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比较复杂,对技术要求比较高,质量安全问题是建筑施工中最重要的问题。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能够降低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概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建筑企业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工程的质量安全受到影响。本文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推广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推广策略
社会的发展使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对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建筑企业在不断的优化施工工艺,并积极的使用新材料,但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为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就需要加大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
1、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问题
我国的建筑企业规模参差不齐,有的建筑企业规模比较小,缺乏完善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在具体的工程施工中,会存在许多违规操作情况,导致建筑市场比较混乱。比如,对施工项目进行层层包转,但又没有签订相应的合同;检测报告弄虚作假,将质量不合格的工程判定为合格;在对工程进行设计时,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勘察,导致设计文件中的内容不全面,勘察资料失真等。这些都是因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工作没有执行到位造成的。
1.2建筑材料存在质量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是最大的,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工程质量肯定会不合格。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由于对材料的质量监管不严,导致工程质量存在安全隐患。比如,防水材料质量不合格,存在缝隙、孔洞等情况,会在建筑投入使用后出现渗漏水情况;混凝土、水泥和钢筋等材料都属于结构性材料,如果这些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就会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还会增加其安全隐患;模板、扣件内材料属于周转性材料,当这些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时,虽然不会直接对建筑物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在建筑使用比较长的时间后,会加快其老化的速度,增加其危险性。此外,钢筋绑扎不规范、砌筑质量达不到标准等也是工程施工质量中最常见的问题。根据调查,钢筋安装的合格率只达到35.8%,基本合格的工程只达到56.8%,有7.4%不达标。砌筑质量合格率、基本合格率分别为24%和74%。
1.3監督技术管理手段落后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很快,但工程质量监督技术管理手段却十分落后,与建筑行业的发展不匹配,导致许多建筑物的质量都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在对工程质量进行安全监督时,仍然采用人工监督的方式,技术人员通过对工程进行实际调查,收集与工程质量安全有关的数据,再对其进行分析。但技术人员在收集数据资料的时候,对工程的调查不全面,或者直接采用设计文件中的数据,使得数据的准确性得不到保障,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出的结果,其准确性难以令人信服。在实际的施工中,有些工序的操作顺序没有进行严格控制。例如,采用升板法对脱模施工时,应该先对四个角落、四边施工,再对中央施工,时间一般控制在10s,上升高度控制在5-8mm,再按照相同的方法,先开动四边边柱的升板机,再开动中间柱子的升板机,将板分开以后,对升差进行调整,使整体能够同步提升,否则会造成板断裂。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有些施工人员却没有严格按照这样的顺序施工。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收集到的资料也会不准确。要改变这种情况,还需要改进监督技术管理手段,将信息技术利用起来,建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系统,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
2、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推广策略
2.1完善质量安全监督体系
在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安全监督管理时,要有完善的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做保障,并严格按照监督体系执行监督工作,才能够取得比较好的监督效果。在制定质量安全监督体系的时候,需要明确质量安全标准,并针对每一项具体的操作制定严格的标准。比如,制定实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标准;明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流程;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对人员的安排;各工作岗位的职责等。根据施工面积配备工作人员,当其低于10000m2时,至少要有1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当其超过10000m2时,应安排2-3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当施工面积超过50000m2,则应该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安排生产,如果分包单位的工作人员超过50人,则应该每50人安排一名安全管理人员。只有将所有影响工程质量安全的因素都列入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中,利用制度对监督工作进行约束,才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性,确保工程质量的安全性。
2.2对技术监督手段进行创新
传统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是由人工操作的,缺少技术含量,要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效率,就需要对技术监督手段进行创新,使其能够满足实际的施工需要,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比如,在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时,要选用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专业仪器,对工程质量的安全性进行全面的检测,并将所有的检测结果都反映在仪器上。通过专业仪器获得的数据精准性更高,能够减少测量误差,还能简化检测流程。同时,应建立数字监控平台,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的监控,一旦发现存在影响质量的安全隐患,应及时的采取措施消除隐患,确保工程质量。以接头的绑扎为例,利用监控平台对整个绑扎过程进行监督,并对每个环节进行检测。接头不能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弯折处的距离不得低于10d,要利用工具对此距离进行测量。在绑扎的时候,要将各个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相互错开,并控制好绑扎接头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在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中的比例。如受拉区不能超过25%,受压区不能超过50%,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能低于25mm,在受力钢筋直径超过22mm的时候,不能采用绑扎接头等。在完成每个步骤后都要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录入数字监控系统中,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
2.3加大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力度
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监督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且需要不断的增加监督力度,才能够将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度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达到比较好的监督效果。比如,施工部门、采购部门、材料管理部门等要加强协作,施工部门要和材料管理部门都要参与原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工作,在对材料进行管理时,需要施工部门与管理部门共同合作,才能够保证所采购的材料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材料的供应不会影响施工进度。所以,在各个部门的共同协作下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才能够使工程质量的安全性有所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应完善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对技术监督手段进行创新,并加大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力度,才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效率,确保工程质量能够达到设计标准,降低其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从而为建筑企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树彬.探析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技术管理目前现状和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6,(46):132-133.
