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高中生物新授课教学模式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但是各个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旧有教学模式,不能一味摒弃,要有选择性地保留和赋予新的生命。创造性地运用已有模式。因此,我们对于教学模式的态度应当是学习模式、研究模式以达到促进教育教学健康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生物学 新授课 教学模式
新授课是以传授学习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的教学过程,它既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1],由于新授课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思维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教学模式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一种简约化描述,它不仅能够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还可以用来指导和规范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2]。因此研究生物学教学新授课的教学模式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新授课教学模式的涵义
新授课是教师通过系统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新知识的课,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课型,从表面看,其关键词是“新”和“语言传授”。从教学环节来看,它一般包括导入,组织展开讲授内容、巩固小结和检测反馈等。
教学模式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972年由美国的教育家乔伊(BrueeJoyee)和韦尔((MarshaWeil)在其著作《教学模式》一书中提出的[3]。在我国我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教的模式与学的模式的统一,是在教育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设计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系统、简明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从静态组成来看,教学模式表现为特定的课堂结构;从动态过程来看,教学模式表现为一系列教学活动程序。
二.国内外高中生物学新授课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
国外生物学科新授课教学模式应用较多,如: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模式、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加涅的信息加工教学模式、布卢姆的掌握教学模式、施瓦布的生物科学探究模式[4]、生物课程综合理科体系的STS教学模式等。其中生物科学探究模式和综合理科体系的STS教学模式影响较大,应用较广。
与国内其它学科相比,目前生物学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相对滞后:纵观中国生物学教学模式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学问模式;建国初期主要是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模式;20世纪70年代变成单一的生产实践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多种教学模式共存的繁荣局面[5]。根据教学过程不同,我们可以从教学活动方式的视角,把新授课的教学过程结构分为“讲授型新授课”“问答型新授课”“学导型新授课”“合作型新授课”“探究型新授课”。
三.国内现有高中生物学新授课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生物学科教学模式在数量上己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有一些己经比较成熟,并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总的来看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理论基础薄弱
教学模式理论基础的强弱往往决定模式生命力的强弱。目前生物学学科建立的教学模式大多侧重于对模式的运作程序或教学阶段的设计,而对模式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实质往往把握不够,只是局限于教学方法的改进,能够真正从教学思想、功能目标出发的模式比较缺乏,严重的先天不足决定了许多教学模式功能的局限性。
2.缺乏针对性
一个教学模式能够解决一类教学问题、实现一类教育目标己经是成功的教学模式。不存在一種能适用于所有学科、所有教学环境下的万能教学模式。试图面面俱到,往往浅尝辄止。模式与模式之间的特征不明显,模式针对性差、这是当前许多教学模式的致命缺陷。
3.缺乏系统性
目前提出的各种教学模式功能目标大而全,针对性不强,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名目繁多的模式很多,但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的解决却没有针对性强、效果显着的模式可以选择。模式的建设没有从更系统的角度针对生物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建构全面系统的新模式。
五.总结和反思
在生物新授课中,各个教学模式有着各自的优点或不足之处,对于旧有教学模式,不能一味摒弃,要去粗取精,创造性的使用已有模式。不能局限于一种或几种固定的模式。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万能的,我们要理性的看待当下流传的教学模式,并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实践,并且大胆的尝试,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因此,我们对于教学模式的态度应当是学习模式、研究模式,以达到促进教育教学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任小贝.生物学新授课常见类型与教学策略[N]生物学通报.2001.36(10):18
[2]胡继飞,古立新.论教学模式继承与创新的路径与方法.[J]课程教材法.2015.11(35):11
[3]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8
[4]查有梁.教育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5]胡继飞,郑晓惠.生物学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杜2009:154
(作者介绍:蒋甜甜,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生物学 新授课 教学模式
新授课是以传授学习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的教学过程,它既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1],由于新授课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思维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教学模式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一种简约化描述,它不仅能够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还可以用来指导和规范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2]。因此研究生物学教学新授课的教学模式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新授课教学模式的涵义
新授课是教师通过系统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新知识的课,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课型,从表面看,其关键词是“新”和“语言传授”。从教学环节来看,它一般包括导入,组织展开讲授内容、巩固小结和检测反馈等。
教学模式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972年由美国的教育家乔伊(BrueeJoyee)和韦尔((MarshaWeil)在其著作《教学模式》一书中提出的[3]。在我国我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教的模式与学的模式的统一,是在教育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设计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系统、简明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从静态组成来看,教学模式表现为特定的课堂结构;从动态过程来看,教学模式表现为一系列教学活动程序。
二.国内外高中生物学新授课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
国外生物学科新授课教学模式应用较多,如: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模式、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加涅的信息加工教学模式、布卢姆的掌握教学模式、施瓦布的生物科学探究模式[4]、生物课程综合理科体系的STS教学模式等。其中生物科学探究模式和综合理科体系的STS教学模式影响较大,应用较广。
与国内其它学科相比,目前生物学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相对滞后:纵观中国生物学教学模式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学问模式;建国初期主要是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模式;20世纪70年代变成单一的生产实践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多种教学模式共存的繁荣局面[5]。根据教学过程不同,我们可以从教学活动方式的视角,把新授课的教学过程结构分为“讲授型新授课”“问答型新授课”“学导型新授课”“合作型新授课”“探究型新授课”。
三.国内现有高中生物学新授课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生物学科教学模式在数量上己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有一些己经比较成熟,并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总的来看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理论基础薄弱
教学模式理论基础的强弱往往决定模式生命力的强弱。目前生物学学科建立的教学模式大多侧重于对模式的运作程序或教学阶段的设计,而对模式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实质往往把握不够,只是局限于教学方法的改进,能够真正从教学思想、功能目标出发的模式比较缺乏,严重的先天不足决定了许多教学模式功能的局限性。
2.缺乏针对性
一个教学模式能够解决一类教学问题、实现一类教育目标己经是成功的教学模式。不存在一種能适用于所有学科、所有教学环境下的万能教学模式。试图面面俱到,往往浅尝辄止。模式与模式之间的特征不明显,模式针对性差、这是当前许多教学模式的致命缺陷。
3.缺乏系统性
目前提出的各种教学模式功能目标大而全,针对性不强,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名目繁多的模式很多,但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的解决却没有针对性强、效果显着的模式可以选择。模式的建设没有从更系统的角度针对生物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建构全面系统的新模式。
五.总结和反思
在生物新授课中,各个教学模式有着各自的优点或不足之处,对于旧有教学模式,不能一味摒弃,要去粗取精,创造性的使用已有模式。不能局限于一种或几种固定的模式。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万能的,我们要理性的看待当下流传的教学模式,并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实践,并且大胆的尝试,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因此,我们对于教学模式的态度应当是学习模式、研究模式,以达到促进教育教学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任小贝.生物学新授课常见类型与教学策略[N]生物学通报.2001.36(10):18
[2]胡继飞,古立新.论教学模式继承与创新的路径与方法.[J]课程教材法.2015.11(35):11
[3]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8
[4]查有梁.教育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5]胡继飞,郑晓惠.生物学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杜2009:154
(作者介绍:蒋甜甜,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