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我国产业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新技术不断涌现,产业的发展更需要创新能力强的研发型高层次人才的支撑,研究生教育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这一重任。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难以培养出符合战略新兴产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文章分析紧紧围绕光伏行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构建新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体系,培养出一流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以期为我国研究生培养改革提供较好的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型人才;研究生培养改革;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7-0022-04
一、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战略新兴产业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深化,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经济增长将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势必将低端产业升级为中高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责无旁贷成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主要载体和主体力量。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高知识、高技术和高创新的产业,代表着高科技前沿,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人才资源的推动作用至关重要。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初期,核心技术普遍受制于人,急需创新研发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和培养机制的缺陷,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这主要是由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具有发展时间短、发展速度快等特点,受到本科专业设置和研究生学位点审批滞后性等方面的限制,短时间内培养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存在诸多困难。对高校来说,战略新兴产业涉及的专业都是原来没有的,需要新理念的指引和新培养模式的支撑。针对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特点,通过整合资源,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提前布局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是有效的途径之一。研究生教育与产业对人才需求的有效衔接,将对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发挥巨大的支撑作用。改变研究生的培养思路和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更契合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是高校解决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最快最有效的渠道之一,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压力。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推动实质性的产学研合作,提升高校科研的创新水平,培养企业技术骨干,提高研究生就业质量,促进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光伏行业先后列入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是技术密集的高端产业。根据光伏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对人才需求的特殊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大胆创新。由于战略新兴产业是以技术创新为主、快速发展的行业,需要既有学术性又有技术性的高层次人才,也就是不仅能够懂生产还会做研发。过分注重“研究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分类培养,往往会脱离战略新兴产业的实际需要,也不利于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越来越大,而培养质量却在下降,尤其是创新能力的缺乏,导致行业越来越难招到满意的高层次人才。在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技术相互渗透日益深入的时代,产业结构调整催生了诸多战略新兴产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研究生更注重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随着培养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培养存在“本科化”倾向。研究生的精力更多是花在与提高学术水平无关的企业项目上,严重阻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个别研究生类似于“实验员”,只会勤勤恳恳做实验,而对所取得的实验结果不会进行深入分析,使得研究生整体素质有所下滑;研究生教育的授课模式仍然比较落后,一直以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研究生的交流、国际合作还不够深入和广泛。廖霄梅认为应充分利用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科研资源,将研究生培养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二)课程设置指向性不强
研究生的现有课程设置主要以普适性为主,选修课内容也主要以公共知识为主,与研究生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结合不紧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教材质量与科研衔接不紧密,课堂讲授的学术前沿偏少;对课程设计系统性考虑不足,部分课程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比例不高。在实施研究生教育改革过程中,可以先从课程体系建设、培养机制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改革,尤其是要促进学术与社会服务的协调发展。
(三)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升
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学术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由于每个导师都有一套培养模式和方法,导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都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高校要培育和造就高层次人才和创造性人才,必须要拥有一支具有高度创新精神与高素质革新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研究生的培养普遍采用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也就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要求,容易导致研究生视野狭窄,知识结构不宽。单一导师指导方式受单一导师资源、能力的制约,已不能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亟待导师团队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及推广。
(四)学术视野不够开阔
能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和前沿科学问题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与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密不可分,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深入生产一线等方式,是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乏出现没有参加过国内外的学术会议、没有到过企业现场的情況,再加上导师的学术素养有限,严重制约了研究生学术视野的拓展。
三、研究生培养的创新实践 依托云南省硅冶金与硅材料创新团队,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组建了硅冶金与硅材料教学团队,结合光伏产业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方向,面向冶金工程专业研究生开设该课程。借助研究团队承担的国家级等科研项目,进行研究生培养课程改革实践,培养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一)坚持科研育人
