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教育国际化将促进我国的课程多样化趋势,带来更加丰富的地学教学资源,不仅使国外地学教材较多地引入我国,而且也使国内教材的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国际化对地学教学方法也有启发意义:除课堂教学外,应更多地配置实验、实习和研讨课,使学生学到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学术讨论、专业写作等技能;除主要专业课外,大多数课程都应精炼,每门课以20学时授课为限,并通过组合多种教材的方式达到充分利用优质教材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课程多样化;地学;教材;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其背景是:由于今后的社会生活将更多地要求人们具有全球视野和对全人类文明的了解,因此现代大学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传统使命之上,又加入了“全球文化培育”,而它是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密切相关的。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表现是,发达国家的多数大学都有相当数量的外籍教师、研究人员和学生。一些非英语国家的大学也开设了用英语授课的课程,如今学生们可以去德国、瑞典等国留学而无需专门学习当地语言。研究人员的任职也国际化了,如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的Scripps海洋研究所可以聘任一位外国科学家来担任所长。在欧洲,欧盟国家不同大学之间实现了学分互认,还形成了Erasmus Mundus等研究生培养计划,由若干所学校组成一个联合体共同运作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所高校作为自己的学习地点,而授课的教师不仅有来自联合体内部学校的,也有来自联合体之外的。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我国的高校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涉足国际合作办学。以南京大学为例,除外语教师外,在地学等领域也有了外籍教师,他们以外语授课,并吸引了外国学生前来学习。南京大学还与多个国外大学订立了协议,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实施了一些互派学生的合作项目,双方互认本校学生在对方学习期间获得的学分。可以预计,随着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南京大学校园里会有更多的外籍教师、科研和管理人员以及留学生,在教学中也将更多地开设英语课程。
高等教育国际化将促进我国的学科体系建设,促进多学科交叉,形成课程的多样化。我国目前以学科划分为基础组织教学的模式与国际化模式不相适应。现代大学并不很强调学科,像我国这样划分一级、二级学科,再配上硕士、博士点申报制度的很少;由于社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都是综合性、交叉性的,因此大学的人才培养也需要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多学科交叉。事实上,国外许多大学并不是按照所学专业,而是按照所在机构授予学位的。当然,这不是说,大学今后不再培养专业面较窄的人才。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是多种多样的,即使在强调多学科交叉的氛围下,也必然有一些学生最终会被培养成为专才。问题是,在我国多学科交叉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亟待在国际化进程中予以加强。
国际化还会使学校的培养目标更多地考虑社会需求、学生个人需求、市场需求,从而更进一步加快课程的多样化。我国目前正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的规模和招生人数快速扩张,然而由于招生的专业受到现有体制和教师队伍的约束,因此专业不对路、培养质量欠佳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暴露出来。反映在社会上就是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则是各行各业却又非常缺人。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助于克服目前这种状况,促使高校更多地开设有用的课程、培养急需的人才。
高等教育国际化将带来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多年来,英语国家已经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学教材体系,在地质、地理、海洋、大气等领域有了一批成熟的教材。有的教材系统性很强、篇幅较大,其中一些已经出版了多个版本,如E. J. Tarbuck和F. K. Lutgens的本科教科书《地球科学》已经出了第11版(Tarbuck E J, Lutgens F K. Earth science(11th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 Pearson & Prentice Hall, 2006)。可以想象,这类教材是为学时较长的必修课而准备的,虽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也被用作其他课程的教学参考书。还有许多教材则更加侧重于学时较短的课程,既有用于通识课的,也有用于专业课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科学系W. F. Ruddiman教授的《地球气候的过去与未来》(Ruddiman W F. Earth’s climate: past and future(2nd edition). New York: W. H. Freeman, 2008)就有这个性质,他总结了有关气候变化的各种假说,提出了人类以工程措施改造气候的大胆设想,给年轻学生以创新性的启发。