【关键词】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推广策略
社会的发展使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对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建筑企业在不断的优化施工工艺,并积极的使用新材料,但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为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就需要加大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
1、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问题
我国的建筑企业规模参差不齐,有的建筑企业规模比较小,缺乏完善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在具体的工程施工中,会存在许多违规操作情况,导致建筑市场比较混乱。比如,对施工项目进行层层包转,但又没有签订相应的合同;检测报告弄虚作假,将质量不合格的工程判定为合格;在对工程进行设计时,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勘察,导致设计文件中的内容不全面,勘察资料失真等。这些都是因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工作没有执行到位造成的。
1.2建筑材料存在质量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是最大的,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工程质量肯定会不合格。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由于对材料的质量监管不严,导致工程质量存在安全隐患。比如,防水材料质量不合格,存在缝隙、孔洞等情况,会在建筑投入使用后出现渗漏水情况;混凝土、水泥和钢筋等材料都属于结构性材料,如果这些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就会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还会增加其安全隐患;模板、扣件内材料属于周转性材料,当这些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时,虽然不会直接对建筑物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在建筑使用比较长的时间后,会加快其老化的速度,增加其危险性。此外,钢筋绑扎不规范、砌筑质量达不到标准等也是工程施工质量中最常见的问题。根据调查,钢筋安装的合格率只达到35.8%,基本合格的工程只达到56.8%,有7.4%不达标。砌筑质量合格率、基本合格率分别为24%和74%。
1.3監督技术管理手段落后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很快,但工程质量监督技术管理手段却十分落后,与建筑行业的发展不匹配,导致许多建筑物的质量都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在对工程质量进行安全监督时,仍然采用人工监督的方式,技术人员通过对工程进行实际调查,收集与工程质量安全有关的数据,再对其进行分析。但技术人员在收集数据资料的时候,对工程的调查不全面,或者直接采用设计文件中的数据,使得数据的准确性得不到保障,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出的结果,其准确性难以令人信服。在实际的施工中,有些工序的操作顺序没有进行严格控制。例如,采用升板法对脱模施工时,应该先对四个角落、四边施工,再对中央施工,时间一般控制在10s,上升高度控制在5-8mm,再按照相同的方法,先开动四边边柱的升板机,再开动中间柱子的升板机,将板分开以后,对升差进行调整,使整体能够同步提升,否则会造成板断裂。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有些施工人员却没有严格按照这样的顺序施工。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收集到的资料也会不准确。要改变这种情况,还需要改进监督技术管理手段,将信息技术利用起来,建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系统,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
2、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推广策略
2.1完善质量安全监督体系
在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安全监督管理时,要有完善的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做保障,并严格按照监督体系执行监督工作,才能够取得比较好的监督效果。在制定质量安全监督体系的时候,需要明确质量安全标准,并针对每一项具体的操作制定严格的标准。比如,制定实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标准;明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流程;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对人员的安排;各工作岗位的职责等。根据施工面积配备工作人员,当其低于10000m2时,至少要有1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当其超过10000m2时,应安排2-3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当施工面积超过50000m2,则应该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安排生产,如果分包单位的工作人员超过50人,则应该每50人安排一名安全管理人员。只有将所有影响工程质量安全的因素都列入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中,利用制度对监督工作进行约束,才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性,确保工程质量的安全性。
2.2对技术监督手段进行创新
传统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是由人工操作的,缺少技术含量,要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效率,就需要对技术监督手段进行创新,使其能够满足实际的施工需要,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比如,在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时,要选用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专业仪器,对工程质量的安全性进行全面的检测,并将所有的检测结果都反映在仪器上。通过专业仪器获得的数据精准性更高,能够减少测量误差,还能简化检测流程。同时,应建立数字监控平台,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的监控,一旦发现存在影响质量的安全隐患,应及时的采取措施消除隐患,确保工程质量。以接头的绑扎为例,利用监控平台对整个绑扎过程进行监督,并对每个环节进行检测。接头不能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弯折处的距离不得低于10d,要利用工具对此距离进行测量。在绑扎的时候,要将各个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相互错开,并控制好绑扎接头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在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中的比例。如受拉区不能超过25%,受压区不能超过50%,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能低于25mm,在受力钢筋直径超过22mm的时候,不能采用绑扎接头等。在完成每个步骤后都要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录入数字监控系统中,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
2.3加大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力度
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监督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且需要不断的增加监督力度,才能够将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度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达到比较好的监督效果。比如,施工部门、采购部门、材料管理部门等要加强协作,施工部门要和材料管理部门都要参与原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工作,在对材料进行管理时,需要施工部门与管理部门共同合作,才能够保证所采购的材料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材料的供应不会影响施工进度。所以,在各个部门的共同协作下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才能够使工程质量的安全性有所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应完善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对技术监督手段进行创新,并加大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力度,才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效率,确保工程质量能够达到设计标准,降低其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从而为建筑企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树彬.探析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技术管理目前现状和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6,(46):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