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岭南老字号有着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也有其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背景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调查主要在于了解现如今岭南老字号宝芝林的传承情况,以此为切入口探讨当今以老字号为依托的民俗叙事传播情况。在此过程发现其存在民俗叙事资料不完整、不系统,对外传播的翻译资料五花八门却内容单一等问题。基于此发现拟提出需将与黄飞鸿相关的民俗叙事进行整理,并对其进行预计翻译的整理研究,以引起对岭南老字号文本叙事资料准确再现的关注。
关键词:岭南老字号;民俗叙事;黄飞鸿;宝芝林;翻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8.081
1 前言
当前国内对于本课题相关的民俗对象黄飞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黄飞鸿系列叙事活动的影视作品为主,结合现今社会现实即在现今“文化转型”时期——大众文化兴起并蓬勃发展的时期,黄飞鸿作为一个中外知名度极高的“功夫符号”所产生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深入挖掘黄飞鸿现象的文化内涵,大力发展与黄飞鸿相关的文化产业,对促进佛山第三产业的发展大有裨益。通过影视作品的传播,关于黄飞鸿的一系列民俗叙事,连同其背后映射出来的岭南民俗乡韵和中国武术文化,以影视作品、小说、无线广播节目等形式传播广泛而深远。
然而,立足于当前对岭南老字号民俗叙事及翻译研究,尤其是黄飞鸿民俗叙事,在国内少之又少。人们所了解的“黄飞鸿”是一个脱离历史本真的,通过当代影视传媒支配影响下进行大胆虚构以及迎合观众需要进行改编和想象的“影视黄飞鸿”的艺术形象。无论是创造者还是欣赏者,他们都被英雄人物身上所体现的“锄强扶弱”、“武功高强”、“医术高明”等优秀品质所吸引,因追求欣赏性而忽略真实性,追求典型性而忽视多面性。黄飞鸿作为岭南乃至中国武术文化的代表人物,其依托于宝芝林所体现其一生行医、济世、功夫、爱国传奇故事值得记录并进行翻译研究,此举对国内外文化发展意义重大。这有利于国内外认识真实的历史人物,这也是对历史最基本的尊重。傅敬民、许志芳在《谈谈翻译研究的创新与规范》提出:“翻译研究具有跨学科性质,诸多学科都可以从自己的学科角度出发切入翻译。”此理论也可以很好地解释本课题的背后体现的学科结合意义。在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的政策背景下,民俗叙事的完整及对外传播显得非常重要。
但是经过笔者及团队成员历时6个多月的调研,结合文献资料的查找及相应的实地调研后发现,当前关于宝芝林的民俗叙事是不完整的。首先,国内目前对黄飞鸿文本记录是零散的、是缺乏系统的,笔者曾到图书馆、黄飞鸿纪念馆等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均不见黄飞鸿民俗叙事的记录,对其进行系统的编写更是微乎其微,更不用提及在翻译这一方面的编写和整理。
再有,在民俗叙事文本的翻译中,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在翻译时难以将译入语作为中心,在做到达意的时候,却难以保证传神,即文化内涵。如何将有限的文本翻译出岭南老字号的深厚文化内涵,通过翻译传播优秀的岭南文化,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以上问题将会很大程度上地导致黄飞鸿相关的民俗叙事史料及至岭南老字号宝芝林的衰落甚至失传,针对此现状需要我们对其展开相应的研究。
因此,笔者及团队成员以宝芝林一例为切入口,基于岭南民俗叙事汇本的收集和整理,以期对实现文本叙事资料的准确再现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语际翻译在民俗叙事中的翻译进行研究,完善翻译文本,进而增进外国人对岭南老字号民俗叙事文化的传播和了解,促进对外文化传播和扩大影响圈。
2 调研成果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与团队成员们主要是以民俗叙事与翻译之间的文化差异为中心,研究、构建一种有利于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宝芝林叙事文本对外传播的翻译体系。以期将研究翻译得到的规律应用到民俗叙事当中,验证其有效性及实用性,并改正和修改。调研初期,我们运用网络资源以及走访黄飞鸿纪念馆、佛山市图书馆等地,收集、整理关于黄飞鸿及宝芝林相关的文字资料,并尝试对文字材料作出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译入语为中心,最大程度地解决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移入、文化缺失的问题,翻译出外国人看得懂的岭南文化。最后,针对先前翻译的规律以及实地调研结果研究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研究其对外文化传播的实际意义。现將所研究的成果作如下分析。