多年以来,研究团队形成了“立于德、成于学、展于创、益于民”的团队文化,注重研究生的价值引导。注重研究生科学精神的培养。通过实际的科研载体,引导研究生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培养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研究生追求科学的求索意识、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培养开阔视野、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独立完成实验,培养主动探索未知的能力;通过实验总结和学术论文的撰写,培养研究生总结归纳和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每周一次的汇报交流,培养总结归纳的逻辑思维、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每周一次的实验研究讨论会,培养研究生的深入思考能力、厘清科研思路、强化科研意识。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实验研究过程中,引导研究生克服自身的局限性,培养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研究精神和勇于超越、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在研究生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注重课程内容建设,将最新的技术研究进展和企业的实际问题融入讲授内容里面,重点讲授行业的典型创新案例。
(二)强化党建工作
借助团队青年老师担任研究生院党建工作的指导员的契机,将团队的研究生培养与研究生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团队成立了研究生党支部。坚持“抓好党建促科研、围绕科研抓党建”,将研究生培养和党建深度融合,杜绝“两张皮”现象。研究生党建以科研为载体,丰富了党建内容,做实了党建工作,营造出“实践出真知,勤奋增才干”的学风,提升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生党支部负责实施团队的学术活动、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增强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先后入选校级特色党支部、省级试点党支部。科研工作过程中以党建为指导,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增强“四个自信”,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培养研究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踏实的治学精神。
(三)立足区域发展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水电、硅矿资源和良好的硅产业基础,立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团队一直专注硅冶金与硅材料领域的技术研发,不仅可以解决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还可以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培养提供全方位的便利条件。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的重要部署和推进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有效推动了云南省硅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充分的资源,促进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也进一步促进了云南省硅产业的快速发展,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四)组建导师团队
结合光伏行业对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组建了涉及冶金、材料、化学、能源等多学科背景的导师团队,并建成了省部级创新团队。实现了研究团队和导师团队的相互融合,形成了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有机结合体,先后培养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才等知名学者,建设了一流的导师团队,有效保障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团队还聘请硅冶金与精炼提纯领域的日本东京大学K.Morita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Baratt教授等国外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拓展了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聘请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导师,不仅可以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还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稳定途径。利用导师团队多学科的学源结构和知识体系,对研究生进行集体指导,有效地提升了研究生科研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依托重大项目
承担国家重点重大项目,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不仅体现了研究方向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和行业企业技术需求,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导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研究团队着眼于硅产业的技术前沿,开展硅产业共性關键技术研发,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6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2项、省级科技攻关项目1项等重点重大项目。通过参与国家重点重大项目的研发,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系统的训练,具备了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搭建科研平台
围绕光伏行业对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整合已有的国家工程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资源,搭建了专门的硅冶金与硅材料研究平台。与国际上硅精炼提纯领域的知名机构日本东京大学,共同组建了“东京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硅材料国际合作研究室”,为拓展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奠定了基础。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成立了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涵盖了硅产业的基础研究、创新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等。为了服务产业发展和技术研发需要,支撑云南省分析测试中心建设了“工信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部省共建)”,研究生可以自行操作大型精密分析检测仪器进行样品的分析,在满足技术研发需要的同时还可以为行业提供服务,有效提升了战略新兴产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七)开设专门课程
针对光伏行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背景,通过书籍、文献、企业技术现状等课程资源的收集,建成了冶金、材料、化学、能源、机械等多学科深度融合与交叉的专业课程讲义,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性的《硅冶金与硅材料》讲义,该讲义已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出版专著。讲义由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技术前沿等多个模块构成,不仅让学生学习到宽厚的基础知识,还可以了解企业实际生产现状和国内外研究前沿动态。该课程的开设,不仅为研究生从事科研任务提供了知识储备,而且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系统性的专业知识,还为研究生创新思维和逻辑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还可以兼顾研究生的个性化需求,多次评为核心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文献研读,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将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研读心得。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由授课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并将其与行业发展情况进行结合,讨论与交流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其对行业的了解,为今后从事研究课题奠定基础,做到所做内容与产业需求密切结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研究生的价值塑造,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采用典型案例分析硅产业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存在的技术难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解决思路与方法,强化研究生树立绿色、创新发展的意识,这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八)开拓实践渠道
