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女身上的烟火气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2009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完周大新先生短篇小说《汉家女》,我第一个感觉就是有烟火气,这种烟火气是从土堆砌起的房子上升起的,带着泥土的味道,映衬着矮矮的土墙和门楼,还有矮墙上长着的几棵青草,一切是那么真实,而富有诗意。汉家女想当兵,她当兵的方法是“无赖式的”,也可以说是带着泥土味的,要么带我走,要么吃我一刀。
  如果没有乡村生活经历的人,对这个细节不会有太多感触,因为干农活不仅仅是风吹日晒,还有无穷无尽的枯燥和劳累,当然,吃黑馍也是一个理由。作为一个农村女孩,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当兵无疑是跳出农门的最好选择。没有胆量和魄力,如此不寻常的操作,一般人是干不出来的。
  汉家女当兵这个细节作者在小说人物身上表现出的是“突破”,意识的突破,认知的突破,自然也是生活和命运的突破。没有突破,就没有改变,只有当上兵,汉家女才能割断命运的绳索,从而掌握自己的生活。这个突破是意味深长的,也是峰回路转的,又是自我觉醒的。
  作者用逻辑的方式结构化地讲述了发生在汉家女身上的故事,又利用结构化的思维使得这个细节具有了真实性,使读者愿意接受这样的情节设计。汉家女成功当上了兵,自然,她是一个好兵,不管干多累的活儿,总是比锄地要强。汉家女为自己选择了一条生活道路,她是出众的。寻常的题材,寻常的语言,却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不寻常的故事。
  小说开头作者就打出了重拳,用这么个“无赖式”方法参军,使得读者不把故事看完,心里就感觉痒痒的,甚至,迫切想知道汉家女这个人物的命运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果。不得不说,小说能达到这种程度,已经是成功了,吸引人去阅读,又不弯不绕,不烧太多的脑细胞。人物关系更是简单明了,可以说是一条路直达终点站。
  汉家女到部队以后,用三年的时间,成为一名护士,是青春的成长,也是她自己的蜕变,总之,汉家女从里到外,有了改变。尽管作者没有用太多的笔墨描写她多漂亮,此时的汉家女是引人注意的。作为一个女孩,汉家女的头等大事就是找对象,她和谁处对象,嫁给谁,又成了读者期待的内容。还是没有太多的渲染,汉家女和招自己进部队的宗立山处对象了,这是在预料之中,也是在预料之外。
  或许,当初宗立山对这个特立独行的姑娘就有好感了,并非担心自己的名声什么的,这或许就是冥冥之中的缘分。一位乡村女孩就这样被副连长宗立山收下了,一个副连长同样也被乡村姑娘收下了。
  面对转业到地方工作,背负处分不调级,汉家女听闻一样去吵去闹。但吵闹并没有解决问题,这个不调级处分对汉家女来说着实让她慌了手脚。汉家女为何受到处分,这个细节和上面的参军细节遥相呼应。参军汉家女用了一步险棋,为帮助七连长妻子生下第三胎,汉家女大包大揽,以为应付检查完就没有事,事情却因此而起。
  处分来得有些太容易!那是一个早饭后,她在屋里打毛裤,听到隔壁七连长的妻子在哭,于是忙赶过去。一问才明白:有两个女儿的七连长的妻子,还想再要一个儿子,就偷偷地怀了孕。风声走漏到团里,团里今天要派计划生育干事来“看看”她,怀了已经三个半月,一看自然要露马脚。女的于是就怕,就急,就哭。哭她的命苦,哭她家在农村,没男孩儿就没劳力。不一会儿就把家女诉得心有些软,哭得心有些酸。于是,家女便把手一挥:“没事!这个干事刚从师里调来,不认识你,也不认识我。你去我家坐着,我来应付他!”
