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用“因情索文”的方法处理这一问题,竟然收到了令人惊喜的效果。既然情感难以理解和分析出,不如“反弹琵琶”,先用某种方式将文章的情感抛给学生,再让学生根据这一情感去文中寻找能体现情感的语言进行细细品读。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很有方向地去细读文本。而在這一搜寻品析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甚至文化传承的能力均得到了锻炼与培养。
【关键词】因情索文 文本解读 合作探究 主动性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1]。具体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这几个方面的能力显然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可细观当前的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往往流于表面,很难做到深刻解读,更不用说各个能力的培养了。特别是文章的情感,学生难以理解,也无从下手去分析。鉴于此,若是先将情感给到学生,再让学生根据情感去文中寻找相关文字进行品析,或许会更好操作些,学生的学习行为或许会更有方向。
一、“因情索文”,即根据情感在文中寻找能反映这一情感的文字
以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为例。这是一篇三千多字的回忆性散文。在第一课时中,引导学生分析了课文中藤野先生和鲁迅先生这两个人物形象,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感激。可作者在文中所表达了另一种重要情感,那份拳拳爱国热情,怎样引导学生去理解呢?是将重点语段一段段拎出来让学生去分析吗?这样的话学生会显得非常被动且难以深入理解。这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也是背道而驰的。如此,不妨反其道而行之。
二、“因情索文”,《藤野先生》教学案例分析
《藤野先生》第二课时开始时,先设计了一个“前情回顾”环节。用三个问题回顾上节课的内容。鲁迅先生回忆了有关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鲁迅先生如此敬重、怀念藤野先生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由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引出本文的学习重点。鲁迅先生敬重怀念藤野先生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民族偏见。而这正体现了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这样就先把文章的情感直接告诉给学生了,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尊心”。
接下来进入小组合作探究的环节。主问题自然是围绕着这一情感设计的,“鲁迅先生在本文中除了表达出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外,还表达了他浓浓的爱国情怀,请仔细探究文本,详细分析这种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这个问题的设计就和平常的教学习惯不一样了。先确定情感,再根据情感在文中找出能体现这一情感的语言,进行品析。这样一来,学生在开展小组合作时,目的性和方向性就非常强了。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活动起来积极性就非常高了。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学生知识能力发展和突破的重要阶段,充分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是有效落实教学目标的基础保障[2]。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情索文”的教学设计恰好能够做到这一点。下面是学生展示的探究成果。一组学生找到鲁迅先生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也有解散辫子……实在标致极了。……到了傍晚,……’那是在学跳舞’。”这些清国留学生们留学只为个人名利,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漠不关心,把学习环境搞得乌烟瘴气。“标致极了”“精通时事”,运用反语,表达了鲁迅先生对他们的厌恶和嘲讽。鲁迅先生痛恨他们不关心国家命运,正体现了鲁迅先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忧虑。
一组同学找到看电影事件中的段落“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此后回到中国来,……呜呼,无法可想!”这件事情让鲁迅先生做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他深刻地意识到,中国人急需拯救的不是身体,而是灵魂。毅然放弃苦学多年的专业,正是因为爱国。后来,“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更是因为爱国。
这堂课,因为采用了“因情索文”的方法,学生根据“爱国”这一情感,在文中去寻找相关的语段品读。学生学起来显得更加轻松、有兴趣、积极主动,而对文章内涵的理解是基于自己的探究,所以显得更加透彻、深刻。
三、“因情索文”,适用性及运用方法探索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室的“唤情”活动对课堂效果产生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和影响[3]。“因情索文”这一方法唤醒了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在《藤野先生》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这种方法只是这一篇文章偶然性的适用吗?能否运用到其他诸如此类的情感指向较为明显的文章当中呢?为此,我做了大量的尝试。
《端午的鸭蛋》是汪曾祺通过对高邮鸭蛋的叙述寄托浓浓乡情的一篇散文。文中有大量平实却又意蕴丰富的语言值得细细品读揣摩。可是如何让学生更清晰更有目的性地寻找到它们呢?“因情索文”的方式或许值得一试。课堂教学中先用《老头汪曾祺》中的一段话“……爸去世以后,我们兄妹商量,在他的墓碑上写些什么呢?想来想去,决定了,就写:高邮汪曾祺”引出本文的作者和写作内容。问学生从这段话当中读出了汪曾祺的什么情感。学生会很容易得出是对家乡的热爱与怀念。接下来便水到渠成地将主问题设计为“请细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作者浓浓乡情的语句进行赏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就这一个问题便能将整篇文章的内容都串联起来了。学生以“思乡情”为基准点,再去寻找相关的语言,探究结果也是惊喜连连。文章中意蕴深远的语言都被找出来细细品读。品读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意识地思考这些语言是如何体现乡情了,因此语言的风格,写作的方法等等都分析出来了。而这些原本需要老师煞费苦心引导的内容就在这一情感的牵引下,让学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诸如此类情感指向较为明显的散文均能运用“因情索文”的方法将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
【参考文献】
[1] 杨淑延.核心素养视野下的个性作文评改[J].语文建设,2016(34):022.
