制高点,正是基于这样的重要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已经被正式列入国家战略。
本次发生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的危机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赶超的历史机遇,期货市场能否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特征及内涵入手,对期货市场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
一、 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特征与内涵
如果从13世纪的佛罗伦萨算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已经度过了八百多年的历史(Fratianni,2007)。尽管在不同的历史年代国际金融中心可能有不同的内涵,但它们都具有一些相同的特质。这些共性,既构成了国际金融中心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条件,又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特征。
1. 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特征。综观佛罗伦萨、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等各时期的国际金融中心,它们都具有一些最基本的特征,这也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条件。
其一,国际金融中心都是区位优势显著、基础设施发达的都市。
不同时期的世界主要金融中心几乎无一不是当时经济、贸易和航运的中心。目前的很多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依然如此,比如新加坡港处于东西方海运交汇处,是世界重要的集装箱转运港之一,纽约一直是美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是世界最大海港之一。此外,像香港和新加坡这样的都市还具有良好的时区优势,它们恰好处于纽约与欧洲金融中心交易时间联系处,可以保证世界金融市场24小时不间断地交易。
其二,市场结构完善,商业环境开放自由,国内外金融机构云集。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发展有利于发挥金融中心的规模经济与积聚效应,扩大金融中心的辐射深度与广度。开放、自由的市场体系对国外金融机构而言,意味着较低的进入成本,因而能够使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流动与积聚,使金融中心更具吸引力。此外,世界上的国际金融中心,都是以大量的国际金融业务和聚集的金融机构为条件。随着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加速,以及对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竞争的加剧,一个金融中心赢得国际外汇交易、国际银行贷款、跨境兼并金融服务,以及国际债券发行与交易等方面业务的能力,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重要指针,而跨国公司是金融中心服务的主要对象。早在1950年,伦敦的外国银行数目就突破了50家,1966年达到了一百多家,1972年增长到了二百多家,到1978年就已经增长到了三百多家。
其三,有利于创新又不失规范的监管体系。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历史看,一方面政府要进行严格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又提供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前者是保证国际金融中心持续发展的前提,后者是保证国际金融中心动态特征的基础。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动态特征,金融创新能力及创新活动保证了国际金融中心是具有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系统,而不是仅仅由要素简单聚合而成的一个静止的结构框架。从这个角度讲,有利于创新的监管体系是国际金融中心的生命线。
其四,具有发达的信息资讯行业,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吴念鲁和杨海平(2008)认为金融中心是指基于低交易成本、高交易效率以及城市的强积聚能力,形成的金融人才、金融机构、金融信息、金融资本和金融交易集聚地。金融业是管理风险的行业,与风险直接相关的是不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直接相关的是信息,金融中心需要能够大量实时、客观地反映关于市场、机构、工具和产品变化发展的信息。这就需要高质量的金融基础设施,比如征信系统、清算系统、高效率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
其五,能够凝聚大量一流国际金融人才。金融行业是一个知识密度很高的行业,人力资本是金融业的核心要素。人才的优势是金融机构最重要的竞争优势。金融中心需要大量的金融、会计、法律、计算机、管理、外语等方面的人才,一个具有充足人力资源供给的地区自然对金融机构具有吸引力,国际金融中心的活力和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特别是金融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2. 国际金融中心的内涵:从资金中心到定价中心。关于国际金融中心的内涵的传统观点认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国际上重要的资金集散地,或者是资金输出地,或者是资金输入地,再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比如,金德尔伯格认为金融中心聚集着银行、证券发行者和交易商,是承担着资金交易中介和跨区域价值贮藏功能的中心区,它不仅要对个人和企业的储蓄及投资进行跨时结算,将资本从储蓄者手中转移至投资者手中,还会影响不同地区间的资金交付和转移(Kindleberger,1974);国内有些学者也基本上持相同的观点(黄解宇、杨再斌,2006)。
这种对国际金融中心内涵的传统观点是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期发展相对应的。历史上的国际金融中心特别是18世纪以前的金融中心,首先是国际贸易中心,其次才是国际金融中心。当时的国际金融是很大程度上是依附于贸易的,主要是为贸易提供资金融通服务,国际金融中心作为国际上重要的资金集散地,也就依附于国际贸易中心而存在;任何一个城市一旦丧失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名号就难以维持,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等曾经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命运无不如此。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及其在经济社会中重要性的不断提升,使其一定程度上脱离了贸易而形成了自己的发展规律,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也不再简单地依附于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内涵发生了转变,不再局限于是国际上重要的资金集散地。