  她在蜜月里穿的是便衣,就那么往七连长家一坐。待那干事来时,她便迎上去,开口就说:“你是不是怀疑俺怀了孕来检查?你看俺像不像怀孕的?!”边说边拍着下腹,一只手还装着去解衣服。那干事见状,慌慌地摆手:“没怀就算,没怀就算!”急急地退出屋去。这事儿自然很快就露了馅儿,第三天她就得了个行政警告……
  汉家女这次天马行空的做法没有成功,还背负了一个即便转业都要受到牵连的处分。使上面参军细节和这个细节,有了本质的区别。
  此路不通,绕道而行,为了洗刷自己身上的处分,汉家女决定让丈夫先行一步,自己把“级”挣到手再转业。汉家女身上的烟火气表现得淋漓尽致,你无需像看小说一样看待这个人物,她就是自己的一个亲戚,或者是邻家的姐姐。汉家女没有高大的形象,她就是人群中的一个背影,这个背影的中心思想就是丈夫和孩子。
  就在汉家女纠结转业问题的时候,部队接到“全师去滇南参战”的任务。同样,带着一身烟火气的汉家女,牵着孩子的手,准备向领导要求留守。然而,火烧眉毛,哪里还有“要求”的余地。这次汉家女表现出了“认命”,该咱轮上就去!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漢家女成长了,她双脚已经从泥土里拔出,站在一个时代的阳光下,成长为一个时代的形象。尽管她身上还有“小家”的中心思想,但“大家”思想已经超越了小家。
  按照汉家女的性格和她的处事方式,只要她想做的,拐弯抹角也要做成,但这一次汉家女没有“无赖”,没有“天马行空”,而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从吃黑馍到吃白馍转变,汉家女给自己一个交代,也给时代一个交代。没有太多的教条主义,人物的心理也显而易见。
  到阵地后,看到那么多伤员,汉家女身上的泥土气又上来了。她骂,骂这场战争,骂可骂之人。任何一场战争都是可骂的。这种骂是从心底发出的,是痛惜生命的,好好的人缺胳膊少腿,这些寻常的战争场面骇到了汉家女。锄地不可怕,吃黑馍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好端端的人,突然就没有了,就缺胳膊少腿了。作为一个母亲,汉家女有责任和义务大骂一场。
  反战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作者在不知不觉中把反战思想通过一位女性人物表现出来,无疑是在对十月怀胎的礼赞。女性,如果把她的角色转移到母亲身上,她的伟大和闪光点无与伦比。孩子是从母亲身内掉下的肉,从呱呱坠地到嗷嗷待哺,这种过程是艰辛的。汉家女从那些受伤的士兵中,看到了自己的儿子,她对战争的痛骂,是有切肤之痛的。
  如果前面描写只是为汉家女这个人物做铺垫,那么接下来的情节就令人思考了。就在汉家女骂人的时候,骂着骂着“走嘴”了。“不是自己的娃,不知道心疼是不是?人都伤成这样了,还不快点儿抬下来!×他妈!……”这些骂声刚好被来看伤员的一个副政委听到,副政委气了个脸孔煞白,立时就朝她训起来:“你在胡骂什么?!你还知不知道这是战场?听着!马上给我写检讨!不然,小心处置你!”她被这顿训斥吓得有些呆。但当天晚上,她一边写着检查,一边挺不满地嘟囔:“哼!为几句话,就训这么厉害?”
  这个细节的处理我无需赘言,因为这个细节把小说推了一把,汉家女通过这场战争,用自己的眼睛告诉了大家一个亦不能改变,也无法改变的现实。有战争就有伤亡,有伤亡就有悲痛,这种悲痛放在一个大环境里,可以用数字代替,但是摊到个人身上,就算是数字一,也是痛彻心扉的。
  小说的魅力在于人物刻画,人物的刻画在于其思想深度,这种不显山露水式的描写,可以说是一铁锹深到泥土里,翻出来的是湿漉漉的味道。这种味道与我们是亲切的,是自然的,也是令人回味思考的。
  在汉家女的身上,没有虚无缥缈的描写,一锤子一个声音,在这种声音交替中,读者领略了情节的跌宕起伏,以及人物对战争的认识和震撼。
  接下来作者设计的这个细节,尽管本人不太认同,但放在这篇小说里,是“抑扬顿挫”。汉家女在洗澡的时候被偷看,这事如果发生乡野或者某个学校,或许好接受,但发生在部队,而且是一个即将出征的战士身上,就令人咀嚼了。通过这样的细节处理,我们也看到了作者的用笔大胆。在小说快要结尾的时候,作者抛出了这么个炸响,是有其特殊内涵的。尽管偷看事件发生得突然,处理得迅速,从小说自身出发,这里又没有什么不妥之处。第二天将发生什么,会发生什么,都是未知,在这种未知中“人”存活的意义又是什么?作者给出了一个含糊的答案,或许是有意让读者来处理。
  在有限的生命里,该做什么样有意义的事情,怎么样才能让自己不留遗憾,活出人生精彩的篇章,有些可以自己做主,有些非自己能做主。汉家女,她不知这场战争因何而来,她也不知自己会和这场战争发生关联。就在她为自己“级”的时候,许多事情在自然非自然中发生变化。
  汉家女不崇高,她只想要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偷拿两条烟准备走关系,她身上的烟火气息从没有熄灭过。她担心自己孩子,也担心孩子的爸爸,更清楚自己会有万一。小说结尾用一场车祸结束了汉家女这个人物命运。最后,十二个姐妹的理解和维护,又让我们看到人性的美好。
其他文献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参加歌手大赛的选手终于进入决赛,但他在决赛的第一轮比赛后就被淘汰了。离开舞台前,他请求能有最后一次机会,把准备在第二轮比赛唱的歌曲献给大家。  他的演唱非常成功,赢得了全场观众不断的掌声和叫好声。  当他准备离开舞台时,一位评委对他说:“如果你把刚才演唱的歌曲放在第一轮来参赛,被淘汰出局的不会有你。下次再参加这样的比赛,应该利用好
