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作训练是语言文字训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不仅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为此,在指导小学中年级习作训练时,采用“三级跳”训练模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习作仿写变写创写
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独立意识、自我表现意识增强,加上语文知识的积累,有了书面表达自己思想、兴趣、所见及爱好的欲望。而根据语文《大纲》的要求:在指导学生记事写人的作文时,应结合阅读教学,学习作者选材、构思、谋篇布局及语言运用等方法进行指导训练。为此,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三级跳”的训练模式:
1.仿写段落
根据三年级的语文教材内容,每一个单元都安排了一个主题进行教学。每一个单元都能体现一种写作方法、写作技巧。所以,每学完一篇课文,好的段落就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学生的自觉行为就已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不由自主的就能仿写段落了。在学习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锡林郭勒大草原》这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艳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通过这段话的朗读,同学们也很快就能仿写这样的段落:“农贸市场的蔬菜真新鲜。鲜红的西红柿,淡紫色的茄子,绿莹莹的辣椒,让我大开眼界。”还有的同学这样写道:“水果店里的水果可真多!黄澄澄的橘子,绿油油的李子,圆溜溜的苹果,营养丰富极了。”
可见,仿是孩子们习作的基础,仿的过程是孩子们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由于语文教材中所安排的课文都是佳作,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篇章结构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教师能正确地引导学生仿写段落,学习范文的写作思路、特点、方法,学生的习作兴趣就能从仿中得到提高。
2.变写文章
变是灵活运用已积累的词语、句式、文段、文章,几种修辞句式,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变换表达。如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九课《倾斜的伞》这一课,讲的是:下雨天,外公接“我”回家。一路上,外公把雨伞倾斜“我”,自己的衣服就被雨淋湿了。外公老了,“我”也长大了,不用外公为“我”撑伞。但是,“我”被外公为“我”撑伞而感动了,不由自主的“我”也模仿到了外公为“我”撑伞的动作。从而体会到了外公与外孙女之间的温情,感受到了外公与外孙女的情感变化。为此,我趁着孩子在生活中最熟悉、最亲近的主题展开交流和写作。首先,我让学生想一想:“在学习或生活中,自己最感动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很多同学都情不自禁的把自己听过的、见过的、自己亲身经历过的讲述出来了。有的同学说:“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半夜发高烧时,妈妈背着我气喘吁吁送去医院看病。”还有的同学说:“我印象最深的是我考试不及格,老师在鼓励我。”等等,这些例子打开了学生写作的大门,给了学生很好的写作思路。下面是一个同学以“妈妈的爱”写的一篇作文:
我妈妈可爱我了,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非常关心我。
有一次,我夜里发高烧,妈妈赶忙从家里找来药给我吃。可是,我吃了药以后还是很难受。妈妈看看黑乎乎的夜空也不顾一切把我背向了医院。一路上,我很害怕,可是妈妈就不停的安慰我。到了医院,医生说我的病情不是很严重,不用太担心。这时,妈妈才松了口气。
还有一次,我考试才考了58分。可是,妈妈并没有骂我,更没有打我,只是说:“上课要认真听讲,老师布置的作业要认真完成,一定能考出更好的成绩。”果然,我听了妈妈的话以后,我每次考试都在80分以上。
我的妈妈就是这么关心我,这么爱我。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爱您!”
从学生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只要教师及时地引导孩子说话,写话,孩子们就不会感到无话可写,而是变呆板于生动,变陌生为熟悉,尽情地表达自己所熟悉的人、事、景、物。因此,每学完一个单元,我都会引导学生进行变写作文。
3.创写习作
创写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自经历的事情表达出来。教师要让学生以自己的形式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感,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谈谈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最大的热情引导和帮助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认识生活,理解生活,表达生活,评价生活,创造生活。
因此,在校园,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美化净化校园,创设校园优美环境。如:组织学生到校园里捡一张纸、拾一片树叶、搽一点痕迹等。在校外,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美化净化一条街。如:打扫街道、清理垃圾等。在日常生活中,让父母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看锦绣山河,品名胜古迹,感山川神秘。如:看城镇建设的巨大变化,家乡面貌的改变,焕然一新乡村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增添学生习作的素材,诱发习作的冲动与激情,让学生有话可写。每一次活动,每一次行动,都能让学生记下自己的所做所想,所见所闻,独特情感。
其次,进行习作交流。每学完一个单元,语文教师都会根据教材的安排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我也不例外。但是,不管教师批改的多么的详细,如果不跟学生交流,批改后只是发给学生自己去看看而已的话,可以说:“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每当学生写完一篇作文后,我都会让全班同学互相交流,并且写出其得意之处和不足指出,并签名,然后教师再次批改,最后把优秀的文章展示在“班级习作园地”上。这样的习作交流,能胜过教师的眉批细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见,创是仿与变基础上的升华,没有仿与变的坚实基础也就不会有创作的锦上添花。由仿写到创写,学生可以走出一条写好作文的捷径,能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巧妙地运用到了课外上,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习作仿写变写创写