目前,纽约、伦敦这样的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标志是其对国际金融市场定价权的掌控。在工商界,人们常说的“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也就是谁掌握了技术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是市场的主导者。对于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同样的道理。在现代社会,一流的国际金融中心比拼的是在金融市场上话语权,谁拥有定价权,谁就在经济、金融竞争中成为主导者。
二、 期货市场有助于增强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特征
1. 上海期货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完善上海金融市场体系。按照饶余庆(1997)的观点,国际金融中心虽然具有很多特征,但最核心、最一般性特征有三点:(1)都市;(2)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群集;(3)各种金融活动和交易市场兴旺发达。由此可见完善的市场体系、众多的金融机构及其活跃的市场交易对于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一流的国际金融中心无不具备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以期货市场为代表的衍生产品市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期货市场的发展为国际上灵活快速的对冲基金、稳健庞大的金融集团的机构提供了重要的交易渠道和风险管理的途径,促进了众多金融机构的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上海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今后铜期权、股指期货等品种的陆续推出,将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缺乏场内期权、金融期货产品的历史,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上海的市场体系。
2. 上海期货市场的发展有助于上海的经济、金融的稳定与安全。众所周知,期货市场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规避风险,加快上海期货市场的发展无疑会有助于上海经济、金融乃至整个国家经济、金融的稳定与安全。
现有的很多研究表明,期货等衍生产品市场对金融安全与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Mayhew(2000)曾经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综述。此外,美联储、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等1993年联合进行的研究发现,尽管某些金融产品市场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但若缺少金融衍生品市场,美国的基础证券市场不可能运行得如此有效和稳定。本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也引发了人们对金融衍生品的怀疑。然而此次危机的根源并不在于金融衍生品,而是美联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3. 上海期货市场的发展能够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造就必备的人才。国际经验表明,作为市场经济的高级形式的期货市场是整个金融行业的前沿阵地,是金融市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懂期货已经很难理解和把握现代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期货市场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际一流金融中心的金融人才大都具备必需的期货知识。即使是直接从事期货行业的从业人员,我国的差距也比较大。据估计,目前我国期货从业人员的数量不足美国的七分之一。目前我国期货市场人才不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期货市场的发展必然会造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4. 期货市场的发展能够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尽管我们认为现代一流国际金融中心已经超越的单纯的资金输入或资金输出中心的内涵,但毫无疑问,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资金的支持,拥有丰富的资金流往往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特征。期货市场由于其保证金交易、对冲机制等独特的交易方式与制度,会吸引大量的投资者入场交易,从而能够为期货市场所在地带来大量的资金流。
首先看一下美国的情况。2007年,CME与CBOT两家期货交易所全年总成交额超过1 000万亿美元(日均名义成交额4.2万亿美元),而NYSE集团全年的股票成交额29.2万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30多倍;如果按10%的保证金水平计算,芝加哥两家期货交易所的实际交易资金量为100万亿美元,是后者的三倍多。
作为对比,我们看一下上海期货和证券的交易情况。从2008年的数据看,上海期货交易所全年的成交额28.9万亿元,如果按10%的保证金计算,实际的交易资金量则不足3万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全年的股票成交额为18.0万亿元(总成交额27.18万亿元)。上海期货市场在资金流方面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对照美国的数据,上海期货市场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能够达到美国的情况,上海期货市场无疑是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巨大支持。
5. 期货市场的发展还能够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期货市场则是信息要求非常高的行业,除了一般的金融资讯之外,很多期货市场的参与者还要掌握商品现货的相关资讯,小到农民生产经营、道理交通运输,大到地缘政治格局、气候风云变化等。金融本身就是信息密集型的行业,而期货市场则是其中信息最密集的分行业。信息高度密集的期货市场的发展,必然会对金融信息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拉动金融信息产业的更快增长,而这正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所必需的。
三、 期货市场有助于增强上海的国际定价权
前文的分析表明,现代一流的国际金融中心的真正内涵应该是定价中心。而价格发现正是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和看家本领。因此,期货市场对于定价权的争夺至关重要,对于现代国际金融中心的成长至关重要。