2.1 宝芝林的创立The Origin of The Drugstore Bao Zhi Lin
年老体迈的黄麒英偶染小疾,初不为意,不料病情日益加重,临终前其对黄飞鸿说:“以拳头谋生,与人结怨必多,以医为业,则能广结善缘……”父亲去世,飞鸿悲痛万分,遵父命结束武馆,在仁安里设宝芝林药店,时在光绪年间。其名正是来源于门前悬挂的一副对联:“宝剑出鞘,芝草成林。”
Huangfeihong’s father,Huang Qiying,who was old and weak,had a small disease accidentally.He didn’t take it seriously at the outset,and it was getting worse and worse unexpectedly.He said to Huang Feihong on his deathbed: “Making a living by martial arts,it will incur many enemies,whereas making a living by medicine,it will make more friends.” After his death,the sorrowful Huang Feihong complied with his father’s last wish,which was to close down the martial club for good and established a drugstore called Bao Zhi Lin in Ren'an Alley in Emperor Guangxu's times of the Qing Dynasty(1875-1908).The naming of Bao Zhi Lin originated from a couplet which was right put on the front door “Treasured sword drawn out,Ganoderma growing into forest.” 3.3 资料分析整理,还原人物立体形象
对调查黄飞鸿民俗叙事外宣翻译语料进行客观、详实的统计分析,探讨黄飞鸿文化在作为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单位决策时参考和采纳所产生的实际效益,加强保护黄飞鸿文化的现实性和重要意义。
通过收编整合黄飞鸿民俗叙事各方面的文本资料,遵循文学叙事的规律和语用性,初步构建系统性的黄飞鸿民俗叙事文本和黄飞鸿民俗叙事文献数据库。在具备一定成果的前提下,在本土可以开展一些关于黄飞鸿文化的讲座、路边宣讲等文化活动;也可建立相关公众号,运用自媒体的优势扩大岭南文化影响力。使本土市民及其本地外国友人认识到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黄飞鸿形象,并体会本土深厚的岭南文化。
以上就是笔者及小组成员共同探讨的对于黄飞鸿民俗叙事的相关解决措施,黄飞鸿作为岭南文化的优秀历史人物代表,对岭南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关于黄飞鸿的民俗叙事被作为电影、电视剧、书籍、博物馆等媒体传播渠道广泛传播,黄飞鸿这一人物名词更是成为了岭南文化的象征,但是我国对黄飞鸿民俗叙事的翻译研究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尤其在民俗叙事翻译的对外文化传播意义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因此推动黄飞鸿民俗叙事研究尤为重要。
4 结语
对于国外在黄飞鸿文化的研究上,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网、万方数据库、Google scholar搜索,发现国外对黄飞鸿民俗叙事翻译研究文献凤毛麟角,国外对黄飞鸿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关于他的功夫影视了解,对历史上的真实黄飞鸿是一知半解。细数中国知网上以黄飞鸿为名研究的论文只有52篇,其中涉及研究黄飞鸿文化翻译的论文只有1篇。因此可见黄飞鸿民俗叙事文化要真正实现走出去,对其进行外宣翻译研究的工作迫在眉睫。因而本次翻译研究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相关外宣翻译工作者的重视。使本土市民及其本地外国友人认识到一个有血有肉、真實的黄飞鸿形象,为传承和弘扬的岭南文化的作出奠基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傅敬民,许志芳.谈谈翻译研究的创新与规范[J].上海翻译,2014,(04):8-12.
[2]李晓龙.黄飞鸿纪念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肖海明.黄飞鸿其人与黄飞鸿现象[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1,(4).
