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重症病毒性脑炎治疗方法。方法:患儿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惊厥消失时间、头痛、呕吐转阴时间、精神症状缓解时间及退烧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合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具有安全、有效、可靠等特点,且可极大地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静脉注射 大剂量 丙种球蛋白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是指病毒直接侵犯脑实质而引起的原发性脑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颅内高压征,如发热、头痛、呕吐、精神改变、抽搐,严重者出现昏迷。但由于病毒侵犯的部位和范围不同,病情可轻重不一。轻型病人,甚至危重病人,只要及时治疗预后将是良好的;若病情危重又不及时抢救,后果将是严重的,可导致死亡或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如瘫痪、智力低下、继发癫痫等。2008年2月~2010年10月对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1]联合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的治疗组,与仅采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2],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2月~2009年8月收治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62例,男34例,女28例,年龄2~10岁。临床表现:惊厥51例,瞳孔改变10例,头痛、呕吐60例,精神改变30例,发热69例,昏迷10例。
治疗方法:将62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及临床表现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儿在入院后均进行降低颅内压,保持水电解平衡,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充分营养供给,退热、止惊治疗;然后均给予阿昔洛韦10mg/(kg·日),分2次给药,每次滴注30分钟以上,疗程5~7天。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g/(kg·日),连用3~5天[3]。其他治疗处理方法两组相同。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儿发热、惊厥、意识障碍和头痛、呕吐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平均时间为标准进行疗效判断[4]。①显效:7天内症状、体征均消失;②有效:7~14天内症状、体征均消失;③无效:超过14天症状、体征均未消失。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疗效评定:治疗组患儿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头痛、呕吐转阴时间、精神症状缓解时间及退烧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不良反应:本文所有患儿均进行了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监测,其中治疗组有2例患儿出现面红,皮肤瘙痒,减慢输液速度,疗程结束后自行缓解。对照组出现1例一过性白细胞减少,在出院4周后复查均恢复正常。两组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
讨 论
重症病毒性脑炎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常伴有持续高热,意识改变明显,反复或持续惊厥,甚至合并有呼吸及循环障碍。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差,死亡率高,预后差,易留后遗症。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文献报道使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各种病毒性脑炎或脑脊髓炎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5,6]。丙种球蛋白是从正常人血浆中提取的免疫球蛋白,含有多价抗原特异性IgG抗体,具有中和病毒抗原和细菌抗原双重功能[7]。本文对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发现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症状和缩短体征消退时间,疗效显著并且无过多不良反应。因此,联合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具有安全、有效、可靠等特点,且可极大地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何志刚,黄晓红,言炬.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07,9(3):409-410.
2 薛春明.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和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2007,5(6):506.
3 杨桂芹,郭金萍,梁秀霞.醒脑静与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30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8,48(20):89.
4 侯立維,纪冬桦,李相文.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3):78-79.
5 于俊峰,孟晓莹.小儿病毒性脑炎93例诊治分析[J].山东医药,2008,48(42):6.
6 王军华,陶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地塞米松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9):1114-1115.
7 刘远屏.急性重症病毒性脑炎58例治疗体会[J].山东医药,2009,49(24):96.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平均时间比较(X±s,天)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静脉注射 大剂量 丙种球蛋白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是指病毒直接侵犯脑实质而引起的原发性脑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颅内高压征,如发热、头痛、呕吐、精神改变、抽搐,严重者出现昏迷。但由于病毒侵犯的部位和范围不同,病情可轻重不一。轻型病人,甚至危重病人,只要及时治疗预后将是良好的;若病情危重又不及时抢救,后果将是严重的,可导致死亡或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如瘫痪、智力低下、继发癫痫等。2008年2月~2010年10月对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1]联合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的治疗组,与仅采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2],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2月~2009年8月收治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62例,男34例,女28例,年龄2~10岁。临床表现:惊厥51例,瞳孔改变10例,头痛、呕吐60例,精神改变30例,发热69例,昏迷10例。
治疗方法:将62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及临床表现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儿在入院后均进行降低颅内压,保持水电解平衡,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充分营养供给,退热、止惊治疗;然后均给予阿昔洛韦10mg/(kg·日),分2次给药,每次滴注30分钟以上,疗程5~7天。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g/(kg·日),连用3~5天[3]。其他治疗处理方法两组相同。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儿发热、惊厥、意识障碍和头痛、呕吐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平均时间为标准进行疗效判断[4]。①显效:7天内症状、体征均消失;②有效:7~14天内症状、体征均消失;③无效:超过14天症状、体征均未消失。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疗效评定:治疗组患儿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头痛、呕吐转阴时间、精神症状缓解时间及退烧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不良反应:本文所有患儿均进行了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监测,其中治疗组有2例患儿出现面红,皮肤瘙痒,减慢输液速度,疗程结束后自行缓解。对照组出现1例一过性白细胞减少,在出院4周后复查均恢复正常。两组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
讨 论
重症病毒性脑炎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常伴有持续高热,意识改变明显,反复或持续惊厥,甚至合并有呼吸及循环障碍。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差,死亡率高,预后差,易留后遗症。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文献报道使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各种病毒性脑炎或脑脊髓炎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5,6]。丙种球蛋白是从正常人血浆中提取的免疫球蛋白,含有多价抗原特异性IgG抗体,具有中和病毒抗原和细菌抗原双重功能[7]。本文对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发现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症状和缩短体征消退时间,疗效显著并且无过多不良反应。因此,联合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具有安全、有效、可靠等特点,且可极大地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何志刚,黄晓红,言炬.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07,9(3):409-410.
2 薛春明.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和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2007,5(6):506.
3 杨桂芹,郭金萍,梁秀霞.醒脑静与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30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8,48(20):89.
4 侯立維,纪冬桦,李相文.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3):78-79.
5 于俊峰,孟晓莹.小儿病毒性脑炎93例诊治分析[J].山东医药,2008,48(42):6.
6 王军华,陶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地塞米松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9):1114-1115.
7 刘远屏.急性重症病毒性脑炎58例治疗体会[J].山东医药,2009,49(24):96.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平均时间比较(X±s,天)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