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久慕孙仲汇的大名,经几位钱币专家的介绍,近日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笔者拜访了现任上海国际商品拍卖公司艺术品部顾问的这位钱币收藏家、鉴赏家。
收藏之家的熏陶
浙江余姚人孙仲汇出身富裕人家,家有收藏传统。祖父读过古书,写得一手好字,喜爱购藏中国字画、古钱币。伯父孙建方加入中国最早的新光集邮协会,是老资格会员。父亲孙建章玩藏字画、钱币、邮票。一家三口迷恋上艺术品,可谓“收藏之家”。在家庭的熏陶下,孙仲汇幼年就喜爱上了钱币。那时无玩具,家长将普通钱币交给他玩,他还将铜钱带到学校中去玩。
孙仲汇从12岁起,开始欣赏字画、钱币的美术图案和印章上秀逸的字,艺术的灵气渐渐地深入脑海,产生了一种特别愉悦的快感。读完高中,他已从觉得好玩进入收藏的境界。孰料,“文革”浩劫来临,家藏物品被抄一空。孙仲汇读不了大学,进一家建筑企业当普通职工。自学文科,希望自学成才。
从研究人手成为专家
粉碎了“四人帮”,百业俱兴,上海兴起了“收藏热”,又唤起了孙仲汇收藏的志趣。
那时,孙仲汇收入微薄,但他不喝酒、不抽烟,无特别嗜好。身高1.76米,由于吃得不多,营养不足,体重仅100斤。节衣缩食倒也积蓄了一些钱,用来购买普通钱币。积少成多,以藏养藏,居然收藏到了一些有价值的古钱。他玩收藏并非为了谋利,而是欣赏藏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他说:“人活着不是为了钱,而要看是否活得愉快,是否对社会有贡献。有了追求,生活才有意义。”
孙仲汇是个“怪人”,性格倔强,与领导合不来。一气之下,于1991年年底辞职,赋闲在家。无所事事,令他郁闷,于是以购藏钱币为乐,足迹遍及江浙、京津和四川、河北、河南、湖南、湖北、陕西等地,既会会泉友,亦顺便收藏点钱币。
“每一种钱币,都有一段历史。不搞研究,难以达到深度、高度,也就不了解收藏品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有了这种认识,孙仲汇将重点转入研究。他不急于求成,从研读古文开始,以求了解历史和钱币的时代背景、作用。
1972年,历史书开禁。孙仲汇喜出望外,买了一些无标点的《四史》,用了几年时间,通读一遍。同时研读古代字帖,了解汉字的演变,从而能辨识古钱上的古体字,能了解历代钱币诞生的时代背景及其作用、当时经济状况、社会生产力的水平。
一位专家说,死读书成不了鉴赏家,要结合观察钱币实物,联系实际进行研究,才能取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效果。这些话孙仲汇牢记在心,自1960年起,他就勤跑文物商店、古玩市场。上海会稽路、济南路、淮海路、思南路、旧校场街一带的古玩商店、地摊,是他常去的处所,获得了鉴赏钱币的基本知识,由外行成为内行。
孙仲汇撰写介绍钱币知识和鉴别钱币的文章,刊于各地报刊。由于鉴赏眼力独到,欣赏水平不一般,引起收藏界和大专院校的注意。自1986年起,复旦大学文博学院请孙仲汇去授课,专讲《中国钱币学》,受到师生们普遍的欢迎和赞许。
孙仲汇知识渊博,不抱“门户之见”,乐于解答藏友的难题。1996年的一天,一位周姓朋友在山西省钱币学会打给孙仲汇一个电话,电话中说:“仲汇兄,我觅得一枚直径3.5厘米厚的古钱,背面平整,所铸之字有点像西汉半两钱上的笔划,正面铸‘容成’两字,这是什么朝代的钱币?”孙仲汇当即回答说:“历史上好像有个容成侯,待我去查一下。”
后来孙仲汇去翻《史记》,了解“容成”的历史背景,他对周氏藏友说:“在西汉汉景帝朝,有名叫唯徐庐的匈奴部落的一个首领,投降后被封为容成侯。此人铸造的钱,上有‘容成’两字。这种钱币并非为了钱币流通所用,而作为家族的荣耀和标志。‘容成’钱币为国内首次发现,非常珍贵,你要好好保存,别轻易出手。在古代,铸钱作为家族标志的有过先例。先秦吕不韦封为文信侯后,曾铸造过文信钱。”
著作等身 远销港台
孙仲汇勤于研究,善于思考,自1989年起,近20年来,他写就并先后在上海、台湾地区出版了《古钱》《中国古钱》《古钱币图解》《钱币鉴赏》《中国古钱鉴赏与收藏》《古钱真赝对比》《古钱鉴藏趣话》《简明钱币辞典》等8部书籍,洋洋百万言,可谓著作等身。上述专著,每出一本,面市不久便销售一空。这些书成为钱币收藏者爱不释手的工具书。