除上课使用的教材外,国外每年还有许多层次较高的科普著作问世,这些材料也可以作为教学参考书使用。如J. P. Kennett等人关于第四纪气候变化中甲烷水合物所起作用的观点就与W. F. Ruddiman很不相同(Kennett J P, Cannariato K G, Hendy I L, Behl R J. Methane hydrates in Quaternary climate change: the Clathrate Gun hypothesi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2003);而S. F. Singer和D. T. Avery则试图论证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于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关系甚小的观点(Singer S F, Avery D T. Unstoppable global warming: every 1500 years.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2007)。这些材料对于学生开拓思路、钻研相关的科学问题大有益处。
在发达国家,为了适应通识课程和学生自学的需要,教材大多采用彩色排版,配有大量图件和照片,语言也力求简练、准确。仍以Tarbuck和Lutgens的《地球科学》(第11版)为例,在682页正文中,彩色图件占了约296页篇幅。西方国家大学教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为便于学生寻找书中的相关信息,教材都配有索引。相比之下,我国目前出版的教材在质量上已经有了明显进步,但还有一定的差距。可以预见,在国际交流的大背景下,不仅国外的地学教材会较多地引入我国,而且国内教材的质量(从学术内涵到出版格式)也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高层次科普著作出版在我国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不过已经有了一批翻译的作品。今后,随着我国科技报道水平的提高和热心于科普事业的科技人员的增加,一定会出现科普作品繁荣的局面。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地学将是人们长期关注的领域。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地学教材出版是有利的因素。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今后地学的教学方法也将产生影响。地球科学涉及面广,分支学科多,如果在本科阶段每门课都要花上一学期、上百个课时来学,那么本科生实际上很难完成主要的课程。因此,课程安排要有全面的考虑,只有那些最基础的地学专业课,如“普通地质学”、“地球流体力学”等,才值得按照超过40学时的规模来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课程不宜太多,授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框架。除课堂教学外,应配置相同时数的实验、实习和研讨课,使学生学到课堂上无法学到的技能,如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学术讨论等。此外,还应安排一定的写作时间,训练学生掌握学术论文、研究报告、项目申请书等的写作方法,形成规范的写作习惯。
除主要专业课外,绝大多数课程都应精炼化,每门课以20学时授课为限,并配以一定时间的实习和研讨。这类课程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本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了解地学的深度和广度。由于学生已经有了本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主课的熏陶、形成了自学能力,因此完全没有必要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激起他们探究问题的热情。我国目前的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呆板,教师不管学生是否想学,讲满一学期就考试,这像是中学应试教育的翻版,学完之后学生的研究能力并没有提高多少。这些薄弱环节可望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氛围中得到改进。
教学的另一个问题是教材的使用方法。有能力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材是应该鼓励的。但现实中写作教材的主要动力往往不是来自教学需求,而是单位的考核指标。学校提供经费,还在考核上奖励,因而出现大量原创性差、质量一般的教材就不难理解了。如果像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那样,按照市场需求,让学生自行决定教材的购买与否,劣质教材就难以生存。有许多优秀的教材,尽管当初有可能是为了作者本人开设的课程而写作的,然而在国外大学“一门课一本教材”的情况实际上是很少出现的。为什么会这样?这与课程、教材之间的关系有关。课程的内容与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方式和理念相关,而且随着时间不断变化,但教材则没有这样的灵活性,最好的情况是几年修订一次。每开一门课都要出版相应的教材,这在现代大学的地学教育中怎么可能?所以,最佳的方式是组合多种教材和其他出版物。在高等教育发达国家,1门20学时的专业课往往要用到数十种参考书目。由于国外教材价格很高,学生们以他们的经济能力不大可能大量购书,只会选购一些自己特别喜欢的书籍。因此,大量的本科教学参考用书主要依靠图书馆来解决,虽然任课教师有时会推荐一些教材,但学校和教师不会强求学生购买教材。这种办法既满足了教学需求,又不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有效措施。
