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系统分析了河南省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如缺乏深耕、播种不当、肥水管理不当、纹枯病、全蚀病和赤霉病的防治问题、药剂使用不科学等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指导意见。
[关键词]河南省小麦问题
中图分类号:S225.3 文献标识码:S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1―0313―01
1、引言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田间栽培技术的逐步改进,小麦产量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幅度提高,从而获得了农业生产的大丰收,进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一些不良的栽培措施,却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制约当前小麦产量和品质再提高的瓶颈。
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产麦大省,目前种植面积已接近532.3万公顷,面积、总产及商品量均居全国首位,其小麦生产的丰歉对全国乃至世界粮食市场都具有重要影响。2008年许多国家发生粮食危机,曾引起世界人民的恐慌,也给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敲响了粮食安全警钟,而素有“中国粮仓”美誉的河南省则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到2020年粮食增产150亿kg的重任。
2、河南省小麦栽培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2.1缺乏深耕
近年来随着农村农业劳动力外出转移,小麦在种植上有管理粗放的发展趋势。据调查,有30%~40%的农田小麦播种前没有深耕或只耙不耕,个别地块甚至严重到十多年未进行一次深耕,造成田间土壤结构严重板结。这是导致当前小麦病虫害严重,杂草丛生,抗旱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从而成为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2.2播种不当
2.2.1播期不适 没有根据小麦品种特性、温度高低、墒情大小确定小麦的适宜播期。播种过晚,小麦冬前分蘖少,甚至不能分蘖,植株根系生长不良,抗寒力减弱,对产量影响很大。也是造成小麦生长后期青干、晚熟、多病的重要因素。播种过早,由于气温高,麦苗生长较快,尤其是肥水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过旺拔节现象。抗寒力变弱,冬后则分蘖极易被大量冻死,降低群体头数,从而导致减产。
2.2.2播量问题
适宜的播量是小麦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最难掌控的栽培措施。播量过大,则造成秋播时底墒充足,底氮量偏大,导致拔节至孕穗期间群体偏大,在春季田间管理上处于被动地位,不敢进行肥水管理等促进措施,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十分不利,使个体发育弱,随之而来的是病虫害加重、穗头变小、易倒伏等;播量过小则会造成缺苗断垄或群体不足而减产。小麦播量受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土质、土壤肥力和水分含量、整地质量、播期早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精量或半精量播种(75~105kg/hm2)虽然有助于壮个体、控制群体,是小麦高产再高产的主要技术,但这是以理想的土壤条件为前提的。因此,在选择播量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做到因时因地制宜。
2.3肥水管理不当
是否施肥浇水要依据小麦田间长势长相决定,不能一概而论。实践证明,“一刀切”肥水管理不可取,只会造成小麦减产,品质低下。冬灌时期不当,浇水方法不妥,例如大水漫灌,易造成麦田冲、压、淤、淹现象。返青期肥水管理过早,易导致麦田发生冻害。追肥时,不少农民图省事,喜欢将肥料地表撒施,以致造成氮肥严重损失。试验表明,氮肥地面撒施肥效损失1/3~1/2,利用率较低。如果追施的是磷肥,虽然挥发损失有限,由于磷元素可移动性小,撒施地表的磷肥小麦利用率仍然很低。
2.4 纹枯病、全蚀病和赤霉病的防治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民对条锈病和白粉病防治意识的增强和防治技术的完善,危害小麦最严重的病害已转为纹枯病、全蚀病和赤霉病;而且目前推广的小麦品种对这3种病害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感染,缺乏高抗或免疫类型。加之这3种病害的最佳防治时期较病症出现时期大大提前,属于防远胜于治的病害,许多农民因不了解病害的发生规律和缺乏有效防治技术而错过最佳防治时期。这就要求各级农技人员首先转变观念,提高对纹枯病、全蚀病和赤霉病的重视程度和研究水平;同时,通过科技下乡、技术讲座、媒体宣传等形式,增强农民对这3种病害的认识和防治力度,有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2.5药剂使用不科学
小麦栽培管理中常出现的药剂使用问题一是乱用药,不管是否对症,发现是病害,乱用杀菌剂;发现是虫害,乱用杀虫剂;二是药剂配伍不合理,酸性药剂与碱性药剂混用,造成药效降低;三是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使麦田产生药害或引起人畜中毒,另外还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四是喷药时期不当,极易错过病虫草害防治最佳时期,使病虫草害加重,延误防治时机,造成防治成本加大,防效不理想,致使小麦产量和品质降低。
此外,生长调节剂的正确使用也很重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调节农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具有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在农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植物生长调剂种类繁多、鱼目混珠,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农户因使用不当造成减产减收的现象时有发生。小麦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剂型的选择。不同的调节剂具有不同对象、功效和用药时期,如果选择不当就会造成药害而达不到增产目的。其次是喷洒时间。有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温度十分敏感,应该在早晨露水干后、傍晚或阴天使用;如果在高温烈日下使用,有可能会对小麦造成伤害。再者是使用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特性不同,其使用方法也不同,如果方法不当,就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在使用时,要严格按照说明要求,喷洒时注意做好标记,防止重复使用;而且可根据气候和温度适当调节用量,一般在低温下用上限浓度、高温下用下限浓度。
参考文献
[1] 季书勤.强筋小麦高效栽培技术的创新与实践[J].河南农业科学,2003(10):6-7.