在上述书籍中,《中国古钱》是在海外发行的。此书在1992年出版。这一年秋天,台湾艺术图书公司老板何恭上通过上海一位编辑,找到了孙仲汇,约请他撰写介绍钱币雅俗共赏的书籍。孙仲汇欣然命笔,花了两年时间,写成约十六七万字的《中国古钱》。此书从《空首布与甲骨文》《从先秦货币看文字的演变》写到《古钱鉴定》,共100章节,涉及中国各个朝代钱币知识,最后两章还写了《外国钱币》《洋商客钞》。1994年,《中国古钱》在台湾出版发行,沪港三联书店亦在香港等地经销。每册精装本书价虽定为264元,书一面市就很热销。
在《中国古钱》一书中,第41节《李清照与打马钱》写得非常精彩。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李氏所作的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有的诗文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文笔自辟途径,语言清丽。前期她写的《打马格序》《金石录序》是其得意之作,文字流畅、清新。《打马格序》写的是游戏规则,书中有十多幅方孔铜质钱币的图案,有单匹骏马造型、人骑马造型,骏马中有唐太宗的坐骑“昭陵六骏”之一的赵骑特勒,有名骏绿耳马;文字分别刻“赵将李牧”、“魏骑骥(千里马)足”等。钱币图案生动,形象鲜明,文字俊逸。李清照用古文写序,一般人看不懂,精读过古文的孙仲汇用白话文翻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介绍了宋代打马钱的游戏规则,颇具文学水平,亦很有趣,很有欣赏价值。
拾遗补缺 作用特殊
孙仲汇以诚挚的口吻对笔者说:“我研究钱币,旨在对《二十四史·食货志》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为研究古代社会经济状况提供第一手实物资料。”
他列举了很多事例,听来令人心悦诚服。
1983年,他赴南京博物院参观,见展柜中有一枚明代铸造的“嘉靖通宝”大钱,背面刻“十一两”3字。金黄铜色,肉质平整光洁,版式特别。他觉得这是一枚“雕母”(祖钱),便与该院工作人员商量,取出来仔细鉴别,认定确是“雕母”钱。这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枚铜质“雕母”,另有北宋木质“雕母”、元代铅质“雕母”,而明代铜质“雕母”为初次发现,殊为珍贵。事后,该院请专家们鉴定,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特地致函孙仲汇,表示感谢。
1990年,河南一位藏友寄给孙仲汇一张用铅笔涂的金熙宗(1138-1140年)朝所铸造的“天眷通宝”拓片。孙仲汇观看后,觉得它可能是真品。对这种铜钱,历史上无文字记载,因量太少,年代久远,前人也不知道有这种钱币。孙仲汇修版后,将“天眷通宝”拓片图刊于《钱币鉴赏》一书,引起了钱币收藏界的关注。2006年,“天眷通宝”真品出现在嘉德拍卖公司举办的拍卖会上,最终以120万元成交。
1998年,孙仲汇在上海拍卖公司看到一枚破旧的直径4.9厘米、在清光绪年由甘肃铸造的方孔铜质大钱,数量不多,当即举牌收入手中。他说:“这种钱面市后不再铸造,物稀为贵啊!”还认为这是对货币史研究的补充,购藏是非常值得的。
2000年春,孙仲汇在朋友处发现了南唐中主李璟(李后主之父)朝铸造的一枚“唐国通宝”,这种钱币有10多种版别,此版别前谱所无。孙仲汇不惜钱财,毫不迟疑地买到了手。他说:“这种钱币存世很少,我购藏后不再转让,留作研究之用。”
在鉴定古钱币的过程中,孙仲汇始终抱着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不仅向前辈钱币鉴定家学习,也向其弟子施志民、李松朋等请教。2005年的一天,一位卖主寄来一幅袁世凯共和纪念币图片,打算转手。孙仲汇看了又看,觉得图案上的线条有点松,吃不准是真是假。不耻下问,他当即拎起电话,向其一位弟子求教。那位弟子在电话中说:“这种纪念币是用高科技仿真制作的,要当心!”经过反复鉴定,果然是赝品,避免了一次鉴定失误。圈内人说:“老师向弟子求教,有失身份与体面。”孙仲汇不以为然,他谦虚而坦然地对笔者说:“抱定科学态度,是艺术鉴定的本色。老师向弟子请教不算丢人!”孙仲汇还说:“我写的那些书刊文章,难免有错的地方,有时看东西也会看走眼。一个人永不出错,那不现实,知道错了才会有进步。”他就是这样,向前辈、向书本、向弟子学习,懂得了更多的钱币知识,收到了货真价实的钱币。在他的收藏中不乏珍品、孤品。上海国际商品拍卖公司同仁说:“请来孙仲汇先生当艺术品部顾问,是找对人了!”
