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翠湖科技园商务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总结了生态商务区从定位分析、规划格局、景观脉络、建筑设计四个层面贯穿主题的城市设计方法。
【关键词】翠湖科技园 商务核心区 生态商务区 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Cuihu EBD design in Beijing, this article summed up the EBD design method from four aspects: positioning analysis, planning structure,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KEYWORDS:Cuih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on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Ecology business district, Urban design
城市CBD到EBD的进化
我国大中型城市从早期的单一中心模式逐渐发展为多中心格局。北京目前已形成CBD、金融街和中关村海淀园三个核心商务区,及望京、丽泽、亦庄等多个商务副中心。传统商务区的种种缺陷,迫使人们在新兴商务区建设中开始注重人本资源和生态环境,从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到EBD(ecology business district)的进化成为必然趋势。
翠湖商务区的特色定位
翠湖科技园商务核心区城市设计项目,是北京市海淀北部新区的中心商务区。总用地面积约150公顷,由位于北清路和稻香湖路交汇处的三个地块组成。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区的创新高地,该项目填补了北京市北部商务区的空白。翠湖科技园是以科研创新为主导、以高端项目为支持的综合产业园区。本次规划的商务核心区将依托园区内产业群,形成集商务办公、金融服务、酒店公寓、主题公园、科技展示、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生态城市中心。
环比北京市其他商务中心,翠湖科技园商务核心区的两大优势在于自然环境和科研氛围。规划区域内,水网纵横的自然景观已形良好的生态图景;未来城市建设将形成高效的都市图景。两种图景叠加得出总体设计思路:科技文化脉络与经济交通动线共同交汇,绿色河谷通廊与生态商务组团相互交织,共同构建基于生态与科技理念的翠湖商务核心区全景新未来。
创造商务区的绿色生活
传统CBD由于高密度聚集写字楼,人员密集、交通拥挤,环境恶化。本次规划凭借翠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提出优于CBD的EBD生活,让城市充满更多活力和生机。
据此提出核心概念“海蕴翠都”,即以“水”汇聚经济科技发展能量,以“绿”打造海淀战略之都和生态之都。其核心原则包括:规划格局与健康的绿色生活相结合;建筑形态与丰富的山水景观相结合。
规划格局
翠湖商务核心区由三条景观轴线贯穿三大主题,辐射多个节点。三条轴线:以基地内河谷景观带构建南北向中央景观纵轴;以北清路构建东西向沿街景观横轴;以现有的显龙峰-风之谷轴线构建斜向兴奋轴。三大主题:青风之谷、碧水之堤、绿野之丘。
青风之谷
山润青风,萌种滋生。A区位于基地南部西侧,建筑群布局自东北最高点沿西南方向逐渐降低,逐步向环保园已有建筑高度过度。保留基地现有的风车群景观,布置科文化展示、金融办公、酒店公寓。科技中心和文化中心如两颗种子,汲取自然能量萌发生长。
碧水之堤
翠逸河谷,长堤漫步。B区位于基地南部东侧,建筑群布局北高南低,河道居中纵穿而过。根据地块现状河道景观,打造商务办公、滨水公园、会议中心的景观综合体。层次多变的立体通廊,顺延河道凌空架设,穿越并连通两岸楼群,形成绿谷叠合空中花园的景象。
绿野之丘