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独立意识、自我表现意识增强,加上语文知识的积累,有了书面表达自己思想、兴趣、所见及爱好的欲望。而根据语文《大纲》的要求:在指导学生记事写人的作文时,应结合阅读教学,学习作者选材、构思、谋篇布局及语言运用等方法进行指导训练。为此,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三级跳”的训练模式:
1.仿写段落
根据三年级的语文教材内容,每一个单元都安排了一个主题进行教学。每一个单元都能体现一种写作方法、写作技巧。所以,每学完一篇课文,好的段落就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学生的自觉行为就已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不由自主的就能仿写段落了。在学习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锡林郭勒大草原》这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艳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通过这段话的朗读,同学们也很快就能仿写这样的段落:“农贸市场的蔬菜真新鲜。鲜红的西红柿,淡紫色的茄子,绿莹莹的辣椒,让我大开眼界。”还有的同学这样写道:“水果店里的水果可真多!黄澄澄的橘子,绿油油的李子,圆溜溜的苹果,营养丰富极了。”
可见,仿是孩子们习作的基础,仿的过程是孩子们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由于语文教材中所安排的课文都是佳作,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篇章结构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教师能正确地引导学生仿写段落,学习范文的写作思路、特点、方法,学生的习作兴趣就能从仿中得到提高。
2.变写文章
变是灵活运用已积累的词语、句式、文段、文章,几种修辞句式,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变换表达。如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九课《倾斜的伞》这一课,讲的是:下雨天,外公接“我”回家。一路上,外公把雨伞倾斜“我”,自己的衣服就被雨淋湿了。外公老了,“我”也长大了,不用外公为“我”撑伞。但是,“我”被外公为“我”撑伞而感动了,不由自主的“我”也模仿到了外公为“我”撑伞的动作。从而体会到了外公与外孙女之间的温情,感受到了外公与外孙女的情感变化。为此,我趁着孩子在生活中最熟悉、最亲近的主题展开交流和写作。首先,我让学生想一想:“在学习或生活中,自己最感动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很多同学都情不自禁的把自己听过的、见过的、自己亲身经历过的讲述出来了。有的同学说:“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半夜发高烧时,妈妈背着我气喘吁吁送去医院看病。”还有的同学说:“我印象最深的是我考试不及格,老师在鼓励我。”等等,这些例子打开了学生写作的大门,给了学生很好的写作思路。下面是一个同学以“妈妈的爱”写的一篇作文:
我妈妈可爱我了,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非常关心我。
有一次,我夜里发高烧,妈妈赶忙从家里找来药给我吃。可是,我吃了药以后还是很难受。妈妈看看黑乎乎的夜空也不顾一切把我背向了医院。一路上,我很害怕,可是妈妈就不停的安慰我。到了医院,医生说我的病情不是很严重,不用太担心。这时,妈妈才松了口气。
还有一次,我考试才考了58分。可是,妈妈并没有骂我,更没有打我,只是说:“上课要认真听讲,老师布置的作业要认真完成,一定能考出更好的成绩。”果然,我听了妈妈的话以后,我每次考试都在80分以上。
我的妈妈就是这么关心我,这么爱我。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爱您!”
从学生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只要教师及时地引导孩子说话,写话,孩子们就不会感到无话可写,而是变呆板于生动,变陌生为熟悉,尽情地表达自己所熟悉的人、事、景、物。因此,每学完一个单元,我都会引导学生进行变写作文。
3.创写习作
创写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自经历的事情表达出来。教师要让学生以自己的形式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感,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谈谈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最大的热情引导和帮助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认识生活,理解生活,表达生活,评价生活,创造生活。
因此,在校园,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美化净化校园,创设校园优美环境。如:组织学生到校园里捡一张纸、拾一片树叶、搽一点痕迹等。在校外,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美化净化一条街。如:打扫街道、清理垃圾等。在日常生活中,让父母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看锦绣山河,品名胜古迹,感山川神秘。如:看城镇建设的巨大变化,家乡面貌的改变,焕然一新乡村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增添学生习作的素材,诱发习作的冲动与激情,让学生有话可写。每一次活动,每一次行动,都能让学生记下自己的所做所想,所见所闻,独特情感。
其次,进行习作交流。每学完一个单元,语文教师都会根据教材的安排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我也不例外。但是,不管教师批改的多么的详细,如果不跟学生交流,批改后只是发给学生自己去看看而已的话,可以说:“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每当学生写完一篇作文后,我都会让全班同学互相交流,并且写出其得意之处和不足指出,并签名,然后教师再次批改,最后把优秀的文章展示在“班级习作园地”上。这样的习作交流,能胜过教师的眉批细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见,创是仿与变基础上的升华,没有仿与变的坚实基础也就不会有创作的锦上添花。由仿写到创写,学生可以走出一条写好作文的捷径,能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巧妙地运用到了课外上,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