收藏之家的熏陶
浙江余姚人孙仲汇出身富裕人家,家有收藏传统。祖父读过古书,写得一手好字,喜爱购藏中国字画、古钱币。伯父孙建方加入中国最早的新光集邮协会,是老资格会员。父亲孙建章玩藏字画、钱币、邮票。一家三口迷恋上艺术品,可谓“收藏之家”。在家庭的熏陶下,孙仲汇幼年就喜爱上了钱币。那时无玩具,家长将普通钱币交给他玩,他还将铜钱带到学校中去玩。
孙仲汇从12岁起,开始欣赏字画、钱币的美术图案和印章上秀逸的字,艺术的灵气渐渐地深入脑海,产生了一种特别愉悦的快感。读完高中,他已从觉得好玩进入收藏的境界。孰料,“文革”浩劫来临,家藏物品被抄一空。孙仲汇读不了大学,进一家建筑企业当普通职工。自学文科,希望自学成才。
从研究人手成为专家
粉碎了“四人帮”,百业俱兴,上海兴起了“收藏热”,又唤起了孙仲汇收藏的志趣。
那时,孙仲汇收入微薄,但他不喝酒、不抽烟,无特别嗜好。身高1.76米,由于吃得不多,营养不足,体重仅100斤。节衣缩食倒也积蓄了一些钱,用来购买普通钱币。积少成多,以藏养藏,居然收藏到了一些有价值的古钱。他玩收藏并非为了谋利,而是欣赏藏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他说:“人活着不是为了钱,而要看是否活得愉快,是否对社会有贡献。有了追求,生活才有意义。”
孙仲汇是个“怪人”,性格倔强,与领导合不来。一气之下,于1991年年底辞职,赋闲在家。无所事事,令他郁闷,于是以购藏钱币为乐,足迹遍及江浙、京津和四川、河北、河南、湖南、湖北、陕西等地,既会会泉友,亦顺便收藏点钱币。
“每一种钱币,都有一段历史。不搞研究,难以达到深度、高度,也就不了解收藏品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有了这种认识,孙仲汇将重点转入研究。他不急于求成,从研读古文开始,以求了解历史和钱币的时代背景、作用。
1972年,历史书开禁。孙仲汇喜出望外,买了一些无标点的《四史》,用了几年时间,通读一遍。同时研读古代字帖,了解汉字的演变,从而能辨识古钱上的古体字,能了解历代钱币诞生的时代背景及其作用、当时经济状况、社会生产力的水平。
一位专家说,死读书成不了鉴赏家,要结合观察钱币实物,联系实际进行研究,才能取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效果。这些话孙仲汇牢记在心,自1960年起,他就勤跑文物商店、古玩市场。上海会稽路、济南路、淮海路、思南路、旧校场街一带的古玩商店、地摊,是他常去的处所,获得了鉴赏钱币的基本知识,由外行成为内行。
孙仲汇撰写介绍钱币知识和鉴别钱币的文章,刊于各地报刊。由于鉴赏眼力独到,欣赏水平不一般,引起收藏界和大专院校的注意。自1986年起,复旦大学文博学院请孙仲汇去授课,专讲《中国钱币学》,受到师生们普遍的欢迎和赞许。
孙仲汇知识渊博,不抱“门户之见”,乐于解答藏友的难题。1996年的一天,一位周姓朋友在山西省钱币学会打给孙仲汇一个电话,电话中说:“仲汇兄,我觅得一枚直径3.5厘米厚的古钱,背面平整,所铸之字有点像西汉半两钱上的笔划,正面铸‘容成’两字,这是什么朝代的钱币?”孙仲汇当即回答说:“历史上好像有个容成侯,待我去查一下。”
后来孙仲汇去翻《史记》,了解“容成”的历史背景,他对周氏藏友说:“在西汉汉景帝朝,有名叫唯徐庐的匈奴部落的一个首领,投降后被封为容成侯。此人铸造的钱,上有‘容成’两字。这种钱币并非为了钱币流通所用,而作为家族的荣耀和标志。‘容成’钱币为国内首次发现,非常珍贵,你要好好保存,别轻易出手。在古代,铸钱作为家族标志的有过先例。先秦吕不韦封为文信侯后,曾铸造过文信钱。”
著作等身 远销港台
孙仲汇勤于研究,善于思考,自1989年起,近20年来,他写就并先后在上海、台湾地区出版了《古钱》《中国古钱》《古钱币图解》《钱币鉴赏》《中国古钱鉴赏与收藏》《古钱真赝对比》《古钱鉴藏趣话》《简明钱币辞典》等8部书籍,洋洋百万言,可谓著作等身。上述专著,每出一本,面市不久便销售一空。这些书成为钱币收藏者爱不释手的工具书。
在上述书籍中,《中国古钱》是在海外发行的。此书在1992年出版。这一年秋天,台湾艺术图书公司老板何恭上通过上海一位编辑,找到了孙仲汇,约请他撰写介绍钱币雅俗共赏的书籍。孙仲汇欣然命笔,花了两年时间,写成约十六七万字的《中国古钱》。此书从《空首布与甲骨文》《从先秦货币看文字的演变》写到《古钱鉴定》,共100章节,涉及中国各个朝代钱币知识,最后两章还写了《外国钱币》《洋商客钞》。1994年,《中国古钱》在台湾出版发行,沪港三联书店亦在香港等地经销。每册精装本书价虽定为264元,书一面市就很热销。
