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下室连续墙的裂缝发生较为普遍,在施工工艺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从合理安排施工段、改进施工方法,改善养护方法、选用防裂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裂缝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裂缝,收缩率,配合比,防治
Abstract: the basement continuous wall there is a common cracks, in construction process analysis the cracking reason. From the rational arrangement for construction, improving construction method, improve maintenance method, choose guards against the crack measures proposed as fracture preventive measures.
Keywords: crack, shrinkage, mix,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十年城市建设发展速度是“日新月异、高楼林立”,钢筋混凝土结构占主要地位,然而在地下室连续墙的裂缝发生较为普遍。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拜读各种建筑资料文献利用学术理论进行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综合分析,采取防止措施成效的总结。
针对地下室外围混凝土连续墙的裂缝成因问题,应从泵送混凝土配比、设计墙体钢筋布置间距、墙体收缩缝、施工工艺等方面,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从合理安排施工段、改进施工方法,改善养护方法、采用防裂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裂缝的防范措施。
一、裂缝主要形成的时间和部位
地下室外围混凝土连续墙裂缝一般于混凝土建筑完毕后3d左右开始出现,其形状,从墙顶至墙底,裂缝宽度0.1—0.5mm内,裂缝一般沿墙均匀布置,特别是在墙柱、柱与墙相交处等部位出现。
二、裂缝产生原因
1、混凝土的配比
混凝土施工一般均采用混凝土泵送技术,因混凝土需达到泵送要求,其塌落度一般要求在14cm左右,其同一强度的混凝土相对于传统的半干硬性混凝土水泥掺量多,碎石粒小,水惨量多,这三大原因使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大的多。
2、钢筋的布置
1)钢筋的保护层大。因地下室特殊环境的要求,其外围连续墙钢筋外围保护层要求大。一般为50mm左右,较厚的保护层使该部位混凝土收缩时不能获得钢筋的约束,形成裂缝,并可能发展。
2)部分设计配筋间距偏大。钢筋间距越大,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就越大。
3、墙体伸缩缝过长现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墙体设置伸缩缝的距离为30m,但因施工时伸缩缝不好处理,易造成其渗水的薄弱环节。一般工程都不愿留设或少留设伸缩缝,导致伸缩缝间距远远超过规范要求。
4、底边对墙体的约束、地下室底边混凝土较墙体混凝土要早进行浇筑,其底板混凝土本身的收缩要早于墙体混凝土的收缩,当墙体混凝土收缩时,底板对此产生约束,从而使墙体产生相应力,底板产生压应力。在两侧应力叠加下,当其超过混凝土抵抗拉力强度时,便形成裂缝。
5、柱对墙体混凝土的约束与地下室外墙现浇墙连的柱,本身是墙体的一部分,但其钢筋的配设要远远大于墙体的钢筋,因而其钢筋对混凝土产生收缩的约束要比墙体的约束大得多,从而加大了墙体自身收缩约束强度,相应提高了墙中的应力,因而该部位更容易出现裂缝。
6、内外环境的影响、地下室外墙连续混凝土浇筑后,其内外两侧的环境完全不同,外侧与大气相连,其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易随着大气的变化而变化,墙体反复受到热冷变化而内侧已形成室内环境,变化较小,受二者环境差异的影响,使连续墙内外变化不一,且墙体越厚,差异越大越易形成裂缝。
7、混凝土养护不到位也是形成裂缝的一大原因
1)为有效保持墙体表面温度,一般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成第二天即将模板拆除,混凝土表面随大气温度变化而变化,而混凝土内部因水化热的释放其温度较高,二者的温差将可能引起温度裂缝的产生。