按照光伏行业对高层次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千方百计与硅产业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为研究生实习、实践、合作研究搭建平台。与企业合作申报各类财政资助项目,选派研究生到企业参加项目合作研究;在企业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为研究生的实践提供保障;导师团队成员担任企业技术顾问,不仅可以为研究生的实践提供较好的条件,还可以参与项目合作研究以及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难题;在企业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研究生参与工作站中的各类技术创新实践。
(九)开展联合培养
产学研协同培养对于改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不足,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项目合作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团队-团队”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先后有20余人参加了联合培养,现已发展成为“学校-研究所”层面的每年30人本科生单设3+1“菁英班”的联合办学模式。先后派出4人次参加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和短期合作实验研究,日本东京大学也派出博士生到团队开展短期合作实验研究。利用与企业的项目合作、实践基地等条件,通过学位论文进工厂、实验在一线等方式,将学位论文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解决了企业的实际技术难题,为研究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很好的基础,还培养了创新能力。上述联合培养方式覆盖了团队中一半以上的研究生,提高了学位论文的质量,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素养也与硅产业的实际需求较为吻合。
(十)注重交流合作
团队十分重视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与国内近百家科研院所和企业进行项目合作,邀请国内外硅产业知名的学者或企业技术人员前来讲学和交流数百人次,研究生可以了解硅产业技术前沿动态和企业生产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还开拓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升了学术水平,提高了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质量。团队平均每年主办/承办或参与承办/主办学术会议1次以上,累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企业技术交流等千人次,研究生在读期间平均参加1次以上。通过交流与合作,活跃了研究生的学术思维,了解到行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的基本素质,在提升创新能力的同时,还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较好的积累。
四、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
(一)提升了综合素质
通过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变,显著提高了培养质量,为光伏行业培养了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研究生人均发表SCI论文1篇以上;平均每年都有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包括全国大学生“挑战杯”铜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特等奖、一等奖等。获得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篇。1名博士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项目资助,2名硕士生获得国外项目资助出国攻读博士学位,10名硕士毕业生在国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3名从事博士后研究。
(二)支撑了产业发展
尽管2007年我国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设备生产国,但并不是光伏行业的强国,存在“两头在外”的困境,九成以上的原材料依赖进口,且九成以上的产品需要出口国外。2008年出现了“拥硅为王”,多晶硅原料极度短缺,价格飞涨到500美元/kg,严重制约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团队从2004年开始布局高纯硅制备技术的研发和人才培养,为光伏行业输送了几十位高层次人才,多人已经成为行业的技术骨干,2人担任了技术总监、1人担任了技术部长,从事专业技术研究的近20人。在过去的十年,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出货量均占世界的2/3以上,并引领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光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典范。
(三)促进了国际合作
新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同时,研究生取得的高水平成果,有效地提高了团队的国际影响力。先后有1名埃及和1名澳大利亚留学生加入团队从事博士后研究,日本东京大学1名博士生前来开展项目合作研究,招收了乌克兰、苏丹、老挝等国家留學生4名。通过国际合作,也为研究生提供了出国深造的机会,先后有8人分别前往日本东京大学、挪威科技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国际知名硅领域的研究机构攻读博士学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和短期合作研究。国际合作的深化,进一步扩大了团队的国际影响力,拓展了研究方向,推动了国际合作的深度。
(四)推动了区域发展
面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研究生培养实践,提高了培养质量、提升了学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团队遴选为省级创新团队,建设了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培养了多人次的国家级人才。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的重要部署,为云南省硅产业规划布局和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硅产业招商引资提供技术支撑。在云南省政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工信厅、科技厅以及州市政府部门决策时,采纳了团队提出的多个建议,切实推动了云南省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发展,支撑云南省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中国绿色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制造基地。在短短几年之内,云南省硅产业的产值从不到100亿元,增加到近500亿元,现有协议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会达到近2000亿元的产值。
(五)服务了国家战略
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云南建设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定位。团队招收老挝、苏丹、埃及、乌克兰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提高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先后与老挝能矿部共建“中老矿冶新技术及能矿工程设计研究中心”,与斯里兰卡工业研究院共建“中国(云南)-斯里兰卡清洁载能产业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将硅冶炼与精炼领域的技术输出到伊朗、老挝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示范生产企业。
参考文献:
[1]王艳秀,崔岩.高等教育中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讨——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能效发挥的视角[J].机电教育创新,2018(12).
[2]高书国,李捷,石特.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9,13(3).
