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的企业组织形式是提高经营活动效率、培育竞争优势的保证。在不断变动的经济、技术与文化环境中,处于竞争劣势的中小企业只有使其经济活动更有效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通过对其内、外组织形式进行持续的适应性调整与前瞻性创新将是中小企业组织变迁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中小企业;组织变迁;路径依赖
[中图分类号]F2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08—0061-04
良好的企业组织形式是提高经营活动效率、培育竞争优势的保证。经济组织的有效运转的原动力在于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组织动力的激发。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也正是由于在这两方面的“先天缺陷”。在不断发展的经济、技术与文化环境中,通过对组织形式的调整和创新以弥补竞争劣势已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这种调整和创新不是随机的,而是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
组织变迁理论源于20世纪60年代,德裔美国学者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提出的组织变动的模式。1972年美国学者拉瑞·葛雷钠(Larry E.Greiner)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组织成长过程中的演化与变革》一文。葛雷钠将组织的变动分为演变(Evolution)和变革(Revolution)两种形式,并认为在组织成长中两种形式交替进行从而向前发展,并以年龄和组织的规模为两轴建立了“组织发展模型”。此后,社会学家威廉姆·艾万(William Evan)从文化和社会结构的角度分析组织变迁提出“转组理论”、高拉特(Francis J.Gouillart)的《组织转型》和佛莱特彻尔(Beverly R.Flecher)的《组织转型的理论家和实践者:轮廓和主题》等都只是简单地描述了组织变迁的实践,缺乏对组织系统的分析。
中国学者对组织变迁的研究更注重于企业环境中各因素的影响。其中,钱平凡在其著作《组织转型》中,在系统分析组织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组织模型,并认为组织转型是由组织要素构成的动态复杂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姚小涛、席酉民在其著作《环境变革中的企业与企业集团》中,从经济学的角度重点分析了企业与市场环境的关系,剖析了企业集团如何随着环境变革而演变和发展。另外,四川大学管理学院的袁春晓从关注事物演化过程的角度出发,构造了企业组织发展实际的描述性框架,并认为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化是一个以技术创新为推动,有差异、选择和维持三大机制共同作用的渐进过程。
在组织变迁理论的发展中尽管存在不同的认识和观点,但却有一个本质上的共识就是组织的变迁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集团在组织的本质上没有区别,但在环境的变化和影响下却又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中小企业组织的变迁必然表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
一、实现企业治理结构与产业组织的有机衔接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中小企业的股权结构往往比较清晰,即股东数相对较少、股权比例差距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中小企业在决策上有较高的统一性,同时对市场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快速的反应。但是,资源配置上的缺陷也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由于规模偏小导致的市场竞争地位较弱,无法享有由大规模生产或销售给企业带来的规模经济。
根据企业理论,公司治理结构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产生于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代理问题;产业组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产生于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问题。现代企业是一系列组织创新的成果,组织创新就是用以节省交易费用(威廉姆森,1985)。中小企业发展的窘境就在于保持清晰的治理结构与降低交易费用的两难选择。