新加坡和法兰克福就是通过期货市场定价权的影响力获得发展的典型例子。新加坡作为新兴国际金融中心是从亚洲美元市场开始发端的,但其真正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却是在1984年开始建立期货市场之后,新加坡期货交易所(SIMEX)通过推出亚洲最早的期货产品,如欧洲美元利率期货、德国马克期货、日经225股股指等期货,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一跃成为亚洲最佳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法兰克福原先也只是欧洲区域性金融中心,1990年建立期货交易平台后,经过多次重组,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期货交易所之一,金融中心地位急骤上升,并对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产生冲击。
目前,上海的铜期货合约交投活跃,上海期铜的价格已广为接受,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国际影响,上海也已成为国际上铜的三大定价中心之一。如果能够进一步提高上海期铜市场的交易规模,增加类似的拳头品种,上海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权必然会得以提高,就能够早日实现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
四、 以期货市场的发展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建议
首先,当前应重点发展以期货市场为代表的场内衍生品市场。由于交易所交易的产品皆为标准化产品,流动性强、透明度高,能够为场外衍生产品的套期保值提供了工具和场所,同时为后者进行风险管理提供必要的定价和风险管理参数,是场内市场发展的基础。目前,中国银行间的衍生品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也迫切需要把场内市场的基础打的更为牢固一些,特别是应该加快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发展。
第二,加强金融人才培养。随着股指期货的上市,中国必然会迎来衍生产品市场的爆发式发展,现有的人才数量远远满足不了未来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需加大高校与业界的教育、培训的力度,为期货市场的发展培养急需人才,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
第三,加快金融信息业的发展壮大。发达的国际金融中心通常都具有发达的金融信息行业,比如伦敦有路透,纽约有彭博。路透和彭博的财经资讯系统在全球的金融信息行业中具有绝对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伦敦、纽约的金融竞争优势,为两个金融之都登顶国际金融中心金字塔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促进中国在国际金融中心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应扶持国内金融信息业的发展,培养一两个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拳头产品,比如新华08、万得(Wind)资讯等。
参考文献:
1. Fratianni, Michele. The Evolutionary Chai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 Availab- le at SSRN: http://ssrn.com/abstract=1006590,2007.
2. Gras, Norman S.B. An Introduction to Econ- omic History. New York and London: Harper
关键词:期货市场;国际金融中心;定价权;上海
期货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高级形态,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特别是上海期货市场呈现了高速发展的态势;而金融中心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活动的集中地,是一国参与全球经济、金融竞争的重要的制高点,正是基于这样的重要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已经被正式列入国家战略。
本次发生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的危机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赶超的历史机遇,期货市场能否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特征及内涵入手,对期货市场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
一、 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特征与内涵
如果从13世纪的佛罗伦萨算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已经度过了八百多年的历史(Fratianni,2007)。尽管在不同的历史年代国际金融中心可能有不同的内涵,但它们都具有一些相同的特质。这些共性,既构成了国际金融中心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条件,又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特征。
1. 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特征。综观佛罗伦萨、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等各时期的国际金融中心,它们都具有一些最基本的特征,这也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条件。
其一,国际金融中心都是区位优势显著、基础设施发达的都市。
不同时期的世界主要金融中心几乎无一不是当时经济、贸易和航运的中心。目前的很多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依然如此,比如新加坡港处于东西方海运交汇处,是世界重要的集装箱转运港之一,纽约一直是美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是世界最大海港之一。此外,像香港和新加坡这样的都市还具有良好的时区优势,它们恰好处于纽约与欧洲金融中心交易时间联系处,可以保证世界金融市场24小时不间断地交易。
其二,市场结构完善,商业环境开放自由,国内外金融机构云集。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发展有利于发挥金融中心的规模经济与积聚效应,扩大金融中心的辐射深度与广度。开放、自由的市场体系对国外金融机构而言,意味着较低的进入成本,因而能够使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流动与积聚,使金融中心更具吸引力。此外,世界上的国际金融中心,都是以大量的国际金融业务和聚集的金融机构为条件。随着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加速,以及对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竞争的加剧,一个金融中心赢得国际外汇交易、国际银行贷款、跨境兼并金融服务,以及国际债券发行与交易等方面业务的能力,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重要指针,而跨国公司是金融中心服务的主要对象。早在1950年,伦敦的外国银行数目就突破了50家,1966年达到了一百多家,1972年增长到了二百多家,到1978年就已经增长到了三百多家。
