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问过很多国家的同学同样的问题:“你的周末是拿来干什么的?”
很多中国同学回答:“用来补觉啊!”“用来上语言班啊!”“用来赶作业啊!”
周末既用来休息,也是学习的好时机。
法国同学回答:“make fun!(找乐子)”周末是拿来熬夜的,他们最喜欢去的是酒吧。
而一个曾被邀请同去的中国同学回来说:“我再也不和他们去了!去了第一个酒吧,他们居然还要去第二个!我勉为其难地去了,但当他们还要去第三个时,我再也受不了了。”
美国同学回答:“Go to sports!(去运动)”
排在第一位
在对时间的利用上,每种文化的人排在最前面的事情是不一样的。不同文化的人在一起做事,有可能因為这个排序不一样而难以合作。
我曾带过中法学生混合的班级。开学初,我把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完成小组presentation,每个小组里都有中国学生和法国学生。有一个小组做得不好,整个小组的成绩都受到影响。公布成绩后,小组的中国学生找到我,“不是我们不努力,是法国学生太不给力!”最终我弄清楚了,中国学生习惯把学习排在第一位,先确定了学习的时间,再安排其他事,他们早早就和法国学生商量一起碰面讨论presentation的时间。法国学生则把个人事务排在第一位,提出的碰面时间点法国学生总有事——要见朋友、要逛街、要泡酒吧,甚至还有人说早上要睡懒觉,没法上午见面。最终一次面都没有见成,是通过邮件把任务作了分配,然后由一个人作了整合。中国学生对此非常不满。我找法国学生询问,他们说:“我们很忙的。大家很难找到统一的时间,每个人的安排都不一样。为什么一定要碰面?中国学生花了太多的时间安排碰面时间,直接分工不是挺好吗?如果早一点分工,我们小组肯定会做得更好。”
在中国,不论做什么,电话铃响起,人们通常会中断手头的事去接电话。而在德国,一次我去友人家做客,他们请我吃早餐,因为他们家只有早餐是讲究的。我们一边吃一边聊天,早餐时间拉得很长。这时房间座机铃声响起,男主人看看女主人,女主人挑挑眉毛说:“不论是谁,都没有权利打扰我们和客人在一起的时间。”我万分惊讶地看到他们一直呆在座位上,听任电话铃响个不停,最终电话铃安静下来,大家又开始聊天。在中国,我无法想象自己不接家里的座机电话,通常只有熟人才会有家里的电话号码。
时间的弹性
中国人眼中的时间是有巨大弹性的。
决定这个弹性的关键因素是人际关系。关系不好,话不投机半句多;关系好,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很多中国的聚会或约会,只确定开始时间,不确定结束时间。氛围不好,自然早点结束;氛围好,宾主欢饮达旦。这种时间弹性贯穿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得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充满了灵活性。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时间。德国时间是用分钟作为基本单位的,不论是企业高管,还是家庭主妇,人人都有一个日程表,每天的活动尽可能按照日程表运作。学生想见老师,不能直接敲开老师办公室的门,而是先和秘书预约时间。
我刚到德国时需要买保险,看到一个保险公司代理人的办公室,就直接走进去。在中国,有人主动购买保险,保险代理人会喜出望外。但这位代理人问了我几个简单问题后,告诉我:“对不起,我现在不能接待您,因为您没有预约。您可以先去预约一个时间,然后我们再谈。他们还等着我。”她用手一指,我才发现房间靠窗一侧的椅子上坐了三四个人。我赶紧道歉。其实,我只想咨询几个问题。
那时女儿在德国上小学,有一次我和一位家长商量能否轮换着接小孩放学。她马上掏出一份时间表细细看,告诉我接下来的半年,她有接孩子的时间。她是护士,需要三班倒,居然已经知道自己半年内的排班!
在德国安排事情,必须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开会,必须写清楚几点几分开始,几点几分结束。写的是九点五分开会,那九点五分是会议开始的时间,而不是参加者到场的时间。之所以不是九点整开,那肯定是之前的会议刚结束,需要五分钟整理会议室。
我有一次访谈一个企业高管,提前和他约好了时间,我提前5分钟到,准时开始访谈,访谈时我发现他讲的内容很有深度,就多问了几个问题,快结束时,我还有几个问题没问,试着与他商量能否延长几分钟,他微笑着摇摇头,说安排好了时间,所有的活动都需要按时间进行。
不光大人们这样,孩子们也有明确的时间观。女儿上一年级时,邀请小朋友们来家里玩,我提前和家长们说好了几点几分接。到了时间,家长们准时出现,孩子们正玩得起劲,一个个满头大汗地疯跑,我正跟家长商量是否让孩子们再玩一会儿,孩子们已经满头大汗地跑到家长跟前,和我们道别,没有吵着闹着不肯回家的。
做事的高效
中国人会同时做好几件事,人们把几件事齐头并进看作高效。通常一个人会身兼数职,会参与到不同的项目中。在中国,我常遇到一心多用的人,他们一边在电脑上敲字,一边通着电话,眼睛还瞄着桌上的文件。有一次,我去一家公司办事,接待人员正接电话,她一边讲话,一边用眼神示意排在我前面的人把文件递给她,翻看文件后贴写了一个编号,放到旁边的柜台上,再示意我把材料递给她。她同时还记录电话信息。她一个人同时接待了三个人!