对比之下,我国目前的状况是教材大量出版,但利用率很低,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学生无法从他们手头的教程中获取课程中实际所需的许多内容,影响了学习效果。今后,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我国高校应主动改进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提高教材使用的效率。
[责任编辑:余大品]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课程多样化;地学;教材;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其背景是:由于今后的社会生活将更多地要求人们具有全球视野和对全人类文明的了解,因此现代大学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传统使命之上,又加入了“全球文化培育”,而它是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密切相关的。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表现是,发达国家的多数大学都有相当数量的外籍教师、研究人员和学生。一些非英语国家的大学也开设了用英语授课的课程,如今学生们可以去德国、瑞典等国留学而无需专门学习当地语言。研究人员的任职也国际化了,如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的Scripps海洋研究所可以聘任一位外国科学家来担任所长。在欧洲,欧盟国家不同大学之间实现了学分互认,还形成了Erasmus Mundus等研究生培养计划,由若干所学校组成一个联合体共同运作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所高校作为自己的学习地点,而授课的教师不仅有来自联合体内部学校的,也有来自联合体之外的。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我国的高校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涉足国际合作办学。以南京大学为例,除外语教师外,在地学等领域也有了外籍教师,他们以外语授课,并吸引了外国学生前来学习。南京大学还与多个国外大学订立了协议,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实施了一些互派学生的合作项目,双方互认本校学生在对方学习期间获得的学分。可以预计,随着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南京大学校园里会有更多的外籍教师、科研和管理人员以及留学生,在教学中也将更多地开设英语课程。
高等教育国际化将促进我国的学科体系建设,促进多学科交叉,形成课程的多样化。我国目前以学科划分为基础组织教学的模式与国际化模式不相适应。现代大学并不很强调学科,像我国这样划分一级、二级学科,再配上硕士、博士点申报制度的很少;由于社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都是综合性、交叉性的,因此大学的人才培养也需要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多学科交叉。事实上,国外许多大学并不是按照所学专业,而是按照所在机构授予学位的。当然,这不是说,大学今后不再培养专业面较窄的人才。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是多种多样的,即使在强调多学科交叉的氛围下,也必然有一些学生最终会被培养成为专才。问题是,在我国多学科交叉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亟待在国际化进程中予以加强。
国际化还会使学校的培养目标更多地考虑社会需求、学生个人需求、市场需求,从而更进一步加快课程的多样化。我国目前正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的规模和招生人数快速扩张,然而由于招生的专业受到现有体制和教师队伍的约束,因此专业不对路、培养质量欠佳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暴露出来。反映在社会上就是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则是各行各业却又非常缺人。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助于克服目前这种状况,促使高校更多地开设有用的课程、培养急需的人才。
高等教育国际化将带来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多年来,英语国家已经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学教材体系,在地质、地理、海洋、大气等领域有了一批成熟的教材。有的教材系统性很强、篇幅较大,其中一些已经出版了多个版本,如E. J. Tarbuck和F. K. Lutgens的本科教科书《地球科学》已经出了第11版(Tarbuck E J, Lutgens F K. Earth science(11th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 Pearson & Prentice Hall, 2006)。可以想象,这类教材是为学时较长的必修课而准备的,虽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也被用作其他课程的教学参考书。还有许多教材则更加侧重于学时较短的课程,既有用于通识课的,也有用于专业课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科学系W. F. Ruddiman教授的《地球气候的过去与未来》(Ruddiman W F. Earth’s climate: past and future(2nd edition). New York: W. H. Freeman, 2008)就有这个性质,他总结了有关气候变化的各种假说,提出了人类以工程措施改造气候的大胆设想,给年轻学生以创新性的启发。除上课使用的教材外,国外每年还有许多层次较高的科普著作问世,这些材料也可以作为教学参考书使用。如J. P. Kennett等人关于第四纪气候变化中甲烷水合物所起作用的观点就与W. F. Ruddiman很不相同(Kennett J P, Cannariato K G, Hendy I L, Behl R J. Methane hydrates in Quaternary climate change: the Clathrate Gun hypothesi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2003);而S. F. Singer和D. T. Avery则试图论证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于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关系甚小的观点(Singer S F, Avery D T. Unstoppable global warming: every 1500 years.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2007)。这些材料对于学生开拓思路、钻研相关的科学问题大有益处。