其三,有利于创新又不失规范的监管体系。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历史看,一方面政府要进行严格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又提供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前者是保证国际金融中心持续发展的前提,后者是保证国际金融中心动态特征的基础。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动态特征,金融创新能力及创新活动保证了国际金融中心是具有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系统,而不是仅仅由要素简单聚合而成的一个静止的结构框架。从这个角度讲,有利于创新的监管体系是国际金融中心的生命线。
其四,具有发达的信息资讯行业,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吴念鲁和杨海平(2008)认为金融中心是指基于低交易成本、高交易效率以及城市的强积聚能力,形成的金融人才、金融机构、金融信息、金融资本和金融交易集聚地。金融业是管理风险的行业,与风险直接相关的是不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直接相关的是信息,金融中心需要能够大量实时、客观地反映关于市场、机构、工具和产品变化发展的信息。这就需要高质量的金融基础设施,比如征信系统、清算系统、高效率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
其五,能够凝聚大量一流国际金融人才。金融行业是一个知识密度很高的行业,人力资本是金融业的核心要素。人才的优势是金融机构最重要的竞争优势。金融中心需要大量的金融、会计、法律、计算机、管理、外语等方面的人才,一个具有充足人力资源供给的地区自然对金融机构具有吸引力,国际金融中心的活力和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特别是金融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2. 国际金融中心的内涵:从资金中心到定价中心。关于国际金融中心的内涵的传统观点认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国际上重要的资金集散地,或者是资金输出地,或者是资金输入地,再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比如,金德尔伯格认为金融中心聚集着银行、证券发行者和交易商,是承担着资金交易中介和跨区域价值贮藏功能的中心区,它不仅要对个人和企业的储蓄及投资进行跨时结算,将资本从储蓄者手中转移至投资者手中,还会影响不同地区间的资金交付和转移(Kindleberger,1974);国内有些学者也基本上持相同的观点(黄解宇、杨再斌,2006)。
这种对国际金融中心内涵的传统观点是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期发展相对应的。历史上的国际金融中心特别是18世纪以前的金融中心,首先是国际贸易中心,其次才是国际金融中心。当时的国际金融是很大程度上是依附于贸易的,主要是为贸易提供资金融通服务,国际金融中心作为国际上重要的资金集散地,也就依附于国际贸易中心而存在;任何一个城市一旦丧失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名号就难以维持,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等曾经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命运无不如此。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及其在经济社会中重要性的不断提升,使其一定程度上脱离了贸易而形成了自己的发展规律,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也不再简单地依附于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内涵发生了转变,不再局限于是国际上重要的资金集散地。
目前,纽约、伦敦这样的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标志是其对国际金融市场定价权的掌控。在工商界,人们常说的“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也就是谁掌握了技术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是市场的主导者。对于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同样的道理。在现代社会,一流的国际金融中心比拼的是在金融市场上话语权,谁拥有定价权,谁就在经济、金融竞争中成为主导者。
二、 期货市场有助于增强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特征
1. 上海期货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完善上海金融市场体系。按照饶余庆(1997)的观点,国际金融中心虽然具有很多特征,但最核心、最一般性特征有三点:(1)都市;(2)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群集;(3)各种金融活动和交易市场兴旺发达。由此可见完善的市场体系、众多的金融机构及其活跃的市场交易对于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一流的国际金融中心无不具备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以期货市场为代表的衍生产品市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期货市场的发展为国际上灵活快速的对冲基金、稳健庞大的金融集团的机构提供了重要的交易渠道和风险管理的途径,促进了众多金融机构的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上海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今后铜期权、股指期货等品种的陆续推出,将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缺乏场内期权、金融期货产品的历史,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上海的市场体系。
2. 上海期货市场的发展有助于上海的经济、金融的稳定与安全。众所周知,期货市场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规避风险,加快上海期货市场的发展无疑会有助于上海经济、金融乃至整个国家经济、金融的稳定与安全。