德国人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同一时间只接待一个人。他们认为这样做是最高效的。
在德国时,我曾有一次突然生病,但我知道没有预约可能看不上病。犹豫之下还是给私人医生去了电话,接待员告诉我:“您可以来,如果您非常不舒服,我可以请医生先帮您紧急处理一下,但只有医生看完上午的预约病人后,才有时间给您看病。”我赶过去了。医生让护士给我测体温,发现我发烧后让我进观察室躺着休息,两个多小时内她巡视过一次,停留了一两分钟。她坚持同一时间只服务一个病人,而且按预约顺序来。
在德国的服务场所都可以看到这种场景:接待员为前面一个客人办入住时,要等给客人办完所有手续后才会接待下一个客人。而中国宾馆,等待打印的时间内,接待员会办理下一位客人的业务,等打印完毕,顺手撕下来交给等在一旁的上一位客人签字。两位中国客人对此都没有意见,但外国客人也许就会非常不满。
在中国的单位,常有一个人身兼数职,同时参与到好几个项目中的情况。大家对此习以为常,常用“能者多劳”形容。校园里也有这样的人,他们会参与各种项目,被大家视为能人。但在德国人眼中,却不是这样。
在给一家中德合资企业做校园招聘时,没想到德国面试官看到应聘者丰富经历的简历后,会充满怀疑地问应聘者:“你大学期间参加了这么多项目,花了很多时间,但这些项目相互间都没关联,你真的知道你想要什么吗?”回答“因为这些项目很锻炼能力”的应聘者都没通过终面,反倒是一个不起眼的应聘者脱颖而出。她没做太多项目,但每个项目和她的目标都有明确关系,而且她提到了自己的爱好:长跑。爱好本常见,但在面试官们的提问之下,她的这个爱好为她加分不少。她谈到大学三年多从未间断过长跑。谈起这个爱好,她讲了很多感受,最终拿到录用通知。德国面试官觉得她目标明确、专注做事,具有毅力和持久力,而且她会管理时间,有效利用时间。
这件事情也反映了中德在怎样做才是高效的这一点上有不同的看法。很多中国大学生和面试官都认为,大学生要有丰富实习经历;德国人则看重做事情的专注性,认为一个时间段做好一件事就是高效。
很多中国同学回答:“用来补觉啊!”“用来上语言班啊!”“用来赶作业啊!”
周末既用来休息,也是学习的好时机。
法国同学回答:“make fun!(找乐子)”周末是拿来熬夜的,他们最喜欢去的是酒吧。
而一个曾被邀请同去的中国同学回来说:“我再也不和他们去了!去了第一个酒吧,他们居然还要去第二个!我勉为其难地去了,但当他们还要去第三个时,我再也受不了了。”
美国同学回答:“Go to sports!(去运动)”
排在第一位
在对时间的利用上,每种文化的人排在最前面的事情是不一样的。不同文化的人在一起做事,有可能因為这个排序不一样而难以合作。
我曾带过中法学生混合的班级。开学初,我把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完成小组presentation,每个小组里都有中国学生和法国学生。有一个小组做得不好,整个小组的成绩都受到影响。公布成绩后,小组的中国学生找到我,“不是我们不努力,是法国学生太不给力!”最终我弄清楚了,中国学生习惯把学习排在第一位,先确定了学习的时间,再安排其他事,他们早早就和法国学生商量一起碰面讨论presentation的时间。法国学生则把个人事务排在第一位,提出的碰面时间点法国学生总有事——要见朋友、要逛街、要泡酒吧,甚至还有人说早上要睡懒觉,没法上午见面。最终一次面都没有见成,是通过邮件把任务作了分配,然后由一个人作了整合。中国学生对此非常不满。我找法国学生询问,他们说:“我们很忙的。大家很难找到统一的时间,每个人的安排都不一样。为什么一定要碰面?中国学生花了太多的时间安排碰面时间,直接分工不是挺好吗?如果早一点分工,我们小组肯定会做得更好。”
在中国,不论做什么,电话铃响起,人们通常会中断手头的事去接电话。而在德国,一次我去友人家做客,他们请我吃早餐,因为他们家只有早餐是讲究的。我们一边吃一边聊天,早餐时间拉得很长。这时房间座机铃声响起,男主人看看女主人,女主人挑挑眉毛说:“不论是谁,都没有权利打扰我们和客人在一起的时间。”我万分惊讶地看到他们一直呆在座位上,听任电话铃响个不停,最终电话铃安静下来,大家又开始聊天。在中国,我无法想象自己不接家里的座机电话,通常只有熟人才会有家里的电话号码。
时间的弹性
中国人眼中的时间是有巨大弹性的。
决定这个弹性的关键因素是人际关系。关系不好,话不投机半句多;关系好,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很多中国的聚会或约会,只确定开始时间,不确定结束时间。氛围不好,自然早点结束;氛围好,宾主欢饮达旦。这种时间弹性贯穿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得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充满了灵活性。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时间。德国时间是用分钟作为基本单位的,不论是企业高管,还是家庭主妇,人人都有一个日程表,每天的活动尽可能按照日程表运作。学生想见老师,不能直接敲开老师办公室的门,而是先和秘书预约时间。
我刚到德国时需要买保险,看到一个保险公司代理人的办公室,就直接走进去。在中国,有人主动购买保险,保险代理人会喜出望外。但这位代理人问了我几个简单问题后,告诉我:“对不起,我现在不能接待您,因为您没有预约。您可以先去预约一个时间,然后我们再谈。他们还等着我。”她用手一指,我才发现房间靠窗一侧的椅子上坐了三四个人。我赶紧道歉。其实,我只想咨询几个问题。
那时女儿在德国上小学,有一次我和一位家长商量能否轮换着接小孩放学。她马上掏出一份时间表细细看,告诉我接下来的半年,她有接孩子的时间。她是护士,需要三班倒,居然已经知道自己半年内的排班!