绿蔓山丘,林野呼吸。C区位于基地北部,三面环水,建筑群布局西高东低。依托环水趋势和大规模绿化,营建科研办公、生态居住、娱乐休闲的时尚休闲社区。生态楼群错落起伏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体现生态商务区的内涵。
景观脉络
水系延伸
三块基地内水系特征不同,其中A区临水延伸;B区河水穿过;C区三面环水。利用其差异设计滨水景观与建筑空间互动。A区结合科技文化展馆,建筑平台架至外部水面,延伸现有的“风之谷”亲水空间。B区整体构思为河谷绿堤,结合河岸景观营造错落有致、层次丰富的滨水空间。C区水面与绿地形成斑块式拼接,休闲步道嵌入并分割户外休闲空间,有效增加滨水活动界面。
绿脉连续
在交通框架下设计内部路网,植入高密度景观步道。建筑群组结合绿化形成多样景观布局,立体绿脉延展贯穿三个地块。
A区绿化沿风之谷轴线斜向展开,向两侧渗透延伸。利用“绿帆-风之谷”景观整合西南向轴线上与显龙峰的对景,北侧建筑通过廊桥与地铁后山线稻香湖站接驳。绿化平台如根脉延伸,将不同功能的建筑连缀,生成便捷、高效、连续的生态步行系统。
B区绿化以中央河谷为主干,向东西两侧形成分支。河畔裙房沿堤岸逐渐展开,建筑与滨河绿地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营造层次丰富、视野开阔的绿色走廊。办公塔楼对称阵列于河谷两岸,与起伏相连的裙房形成序列空间。点式高层与绿坡裙房集中布置于中部,南北绿色走廊向北延伸达到高潮。
C区地面绿化以绿丘为中心,向周边地块辐射。中部塔楼与绿坡裙房组合,向北继续演绎中央绿轴,构成核心魅力空间。周边点式塔楼群沿河岸均布,建筑内部绿色开放空间创造理想办公空间。
建筑设计
建筑本身是连续地景的重要组成,其边缘为室内外景观的自然过度。建筑与景观相融、塔楼与裙房相连、堤岸与街道相贯、廊桥与平台相通,建立连续的非机动车系统,提供开放的观景体验。高层建筑以点式塔楼为主,集中布置在地块中部,以保证园区视野开放;底层裙房为塔楼提供服务和公共空间,并通过种植缓坡和廊桥实现景观的整体性创造。建筑设计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绿地多层叠合
规划区域内现状绿化丰富,设计将已有绿地以不同方式保留在新建筑的不同位置。使新的城市开发不因建筑占地损失原有绿化,也不仅仅满足于建筑与绿地并置,保持原有绿化面积,而是通过建筑与绿化融合的方式,有效增加绿色空间。在现状绿地保存基础上,建筑群体设计注重處理塔楼、裙房、地下空间以及河岸的空间关系,创造多层次绿地叠合效果。
规划范围内地下水位较高,地下空间采用经济型浅挖式,保证地上绿化面积并高效补充地上建筑功能。地下空间形态与折线型裙房相结合,局部设置下沉式广场,引入阳光空气形成连续建筑群的兴奋点和创意点。通过典型断面分析,提出自行车道、滨水步道、下沉广场、屋顶露台和屋面绿化的层级组合模式。
立体穿插模式
提倡绿色通勤和健康生活,自行车道与步行道结合整体场地景观设计。沿河、沿街、沿坡修建四通八达、纵横相连的专用自行车道或栈道。构建穿越建筑、穿越街区、穿越河道,安全便捷的非机动车交通体系。
为实现低碳生活设计塔楼与裙房的基本单元模块,塔楼、裙房、基底三部分穿插叠合。塔楼屋面与幕墙相连成流动立面,为屋顶绿化和边庭绿化提供空间。裙房提供商业服务及其他辅助功能,裙房屋顶种植补偿地面绿化,步道贯穿开敞空间。基地绿化结合河道和城市干道景观设计。
塔楼绿化方式
塔楼绿化对应不同地块采用三种补偿模式:立体嵌入块状绿化、横向插入片状绿化、纵向穿插柱状绿化。办公楼内布置半开敞绿色阳台调节生态微气候,形成绿块元素;街区两侧办公楼嵌入带状绿化,创造视野开阔的绿色空间;纵向柱块叠升在塔楼内分段绿化,强化建筑体块造型。
分散在塔楼之上的空中花园,通过裙房屋顶平台与跨街、跨河廊桥多元连接,构建层次丰富的多维度绿化体系。增强建筑内外、建筑之间的绿化景观体验的流动性。鼓励人们走向户外亲近自然,享受城市氧吧的高品质生活。
结语
