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生挖坑,槽点伴泪生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个做实验的时候不靠谱的人,经常做一些让师兄师姐们无言以对的事,炸了玻璃球,摔了试管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了(嘘,别让老师知道)。不过师兄师姐表示师妹我来了以后实验室的氛围确实欢乐了好多呀。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做实验时不小心挖了坑的不止我一人啊,大家又会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发生呢?有网友总结了实验室六大杀伤性武器,说起来都是泪啊!
  战斗力爆表但智商感人的猪队友
  愁博士毕业后婚恋家庭问题的大师姐
  不懂你在做什么然而很勤劳的小师弟
  认为一切都可以用拖把解决的清洁工
  用悄悄拍肩来考查实验心态的好老师
  以及随时都能睡着的我!
  不得不承认,这是个段子手的世界,我特意去搜集整理了一下这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小故事,大家快看过来!
  那些年轻时不懂的化学反应
  在外人眼里,化学的世界也许是五颜六色的试剂和各色各样的瓶瓶罐罐。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有化学主题餐厅,就是用烧杯、锥形瓶之类的来装饮料食物,不知道外人会怎么看,在化学人的眼里,拿着烧杯里的饮料,想起自己做过的实验,那是怎么都不敢喝下去的。所以我很好奇那家店最后倒闭了没有。化学人眼里的世界是危险的、严肃的、神圣的,毕竟动不动就砰砰砰地爆炸和几个毫克就能致死的东西在化学实验室里随处可见,到底有多危险?一看便知。
  小翠:我曾经为了验证瓶子里的甲醛就是甲醛,趴在瓶口闻了闻,然后就卧床休息了。
  槽点解说:甲醛是致癌和致畸物质,对消化道呼吸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作用,长期接触还会导致脑癌、结肠癌、细胞核基因突变等。常见的装修家居的材料中都含有这种物质,所以大家一般入住新房要等甲醛散得差不多了再入住哟。PS,我觉得小翠同学长这么大不容易,我们都要对她好一点。
  小化化:化学界最有名的三行遗书:
  师兄你看
  这个烧瓶
  在冒泡……
  有多少人听到这句话后,暴动似的往实验室外面跑啊。
  槽点解说:除了一些正常反应外,很多反应冒泡表示反应得很剧烈并且带有一些危险性了,科研实验经常接触的是一些比较危险的未知反应,即便是常规的钠与水反应,冒泡起来也是很危险的,更别说对着它吼一嗓子都能爆炸的碘化氮了。所以如果烧瓶开始冒泡的时候还是赶紧先闪人吧,命最重要。
  僧如我:对于有机僧来说,有时候柱子就意味着全部,但是当发生下列情景的时候,你会吓得泪都流不出来:
  “哎,那谁,你柱子干了。”
  槽点解说:对于有机合成、药物化学的同学来说,柱子是一种填充了硅胶凝胶ODS大孔树脂等其中之一的玻璃柱,长宽高根据需要可由几厘米的迷你柱变化到几米的擎天柱,然后把样品加到最上面,再加入有机试剂往下冲,这样就可以拿到分段的样品。一般情况下柱子里必须得有溶剂,如果干了的话会影响效果,导致整个实验失败,这就类似于炒菜中途停电一天,第二天这菜也就悲剧了。
  生物不是你想爱,想爱就能爱
  相对于化学的危险性,用来做实验的生物相对安全一点,但真的是相对而言。有时候给小鼠等用的药毒性也很大,当然被小鼠咬也是家常便饭了,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师姐去打疫苗,毕竟保护措施还是不能丢的。相对于化学的死物质,生物的东西大多都是活的,比如小鼠、细胞、斑马鱼、果蝇之类的,这就在化学难度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可控的外界难度因素,毕竟有时候一个小鼠生几只这种事真的是爱莫能助啊。这就更加要求操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因为一旦发生纰漏,整个实验又得重新开始,人力物力时间的消耗都是巨大的。所以生物真的不是你想爱就可以爱上的呀。
  孟德尔的豌豆:接种的时候打个喷嚏呀,组培快成功的时候全校停电呀;组培快成功的时候总有好奇宝宝打开看一下呀;保安大叔半夜扳电闸呀;值班大妈顺手牵羊培养基差点被熊孩子吃了呀。(组培即组织培养,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活器官、组织或细胞置于培养基内,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连续培养而成的细胞、组织或个体)
  槽点解说:对做生物的同学来说,很多都要求在洁净度非常高的环境下进行,比如超净工作台。在做实验的时候不能有任何细菌带进去,所以每次都要用酒精、紫外灯对实验器具和手消毒好几遍,即便这样每次培养的细胞培养基还是有很多因染菌导致实验失败的,更别说打个喷嚏这种一次带进去好几万细菌之类的了。
  无敌小Haru:讲个听来的故事。一个学生物的学长熬了几个通宵终于把菌培养出来了,心想去食堂回来就进行下一步。结果刚端起饭碗就接到新进实验室的萌萌哒师妹的短信:师兄,我帮你把培养皿都刷了啊!
