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故乡叫吴院。说“院”,其实是一个村落。偌大的吴院前面是临河。临河不长,起于吴院西北约五六公里处的落牌庄山脚下,一路欢歌、狂奔,注入位于中国西南的赤水河。
临河由北向南,阻断了吴院两百多户人西出村落。自古以来,吴院人都是蹚河涉水而过。若遇夏季河水暴涨,河床加宽,水面增至二三十米,便无法蹚过,其余时节,水面不足十米。吴院人为了方便蹚水过河,不知从何时起,便在临河中安放了石墩,三步一米,借助石墩走过齐腰的河水。
那年,村民们自筹资金修建通村公路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临河上没有桥。在那个年代,为了修桥通车,临近过年,有的村民卖了腊肉,有的把自家的老母鸡也卖了,村支书大年三十早上还挨家挨户去收修桥的集资款。春节一过,吴院人便开始上工,村民们花了一千多块钱从交通部门租来了修桥的拱架模板。
那是一个温饱都还没有解决的年月,村民们在家吃完早饭后,就齐刷刷地来到临河岸边,抬石头、夯石块、和水泥、挑砂浆,男女老少齐上阵。那年头,出去打工的青壮年男子很少很少,一座跨度十几米的石拱桥在吴院男子的号子声中很快就建起来了。从那以后,吴院的人们进村出寨或是运输粮食,都从桥上经过,无论涨水还是枯水,都可以平安地从桥上走过。
桥的下方是一个拦河坝。那时候的临河,清澈见底,鱼翔浅岸,是吴院孩童的乐园。一群小孩在炎热的夏天,从吴院奔来河边,三两下子脱掉衣服裤子,扑通跳到水里,或者在水中央蛙游,或是在水面上仰睡,或是在水底潜伏。胆大一些的孩子睁大双眼潜伏在水底,从河底寻来古怪的鹅卵石;胆小的则是紧闭双眼很快就浮出水面透气,生怕被平静的河水夺去了幼小的生命。
我的童年夏季就是这样度过的。
那时候的桥下,成群嬉戏的孩子无比快乐,即便是匆匆从桥上走过的赶场回来的男女老少,也会驻足观看。孩子们或潜在水底,或漂在水面,姿势五花八门,尽管只是几个单调的“狗刨骚”“倒仰肚”“瓮水猫”“踩假水”……可那份天真无邪却正是大人们寻找的逝去多年的乐园。凡是在吴院长大的人,都在那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多年以后,桥下依然是吴院成年男子回味的天堂。
最近几年,临河静默了,不再像从前那样怒吼和疯狂。每一次我从桥上走过,昔日的那种欢畅不在,桥下再也没有什么好看的风景。拦河坝的水浅了,塑料、泡沫、枝丫、纸片在那里打了一个转后,有的挂在了岸边的沙石上,有的顺着水流漂到了下一站。
桥的上游是一个乡场,每逢农历二、五、八赶集,乡场附近村落的人们就背着粮食、蔬菜、水果在这里换成钞票,然后又换成肥料、种子背回家里。住在乡场的本地人、外地人吃了饭就把剩余的菜叶、油汤倾进河里,或者是买回来电器后,拆了包装,把不要的纸盒、塑胶板丢进河中。看着废弃的物体像漂流的河灯一样顺着水流远去,站在岸上的人们才能体会到心里的惬意和畅快。
如今站在桥上,看不见戏水的孩子,也看不见浅游的小鱼,河床不足五米,水深不足三十公分,水流懒懒的,浪花夹着一股怪味。驻足桥上,迎面而来的是一群摩的司机,他们会热情地问:“去不去镇上?十块钱跑一趟。”或者是:“去哪里?租我的摩托车嘛。”
桥是从临河岸边的省道线通往吴院和另一个镇子的唯一关隘。那时候,这座桥是属于吴院人的。后来,镇上的柏油路要从这里经过,桥太小,镇里的领导说要炸了另外修。吴院人说,当初修这桥的时候,架桥的拱架是花钱租来的,为了攒起修桥的经费,人们把老母鸡都卖了。他们说什么也不允许炸桥。无论镇里的干部如何宣传,村民就是一个字:不!那些时日,吴院人为了保护那座见证了吴院通达外面世界的历史性小桥,夜夜有人把守。他们把电路架到桥头,搭起工棚,轮番看护,生怕在某一个夜晚,桥被炸掉了。
我是从吴院蹚水过河走出来的,也是从桥上回到吴院的。那一年,镇长来找我,说去我家乡。我欣然应允。在车上,镇长跟我说了桥的事,其实,我早已知道个中缘由,只是我也认定那桥是吴院的私有财产,不是公共财产。回想那个年代,就连拱架也要花钱租,村民们修桥没要政府一分补助,吴院人卖腊肉、卖鸡蛋、卖粮食,攒钱修桥修公路。尽管那时候我刚记事,但我内心强烈地支持乡亲们的做法。
社会就像一座马车,它最大的推手是人。我回到吴院,对乡亲们说明了道理,并告诉他们政府答应给予吴院通村公路一次补助性维修经费,以此作为炸桥的条件。不久,吴院人自己修的桥淹没在桥下的拦河坝中,新建起的是一座双拱加宽的石拱桥。桥通了,村民们出行更方便了。吴院两百多户村民中有三分之二从桥上远去了异地他乡,剩下的青年男子买来摩托车,聚集在这座桥上等待归来的人们。他们三五个、十多个一起,或是在桥上摆开场子打扑克候客,或是发动摩托车从桥头到桥尾来回奔驰,一旦有客车在桥头停了,就立刻拥过来询问下车的客人:“去哪里?来上我的车……”
我在桥下的童年,如今远逝,桥上的岁月却不属于我了,留给我的只是桥上的一道风景。
