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早期接触中的译员及其通用语——以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前的英国旅华游记为例

来源 :英语学习(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old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通过18世纪末与19世纪上半叶旅华的西方人赫特纳(J.C.Huttner)与亨特(William C.Hunter)的回忆录等第一手素材来勾勒中西在广州一带对外通商口岸早期交往中(主要为欧美商人与中国通事间)所使用的通用语状况.该部分尽可能地采用一些被保留下来的语言实例来说明该通用语的特性以及发展演变情况,以便让我们对于当时中国译员(通事)所使用的“工作语言”乃至其外语能力产生较为直观的认识.本文的第二部分以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前的英国旅华游记中涉略译员事迹较多的五部作品为例,尽量详细地描绘英国威德尔(Captain John Weddell)商船队所雇李叶荣、英商洛克耶(Charles Lockyer)所雇Phillis、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所雇詹官以及安逊(George Anson)所雇无名中国通事及其与诺伯尔(Charles F.Noble)先后所雇英国籍译员洪任辉(James Flint)的所作所为及其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形象.英国游记中的中国通事的形象整体是负面的,且在职业素质与忠诚度方面与英籍通事洪任辉形成鲜明反差.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通事的外文水平普遍不高,且常有徇私舞弊等职业操守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通事按规定为中国官方所遣,翻译时常有所顾忌,擅自篡改内容与语气,并被认为是官方派来的间谍,缺乏对于服务对象的“忠诚度”,自然失去了英国人的信任与好感.
其他文献
会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会议
听是儿童英语学习中的关键环节,是发展小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本文以三种常用的小学英语教材为例,说明如何分析和解读小学英语教材中听力活动的特点与意图,探讨精准分
会议
一、前言气相防锈纸就是在中性原纸上涂以气相缓蚀剂的防锈包装材料。作为气相缓蚀剂的化学成份,亚硝酸盐占很重要的地位。如亚硝酸钠和亚硝酸二环己胺等含No_2~-的化合物至
文人画是中国画的一种,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独树一帜。吴悦石的绘画成就正得益于对文人画传统的深刻体会。    众所周知,文人画在当代的式微,是与中国传统社会场域的渐至浇漓攸乎相关。尤其是从十九世纪末的西风东渐以来,科学镜像下的物质主义长驱直入,其结果导致了民族虚无主义的大行其道。一时间,在推翻专制主义坍塌的隆隆巨响中,文人画也被比况封建的余孽而列入被革命的行列,而代
1996年,美国学者萨缪尔·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 ①,教条而刻意地将世界的矛盾性,归于如基督教、儒教、伊斯兰教等几个宗教文明之间的对峙与博弈.亨
期刊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