在德国安排事情,必须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开会,必须写清楚几点几分开始,几点几分结束。写的是九点五分开会,那九点五分是会议开始的时间,而不是参加者到场的时间。之所以不是九点整开,那肯定是之前的会议刚结束,需要五分钟整理会议室。
我有一次访谈一个企业高管,提前和他约好了时间,我提前5分钟到,准时开始访谈,访谈时我发现他讲的内容很有深度,就多问了几个问题,快结束时,我还有几个问题没问,试着与他商量能否延长几分钟,他微笑着摇摇头,说安排好了时间,所有的活动都需要按时间进行。
不光大人们这样,孩子们也有明确的时间观。女儿上一年级时,邀请小朋友们来家里玩,我提前和家长们说好了几点几分接。到了时间,家长们准时出现,孩子们正玩得起劲,一个个满头大汗地疯跑,我正跟家长商量是否让孩子们再玩一会儿,孩子们已经满头大汗地跑到家长跟前,和我们道别,没有吵着闹着不肯回家的。
做事的高效
中国人会同时做好几件事,人们把几件事齐头并进看作高效。通常一个人会身兼数职,会参与到不同的项目中。在中国,我常遇到一心多用的人,他们一边在电脑上敲字,一边通着电话,眼睛还瞄着桌上的文件。有一次,我去一家公司办事,接待人员正接电话,她一边讲话,一边用眼神示意排在我前面的人把文件递给她,翻看文件后贴写了一个编号,放到旁边的柜台上,再示意我把材料递给她。她同时还记录电话信息。她一个人同时接待了三个人!
德国人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同一时间只接待一个人。他们认为这样做是最高效的。
在德国时,我曾有一次突然生病,但我知道没有预约可能看不上病。犹豫之下还是给私人医生去了电话,接待员告诉我:“您可以来,如果您非常不舒服,我可以请医生先帮您紧急处理一下,但只有医生看完上午的预约病人后,才有时间给您看病。”我赶过去了。医生让护士给我测体温,发现我发烧后让我进观察室躺着休息,两个多小时内她巡视过一次,停留了一两分钟。她坚持同一时间只服务一个病人,而且按预约顺序来。
在德国的服务场所都可以看到这种场景:接待员为前面一个客人办入住时,要等给客人办完所有手续后才会接待下一个客人。而中国宾馆,等待打印的时间内,接待员会办理下一位客人的业务,等打印完毕,顺手撕下来交给等在一旁的上一位客人签字。两位中国客人对此都没有意见,但外国客人也许就会非常不满。
在中国的单位,常有一个人身兼数职,同时参与到好几个项目中的情况。大家对此习以为常,常用“能者多劳”形容。校园里也有这样的人,他们会参与各种项目,被大家视为能人。但在德国人眼中,却不是这样。
在给一家中德合资企业做校园招聘时,没想到德国面试官看到应聘者丰富经历的简历后,会充满怀疑地问应聘者:“你大学期间参加了这么多项目,花了很多时间,但这些项目相互间都没关联,你真的知道你想要什么吗?”回答“因为这些项目很锻炼能力”的应聘者都没通过终面,反倒是一个不起眼的应聘者脱颖而出。她没做太多项目,但每个项目和她的目标都有明确关系,而且她提到了自己的爱好:长跑。爱好本常见,但在面试官们的提问之下,她的这个爱好为她加分不少。她谈到大学三年多从未间断过长跑。谈起这个爱好,她讲了很多感受,最终拿到录用通知。德国面试官觉得她目标明确、专注做事,具有毅力和持久力,而且她会管理时间,有效利用时间。
这件事情也反映了中德在怎样做才是高效的这一点上有不同的看法。很多中国大学生和面试官都认为,大学生要有丰富实习经历;德国人则看重做事情的专注性,认为一个时间段做好一件事就是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