[2] 李晓红.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 :75.
[3] 孟令君.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唤情点”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11:3.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蔡塘学校)
【关键词】因情索文 文本解读 合作探究 主动性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1]。具体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这几个方面的能力显然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可细观当前的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往往流于表面,很难做到深刻解读,更不用说各个能力的培养了。特别是文章的情感,学生难以理解,也无从下手去分析。鉴于此,若是先将情感给到学生,再让学生根据情感去文中寻找相关文字进行品析,或许会更好操作些,学生的学习行为或许会更有方向。
一、“因情索文”,即根据情感在文中寻找能反映这一情感的文字
以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为例。这是一篇三千多字的回忆性散文。在第一课时中,引导学生分析了课文中藤野先生和鲁迅先生这两个人物形象,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感激。可作者在文中所表达了另一种重要情感,那份拳拳爱国热情,怎样引导学生去理解呢?是将重点语段一段段拎出来让学生去分析吗?这样的话学生会显得非常被动且难以深入理解。这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也是背道而驰的。如此,不妨反其道而行之。
二、“因情索文”,《藤野先生》教学案例分析
《藤野先生》第二课时开始时,先设计了一个“前情回顾”环节。用三个问题回顾上节课的内容。鲁迅先生回忆了有关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鲁迅先生如此敬重、怀念藤野先生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由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引出本文的学习重点。鲁迅先生敬重怀念藤野先生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民族偏见。而这正体现了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这样就先把文章的情感直接告诉给学生了,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尊心”。
接下来进入小组合作探究的环节。主问题自然是围绕着这一情感设计的,“鲁迅先生在本文中除了表达出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外,还表达了他浓浓的爱国情怀,请仔细探究文本,详细分析这种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这个问题的设计就和平常的教学习惯不一样了。先确定情感,再根据情感在文中找出能体现这一情感的语言,进行品析。这样一来,学生在开展小组合作时,目的性和方向性就非常强了。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活动起来积极性就非常高了。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学生知识能力发展和突破的重要阶段,充分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是有效落实教学目标的基础保障[2]。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情索文”的教学设计恰好能够做到这一点。下面是学生展示的探究成果。一组学生找到鲁迅先生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也有解散辫子……实在标致极了。……到了傍晚,……’那是在学跳舞’。”这些清国留学生们留学只为个人名利,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漠不关心,把学习环境搞得乌烟瘴气。“标致极了”“精通时事”,运用反语,表达了鲁迅先生对他们的厌恶和嘲讽。鲁迅先生痛恨他们不关心国家命运,正体现了鲁迅先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忧虑。
一组同学找到看电影事件中的段落“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此后回到中国来,……呜呼,无法可想!”这件事情让鲁迅先生做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他深刻地意识到,中国人急需拯救的不是身体,而是灵魂。毅然放弃苦学多年的专业,正是因为爱国。后来,“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更是因为爱国。
这堂课,因为采用了“因情索文”的方法,学生根据“爱国”这一情感,在文中去寻找相关的语段品读。学生学起来显得更加轻松、有兴趣、积极主动,而对文章内涵的理解是基于自己的探究,所以显得更加透彻、深刻。
三、“因情索文”,适用性及运用方法探索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室的“唤情”活动对课堂效果产生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和影响[3]。“因情索文”这一方法唤醒了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在《藤野先生》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这种方法只是这一篇文章偶然性的适用吗?能否运用到其他诸如此类的情感指向较为明显的文章当中呢?为此,我做了大量的尝试。
《端午的鸭蛋》是汪曾祺通过对高邮鸭蛋的叙述寄托浓浓乡情的一篇散文。文中有大量平实却又意蕴丰富的语言值得细细品读揣摩。可是如何让学生更清晰更有目的性地寻找到它们呢?“因情索文”的方式或许值得一试。课堂教学中先用《老头汪曾祺》中的一段话“……爸去世以后,我们兄妹商量,在他的墓碑上写些什么呢?想来想去,决定了,就写:高邮汪曾祺”引出本文的作者和写作内容。问学生从这段话当中读出了汪曾祺的什么情感。学生会很容易得出是对家乡的热爱与怀念。接下来便水到渠成地将主问题设计为“请细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作者浓浓乡情的语句进行赏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就这一个问题便能将整篇文章的内容都串联起来了。学生以“思乡情”为基准点,再去寻找相关的语言,探究结果也是惊喜连连。文章中意蕴深远的语言都被找出来细细品读。品读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意识地思考这些语言是如何体现乡情了,因此语言的风格,写作的方法等等都分析出来了。而这些原本需要老师煞费苦心引导的内容就在这一情感的牵引下,让学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诸如此类情感指向较为明显的散文均能运用“因情索文”的方法将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
【参考文献】
[1] 杨淑延.核心素养视野下的个性作文评改[J].语文建设,2016(34):022.
[2] 李晓红.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 :75.
[3] 孟令君.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唤情点”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11:3.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蔡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