[4]朱愚斋.黄飞鸿江湖别纪[M].香港:香港南风出版社,1965.
[5]朱愚斋.岭南武术丛谈[M].香港:香港华联出版社,1925.
关键词:岭南老字号;民俗叙事;黄飞鸿;宝芝林;翻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8.081
1 前言
当前国内对于本课题相关的民俗对象黄飞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黄飞鸿系列叙事活动的影视作品为主,结合现今社会现实即在现今“文化转型”时期——大众文化兴起并蓬勃发展的时期,黄飞鸿作为一个中外知名度极高的“功夫符号”所产生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深入挖掘黄飞鸿现象的文化内涵,大力发展与黄飞鸿相关的文化产业,对促进佛山第三产业的发展大有裨益。通过影视作品的传播,关于黄飞鸿的一系列民俗叙事,连同其背后映射出来的岭南民俗乡韵和中国武术文化,以影视作品、小说、无线广播节目等形式传播广泛而深远。
然而,立足于当前对岭南老字号民俗叙事及翻译研究,尤其是黄飞鸿民俗叙事,在国内少之又少。人们所了解的“黄飞鸿”是一个脱离历史本真的,通过当代影视传媒支配影响下进行大胆虚构以及迎合观众需要进行改编和想象的“影视黄飞鸿”的艺术形象。无论是创造者还是欣赏者,他们都被英雄人物身上所体现的“锄强扶弱”、“武功高强”、“医术高明”等优秀品质所吸引,因追求欣赏性而忽略真实性,追求典型性而忽视多面性。黄飞鸿作为岭南乃至中国武术文化的代表人物,其依托于宝芝林所体现其一生行医、济世、功夫、爱国传奇故事值得记录并进行翻译研究,此举对国内外文化发展意义重大。这有利于国内外认识真实的历史人物,这也是对历史最基本的尊重。傅敬民、许志芳在《谈谈翻译研究的创新与规范》提出:“翻译研究具有跨学科性质,诸多学科都可以从自己的学科角度出发切入翻译。”此理论也可以很好地解释本课题的背后体现的学科结合意义。在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的政策背景下,民俗叙事的完整及对外传播显得非常重要。
但是经过笔者及团队成员历时6个多月的调研,结合文献资料的查找及相应的实地调研后发现,当前关于宝芝林的民俗叙事是不完整的。首先,国内目前对黄飞鸿文本记录是零散的、是缺乏系统的,笔者曾到图书馆、黄飞鸿纪念馆等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均不见黄飞鸿民俗叙事的记录,对其进行系统的编写更是微乎其微,更不用提及在翻译这一方面的编写和整理。
再有,在民俗叙事文本的翻译中,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在翻译时难以将译入语作为中心,在做到达意的时候,却难以保证传神,即文化内涵。如何将有限的文本翻译出岭南老字号的深厚文化内涵,通过翻译传播优秀的岭南文化,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以上问题将会很大程度上地导致黄飞鸿相关的民俗叙事史料及至岭南老字号宝芝林的衰落甚至失传,针对此现状需要我们对其展开相应的研究。
因此,笔者及团队成员以宝芝林一例为切入口,基于岭南民俗叙事汇本的收集和整理,以期对实现文本叙事资料的准确再现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语际翻译在民俗叙事中的翻译进行研究,完善翻译文本,进而增进外国人对岭南老字号民俗叙事文化的传播和了解,促进对外文化传播和扩大影响圈。
2 调研成果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与团队成员们主要是以民俗叙事与翻译之间的文化差异为中心,研究、构建一种有利于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宝芝林叙事文本对外传播的翻译体系。以期将研究翻译得到的规律应用到民俗叙事当中,验证其有效性及实用性,并改正和修改。调研初期,我们运用网络资源以及走访黄飞鸿纪念馆、佛山市图书馆等地,收集、整理关于黄飞鸿及宝芝林相关的文字资料,并尝试对文字材料作出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译入语为中心,最大程度地解决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移入、文化缺失的问题,翻译出外国人看得懂的岭南文化。最后,针对先前翻译的规律以及实地调研结果研究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研究其对外文化传播的实际意义。现將所研究的成果作如下分析。
2.1 宝芝林的创立The Origin of The Drugstore Bao Zhi Lin
年老体迈的黄麒英偶染小疾,初不为意,不料病情日益加重,临终前其对黄飞鸿说:“以拳头谋生,与人结怨必多,以医为业,则能广结善缘……”父亲去世,飞鸿悲痛万分,遵父命结束武馆,在仁安里设宝芝林药店,时在光绪年间。其名正是来源于门前悬挂的一副对联:“宝剑出鞘,芝草成林。”