2)混凝土養护未到位,不能保证混凝土水化所需的正常水分,墙体属于竖向结构,其水分保持加之其内侧模板支撑的影响,养护更加困难。
三、裂缝的防范措施
1、合理的配筋和增设补强网
墙体的配筋尽量考虑到小而密,一般来说,其他的水平和主筋均按100mm间距布置较为合理,其钢筋截面大小根据计算而定,另外对于50mm厚的钢筋保护层,有条件的可在其内加设一层细铁丝网,这样裂缝发生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2、合理安排施工段
尽量根据规范要求留设后浇带,混凝土收缩大部分集中在初期,如留设后浇带,墙体两边可自由收缩,裂缝产生的性能可能减少,混凝土大部分收缩完成后,再进行后浇带封闭。
3、完善混凝土配合比
1)优先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
2)采用配好的硬质岩石、碎石。
3)采用含泥量少的粗砂。
4、加强对薄弱部位的处理、对墙体薄弱部位的地方,如留有大空洞,墙厚、墙高突变等,宜采取加设钢筋或留设后浇带等方法,避免在此形成应力集中部位,产生裂缝。
5、改进施工方法
1)尽量采用墙体与楼板分开浇筑,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初期楼板对墙体的约束作用,另一方面可使墙体内外环境相统一,且墙体内侧养护易进行。
2)墙体混凝土浇筑完后,楼板未浇筑完即可拆模,利用板的保温作用,保持混凝土表面适当的温度,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出现,混凝土内部水化热基本释放,再拆除模板,在此之前可将模板松动,保证养护用水进入混凝土表面,一般拆模时间5至6天。
6、改善养护方法
1)地下室外围连续墙外侧养护挂塑料水管,在水管上钻小孔,接通自来水形成水幕养护。
2)内侧可挂保水性好的棉毡等物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
3)加强混凝土前期的养护,特别是前4天,且养护不少于14天。
7、减少混凝土墙外露时间
在地下室外围连续墙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尽量早点进行防水施工和基坑回填土,防止混凝土墙暴露在大自然中。
四、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地下室外围连续墙混凝土裂缝一般对结构安全不产生影响,但易形成渗水通道,影响地下室的使用,故对其进行封闭处理,其处理方法如下:
将外墙面沿裂缝两边剔成八字形槽,用环氧树脂进行灌缝。
用防水材料在相适应的裂缝处处理,材料必须与墙面压实平。
裂缝处施工一道防水层,并加设无纺纤维布一道,缝两边各宽出500mm。
关键词:裂缝,收缩率,配合比,防治
Abstract: the basement continuous wall there is a common cracks, in construction process analysis the cracking reason. From the rational arrangement for construction, improving construction method, improve maintenance method, choose guards against the crack measures proposed as fracture preventive measures.
Keywords: crack, shrinkage, mix,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十年城市建设发展速度是“日新月异、高楼林立”,钢筋混凝土结构占主要地位,然而在地下室连续墙的裂缝发生较为普遍。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拜读各种建筑资料文献利用学术理论进行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综合分析,采取防止措施成效的总结。
针对地下室外围混凝土连续墙的裂缝成因问题,应从泵送混凝土配比、设计墙体钢筋布置间距、墙体收缩缝、施工工艺等方面,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从合理安排施工段、改进施工方法,改善养护方法、采用防裂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裂缝的防范措施。
一、裂缝主要形成的时间和部位
地下室外围混凝土连续墙裂缝一般于混凝土建筑完毕后3d左右开始出现,其形状,从墙顶至墙底,裂缝宽度0.1—0.5mm内,裂缝一般沿墙均匀布置,特别是在墙柱、柱与墙相交处等部位出现。
二、裂缝产生原因
1、混凝土的配比
混凝土施工一般均采用混凝土泵送技术,因混凝土需达到泵送要求,其塌落度一般要求在14cm左右,其同一强度的混凝土相对于传统的半干硬性混凝土水泥掺量多,碎石粒小,水惨量多,这三大原因使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大的多。