  槽点解说:据说刚来的小师妹是实验室的三大杀手之一,还有两个分别是生理期的大师姐以及勤劳的清洁阿姨。
  延期毕业:你怎懂我的痛
  从踏入博士这条路的第一天起,每天醒来想的第一件事就是什么时候能毕业,每天谈论的话题里也不乏毕业的字眼。奈何,毕业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算每个实验都称心如意,毕业也要三四年,更别说博士实验的不可控性、文章的不可控性以及老板的不可控性了,读博士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中间是“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心酸。一些坑爹的外力因素更是让一波又一波的博士华丽丽地延期毕业,不信你看看下面的例子。
  雷逍妖:一起打球的是个研究汉朝社会结构的Ph.D(博士),本来以为这是个很安全的专业,快毕业的时候好像出土一文物把他的论文给毙了。
  一位匿名的阿森纳名宿:于是我又想起来欧洲强子对撞实验成功后,无数个博士延期毕业。
  槽点解说:宇宙的起源、黑洞爆炸目前还是一些推测,强子对撞机可以赋予质子接近宇宙大爆炸时的能量,当这个强子对撞成功以后,一些理论假设都会被否认,那么很多研究这方向的博士自然而然就延期毕业了。
  匿名:我有一个师兄,他的博士课题是追踪一颗彗星,算轨道进动(一个自转的物体受外力作用导致其自转轴绕某一中心旋转,这种现象称为进动),于是他就追啊追啊追啊,有一天,彗星撞到木星上消失了,于是他就延期毕业了。
  这时候是不是应该从天上下来一个都教授,说:“你好,我叫来自星星的你。”才能治愈这师兄内心的伤痛?
  神小孩:我师兄花俩月在山头开辟了十个小区,仪器装好测了半年,就回学校了一周,山头被村民推平用来建坟地了。这个仪器的数据用于长时间序列分析的,半年时间浪费。无独有偶,就在半个小时前,惊闻我去年在山头除草维护的苜蓿地小区被村民的车压了,还想开站了回去整理一下还能用,路叔说不是一般车,是推土机(大约也是要建坟地吧),去年开荒了两个月,只测了三次。
  把仪器还给老师说你不做了吧同学?按照这样的进度,猴年马月才能毕业啊。
  渺渺兮:我听过的悲剧,因为不是本专业,有些术语可能不太准确。一位做油菜的师兄,遗传筛选几年了,就要毕业了,然后试验田里做对比套了些黑色塑料袋。游客去这个农业大学玩看油菜花,拍照,唉,哪来的塑料袋影响拍照背景,扯扯扯……于是数据报废。不知这位师兄最后怎么毕业的。
  R:我有个师姐的同学在牛津读博,研究小行星的,四年里都在围绕一颗小行星做研究,在最后一年要出报告的时候,小行星被撞没了……
  责任编辑:徐玲玲
其他文献
2015年3月,考研失败后,刘小猫(化名)顺理成章地加入到求职大军中,很快一份手游公司软件开发员的工作轻松到手。工作机会来得如此简单,刘小猫却犹豫了,他心里嘀咕“找工作哪有传说中的那么难,校招才刚刚开始,难道这么快就签‘卖身契’吗?会不会有更好的机会呢?”考虑了两天,他给手游公司打去电话,以不太适合为由潇洒地拒绝了。但接下来求职路上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却让刘小猫始料未及,更措手不及。  被幸运砸中
Hackson,注定会流行  36小时候,好几个黑科技产品问世。一个APP实现了让照片有喜怒哀乐等动态表情效果。并利用IBM Watson提供的语音识别与情感分析功能,能够对输入的语音进行情感分析,从而让照片中的人物展现适当的面孔。另一个APP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用户得自拍才能打开APP,赋予其私密性。此外,系统会根据自拍照表情辨识出使用者的情绪,并且逐日记录,所以它名叫情绪日记。还有一个软件,装在
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随着“10,9,8……2,1,发射!”的倒数计时,耸立的发射架上传来阵阵轰鸣,火箭破空而去,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这枚火箭是长征六号,它将20颗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的发射记录。  在这20颗卫星中,有一颗叫“紫丁香二号”,是我国首颗由学生设计、研制与管控的纳卫星(通常指质量小于10千克、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卫星。与微型卫星相比,其对遥感系统