现有的很多研究表明,期货等衍生产品市场对金融安全与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Mayhew(2000)曾经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综述。此外,美联储、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等1993年联合进行的研究发现,尽管某些金融产品市场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但若缺少金融衍生品市场,美国的基础证券市场不可能运行得如此有效和稳定。本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也引发了人们对金融衍生品的怀疑。然而此次危机的根源并不在于金融衍生品,而是美联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3. 上海期货市场的发展能够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造就必备的人才。国际经验表明,作为市场经济的高级形式的期货市场是整个金融行业的前沿阵地,是金融市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懂期货已经很难理解和把握现代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期货市场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际一流金融中心的金融人才大都具备必需的期货知识。即使是直接从事期货行业的从业人员,我国的差距也比较大。据估计,目前我国期货从业人员的数量不足美国的七分之一。目前我国期货市场人才不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期货市场的发展必然会造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4. 期货市场的发展能够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尽管我们认为现代一流国际金融中心已经超越的单纯的资金输入或资金输出中心的内涵,但毫无疑问,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资金的支持,拥有丰富的资金流往往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特征。期货市场由于其保证金交易、对冲机制等独特的交易方式与制度,会吸引大量的投资者入场交易,从而能够为期货市场所在地带来大量的资金流。
首先看一下美国的情况。2007年,CME与CBOT两家期货交易所全年总成交额超过1 000万亿美元(日均名义成交额4.2万亿美元),而NYSE集团全年的股票成交额29.2万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30多倍;如果按10%的保证金水平计算,芝加哥两家期货交易所的实际交易资金量为100万亿美元,是后者的三倍多。
作为对比,我们看一下上海期货和证券的交易情况。从2008年的数据看,上海期货交易所全年的成交额28.9万亿元,如果按10%的保证金计算,实际的交易资金量则不足3万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全年的股票成交额为18.0万亿元(总成交额27.18万亿元)。上海期货市场在资金流方面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对照美国的数据,上海期货市场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能够达到美国的情况,上海期货市场无疑是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巨大支持。
5. 期货市场的发展还能够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期货市场则是信息要求非常高的行业,除了一般的金融资讯之外,很多期货市场的参与者还要掌握商品现货的相关资讯,小到农民生产经营、道理交通运输,大到地缘政治格局、气候风云变化等。金融本身就是信息密集型的行业,而期货市场则是其中信息最密集的分行业。信息高度密集的期货市场的发展,必然会对金融信息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拉动金融信息产业的更快增长,而这正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所必需的。
三、 期货市场有助于增强上海的国际定价权
前文的分析表明,现代一流的国际金融中心的真正内涵应该是定价中心。而价格发现正是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和看家本领。因此,期货市场对于定价权的争夺至关重要,对于现代国际金融中心的成长至关重要。
新加坡和法兰克福就是通过期货市场定价权的影响力获得发展的典型例子。新加坡作为新兴国际金融中心是从亚洲美元市场开始发端的,但其真正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却是在1984年开始建立期货市场之后,新加坡期货交易所(SIMEX)通过推出亚洲最早的期货产品,如欧洲美元利率期货、德国马克期货、日经225股股指等期货,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一跃成为亚洲最佳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法兰克福原先也只是欧洲区域性金融中心,1990年建立期货交易平台后,经过多次重组,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期货交易所之一,金融中心地位急骤上升,并对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产生冲击。
目前,上海的铜期货合约交投活跃,上海期铜的价格已广为接受,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国际影响,上海也已成为国际上铜的三大定价中心之一。如果能够进一步提高上海期铜市场的交易规模,增加类似的拳头品种,上海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权必然会得以提高,就能够早日实现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
四、 以期货市场的发展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建议
首先,当前应重点发展以期货市场为代表的场内衍生品市场。由于交易所交易的产品皆为标准化产品,流动性强、透明度高,能够为场外衍生产品的套期保值提供了工具和场所,同时为后者进行风险管理提供必要的定价和风险管理参数,是场内市场发展的基础。目前,中国银行间的衍生品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也迫切需要把场内市场的基础打的更为牢固一些,特别是应该加快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发展。
第二,加强金融人才培养。随着股指期货的上市,中国必然会迎来衍生产品市场的爆发式发展,现有的人才数量远远满足不了未来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需加大高校与业界的教育、培训的力度,为期货市场的发展培养急需人才,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
第三,加快金融信息业的发展壮大。发达的国际金融中心通常都具有发达的金融信息行业,比如伦敦有路透,纽约有彭博。路透和彭博的财经资讯系统在全球的金融信息行业中具有绝对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伦敦、纽约的金融竞争优势,为两个金融之都登顶国际金融中心金字塔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促进中国在国际金融中心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应扶持国内金融信息业的发展,培养一两个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拳头产品,比如新华08、万得(Wind)资讯等。
参考文献:
1. Fratianni, Michele. The Evolutionary Chai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 Availab- le at SSRN: http://ssrn.com/abstract=1006590,2007.
2. Gras, Norman S.B. An Introduction to Econ- omic History. New York and London: Har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