[3]丁楠,杨院.研究生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有效衔接机制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1).
[4]潘剑波,丁建宁.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工程人才培养——光伏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
(责任编辑:王义祥)
[关键词] 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型人才;研究生培养改革;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7-0022-04
一、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战略新兴产业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深化,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经济增长将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势必将低端产业升级为中高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责无旁贷成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主要载体和主体力量。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高知识、高技术和高创新的产业,代表着高科技前沿,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人才资源的推动作用至关重要。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初期,核心技术普遍受制于人,急需创新研发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和培养机制的缺陷,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这主要是由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具有发展时间短、发展速度快等特点,受到本科专业设置和研究生学位点审批滞后性等方面的限制,短时间内培养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存在诸多困难。对高校来说,战略新兴产业涉及的专业都是原来没有的,需要新理念的指引和新培养模式的支撑。针对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特点,通过整合资源,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提前布局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是有效的途径之一。研究生教育与产业对人才需求的有效衔接,将对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发挥巨大的支撑作用。改变研究生的培养思路和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更契合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是高校解决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最快最有效的渠道之一,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压力。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推动实质性的产学研合作,提升高校科研的创新水平,培养企业技术骨干,提高研究生就业质量,促进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光伏行业先后列入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是技术密集的高端产业。根据光伏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对人才需求的特殊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大胆创新。由于战略新兴产业是以技术创新为主、快速发展的行业,需要既有学术性又有技术性的高层次人才,也就是不仅能够懂生产还会做研发。过分注重“研究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分类培养,往往会脱离战略新兴产业的实际需要,也不利于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越来越大,而培养质量却在下降,尤其是创新能力的缺乏,导致行业越来越难招到满意的高层次人才。在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技术相互渗透日益深入的时代,产业结构调整催生了诸多战略新兴产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研究生更注重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随着培养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培养存在“本科化”倾向。研究生的精力更多是花在与提高学术水平无关的企业项目上,严重阻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个别研究生类似于“实验员”,只会勤勤恳恳做实验,而对所取得的实验结果不会进行深入分析,使得研究生整体素质有所下滑;研究生教育的授课模式仍然比较落后,一直以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研究生的交流、国际合作还不够深入和广泛。廖霄梅认为应充分利用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科研资源,将研究生培养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二)课程设置指向性不强
研究生的现有课程设置主要以普适性为主,选修课内容也主要以公共知识为主,与研究生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结合不紧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教材质量与科研衔接不紧密,课堂讲授的学术前沿偏少;对课程设计系统性考虑不足,部分课程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比例不高。在实施研究生教育改革过程中,可以先从课程体系建设、培养机制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改革,尤其是要促进学术与社会服务的协调发展。
(三)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升
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学术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由于每个导师都有一套培养模式和方法,导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都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高校要培育和造就高层次人才和创造性人才,必须要拥有一支具有高度创新精神与高素质革新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研究生的培养普遍采用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也就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要求,容易导致研究生视野狭窄,知识结构不宽。单一导师指导方式受单一导师资源、能力的制约,已不能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亟待导师团队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及推广。
(四)学术视野不够开阔
能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和前沿科学问题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与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密不可分,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深入生产一线等方式,是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乏出现没有参加过国内外的学术会议、没有到过企业现场的情況,再加上导师的学术素养有限,严重制约了研究生学术视野的拓展。
三、研究生培养的创新实践 依托云南省硅冶金与硅材料创新团队,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组建了硅冶金与硅材料教学团队,结合光伏产业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方向,面向冶金工程专业研究生开设该课程。借助研究团队承担的国家级等科研项目,进行研究生培养课程改革实践,培养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一)坚持科研育人