第一次踏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称“马院”)所在的善斋,  我就恍惚间有踏入美术馆的感觉——大门两侧摆放着马克思和鲁迅的雕像,  楼梯口错落有致地垂下几盏清雅的手绘灯笼,走廊里陈列着绘画、陶瓷、剪纸、招贴等各种艺术作品,  它们以不同的形式描绘中国近现代风起云涌的历史、熠熠生辉的人物。  驻足其间,那些讲不完的故事、忘不掉的瞬间扑面而来……  很难想象这些是美术学院一年级学生的作品,更让人意想
学文献出身,又埋首学术研究,葛兆光的阅读量很大。他在学问上求新求变,不断开辟新领域,读书习惯却多少显得有些“保守”,遵循三十多年前所受的学术训练,在日记本和电脑上做笔记和摘钞。《且借纸遁》是葛兆光在1994年~2011年间泛览“杂书”所作的笔记和摘钞,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他对思想史问题的持续关注,以及敏锐地从其他学术领域发现问题线索的能力。葛教授自谦要借此到专业之外透一口气,实际上却在不经意间打开了一
有人说:在公司里做好工作,就是找到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事实上,“找到合适的人”的难度要比“做合适的事情”高出好几个数量级。在用人单位实践中,“招人难”(尤其是招聘高学历人才难)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座大山。相信很多管理人员都有类似的体验:一边是各种压力,堆积如山的工作就在眼前,时间紧任务重,亟需人手来一起工作;另一边是各种顾虑,人员成本、上手难度、积极性、员工稳定性、团队契合度……很多费脑的因素
提起武大樱花的来历,就要追溯到一段令人心酸的曲折往事。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创的国立武汉大学在珞珈山大兴土木,  劈山建校,逐渐将这片原本乱石丛生、坟冢遍地的荒山野岭,变成了美丽的大学校园。  经过9年的植树造林,珞珈山林木葱茏,花丛掩映,成为华中最好的植物园,被郭沫若盛赞为武汉三镇的“物外桃源”。然而,正当武大的发展势头蒸蒸日上之时,日军的侵华战争打响了。至1938年初,武汉形势吃紧,武汉大学
近年来,虽然对公益领域感兴趣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但不少人仍不会将公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这是因为他们看到公益从业者面临的收入不足、跳槽难等问题。早期的公益从业者也对转型充满迷茫,他们不知道能转到哪行,也不确定自己具备什么样的竞争力。这种情况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公益人才的专业性出了问题,从业者自身的专业性不足,在职场中缺乏竞争力。如果从业者掌握了充足的专业技能,即便不在公益领域,仍然有多种职业可能性。  看
又爱又恨  四年前我进入复旦。还记得刚到时,我领到了一本好几百页的砖头书,辅导员告诉我们这是大学选课指南。我当时心里就吃了一惊,打开书翻了翻,发现我们中文系要修的不仅有诗词格律这样的专业课,也有五花八门的选修课程,而这些课程大部分来自“八竿子打不着边”的学院。那时候我才知道,复旦大学在2005年就开始推行通识教育了。因此我2011年来到复旦读书的时候,需要学习6个核心模块的通识课程,涵盖传统文学、
不久前一篇讲村官的文章火爆网络,它讲述了一些乡村中阴暗的部分,有些人为村官感到不值,觉得大好青春不应该浪费在经济、观念落后的地方,应该在其他地方发挥更大的价值,很多人不解他为什么还坚持留在乡村。虽然我不是大学生村官,但是也有过类似的深入乡村的经历,我想我可能能理解他留在乡村的理由。  第一次接触真正的乡村  我第一次深入接触真正的乡村是2011年,此前都是浅尝辄止。在云南边陲的大山上,滇缅边境。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