父亲常年外出打工,只在过年或农忙时才回来。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一直和收麦子、种玉米,再收玉米、种麦子这些事联系在一起,他心里装的只有那些散发着香味儿的麦穗和金黄的玉米。  麦子成熟时节,村庄被金黄色的麦田包围着,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麦香。父亲喜欢去丰收在望的麦田里走一走、转一转,嗅着麦子的香味儿,掐着指头算一算麦子收割的最佳时间。有时父亲会小心翼翼地掐下一个麦穗,放在手掌里搓一搓,再轻轻吹一口气,麦壳
我是津娃,我的诞生是因为天津迎来了“全运会”。第一眼看到这个世界,对什么都是好奇的,所以我悄悄溜出那个沉闷的房间,来到了外面的世界。  溜出来的那天,太阳在天空高高悬挂着,微风轻轻拍打着我的脸庞。我闭上眼睛,感受着全新的世界。  听说,我诞生的国家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礼仪之邦。所以,我想去探索一下,这个国家是怎么发展的。  第一站,我来到一个公园里。一位老爷爷正在健身,动作很缓慢。站在一旁的
前段時间,“某某明星离婚”的消息又上了热搜,“女方回应”“男方反驳”等消息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明星霸屏似乎已经成为网络生活的常态。指尖划过屏幕,一天无数次实时热搜更新,排名前几位的必定少不了“某明星”“某导演”“某影视”等字眼,而科学研究成果、国家时政及社会正面新闻却往往消失在热搜的榜单上。为什么网络关心的不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大政方针,不是温暖动人的好人好事?为什么大家聊起明星八卦滔滔不
阅读是当下的一个热词。在信息高速流通时代,阅读变得非常容易。但在阅读理念、阅读方式都已不是问题的今天,阅读本身的问题却显现出来了。我们该读什么?要怎样读?读书真的是越多越好吗……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在阅读热的时代做一点儿冷思考。  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次读书经验交流会上,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一般人都以为书读得越多越好,可我觉得书读得越多越浪费生命。
“啪”,客厅里的灯灭了。  房子里瞬间暗下来,只有外面路灯的橘黄色幽幽漫进屋子,带来一点儿亮光。还有一线光亮,从紧闭的卧室门缝里泄出。不知哪家在播放戏曲,唱词断断续续地传到屋子里:“今日天各一方难见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凉天……独倚蓬窗我就思悄然。耳畔听得秋声桐叶落,又只见平桥衰柳锁寒烟……”  之后好一阵子,客厅里没一点儿动静。  猛地,厨房橱柜底下探出了一只老鼠的脑袋。它是被蛋糕的香气吸引出来的
一、梳理文脉,提炼三个场景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7课《水》。(板书:水)让我们跟随作者具体生动的描述,追忆他儿时缺水的时光。根据课前的预习,现在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看看作者写了哪三个场景,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来。(生浏览课文)  师:谁来说说第一个场景?  生:第一个场景是村民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  师:村民到很远的地方——  生:村民到很远的地方挑水。  师:抓住了叙事场景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加点料  人是符号的动物,即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动物只对信号做出条件反射,而人把信号变成有意义的符号。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  表情包之所以能够大范围地传播,是因为其弥补了文字交流的枯燥和态度表达不准确的弱点,有效地提高了沟通效率。部分表情包具有替代文字的功能,还可以节省打字时间。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吕雪菊  表情包能在微信、脸书等网络交流平台上如此流行,是因为它所具有的特殊功能—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材料作文。  有人说,国人之间几乎没有辩论,只有争吵。这是因为“中国式辩论”忽略了辩论的两个最基本要素——事实和逻辑,而专注于姿态和声势。“中国式辩论”中的常见问题有偏离论点、情绪激动、攻击对方人品、滥用比喻、使用嘲笑和反问句等。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评说。  要求: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题目解析  辩论有三要素:1目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成都商报》报道,贫困女大学生汤丽莎兼职资助了三名贫困生读完初中,但是那些孩子要上高中了,她力不从心。其父汤国民假借汤丽莎老师的身份把汤丽莎的事告诉媒体,报道发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人认为“莎姐姐”事件其实是父女俩希望借助媒体呼吁社会接力救助贫困生的一次“策划”。有提出资助意愿的善意,但也不乏父女俩是炒作的言论。  你对汤丽莎父女的做法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