多年以来,研究团队形成了“立于德、成于学、展于创、益于民”的团队文化,注重研究生的价值引导。注重研究生科学精神的培养。通过实际的科研载体,引导研究生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培养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研究生追求科学的求索意识、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培养开阔视野、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独立完成实验,培养主动探索未知的能力;通过实验总结和学术论文的撰写,培养研究生总结归纳和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每周一次的汇报交流,培养总结归纳的逻辑思维、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每周一次的实验研究讨论会,培养研究生的深入思考能力、厘清科研思路、强化科研意识。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实验研究过程中,引导研究生克服自身的局限性,培养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研究精神和勇于超越、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在研究生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注重课程内容建设,将最新的技术研究进展和企业的实际问题融入讲授内容里面,重点讲授行业的典型创新案例。
(二)强化党建工作
借助团队青年老师担任研究生院党建工作的指导员的契机,将团队的研究生培养与研究生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团队成立了研究生党支部。坚持“抓好党建促科研、围绕科研抓党建”,将研究生培养和党建深度融合,杜绝“两张皮”现象。研究生党建以科研为载体,丰富了党建内容,做实了党建工作,营造出“实践出真知,勤奋增才干”的学风,提升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生党支部负责实施团队的学术活动、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增强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先后入选校级特色党支部、省级试点党支部。科研工作过程中以党建为指导,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增强“四个自信”,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培养研究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踏实的治学精神。
(三)立足区域发展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水电、硅矿资源和良好的硅产业基础,立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团队一直专注硅冶金与硅材料领域的技术研发,不仅可以解决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还可以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培养提供全方位的便利条件。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的重要部署和推进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有效推动了云南省硅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充分的资源,促进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也进一步促进了云南省硅产业的快速发展,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四)组建导师团队
结合光伏行业对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组建了涉及冶金、材料、化学、能源等多学科背景的导师团队,并建成了省部级创新团队。实现了研究团队和导师团队的相互融合,形成了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有机结合体,先后培养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才等知名学者,建设了一流的导师团队,有效保障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团队还聘请硅冶金与精炼提纯领域的日本东京大学K.Morita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Baratt教授等国外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拓展了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聘请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导师,不仅可以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还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稳定途径。利用导师团队多学科的学源结构和知识体系,对研究生进行集体指导,有效地提升了研究生科研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依托重大项目
承担国家重点重大项目,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不仅体现了研究方向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和行业企业技术需求,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导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研究团队着眼于硅产业的技术前沿,开展硅产业共性關键技术研发,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6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2项、省级科技攻关项目1项等重点重大项目。通过参与国家重点重大项目的研发,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系统的训练,具备了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搭建科研平台
围绕光伏行业对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整合已有的国家工程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资源,搭建了专门的硅冶金与硅材料研究平台。与国际上硅精炼提纯领域的知名机构日本东京大学,共同组建了“东京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硅材料国际合作研究室”,为拓展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奠定了基础。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成立了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涵盖了硅产业的基础研究、创新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等。为了服务产业发展和技术研发需要,支撑云南省分析测试中心建设了“工信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部省共建)”,研究生可以自行操作大型精密分析检测仪器进行样品的分析,在满足技术研发需要的同时还可以为行业提供服务,有效提升了战略新兴产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七)开设专门课程
针对光伏行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背景,通过书籍、文献、企业技术现状等课程资源的收集,建成了冶金、材料、化学、能源、机械等多学科深度融合与交叉的专业课程讲义,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性的《硅冶金与硅材料》讲义,该讲义已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出版专著。讲义由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技术前沿等多个模块构成,不仅让学生学习到宽厚的基础知识,还可以了解企业实际生产现状和国内外研究前沿动态。该课程的开设,不仅为研究生从事科研任务提供了知识储备,而且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系统性的专业知识,还为研究生创新思维和逻辑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还可以兼顾研究生的个性化需求,多次评为核心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文献研读,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将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研读心得。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由授课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并将其与行业发展情况进行结合,讨论与交流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其对行业的了解,为今后从事研究课题奠定基础,做到所做内容与产业需求密切结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研究生的价值塑造,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采用典型案例分析硅产业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存在的技术难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解决思路与方法,强化研究生树立绿色、创新发展的意识,这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八)开拓实践渠道