将企业治理结构的“动力”优势与产业组织的“资源”优势有效地衔接起来是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其表现形式为中小企业集群。这既可以减少企业通过市场进行交易带来的不确定性,又可以降低频繁交易的成本。按照科斯和威廉姆森等人的解释,组织费用包括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交易费用实质是一种机会成本。扩大组织规模,组织面对的各种机会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在减少,所以单位交易费用将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逐渐降低。在一般情况下,管理费用则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张而呈递增趋势,但它也会受到技术进步、组织创新等因素的影响。比如,组织机构的合并就可以减少管理人员工资和机构的维持费用,从而抵消因规模扩张而造成的管理费用扩张。其次,组织边界的变动影响组织费用。当企业向其他空间渗透和扩张时,其内部结构也处于调整和变革之中。当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相互协同时,又将为企业的进一步扩张提供推动力量,这不仅提高了争夺空间市场的能力,同时节省了大量的运输费用、营销费用等组织成本。这也可以理解为合理的组织边界问题。企业可以通过“市场内部化”或“内部市场化”试错以获得最优规模。构建中小企业集群是不错的“市场内部化”途径,这种方法可以降低管理费用,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另一方面,从现有的实例看,规模较大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往往通过“内部市场化”来提高企业效率,内部市场化是通过对企业内物流、职能运转引入成本考核,进行模拟的市场运作以期降低由于组织规模过大带来的较高的管理费用。因此,构建中小企业集群既能避免大型企业(企业集团)演变成反应迟钝、行动迟缓的“大象”的可能,又能保证其实现大型企业所具有的规模经济,并形成较强的竞争能力。
二、用资产纽带联结专业化发展
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的思路已形成了一种共识:专、精、特、新。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发展来说必然会涉及到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合作问题,即专业化的信息交换问题。但专业化信息也可能带来风险,即专业化的企业将以一种不完备或扭曲的方式向其竞争对手透露信息。因为购买信息的一方,只有付出极高的成本(可能是通过由他们自己收集原始数据资料的办法),才能确定信息的准确性。这样的专业化合作的信息交换就可能不会谈妥。如果在组织架构上透过一定的资本连接就能有效地避免竞争对手的机会主义倾向。
事实上,企业之间仍然存在协议(契约)的联结方式。但是如果企业之间仅通过协议(契约)的方式进行交易,仍会造成如上所述的交易困难,企业通过专业化发展所带来的单位产品成本逐渐减少的优势不能有效地反映在企业的经济收益上,尤其是对于采用专业化发展战略的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而言,长期契约主要受到有限理性的妨碍:因为任何个人(中小企业往往是一股独大)对于未来交易应采取适当的价格城本的估计是完全有限的。短期契约能够通过对现货市场进行的选择继而保证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最优的交易及市场竞争活力,但这又不利于中小企业的专业化生产经营中的专业有形资产的投资,不利于专业化的发展。在这种矛盾的情形中, 中小企业与中小企业间或者是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以资本纽带为基础发展企业间的专业化知识联结成为了企业组织变迁的必然选择,中小企业之间相互参股的案例也准确地反映出了这种变化趋势,这也有效地促进了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
三、企业规模发展的理性化、适度化
纵观中小企业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小企业的绝对规模是逐渐膨胀的趋势,但这是否就意味着中小企业规模增大有其必然性和优越性。从理论上看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可以看出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对企业规模的影响(以工业企业为例,见图1)。
曲线APC表示了随着工厂规模的增大生产的平均成本状况。由于所假定的规模经济,这些平均成本额在较宽的范围内呈下降态势。曲线ADC1表示从工厂运送产品的原来的平均销售成本。这条曲线始终是上升的,因为更大数量的销售要求向更大范围的地理区域组织运输。曲线ADC2表示具备了新的基础结构之后的平均销售成本。它在各点上均低于ADC1,但也始终是上升的。ATC1和ATC2平均总成本曲线:两者是APC分别与ADC1和ADC2纵向求和得到的。平均成本在Q1和Q2达到最小值,此时考虑到所规定的平均销售成本上的变动,Q2必然比Q1大。这样就简要地说明了工厂规模的扩大和输送产品或服务向更大的地理区域上的各个市场的扩展。