在发达国家,为了适应通识课程和学生自学的需要,教材大多采用彩色排版,配有大量图件和照片,语言也力求简练、准确。仍以Tarbuck和Lutgens的《地球科学》(第11版)为例,在682页正文中,彩色图件占了约296页篇幅。西方国家大学教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为便于学生寻找书中的相关信息,教材都配有索引。相比之下,我国目前出版的教材在质量上已经有了明显进步,但还有一定的差距。可以预见,在国际交流的大背景下,不仅国外的地学教材会较多地引入我国,而且国内教材的质量(从学术内涵到出版格式)也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高层次科普著作出版在我国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不过已经有了一批翻译的作品。今后,随着我国科技报道水平的提高和热心于科普事业的科技人员的增加,一定会出现科普作品繁荣的局面。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地学将是人们长期关注的领域。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地学教材出版是有利的因素。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今后地学的教学方法也将产生影响。地球科学涉及面广,分支学科多,如果在本科阶段每门课都要花上一学期、上百个课时来学,那么本科生实际上很难完成主要的课程。因此,课程安排要有全面的考虑,只有那些最基础的地学专业课,如“普通地质学”、“地球流体力学”等,才值得按照超过40学时的规模来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课程不宜太多,授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框架。除课堂教学外,应配置相同时数的实验、实习和研讨课,使学生学到课堂上无法学到的技能,如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学术讨论等。此外,还应安排一定的写作时间,训练学生掌握学术论文、研究报告、项目申请书等的写作方法,形成规范的写作习惯。
除主要专业课外,绝大多数课程都应精炼化,每门课以20学时授课为限,并配以一定时间的实习和研讨。这类课程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本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了解地学的深度和广度。由于学生已经有了本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主课的熏陶、形成了自学能力,因此完全没有必要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激起他们探究问题的热情。我国目前的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呆板,教师不管学生是否想学,讲满一学期就考试,这像是中学应试教育的翻版,学完之后学生的研究能力并没有提高多少。这些薄弱环节可望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氛围中得到改进。
教学的另一个问题是教材的使用方法。有能力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材是应该鼓励的。但现实中写作教材的主要动力往往不是来自教学需求,而是单位的考核指标。学校提供经费,还在考核上奖励,因而出现大量原创性差、质量一般的教材就不难理解了。如果像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那样,按照市场需求,让学生自行决定教材的购买与否,劣质教材就难以生存。有许多优秀的教材,尽管当初有可能是为了作者本人开设的课程而写作的,然而在国外大学“一门课一本教材”的情况实际上是很少出现的。为什么会这样?这与课程、教材之间的关系有关。课程的内容与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方式和理念相关,而且随着时间不断变化,但教材则没有这样的灵活性,最好的情况是几年修订一次。每开一门课都要出版相应的教材,这在现代大学的地学教育中怎么可能?所以,最佳的方式是组合多种教材和其他出版物。在高等教育发达国家,1门20学时的专业课往往要用到数十种参考书目。由于国外教材价格很高,学生们以他们的经济能力不大可能大量购书,只会选购一些自己特别喜欢的书籍。因此,大量的本科教学参考用书主要依靠图书馆来解决,虽然任课教师有时会推荐一些教材,但学校和教师不会强求学生购买教材。这种办法既满足了教学需求,又不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有效措施。
对比之下,我国目前的状况是教材大量出版,但利用率很低,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学生无法从他们手头的教程中获取课程中实际所需的许多内容,影响了学习效果。今后,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我国高校应主动改进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提高教材使用的效率。
[责任编辑:余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