按照光伏行业对高层次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千方百计与硅产业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为研究生实习、实践、合作研究搭建平台。与企业合作申报各类财政资助项目,选派研究生到企业参加项目合作研究;在企业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为研究生的实践提供保障;导师团队成员担任企业技术顾问,不仅可以为研究生的实践提供较好的条件,还可以参与项目合作研究以及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难题;在企业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研究生参与工作站中的各类技术创新实践。
(九)开展联合培养
产学研协同培养对于改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不足,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项目合作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团队-团队”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先后有20余人参加了联合培养,现已发展成为“学校-研究所”层面的每年30人本科生单设3+1“菁英班”的联合办学模式。先后派出4人次参加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和短期合作实验研究,日本东京大学也派出博士生到团队开展短期合作实验研究。利用与企业的项目合作、实践基地等条件,通过学位论文进工厂、实验在一线等方式,将学位论文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解决了企业的实际技术难题,为研究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很好的基础,还培养了创新能力。上述联合培养方式覆盖了团队中一半以上的研究生,提高了学位论文的质量,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素养也与硅产业的实际需求较为吻合。
(十)注重交流合作
团队十分重视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与国内近百家科研院所和企业进行项目合作,邀请国内外硅产业知名的学者或企业技术人员前来讲学和交流数百人次,研究生可以了解硅产业技术前沿动态和企业生产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还开拓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升了学术水平,提高了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质量。团队平均每年主办/承办或参与承办/主办学术会议1次以上,累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企业技术交流等千人次,研究生在读期间平均参加1次以上。通过交流与合作,活跃了研究生的学术思维,了解到行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的基本素质,在提升创新能力的同时,还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较好的积累。
四、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
(一)提升了综合素质
通过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变,显著提高了培养质量,为光伏行业培养了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研究生人均发表SCI论文1篇以上;平均每年都有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包括全国大学生“挑战杯”铜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特等奖、一等奖等。获得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篇。1名博士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项目资助,2名硕士生获得国外项目资助出国攻读博士学位,10名硕士毕业生在国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3名从事博士后研究。
(二)支撑了产业发展
尽管2007年我国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设备生产国,但并不是光伏行业的强国,存在“两头在外”的困境,九成以上的原材料依赖进口,且九成以上的产品需要出口国外。2008年出现了“拥硅为王”,多晶硅原料极度短缺,价格飞涨到500美元/kg,严重制约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团队从2004年开始布局高纯硅制备技术的研发和人才培养,为光伏行业输送了几十位高层次人才,多人已经成为行业的技术骨干,2人担任了技术总监、1人担任了技术部长,从事专业技术研究的近20人。在过去的十年,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出货量均占世界的2/3以上,并引领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光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典范。
(三)促进了国际合作
新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同时,研究生取得的高水平成果,有效地提高了团队的国际影响力。先后有1名埃及和1名澳大利亚留学生加入团队从事博士后研究,日本东京大学1名博士生前来开展项目合作研究,招收了乌克兰、苏丹、老挝等国家留學生4名。通过国际合作,也为研究生提供了出国深造的机会,先后有8人分别前往日本东京大学、挪威科技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国际知名硅领域的研究机构攻读博士学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和短期合作研究。国际合作的深化,进一步扩大了团队的国际影响力,拓展了研究方向,推动了国际合作的深度。
(四)推动了区域发展
面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研究生培养实践,提高了培养质量、提升了学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团队遴选为省级创新团队,建设了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培养了多人次的国家级人才。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的重要部署,为云南省硅产业规划布局和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硅产业招商引资提供技术支撑。在云南省政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工信厅、科技厅以及州市政府部门决策时,采纳了团队提出的多个建议,切实推动了云南省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发展,支撑云南省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中国绿色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制造基地。在短短几年之内,云南省硅产业的产值从不到100亿元,增加到近500亿元,现有协议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会达到近2000亿元的产值。
(五)服务了国家战略
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云南建设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定位。团队招收老挝、苏丹、埃及、乌克兰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提高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先后与老挝能矿部共建“中老矿冶新技术及能矿工程设计研究中心”,与斯里兰卡工业研究院共建“中国(云南)-斯里兰卡清洁载能产业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将硅冶炼与精炼领域的技术输出到伊朗、老挝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示范生产企业。
参考文献:
[1]王艳秀,崔岩.高等教育中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讨——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能效发挥的视角[J].机电教育创新,2018(12).
[2]高书国,李捷,石特.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9,13(3).
[3]丁楠,杨院.研究生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有效衔接机制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1).
[4]潘剑波,丁建宁.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工程人才培养——光伏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
(责任编辑:王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