袁春晓认为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化是以技术创新来推动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日益加强,但同时因技术的快速变化而导致的企业风险成本使得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忽视。从图1中可以明显看到风险成本的变化趋势:在产量为零的情况下风险成本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原材料和相关的设备和研发费用等,随着产量的增加,风险成本的斜率逐渐增大,表明企业必定要考虑企业规模增大带来的风险,从而转向与追求企业的适度规模,相对而言可以认为是一种缩小的趋势。在现代企业的实证分析中也可以看出这种趋势。因此,规模的大小不只是绝对规模的问题,还有一个相对规模和适度规模的问题。
对中国大型企业的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大型企业集团的构成主要有一些中小规模的独立法人企业构成。同时一部分大公司已进行或正着手转移公司某些经营部门的股本,或者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母公司仅保留了某些财务利益),或者让其他企业来收购。通过这种股权的处理来达到公司拆分或重整的目的。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面临财务的压力,但更多的是由于大型规模和不断增生的多样化发展最终导致的规模不经济,这是规模趋小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中小企业而言,发展的途径不是一味地扩大规模,打造经济航母,而是找到一个有利发展的适度规模。
四、供给链与知识链的交互与融合
供给链概念产生于发达国家工业化走向成熟的阶段。在这个大背景下,以原有范式为基础的分工已得到充分深化,市场饱和,社会生产中各个价值增加环节之间的关系相对明确而稳定。
供给链组织形式的最初出现是由于企业之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在环境中的地位,主要是指由其现有市场影响力决定的企业在环境中处于主导或从属地位。(2)企业的战略定位,通常按照目标市场范围的宽窄,企业可选择专家型或通才型战略。(3)建立在企业现有知识基础上的核心能力,包括现有技术水平,专业化程度,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创新能力。因此一些主导企业从自身成本一收益选择推动供给链发展。供给链的发展推动了企业组织的发展,一方面这种形式拓宽了企业实际可利用的资源范围;另一方面,它使得企业能够在保持核心能力的同时,通过将原属于企业边界内的环节交由外部协作伙伴完成,以更低的成本拥有必要的辅助功能。此外,环境风险也被相应分摊,从而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并充分利用现有能力。对于处于从属地位的企业而言,供给链有助于增强它们抵御风险的能力,并为它们带来更多战略调整的机会,更可能达到专业化发展。从某种程度上看,企业组织的变迁也正是供给链的变迁,不可避免的受到范式转变的影响。
在旧范式已走到生命终点,而新范式逐渐确立的阶段,供给链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以信息技术发展为标志的新范式下,导致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根本因素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模式。知识生产、信息处理和沟通技术的不断提高成为生产力的源泉。从广义上讲,任何生产过程都是以特定的知识为基础的信息处理过程。四川大学袁春晓认为:经济就在知识为技术提供源泉而技术的应用产生新知识和进一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循环中得以发展。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都提到知识经济的来临以及知识经济的巨大影响,甚至对知识作了众多的界定。但是空泛地谈知识经济以及界定知识的概念对企业的发展不具有可操作性,而只有将企业发展知识经济与供给链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供给链的核心是企业产品物质形态变化下的价值增值过程。这种价值增值是通过主体之间特定关系的建立而实现的,主要是依靠供给链纵向长度实现,换句话说,是供给链的长度决定产品的最终价值,而不是产品的最终价值决定供给链的长度(在一定程度上)。而在新范式下,产品价值增值过程的核心是技术的变化过程,不局限于线性的“链”,更多地是取决于顾客对企业实施技术的认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从物流的传递过程演变为物流的传递与知识技术(信息流)的传递过程(见图2)。企业成为技术的抽象形式。如果将企业与企业的联系看作为知识链,则单个企业就是这个知识链上的一个“技术元”。因此,中小企业面对最大的竞争对手可以不是实力强大的供应商或买方,而是其自身能否成为知识链上的一个“技术元”。
有学者在分析资源对中小企业组织变迁的驱动影响中提到,对于企业外部资源的利用和组织中规避风险的关键在于核心力量的识别。在供给链中中小企业发展成为技术元也正是核心力量的抽象化。然而,对企业的核心力量和非核心力量进行区分是非常困难的。简单地说,企业的核心力量是企业能力精髓所在,它是为顾客持续提供突出价值的业务过程的组合。企业在某一业务上的突出业绩并不意味着该项业务就一定是战略核心的一部分。在识别了本企业的核心力量之后,也就明确地界定出企业在供给链中的技术元。