(选自《当代文学作品精选》,田绪清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有删改)
临河由北向南,阻断了吴院两百多户人西出村落。自古以来,吴院人都是蹚河涉水而过。若遇夏季河水暴涨,河床加宽,水面增至二三十米,便无法蹚过,其余时节,水面不足十米。吴院人为了方便蹚水过河,不知从何时起,便在临河中安放了石墩,三步一米,借助石墩走过齐腰的河水。
那年,村民们自筹资金修建通村公路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临河上没有桥。在那个年代,为了修桥通车,临近过年,有的村民卖了腊肉,有的把自家的老母鸡也卖了,村支书大年三十早上还挨家挨户去收修桥的集资款。春节一过,吴院人便开始上工,村民们花了一千多块钱从交通部门租来了修桥的拱架模板。
那是一个温饱都还没有解决的年月,村民们在家吃完早饭后,就齐刷刷地来到临河岸边,抬石头、夯石块、和水泥、挑砂浆,男女老少齐上阵。那年头,出去打工的青壮年男子很少很少,一座跨度十几米的石拱桥在吴院男子的号子声中很快就建起来了。从那以后,吴院的人们进村出寨或是运输粮食,都从桥上经过,无论涨水还是枯水,都可以平安地从桥上走过。
桥的下方是一个拦河坝。那时候的临河,清澈见底,鱼翔浅岸,是吴院孩童的乐园。一群小孩在炎热的夏天,从吴院奔来河边,三两下子脱掉衣服裤子,扑通跳到水里,或者在水中央蛙游,或是在水面上仰睡,或是在水底潜伏。胆大一些的孩子睁大双眼潜伏在水底,从河底寻来古怪的鹅卵石;胆小的则是紧闭双眼很快就浮出水面透气,生怕被平静的河水夺去了幼小的生命。
我的童年夏季就是这样度过的。
那时候的桥下,成群嬉戏的孩子无比快乐,即便是匆匆从桥上走过的赶场回来的男女老少,也会驻足观看。孩子们或潜在水底,或漂在水面,姿势五花八门,尽管只是几个单调的“狗刨骚”“倒仰肚”“瓮水猫”“踩假水”……可那份天真无邪却正是大人们寻找的逝去多年的乐园。凡是在吴院长大的人,都在那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多年以后,桥下依然是吴院成年男子回味的天堂。
最近几年,临河静默了,不再像从前那样怒吼和疯狂。每一次我从桥上走过,昔日的那种欢畅不在,桥下再也没有什么好看的风景。拦河坝的水浅了,塑料、泡沫、枝丫、纸片在那里打了一个转后,有的挂在了岸边的沙石上,有的顺着水流漂到了下一站。
桥的上游是一个乡场,每逢农历二、五、八赶集,乡场附近村落的人们就背着粮食、蔬菜、水果在这里换成钞票,然后又换成肥料、种子背回家里。住在乡场的本地人、外地人吃了饭就把剩余的菜叶、油汤倾进河里,或者是买回来电器后,拆了包装,把不要的纸盒、塑胶板丢进河中。看着废弃的物体像漂流的河灯一样顺着水流远去,站在岸上的人们才能体会到心里的惬意和畅快。
如今站在桥上,看不见戏水的孩子,也看不见浅游的小鱼,河床不足五米,水深不足三十公分,水流懒懒的,浪花夹着一股怪味。驻足桥上,迎面而来的是一群摩的司机,他们会热情地问:“去不去镇上?十块钱跑一趟。”或者是:“去哪里?租我的摩托车嘛。”
桥是从临河岸边的省道线通往吴院和另一个镇子的唯一关隘。那时候,这座桥是属于吴院人的。后来,镇上的柏油路要从这里经过,桥太小,镇里的领导说要炸了另外修。吴院人说,当初修这桥的时候,架桥的拱架是花钱租来的,为了攒起修桥的经费,人们把老母鸡都卖了。他们说什么也不允许炸桥。无论镇里的干部如何宣传,村民就是一个字:不!那些时日,吴院人为了保护那座见证了吴院通达外面世界的历史性小桥,夜夜有人把守。他们把电路架到桥头,搭起工棚,轮番看护,生怕在某一个夜晚,桥被炸掉了。
我是从吴院蹚水过河走出来的,也是从桥上回到吴院的。那一年,镇长来找我,说去我家乡。我欣然应允。在车上,镇长跟我说了桥的事,其实,我早已知道个中缘由,只是我也认定那桥是吴院的私有财产,不是公共财产。回想那个年代,就连拱架也要花钱租,村民们修桥没要政府一分补助,吴院人卖腊肉、卖鸡蛋、卖粮食,攒钱修桥修公路。尽管那时候我刚记事,但我内心强烈地支持乡亲们的做法。
社会就像一座马车,它最大的推手是人。我回到吴院,对乡亲们说明了道理,并告诉他们政府答应给予吴院通村公路一次补助性维修经费,以此作为炸桥的条件。不久,吴院人自己修的桥淹没在桥下的拦河坝中,新建起的是一座双拱加宽的石拱桥。桥通了,村民们出行更方便了。吴院两百多户村民中有三分之二从桥上远去了异地他乡,剩下的青年男子买来摩托车,聚集在这座桥上等待归来的人们。他们三五个、十多个一起,或是在桥上摆开场子打扑克候客,或是发动摩托车从桥头到桥尾来回奔驰,一旦有客车在桥头停了,就立刻拥过来询问下车的客人:“去哪里?来上我的车……”
我在桥下的童年,如今远逝,桥上的岁月却不属于我了,留给我的只是桥上的一道风景。
(选自《当代文学作品精选》,田绪清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