[2] 田云峰.河南小麦生产持续发展分析与展望[J].农业科技通讯,2009(7):6- 9 .
[3] 解宗方.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的科技支撑战略[J].农业科技管理,2009(4):4- 6.
作者简介
王玉玺,女,河南洛阳人,1991年10月2日生,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10级本科生。
曹青,女,河南洛阳人,1992年7月26日生,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10级本科生。
(上接第302页)
结论:
有轨迹可以看出澡头运动无明显突变,较为平顺,且能覆盖整个设计面积。
同时,可以利用ADAMS软件分析澡头输出点的合成速度、加速度,生成曲线,可以发现澡头运动无明显突变,较为平顺。搓澡速度连续性、平顺性较好,更为舒适。
参考文献
[1] 张春林.机械创新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 肖世德等.机电一体化系统监测与控制【M】.西南交大出版社,2011
[3](美)Solidworks高级教程:高级装配(叶修梓、陈超祥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120
[4] 机械原理(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主编:谢进 万朝燕 杜立杰 2010
[5] MATLAB教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张志涌,杨祖樱2010
作者简介
谢方祥(1992—— ),男,湖南常德人,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0级本科生,专业方向: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同晓雅(1991—— ),女,陕西渭南人,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1级本科生,专业方向:测控技术与仪器;
李鹏飞(1992—— ),男,安徽阜阳人,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0级本科生,专业方向:车辆工程。
[关键词]河南省小麦问题
中图分类号:S225.3 文献标识码:S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1―0313―01
1、引言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田间栽培技术的逐步改进,小麦产量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幅度提高,从而获得了农业生产的大丰收,进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一些不良的栽培措施,却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制约当前小麦产量和品质再提高的瓶颈。
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产麦大省,目前种植面积已接近532.3万公顷,面积、总产及商品量均居全国首位,其小麦生产的丰歉对全国乃至世界粮食市场都具有重要影响。2008年许多国家发生粮食危机,曾引起世界人民的恐慌,也给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敲响了粮食安全警钟,而素有“中国粮仓”美誉的河南省则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到2020年粮食增产150亿kg的重任。
2、河南省小麦栽培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2.1缺乏深耕
近年来随着农村农业劳动力外出转移,小麦在种植上有管理粗放的发展趋势。据调查,有30%~40%的农田小麦播种前没有深耕或只耙不耕,个别地块甚至严重到十多年未进行一次深耕,造成田间土壤结构严重板结。这是导致当前小麦病虫害严重,杂草丛生,抗旱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从而成为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2.2播种不当
2.2.1播期不适 没有根据小麦品种特性、温度高低、墒情大小确定小麦的适宜播期。播种过晚,小麦冬前分蘖少,甚至不能分蘖,植株根系生长不良,抗寒力减弱,对产量影响很大。也是造成小麦生长后期青干、晚熟、多病的重要因素。播种过早,由于气温高,麦苗生长较快,尤其是肥水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过旺拔节现象。抗寒力变弱,冬后则分蘖极易被大量冻死,降低群体头数,从而导致减产。
2.2.2播量问题
适宜的播量是小麦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最难掌控的栽培措施。播量过大,则造成秋播时底墒充足,底氮量偏大,导致拔节至孕穗期间群体偏大,在春季田间管理上处于被动地位,不敢进行肥水管理等促进措施,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十分不利,使个体发育弱,随之而来的是病虫害加重、穗头变小、易倒伏等;播量过小则会造成缺苗断垄或群体不足而减产。小麦播量受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土质、土壤肥力和水分含量、整地质量、播期早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精量或半精量播种(75~105kg/hm2)虽然有助于壮个体、控制群体,是小麦高产再高产的主要技术,但这是以理想的土壤条件为前提的。因此,在选择播量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做到因时因地制宜。
2.3肥水管理不当