中小企业固有的特征决定了其组织变迁中存在路径依赖的特征,这也为中国发展中小企业提供了思路,制定遵循规律的相关政策法规才能有效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涵育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组织变迁;路径依赖
[中图分类号]F2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08—0061-04
良好的企业组织形式是提高经营活动效率、培育竞争优势的保证。经济组织的有效运转的原动力在于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组织动力的激发。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也正是由于在这两方面的“先天缺陷”。在不断发展的经济、技术与文化环境中,通过对组织形式的调整和创新以弥补竞争劣势已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这种调整和创新不是随机的,而是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
组织变迁理论源于20世纪60年代,德裔美国学者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提出的组织变动的模式。1972年美国学者拉瑞·葛雷钠(Larry E.Greiner)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组织成长过程中的演化与变革》一文。葛雷钠将组织的变动分为演变(Evolution)和变革(Revolution)两种形式,并认为在组织成长中两种形式交替进行从而向前发展,并以年龄和组织的规模为两轴建立了“组织发展模型”。此后,社会学家威廉姆·艾万(William Evan)从文化和社会结构的角度分析组织变迁提出“转组理论”、高拉特(Francis J.Gouillart)的《组织转型》和佛莱特彻尔(Beverly R.Flecher)的《组织转型的理论家和实践者:轮廓和主题》等都只是简单地描述了组织变迁的实践,缺乏对组织系统的分析。
中国学者对组织变迁的研究更注重于企业环境中各因素的影响。其中,钱平凡在其著作《组织转型》中,在系统分析组织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组织模型,并认为组织转型是由组织要素构成的动态复杂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姚小涛、席酉民在其著作《环境变革中的企业与企业集团》中,从经济学的角度重点分析了企业与市场环境的关系,剖析了企业集团如何随着环境变革而演变和发展。另外,四川大学管理学院的袁春晓从关注事物演化过程的角度出发,构造了企业组织发展实际的描述性框架,并认为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化是一个以技术创新为推动,有差异、选择和维持三大机制共同作用的渐进过程。
在组织变迁理论的发展中尽管存在不同的认识和观点,但却有一个本质上的共识就是组织的变迁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集团在组织的本质上没有区别,但在环境的变化和影响下却又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中小企业组织的变迁必然表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
一、实现企业治理结构与产业组织的有机衔接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中小企业的股权结构往往比较清晰,即股东数相对较少、股权比例差距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中小企业在决策上有较高的统一性,同时对市场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快速的反应。但是,资源配置上的缺陷也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由于规模偏小导致的市场竞争地位较弱,无法享有由大规模生产或销售给企业带来的规模经济。
根据企业理论,公司治理结构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产生于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代理问题;产业组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产生于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问题。现代企业是一系列组织创新的成果,组织创新就是用以节省交易费用(威廉姆森,1985)。中小企业发展的窘境就在于保持清晰的治理结构与降低交易费用的两难选择。