Huangfeihong’s father,Huang Qiying,who was old and weak,had a small disease accidentally.He didn’t take it seriously at the outset,and it was getting worse and worse unexpectedly.He said to Huang Feihong on his deathbed: “Making a living by martial arts,it will incur many enemies,whereas making a living by medicine,it will make more friends.” After his death,the sorrowful Huang Feihong complied with his father’s last wish,which was to close down the martial club for good and established a drugstore called Bao Zhi Lin in Ren'an Alley in Emperor Guangxu's times of the Qing Dynasty(1875-1908).The naming of Bao Zhi Lin originated from a couplet which was right put on the front door “Treasured sword drawn out,Ganoderma growing into forest.” 3.3 资料分析整理,还原人物立体形象
对调查黄飞鸿民俗叙事外宣翻译语料进行客观、详实的统计分析,探讨黄飞鸿文化在作为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单位决策时参考和采纳所产生的实际效益,加强保护黄飞鸿文化的现实性和重要意义。
通过收编整合黄飞鸿民俗叙事各方面的文本资料,遵循文学叙事的规律和语用性,初步构建系统性的黄飞鸿民俗叙事文本和黄飞鸿民俗叙事文献数据库。在具备一定成果的前提下,在本土可以开展一些关于黄飞鸿文化的讲座、路边宣讲等文化活动;也可建立相关公众号,运用自媒体的优势扩大岭南文化影响力。使本土市民及其本地外国友人认识到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黄飞鸿形象,并体会本土深厚的岭南文化。
以上就是笔者及小组成员共同探讨的对于黄飞鸿民俗叙事的相关解决措施,黄飞鸿作为岭南文化的优秀历史人物代表,对岭南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关于黄飞鸿的民俗叙事被作为电影、电视剧、书籍、博物馆等媒体传播渠道广泛传播,黄飞鸿这一人物名词更是成为了岭南文化的象征,但是我国对黄飞鸿民俗叙事的翻译研究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尤其在民俗叙事翻译的对外文化传播意义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因此推动黄飞鸿民俗叙事研究尤为重要。
4 结语
对于国外在黄飞鸿文化的研究上,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网、万方数据库、Google scholar搜索,发现国外对黄飞鸿民俗叙事翻译研究文献凤毛麟角,国外对黄飞鸿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关于他的功夫影视了解,对历史上的真实黄飞鸿是一知半解。细数中国知网上以黄飞鸿为名研究的论文只有52篇,其中涉及研究黄飞鸿文化翻译的论文只有1篇。因此可见黄飞鸿民俗叙事文化要真正实现走出去,对其进行外宣翻译研究的工作迫在眉睫。因而本次翻译研究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相关外宣翻译工作者的重视。使本土市民及其本地外国友人认识到一个有血有肉、真實的黄飞鸿形象,为传承和弘扬的岭南文化的作出奠基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傅敬民,许志芳.谈谈翻译研究的创新与规范[J].上海翻译,2014,(04):8-12.
[2]李晓龙.黄飞鸿纪念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肖海明.黄飞鸿其人与黄飞鸿现象[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1,(4).
[4]朱愚斋.黄飞鸿江湖别纪[M].香港:香港南风出版社,1965.
[5]朱愚斋.岭南武术丛谈[M].香港:香港华联出版社,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