我国城市经济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商务核心区的多元化成为必然趋势。翠湖科技园商务核心区城市设计项目,是对生态商务区的一次空间尝试,从规划格局到建筑景观设计贯穿生态概念。城市设计阶段EBD的综合研究对辅助城市规划和明确开发意图发挥重要作用。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翠湖科技园 商务核心区 生态商务区 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Cuihu EBD design in Beijing, this article summed up the EBD design method from four aspects: positioning analysis, planning structure,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KEYWORDS:Cuih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on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Ecology business district, Urban design
城市CBD到EBD的进化
我国大中型城市从早期的单一中心模式逐渐发展为多中心格局。北京目前已形成CBD、金融街和中关村海淀园三个核心商务区,及望京、丽泽、亦庄等多个商务副中心。传统商务区的种种缺陷,迫使人们在新兴商务区建设中开始注重人本资源和生态环境,从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到EBD(ecology business district)的进化成为必然趋势。
翠湖商务区的特色定位
翠湖科技园商务核心区城市设计项目,是北京市海淀北部新区的中心商务区。总用地面积约150公顷,由位于北清路和稻香湖路交汇处的三个地块组成。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区的创新高地,该项目填补了北京市北部商务区的空白。翠湖科技园是以科研创新为主导、以高端项目为支持的综合产业园区。本次规划的商务核心区将依托园区内产业群,形成集商务办公、金融服务、酒店公寓、主题公园、科技展示、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生态城市中心。
环比北京市其他商务中心,翠湖科技园商务核心区的两大优势在于自然环境和科研氛围。规划区域内,水网纵横的自然景观已形良好的生态图景;未来城市建设将形成高效的都市图景。两种图景叠加得出总体设计思路:科技文化脉络与经济交通动线共同交汇,绿色河谷通廊与生态商务组团相互交织,共同构建基于生态与科技理念的翠湖商务核心区全景新未来。
创造商务区的绿色生活
传统CBD由于高密度聚集写字楼,人员密集、交通拥挤,环境恶化。本次规划凭借翠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提出优于CBD的EBD生活,让城市充满更多活力和生机。
据此提出核心概念“海蕴翠都”,即以“水”汇聚经济科技发展能量,以“绿”打造海淀战略之都和生态之都。其核心原则包括:规划格局与健康的绿色生活相结合;建筑形态与丰富的山水景观相结合。
规划格局
翠湖商务核心区由三条景观轴线贯穿三大主题,辐射多个节点。三条轴线:以基地内河谷景观带构建南北向中央景观纵轴;以北清路构建东西向沿街景观横轴;以现有的显龙峰-风之谷轴线构建斜向兴奋轴。三大主题:青风之谷、碧水之堤、绿野之丘。
青风之谷
山润青风,萌种滋生。A区位于基地南部西侧,建筑群布局自东北最高点沿西南方向逐渐降低,逐步向环保园已有建筑高度过度。保留基地现有的风车群景观,布置科文化展示、金融办公、酒店公寓。科技中心和文化中心如两颗种子,汲取自然能量萌发生长。
碧水之堤
翠逸河谷,长堤漫步。B区位于基地南部东侧,建筑群布局北高南低,河道居中纵穿而过。根据地块现状河道景观,打造商务办公、滨水公园、会议中心的景观综合体。层次多变的立体通廊,顺延河道凌空架设,穿越并连通两岸楼群,形成绿谷叠合空中花园的景象。
绿野之丘
绿蔓山丘,林野呼吸。C区位于基地北部,三面环水,建筑群布局西高东低。依托环水趋势和大规模绿化,营建科研办公、生态居住、娱乐休闲的时尚休闲社区。生态楼群错落起伏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体现生态商务区的内涵。