将企业治理结构的“动力”优势与产业组织的“资源”优势有效地衔接起来是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其表现形式为中小企业集群。这既可以减少企业通过市场进行交易带来的不确定性,又可以降低频繁交易的成本。按照科斯和威廉姆森等人的解释,组织费用包括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交易费用实质是一种机会成本。扩大组织规模,组织面对的各种机会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在减少,所以单位交易费用将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逐渐降低。在一般情况下,管理费用则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张而呈递增趋势,但它也会受到技术进步、组织创新等因素的影响。比如,组织机构的合并就可以减少管理人员工资和机构的维持费用,从而抵消因规模扩张而造成的管理费用扩张。其次,组织边界的变动影响组织费用。当企业向其他空间渗透和扩张时,其内部结构也处于调整和变革之中。当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相互协同时,又将为企业的进一步扩张提供推动力量,这不仅提高了争夺空间市场的能力,同时节省了大量的运输费用、营销费用等组织成本。这也可以理解为合理的组织边界问题。企业可以通过“市场内部化”或“内部市场化”试错以获得最优规模。构建中小企业集群是不错的“市场内部化”途径,这种方法可以降低管理费用,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另一方面,从现有的实例看,规模较大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往往通过“内部市场化”来提高企业效率,内部市场化是通过对企业内物流、职能运转引入成本考核,进行模拟的市场运作以期降低由于组织规模过大带来的较高的管理费用。因此,构建中小企业集群既能避免大型企业(企业集团)演变成反应迟钝、行动迟缓的“大象”的可能,又能保证其实现大型企业所具有的规模经济,并形成较强的竞争能力。
二、用资产纽带联结专业化发展
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的思路已形成了一种共识:专、精、特、新。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发展来说必然会涉及到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合作问题,即专业化的信息交换问题。但专业化信息也可能带来风险,即专业化的企业将以一种不完备或扭曲的方式向其竞争对手透露信息。因为购买信息的一方,只有付出极高的成本(可能是通过由他们自己收集原始数据资料的办法),才能确定信息的准确性。这样的专业化合作的信息交换就可能不会谈妥。如果在组织架构上透过一定的资本连接就能有效地避免竞争对手的机会主义倾向。
事实上,企业之间仍然存在协议(契约)的联结方式。但是如果企业之间仅通过协议(契约)的方式进行交易,仍会造成如上所述的交易困难,企业通过专业化发展所带来的单位产品成本逐渐减少的优势不能有效地反映在企业的经济收益上,尤其是对于采用专业化发展战略的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而言,长期契约主要受到有限理性的妨碍:因为任何个人(中小企业往往是一股独大)对于未来交易应采取适当的价格城本的估计是完全有限的。短期契约能够通过对现货市场进行的选择继而保证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最优的交易及市场竞争活力,但这又不利于中小企业的专业化生产经营中的专业有形资产的投资,不利于专业化的发展。在这种矛盾的情形中, 中小企业与中小企业间或者是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以资本纽带为基础发展企业间的专业化知识联结成为了企业组织变迁的必然选择,中小企业之间相互参股的案例也准确地反映出了这种变化趋势,这也有效地促进了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
三、企业规模发展的理性化、适度化
纵观中小企业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小企业的绝对规模是逐渐膨胀的趋势,但这是否就意味着中小企业规模增大有其必然性和优越性。从理论上看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可以看出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对企业规模的影响(以工业企业为例,见图1)。
曲线APC表示了随着工厂规模的增大生产的平均成本状况。由于所假定的规模经济,这些平均成本额在较宽的范围内呈下降态势。曲线ADC1表示从工厂运送产品的原来的平均销售成本。这条曲线始终是上升的,因为更大数量的销售要求向更大范围的地理区域组织运输。曲线ADC2表示具备了新的基础结构之后的平均销售成本。它在各点上均低于ADC1,但也始终是上升的。ATC1和ATC2平均总成本曲线:两者是APC分别与ADC1和ADC2纵向求和得到的。平均成本在Q1和Q2达到最小值,此时考虑到所规定的平均销售成本上的变动,Q2必然比Q1大。这样就简要地说明了工厂规模的扩大和输送产品或服务向更大的地理区域上的各个市场的扩展。
袁春晓认为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化是以技术创新来推动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日益加强,但同时因技术的快速变化而导致的企业风险成本使得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忽视。从图1中可以明显看到风险成本的变化趋势:在产量为零的情况下风险成本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原材料和相关的设备和研发费用等,随着产量的增加,风险成本的斜率逐渐增大,表明企业必定要考虑企业规模增大带来的风险,从而转向与追求企业的适度规模,相对而言可以认为是一种缩小的趋势。在现代企业的实证分析中也可以看出这种趋势。因此,规模的大小不只是绝对规模的问题,还有一个相对规模和适度规模的问题。
