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小学生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因此,在品德教学中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小学生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把课程与小学生的生活密切的联系起来,使小学生的品行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践行与升华。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课堂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
新课标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的表述:这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由此可见,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力做到把本教材的教学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如教学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生活》一课时:上课前,我以对话的形式让学生回顾在校园生活中经历过的有趣的事、最有成就感的事,受到老师表扬或同学赞美的事情……引发学生的快乐回忆,让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与此同时,在该单元的第二课《我是学校的小主人》教学中,我没有像往常那样,照本宣科的讲解学生该怎样做,而是让学生分组讨论“作为学校的小主人”应该怎么做才是“称职”的小主人,讨论完分组汇报。结果学生例举了校园生活存在而老师平时不曾关注的一些现象,例如,作为校园的小主人,见了地面上有垃圾要及时的捡起来,放进垃圾池,让校园保持干净整洁;看到低年级小同学追逐打闹或作危险性游戏要及时制止,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影响学习;遇到需要帮助的同学应及时的伸出援助之手等等。没有了以往道德的说教、行为规范、准则的灌输,通过学生相互的发言、影响和启发,学生的校园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
由于课堂教学设计与小学生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近距路的通道,形成了密切的关系。所以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课堂教学内容要围绕学生的社会生活来组织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是本课程基本理念之一。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才会再现学生的社会生活活动环境,因此,课堂的教学应紧紧围绕儿童的社会生活来组织,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和适应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1、引导学生收集资料。
交际和活动能力是小学生走向社会,从事社会活动的最主要的能力,因此,在学习每一单元,我都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挖掘能力发展点。如在学习《寻访“三孔”》一课时,我给学生布置了自己独立动手或者合作收集关于“三孔”文史资料、历史典故、故事传说,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导游,向班里的“小游客们”介绍“三孔”。由于“三孔”所在的曲阜距离我们兖州仅一河之隔,孔子的儒家思想和各种传说在我们这个“礼仪之邦”也闻名遐迩,所以,学生并不费太大精力就可完成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学生除了上网、图书馆查资料的方式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必然要请教他人,在这个请教的过程中不仅逐渐懂得尊重他人,学会与人交流、沟通也锻炼了社会交际与活动能力
2、引进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案例。
引进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旨在让学生走近社会生活,阅读、理解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体会,必然会理解的更深刻。如教学《学习是苦还是乐?》,在“什么是苦,什么是乐”这个探究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什么样的学习会产生快乐的体验?为什么有些同学觉得学习是“苦差事”,说说理由。例如:有些学生的街坊邻居通过自身的刻苦学习,考上好的大学,不仅拥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还能为社会发展做更多更大的贡献。有些学生家长也因为知识丰富,比别人早脱贫致富等等,这些案例会使学生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思想上就会有更多的感触,教师因利势导,进行价值观的升华,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从而实现了教学育人和生活育人的目的。
三、社会实践应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社会上去,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到德育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因此,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
如教学第十二课《农药的功与过》一课,在教学前,我安排学生走访身边的成年人,做关于农药的“功与过”的课前调查活动,并做好调查记录。结果学生纷纷发现农药的“过”大于农药的“功”。例如,种庄稼的时候给种子拌上农药,药死了虫子,也变相的毒杀了以吃各种小虫为生的鸟类,以至于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当地常见的乌鸦、花喜鹊、鹧鸪等鸟类现在已经绝迹,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再如,一些蔬菜农药残留量大大超标,导致了好多人引发食物中毒,使得当代人买菜不得不专拣菜叶上爬着小虫子的买……想想该如何改变这种糟糕的现状,并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小学生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去观察、感受、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实现“品德与社会”教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观念。通过这条途径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小学生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让“品德与社会”教学融入其生活,使品德内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最终实现“品德和社会”教育的目标。
一、课堂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
新课标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的表述:这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由此可见,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力做到把本教材的教学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如教学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生活》一课时:上课前,我以对话的形式让学生回顾在校园生活中经历过的有趣的事、最有成就感的事,受到老师表扬或同学赞美的事情……引发学生的快乐回忆,让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与此同时,在该单元的第二课《我是学校的小主人》教学中,我没有像往常那样,照本宣科的讲解学生该怎样做,而是让学生分组讨论“作为学校的小主人”应该怎么做才是“称职”的小主人,讨论完分组汇报。结果学生例举了校园生活存在而老师平时不曾关注的一些现象,例如,作为校园的小主人,见了地面上有垃圾要及时的捡起来,放进垃圾池,让校园保持干净整洁;看到低年级小同学追逐打闹或作危险性游戏要及时制止,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影响学习;遇到需要帮助的同学应及时的伸出援助之手等等。没有了以往道德的说教、行为规范、准则的灌输,通过学生相互的发言、影响和启发,学生的校园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
由于课堂教学设计与小学生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近距路的通道,形成了密切的关系。所以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课堂教学内容要围绕学生的社会生活来组织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是本课程基本理念之一。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才会再现学生的社会生活活动环境,因此,课堂的教学应紧紧围绕儿童的社会生活来组织,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和适应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1、引导学生收集资料。
交际和活动能力是小学生走向社会,从事社会活动的最主要的能力,因此,在学习每一单元,我都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挖掘能力发展点。如在学习《寻访“三孔”》一课时,我给学生布置了自己独立动手或者合作收集关于“三孔”文史资料、历史典故、故事传说,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导游,向班里的“小游客们”介绍“三孔”。由于“三孔”所在的曲阜距离我们兖州仅一河之隔,孔子的儒家思想和各种传说在我们这个“礼仪之邦”也闻名遐迩,所以,学生并不费太大精力就可完成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学生除了上网、图书馆查资料的方式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必然要请教他人,在这个请教的过程中不仅逐渐懂得尊重他人,学会与人交流、沟通也锻炼了社会交际与活动能力
2、引进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案例。
引进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旨在让学生走近社会生活,阅读、理解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体会,必然会理解的更深刻。如教学《学习是苦还是乐?》,在“什么是苦,什么是乐”这个探究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什么样的学习会产生快乐的体验?为什么有些同学觉得学习是“苦差事”,说说理由。例如:有些学生的街坊邻居通过自身的刻苦学习,考上好的大学,不仅拥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还能为社会发展做更多更大的贡献。有些学生家长也因为知识丰富,比别人早脱贫致富等等,这些案例会使学生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思想上就会有更多的感触,教师因利势导,进行价值观的升华,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从而实现了教学育人和生活育人的目的。
三、社会实践应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社会上去,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到德育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因此,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
如教学第十二课《农药的功与过》一课,在教学前,我安排学生走访身边的成年人,做关于农药的“功与过”的课前调查活动,并做好调查记录。结果学生纷纷发现农药的“过”大于农药的“功”。例如,种庄稼的时候给种子拌上农药,药死了虫子,也变相的毒杀了以吃各种小虫为生的鸟类,以至于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当地常见的乌鸦、花喜鹊、鹧鸪等鸟类现在已经绝迹,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再如,一些蔬菜农药残留量大大超标,导致了好多人引发食物中毒,使得当代人买菜不得不专拣菜叶上爬着小虫子的买……想想该如何改变这种糟糕的现状,并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小学生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去观察、感受、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实现“品德与社会”教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观念。通过这条途径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小学生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让“品德与社会”教学融入其生活,使品德内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最终实现“品德和社会”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