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物理课堂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198004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围绕这一理念,老师首先要端正态度,提高认识,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着眼于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把物理教学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把物理学习融入学生生活,用物理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 实际生活;导入;实践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围绕这一理念,老师首先要端正态度,提高认识,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着眼于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把物理教学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把物理学习融入学生生活,用物理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反观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往往围绕中考大搞题海战术,人为地提高难度,造成了大量学生的厌学、辍学,不仅家长不满意,学生厌烦,老师也深恶痛绝,因此,如何真正使物理走向生活,需要广大的教师的深入思考。
  首先,老师从备课开始就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教学内容要植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感觉熟悉了,自然也就更容易接受。导入新课要联系与内容相关的生活常识,从从学生身边的事物谈起,书包带引入压强,天气预报引入温度计,游泳联系浮力等等。上课不能照本宣科,要重新诠释教材内容,灵活处理教材,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适当的优化组合。大气压一节中的“活塞式抽水机”、杠杆中的“独轮小推车”,城里的孩子很难见到,可以换用注射器、平板车,但农村的学校就要重点学习农民家中的“机井”,也可以把小推车、锨、镢搬进教室。生活中常见的新玩具、炊具,完全可以走进课堂,取代一些过时的实验或教具,比如,利用“悠悠球”演示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利用两个吸盘做马德堡半球实验,利用手机代替小闹钟演示声音的传播等,老师应该弱化理论教学,强调生活实践。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有意识地还原物理规律产生的生活背景、自然现象,把课本知识生活化、形象化,把抽象的物理规律拉回现实,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理解物理知识,应用物理规律,使学生认识到,既然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就一定能帮助人们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学物理就要用物理,要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不是枯燥无味,不是高深莫测,而是实实在在的。比如,利用杠杆教学让学生明白自行车的刹车装置,摩擦教学让学生知道自行车轮胎花纹、闸皮的作用,在声音教学课堂上引入自行车车铃,压强教学让学生懂得螺丝帽下为什么要加垫第等,不用多久,每个学生都会成为修理自行车的“专家”。
  再次,老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化情景,把生活情景变成物理问题引进课堂,使物理问题生活化。冰箱侧壁为什么热?云南名吃“过桥米线”为什么有一层油就凉得慢?怎样使一杯热水很快变凉?类似问题比比皆是,不仅如此,即使在教室内,往墙上贴宣传画使用图钉理解压强,打扫卫生使用扫帚体验杠杆,擦黑板体验摩擦力等等,学生通过感知整理,既能掌握知识,又能提高生活能力,当学生意识到每一个物理规律都对生活有帮助,自然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
  第四,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如何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状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需要教师随时利用物理知识进行具体引导。自行车坏在路上怎么办?夏天为什么要往地上洒水?下雪天怎么增大摩擦?冬天两手互相摩擦为什么热?高压锅为什么做饭熟得快?丰富的物理知识能提高学生素质,增强驾驭生活的信心,关键时刻能克服困难,提高效率,避免损失。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活不需要“书果子”,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不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能凡事都找父母,老师应该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比如,如何计算家中的耗电量,怎样识别不法商贩的杆秤,怎样接家用电器等,都是物理知识的具体体现。讲“浮力”是联系游泳增大浮力,讲“力的相互作用”时分析人游泳是手向后用力,都有利于学生学习游泳的相关知识。
  总之,教师应该努力构建学校与社会统一,教材与实践互动的教学体系,使物理教学生活化、社会化,是学生在广阔的大千世界中学好物理,用好物理。
其他文献
摘要 传统教育下的作文教学一直令师生们很头疼,尤其在有些乡村小学,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只注重教的方式,不注重学生学的过程和方法,更为严重的是教师在教学作文时先“下水”,板书好词好句好片段,学生作文时就按教师板书的和讲解的,把这些“好词好句”按照教师的思路重新组合起来,就是一次好作文。久而久之,学生作文时形成了依赖,没有教师的“下水”在前,他们便不会作文、也不知怎么去作文。学生的作文思维能力就被抹杀掉
期刊
摘要 学校教育资源基本能适应学生受教育的需要,国家实行生均下拨办公经费,师资水平完全能适应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因此,现在推行特色学校建设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改革开放赋予教育的有利时机,也是均衡教育的必然产物。促使区域内的所有学校,校校有特色,校校有亮点,最终实现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特色;文化;文化建设;创建特色;发展    教育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自身
期刊
摘要 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关心差生生活,尊重差生人格,与差生真诚相待,共同探讨转化差生的规律和方法,就一定能使差生踏上积极向上的人生轨道。  关键词 正确认识;形成因素;建议;机会;表扬    “差生”或“差异生”,是指一般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行为及习惯不良、纪律观念淡薄,学习成绩低下等的学生。但是从古至今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是中国教育的优秀
期刊
摘要 把握校园文化特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校园文化;物质文化;特色;素质教育;精神文明建设    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不仅彰显着一个学校发展的理念,更彰显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内涵式品牌。    1 整体规划,打造特色
期刊
摘要 教师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老师和学生都是班集体的组成部分,要打造和谐的班集体,师生之间必须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大家齐努力,共发展。  关键词 特征;制定;发展计划;正确选用;组织;和谐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力量源泉,更是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摇篮。组建班集体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品德的过程。苏联教育学家克
期刊
摘要 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写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写事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的思想情操。  关键词 培养;兴趣;贯穿;引导    作文时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大多数小学生害怕作文,难以入习作这个门。就本人三十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小学习作入门作一个肤浅的探讨。    1 引导习作入门要培养习作兴趣    小学生之所以害怕作文,根本原因是入门时
期刊
摘要 在目前体育教学中正确认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趋势,掌握新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以及思路,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深入的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和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要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灵活性、科学性、艺术性。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主体性;体育教学;教育方式    学校教育提倡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体育教师必须
期刊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人的素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加强职业教育,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优秀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效措施。职业教育按培训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在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校教育分为职校教育和中学教育。  1. 职校教育 职校教育对象是那些没有考上一级学校的学生。  1.1 对这部分人应该首先进行成才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考大学不是唯一的成才道路,不要自己瞧不
期刊
摘要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是通过音响所发出的乐音来唤起听众的审美和情感体验,“以听为中心”是音乐教育所遵循的原则,学会了倾听就学会了更好的欣赏音乐,倾听更是一种终生受益的好习惯。  关键词 激发;倾听兴趣;倾听习惯;环境    前不久在中班级的两个班上了同一节音乐活动,在活动中我发现倾听习惯好的班级,活动效果明显好于倾听习惯不好的班级。活动中认真倾听的孩子,思维敏捷,反应迅速,他们能紧跟老师的节奏
期刊
摘要 探究式教学,其探究的过程一般包含以下六个环节:提出问题、收集有关资料和事实、提出猜想或假设、对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和推理、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和整合迁移应用。在设计探究式教学活动和环节时,要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本身应该采取哪些灵活性的环节和步骤。  关键词 激发;探究兴趣;重视问题;探究中提升    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的分析可知,对于地理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的呈现方式主要有追溯推理型、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