在《中国古钱》一书中,第41节《李清照与打马钱》写得非常精彩。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李氏所作的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有的诗文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文笔自辟途径,语言清丽。前期她写的《打马格序》《金石录序》是其得意之作,文字流畅、清新。《打马格序》写的是游戏规则,书中有十多幅方孔铜质钱币的图案,有单匹骏马造型、人骑马造型,骏马中有唐太宗的坐骑“昭陵六骏”之一的赵骑特勒,有名骏绿耳马;文字分别刻“赵将李牧”、“魏骑骥(千里马)足”等。钱币图案生动,形象鲜明,文字俊逸。李清照用古文写序,一般人看不懂,精读过古文的孙仲汇用白话文翻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介绍了宋代打马钱的游戏规则,颇具文学水平,亦很有趣,很有欣赏价值。
拾遗补缺 作用特殊
孙仲汇以诚挚的口吻对笔者说:“我研究钱币,旨在对《二十四史·食货志》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为研究古代社会经济状况提供第一手实物资料。”
他列举了很多事例,听来令人心悦诚服。
1983年,他赴南京博物院参观,见展柜中有一枚明代铸造的“嘉靖通宝”大钱,背面刻“十一两”3字。金黄铜色,肉质平整光洁,版式特别。他觉得这是一枚“雕母”(祖钱),便与该院工作人员商量,取出来仔细鉴别,认定确是“雕母”钱。这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枚铜质“雕母”,另有北宋木质“雕母”、元代铅质“雕母”,而明代铜质“雕母”为初次发现,殊为珍贵。事后,该院请专家们鉴定,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特地致函孙仲汇,表示感谢。
1990年,河南一位藏友寄给孙仲汇一张用铅笔涂的金熙宗(1138-1140年)朝所铸造的“天眷通宝”拓片。孙仲汇观看后,觉得它可能是真品。对这种铜钱,历史上无文字记载,因量太少,年代久远,前人也不知道有这种钱币。孙仲汇修版后,将“天眷通宝”拓片图刊于《钱币鉴赏》一书,引起了钱币收藏界的关注。2006年,“天眷通宝”真品出现在嘉德拍卖公司举办的拍卖会上,最终以120万元成交。
1998年,孙仲汇在上海拍卖公司看到一枚破旧的直径4.9厘米、在清光绪年由甘肃铸造的方孔铜质大钱,数量不多,当即举牌收入手中。他说:“这种钱面市后不再铸造,物稀为贵啊!”还认为这是对货币史研究的补充,购藏是非常值得的。
2000年春,孙仲汇在朋友处发现了南唐中主李璟(李后主之父)朝铸造的一枚“唐国通宝”,这种钱币有10多种版别,此版别前谱所无。孙仲汇不惜钱财,毫不迟疑地买到了手。他说:“这种钱币存世很少,我购藏后不再转让,留作研究之用。”
在鉴定古钱币的过程中,孙仲汇始终抱着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不仅向前辈钱币鉴定家学习,也向其弟子施志民、李松朋等请教。2005年的一天,一位卖主寄来一幅袁世凯共和纪念币图片,打算转手。孙仲汇看了又看,觉得图案上的线条有点松,吃不准是真是假。不耻下问,他当即拎起电话,向其一位弟子求教。那位弟子在电话中说:“这种纪念币是用高科技仿真制作的,要当心!”经过反复鉴定,果然是赝品,避免了一次鉴定失误。圈内人说:“老师向弟子求教,有失身份与体面。”孙仲汇不以为然,他谦虚而坦然地对笔者说:“抱定科学态度,是艺术鉴定的本色。老师向弟子请教不算丢人!”孙仲汇还说:“我写的那些书刊文章,难免有错的地方,有时看东西也会看走眼。一个人永不出错,那不现实,知道错了才会有进步。”他就是这样,向前辈、向书本、向弟子学习,懂得了更多的钱币知识,收到了货真价实的钱币。在他的收藏中不乏珍品、孤品。上海国际商品拍卖公司同仁说:“请来孙仲汇先生当艺术品部顾问,是找对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