景观脉络
水系延伸
三块基地内水系特征不同,其中A区临水延伸;B区河水穿过;C区三面环水。利用其差异设计滨水景观与建筑空间互动。A区结合科技文化展馆,建筑平台架至外部水面,延伸现有的“风之谷”亲水空间。B区整体构思为河谷绿堤,结合河岸景观营造错落有致、层次丰富的滨水空间。C区水面与绿地形成斑块式拼接,休闲步道嵌入并分割户外休闲空间,有效增加滨水活动界面。
绿脉连续
在交通框架下设计内部路网,植入高密度景观步道。建筑群组结合绿化形成多样景观布局,立体绿脉延展贯穿三个地块。
A区绿化沿风之谷轴线斜向展开,向两侧渗透延伸。利用“绿帆-风之谷”景观整合西南向轴线上与显龙峰的对景,北侧建筑通过廊桥与地铁后山线稻香湖站接驳。绿化平台如根脉延伸,将不同功能的建筑连缀,生成便捷、高效、连续的生态步行系统。
B区绿化以中央河谷为主干,向东西两侧形成分支。河畔裙房沿堤岸逐渐展开,建筑与滨河绿地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营造层次丰富、视野开阔的绿色走廊。办公塔楼对称阵列于河谷两岸,与起伏相连的裙房形成序列空间。点式高层与绿坡裙房集中布置于中部,南北绿色走廊向北延伸达到高潮。
C区地面绿化以绿丘为中心,向周边地块辐射。中部塔楼与绿坡裙房组合,向北继续演绎中央绿轴,构成核心魅力空间。周边点式塔楼群沿河岸均布,建筑内部绿色开放空间创造理想办公空间。
建筑设计
建筑本身是连续地景的重要组成,其边缘为室内外景观的自然过度。建筑与景观相融、塔楼与裙房相连、堤岸与街道相贯、廊桥与平台相通,建立连续的非机动车系统,提供开放的观景体验。高层建筑以点式塔楼为主,集中布置在地块中部,以保证园区视野开放;底层裙房为塔楼提供服务和公共空间,并通过种植缓坡和廊桥实现景观的整体性创造。建筑设计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绿地多层叠合
规划区域内现状绿化丰富,设计将已有绿地以不同方式保留在新建筑的不同位置。使新的城市开发不因建筑占地损失原有绿化,也不仅仅满足于建筑与绿地并置,保持原有绿化面积,而是通过建筑与绿化融合的方式,有效增加绿色空间。在现状绿地保存基础上,建筑群体设计注重處理塔楼、裙房、地下空间以及河岸的空间关系,创造多层次绿地叠合效果。
规划范围内地下水位较高,地下空间采用经济型浅挖式,保证地上绿化面积并高效补充地上建筑功能。地下空间形态与折线型裙房相结合,局部设置下沉式广场,引入阳光空气形成连续建筑群的兴奋点和创意点。通过典型断面分析,提出自行车道、滨水步道、下沉广场、屋顶露台和屋面绿化的层级组合模式。
立体穿插模式
提倡绿色通勤和健康生活,自行车道与步行道结合整体场地景观设计。沿河、沿街、沿坡修建四通八达、纵横相连的专用自行车道或栈道。构建穿越建筑、穿越街区、穿越河道,安全便捷的非机动车交通体系。
为实现低碳生活设计塔楼与裙房的基本单元模块,塔楼、裙房、基底三部分穿插叠合。塔楼屋面与幕墙相连成流动立面,为屋顶绿化和边庭绿化提供空间。裙房提供商业服务及其他辅助功能,裙房屋顶种植补偿地面绿化,步道贯穿开敞空间。基地绿化结合河道和城市干道景观设计。
塔楼绿化方式
塔楼绿化对应不同地块采用三种补偿模式:立体嵌入块状绿化、横向插入片状绿化、纵向穿插柱状绿化。办公楼内布置半开敞绿色阳台调节生态微气候,形成绿块元素;街区两侧办公楼嵌入带状绿化,创造视野开阔的绿色空间;纵向柱块叠升在塔楼内分段绿化,强化建筑体块造型。
分散在塔楼之上的空中花园,通过裙房屋顶平台与跨街、跨河廊桥多元连接,构建层次丰富的多维度绿化体系。增强建筑内外、建筑之间的绿化景观体验的流动性。鼓励人们走向户外亲近自然,享受城市氧吧的高品质生活。
结语
我国城市经济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商务核心区的多元化成为必然趋势。翠湖科技园商务核心区城市设计项目,是对生态商务区的一次空间尝试,从规划格局到建筑景观设计贯穿生态概念。城市设计阶段EBD的综合研究对辅助城市规划和明确开发意图发挥重要作用。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