是否施肥浇水要依据小麦田间长势长相决定,不能一概而论。实践证明,“一刀切”肥水管理不可取,只会造成小麦减产,品质低下。冬灌时期不当,浇水方法不妥,例如大水漫灌,易造成麦田冲、压、淤、淹现象。返青期肥水管理过早,易导致麦田发生冻害。追肥时,不少农民图省事,喜欢将肥料地表撒施,以致造成氮肥严重损失。试验表明,氮肥地面撒施肥效损失1/3~1/2,利用率较低。如果追施的是磷肥,虽然挥发损失有限,由于磷元素可移动性小,撒施地表的磷肥小麦利用率仍然很低。
2.4 纹枯病、全蚀病和赤霉病的防治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民对条锈病和白粉病防治意识的增强和防治技术的完善,危害小麦最严重的病害已转为纹枯病、全蚀病和赤霉病;而且目前推广的小麦品种对这3种病害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感染,缺乏高抗或免疫类型。加之这3种病害的最佳防治时期较病症出现时期大大提前,属于防远胜于治的病害,许多农民因不了解病害的发生规律和缺乏有效防治技术而错过最佳防治时期。这就要求各级农技人员首先转变观念,提高对纹枯病、全蚀病和赤霉病的重视程度和研究水平;同时,通过科技下乡、技术讲座、媒体宣传等形式,增强农民对这3种病害的认识和防治力度,有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2.5药剂使用不科学
小麦栽培管理中常出现的药剂使用问题一是乱用药,不管是否对症,发现是病害,乱用杀菌剂;发现是虫害,乱用杀虫剂;二是药剂配伍不合理,酸性药剂与碱性药剂混用,造成药效降低;三是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使麦田产生药害或引起人畜中毒,另外还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四是喷药时期不当,极易错过病虫草害防治最佳时期,使病虫草害加重,延误防治时机,造成防治成本加大,防效不理想,致使小麦产量和品质降低。
此外,生长调节剂的正确使用也很重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调节农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具有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在农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植物生长调剂种类繁多、鱼目混珠,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农户因使用不当造成减产减收的现象时有发生。小麦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剂型的选择。不同的调节剂具有不同对象、功效和用药时期,如果选择不当就会造成药害而达不到增产目的。其次是喷洒时间。有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温度十分敏感,应该在早晨露水干后、傍晚或阴天使用;如果在高温烈日下使用,有可能会对小麦造成伤害。再者是使用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特性不同,其使用方法也不同,如果方法不当,就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在使用时,要严格按照说明要求,喷洒时注意做好标记,防止重复使用;而且可根据气候和温度适当调节用量,一般在低温下用上限浓度、高温下用下限浓度。
参考文献
[1] 季书勤.强筋小麦高效栽培技术的创新与实践[J].河南农业科学,2003(10):6-7.
[2] 田云峰.河南小麦生产持续发展分析与展望[J].农业科技通讯,2009(7):6- 9 .
[3] 解宗方.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的科技支撑战略[J].农业科技管理,2009(4):4- 6.
作者简介
王玉玺,女,河南洛阳人,1991年10月2日生,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10级本科生。
曹青,女,河南洛阳人,1992年7月26日生,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10级本科生。
(上接第302页)
结论:
有轨迹可以看出澡头运动无明显突变,较为平顺,且能覆盖整个设计面积。
同时,可以利用ADAMS软件分析澡头输出点的合成速度、加速度,生成曲线,可以发现澡头运动无明显突变,较为平顺。搓澡速度连续性、平顺性较好,更为舒适。
参考文献
[1] 张春林.机械创新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 肖世德等.机电一体化系统监测与控制【M】.西南交大出版社,2011
[3](美)Solidworks高级教程:高级装配(叶修梓、陈超祥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120
[4] 机械原理(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主编:谢进 万朝燕 杜立杰 2010
[5] MATLAB教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张志涌,杨祖樱2010
作者简介
谢方祥(1992—— ),男,湖南常德人,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0级本科生,专业方向: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同晓雅(1991—— ),女,陕西渭南人,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1级本科生,专业方向:测控技术与仪器;
李鹏飞(1992—— ),男,安徽阜阳人,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0级本科生,专业方向:车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