对中国大型企业的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大型企业集团的构成主要有一些中小规模的独立法人企业构成。同时一部分大公司已进行或正着手转移公司某些经营部门的股本,或者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母公司仅保留了某些财务利益),或者让其他企业来收购。通过这种股权的处理来达到公司拆分或重整的目的。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面临财务的压力,但更多的是由于大型规模和不断增生的多样化发展最终导致的规模不经济,这是规模趋小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中小企业而言,发展的途径不是一味地扩大规模,打造经济航母,而是找到一个有利发展的适度规模。
四、供给链与知识链的交互与融合
供给链概念产生于发达国家工业化走向成熟的阶段。在这个大背景下,以原有范式为基础的分工已得到充分深化,市场饱和,社会生产中各个价值增加环节之间的关系相对明确而稳定。
供给链组织形式的最初出现是由于企业之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在环境中的地位,主要是指由其现有市场影响力决定的企业在环境中处于主导或从属地位。(2)企业的战略定位,通常按照目标市场范围的宽窄,企业可选择专家型或通才型战略。(3)建立在企业现有知识基础上的核心能力,包括现有技术水平,专业化程度,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创新能力。因此一些主导企业从自身成本一收益选择推动供给链发展。供给链的发展推动了企业组织的发展,一方面这种形式拓宽了企业实际可利用的资源范围;另一方面,它使得企业能够在保持核心能力的同时,通过将原属于企业边界内的环节交由外部协作伙伴完成,以更低的成本拥有必要的辅助功能。此外,环境风险也被相应分摊,从而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并充分利用现有能力。对于处于从属地位的企业而言,供给链有助于增强它们抵御风险的能力,并为它们带来更多战略调整的机会,更可能达到专业化发展。从某种程度上看,企业组织的变迁也正是供给链的变迁,不可避免的受到范式转变的影响。
在旧范式已走到生命终点,而新范式逐渐确立的阶段,供给链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以信息技术发展为标志的新范式下,导致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根本因素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模式。知识生产、信息处理和沟通技术的不断提高成为生产力的源泉。从广义上讲,任何生产过程都是以特定的知识为基础的信息处理过程。四川大学袁春晓认为:经济就在知识为技术提供源泉而技术的应用产生新知识和进一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循环中得以发展。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都提到知识经济的来临以及知识经济的巨大影响,甚至对知识作了众多的界定。但是空泛地谈知识经济以及界定知识的概念对企业的发展不具有可操作性,而只有将企业发展知识经济与供给链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供给链的核心是企业产品物质形态变化下的价值增值过程。这种价值增值是通过主体之间特定关系的建立而实现的,主要是依靠供给链纵向长度实现,换句话说,是供给链的长度决定产品的最终价值,而不是产品的最终价值决定供给链的长度(在一定程度上)。而在新范式下,产品价值增值过程的核心是技术的变化过程,不局限于线性的“链”,更多地是取决于顾客对企业实施技术的认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从物流的传递过程演变为物流的传递与知识技术(信息流)的传递过程(见图2)。企业成为技术的抽象形式。如果将企业与企业的联系看作为知识链,则单个企业就是这个知识链上的一个“技术元”。因此,中小企业面对最大的竞争对手可以不是实力强大的供应商或买方,而是其自身能否成为知识链上的一个“技术元”。
有学者在分析资源对中小企业组织变迁的驱动影响中提到,对于企业外部资源的利用和组织中规避风险的关键在于核心力量的识别。在供给链中中小企业发展成为技术元也正是核心力量的抽象化。然而,对企业的核心力量和非核心力量进行区分是非常困难的。简单地说,企业的核心力量是企业能力精髓所在,它是为顾客持续提供突出价值的业务过程的组合。企业在某一业务上的突出业绩并不意味着该项业务就一定是战略核心的一部分。在识别了本企业的核心力量之后,也就明确地界定出企业在供给链中的技术元。
中小企业固有的特征决定了其组织变迁中存在路径依赖的特征,这也为中国发展中小企业提供了思路,制定遵循规律的相关政策法规才能有效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涵育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