2、钢筋的布置
1)钢筋的保护层大。因地下室特殊环境的要求,其外围连续墙钢筋外围保护层要求大。一般为50mm左右,较厚的保护层使该部位混凝土收缩时不能获得钢筋的约束,形成裂缝,并可能发展。
2)部分设计配筋间距偏大。钢筋间距越大,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就越大。
3、墙体伸缩缝过长现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墙体设置伸缩缝的距离为30m,但因施工时伸缩缝不好处理,易造成其渗水的薄弱环节。一般工程都不愿留设或少留设伸缩缝,导致伸缩缝间距远远超过规范要求。
4、底边对墙体的约束、地下室底边混凝土较墙体混凝土要早进行浇筑,其底板混凝土本身的收缩要早于墙体混凝土的收缩,当墙体混凝土收缩时,底板对此产生约束,从而使墙体产生相应力,底板产生压应力。在两侧应力叠加下,当其超过混凝土抵抗拉力强度时,便形成裂缝。
5、柱对墙体混凝土的约束与地下室外墙现浇墙连的柱,本身是墙体的一部分,但其钢筋的配设要远远大于墙体的钢筋,因而其钢筋对混凝土产生收缩的约束要比墙体的约束大得多,从而加大了墙体自身收缩约束强度,相应提高了墙中的应力,因而该部位更容易出现裂缝。
6、内外环境的影响、地下室外墙连续混凝土浇筑后,其内外两侧的环境完全不同,外侧与大气相连,其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易随着大气的变化而变化,墙体反复受到热冷变化而内侧已形成室内环境,变化较小,受二者环境差异的影响,使连续墙内外变化不一,且墙体越厚,差异越大越易形成裂缝。
7、混凝土养护不到位也是形成裂缝的一大原因
1)为有效保持墙体表面温度,一般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成第二天即将模板拆除,混凝土表面随大气温度变化而变化,而混凝土内部因水化热的释放其温度较高,二者的温差将可能引起温度裂缝的产生。
2)混凝土養护未到位,不能保证混凝土水化所需的正常水分,墙体属于竖向结构,其水分保持加之其内侧模板支撑的影响,养护更加困难。
三、裂缝的防范措施
1、合理的配筋和增设补强网
墙体的配筋尽量考虑到小而密,一般来说,其他的水平和主筋均按100mm间距布置较为合理,其钢筋截面大小根据计算而定,另外对于50mm厚的钢筋保护层,有条件的可在其内加设一层细铁丝网,这样裂缝发生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2、合理安排施工段
尽量根据规范要求留设后浇带,混凝土收缩大部分集中在初期,如留设后浇带,墙体两边可自由收缩,裂缝产生的性能可能减少,混凝土大部分收缩完成后,再进行后浇带封闭。
3、完善混凝土配合比
1)优先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
2)采用配好的硬质岩石、碎石。
3)采用含泥量少的粗砂。
4、加强对薄弱部位的处理、对墙体薄弱部位的地方,如留有大空洞,墙厚、墙高突变等,宜采取加设钢筋或留设后浇带等方法,避免在此形成应力集中部位,产生裂缝。
5、改进施工方法
1)尽量采用墙体与楼板分开浇筑,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初期楼板对墙体的约束作用,另一方面可使墙体内外环境相统一,且墙体内侧养护易进行。
2)墙体混凝土浇筑完后,楼板未浇筑完即可拆模,利用板的保温作用,保持混凝土表面适当的温度,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出现,混凝土内部水化热基本释放,再拆除模板,在此之前可将模板松动,保证养护用水进入混凝土表面,一般拆模时间5至6天。
6、改善养护方法
1)地下室外围连续墙外侧养护挂塑料水管,在水管上钻小孔,接通自来水形成水幕养护。
2)内侧可挂保水性好的棉毡等物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
3)加强混凝土前期的养护,特别是前4天,且养护不少于14天。
7、减少混凝土墙外露时间
在地下室外围连续墙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尽量早点进行防水施工和基坑回填土,防止混凝土墙暴露在大自然中。
四、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地下室外围连续墙混凝土裂缝一般对结构安全不产生影响,但易形成渗水通道,影响地下室的使用,故对其进行封闭处理,其处理方法如下:
将外墙面沿裂缝两边剔成八字形槽,用环氧树脂进行灌缝。
用防水材料在相适应的裂缝处处理,材料必须与墙面压实平。
裂缝处施工一道防水层,并加设无纺纤维布一道,缝两边各宽出5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