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品德教育作为一门“德育课”,在小学新课程改革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作为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启蒙性阶段,为学生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思想品德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小学思想品德新课改给小学品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品德教育课堂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善教学机制体制,构建高效课堂,从而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高效学习。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育;策略
《小学品德教育论》中说到,在小学品德教育课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采用新型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构建高效课堂。我国现阶段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模式是传统的教师讲授法,即教师在上课之前根据课程标准备课,在课堂上根据备课内容讲授新课。这套教学方式无疑扼杀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用说学习成绩。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改善小学品德教育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三种小学品德教育高效课堂模式,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小学品德教育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合理使用多媒体,构建高效课堂
多媒体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逐渐被引进到小学课堂教学中。它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们展示动态的图画、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的视频,吸引学生的兴趣点,活跃整个课堂气氛,从而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例如,在讲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人教版)第一单元第一课《美丽的生命》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明白动物、植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教会学生从不同方面去认识动植物,从而体会动植物生命的美丽。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动态的“蜜蜂、蝴蝶、小狗、小草、迎春花、柳树、苹果树”等动物和植物,让学生从动态中感受到这些动植物都是有生命的个体,它们也都会成长,会让大自然变得更美丽。之后教师继续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草儿生长,花朵开放,小鸟孵化”等的动态图片,让学生进行更深刻的了解。之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课文上的教学内容,就很轻松了。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了高效教学。
二、设置具体教学情境,构建高效课堂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设置具体的、可观的教学情境,便于学生理解,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例如,在讲小学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第一课《春天來了》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观察春天的不同特点,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逐渐形成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带领学生把教室的各个角落布置成春天的景色,如“柳树发芽、碧绿的小草,和煦的春风,苏醒的小动物和公园一角美景”等,同时给学生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春天的魅力。教师给学生进行情境渲染之后,再进行本课的教学,给学生讲述有关春天的故事,并且鼓励学生搜集有关春天的美景,培养学生们“画画、唱歌、照相、写作”等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美好习惯。
三、理论联系实际,构建高效课堂
我们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所以在小学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例如,在讲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第一课《认识它们很重要》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志,学会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进而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前给学生搜集好各种交通安全的标志图以及各类的交通安全常识,如“红灯、绿灯、黄灯的基本含义,人行道、车行道的基本常识,不能横跨马路护栏,如何安全过马路”等,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普及教育。由于这些基本的常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大的联系,所以,教师给学生播放一些小学生交通事故的视频,如“学生横穿马路导致车祸,不遵守交通灯而致死亡”等,让学生自我反省,看看自己生活中有哪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从而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在小学品德教育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促进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课堂教学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不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顾卫红,王海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2]康维铎.略论德育的导向功能[J].唐都学刊,2015(4):69-71.
[3]黄秀美.宝贝入园完全手册之三 克服刚入园宝宝的分离焦虑[J].启蒙(0-3岁),2005年09期.
[4]史文敬,赵静.帮助幼儿度过分离焦虑期——谈让宝宝轻松入园[J].家庭医学(新健康),2006年01期.
[5]张颖.哭了一整天的孩子——克服小班新生分离焦虑的案例研究[J].山东教育,2005年27期.
[6]史金娥.在“互动”中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J].考试周刊,2007年19期.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育;策略
《小学品德教育论》中说到,在小学品德教育课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采用新型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构建高效课堂。我国现阶段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模式是传统的教师讲授法,即教师在上课之前根据课程标准备课,在课堂上根据备课内容讲授新课。这套教学方式无疑扼杀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用说学习成绩。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改善小学品德教育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三种小学品德教育高效课堂模式,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小学品德教育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合理使用多媒体,构建高效课堂
多媒体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逐渐被引进到小学课堂教学中。它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们展示动态的图画、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的视频,吸引学生的兴趣点,活跃整个课堂气氛,从而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例如,在讲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人教版)第一单元第一课《美丽的生命》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明白动物、植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教会学生从不同方面去认识动植物,从而体会动植物生命的美丽。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动态的“蜜蜂、蝴蝶、小狗、小草、迎春花、柳树、苹果树”等动物和植物,让学生从动态中感受到这些动植物都是有生命的个体,它们也都会成长,会让大自然变得更美丽。之后教师继续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草儿生长,花朵开放,小鸟孵化”等的动态图片,让学生进行更深刻的了解。之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课文上的教学内容,就很轻松了。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了高效教学。
二、设置具体教学情境,构建高效课堂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设置具体的、可观的教学情境,便于学生理解,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例如,在讲小学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第一课《春天來了》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观察春天的不同特点,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逐渐形成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带领学生把教室的各个角落布置成春天的景色,如“柳树发芽、碧绿的小草,和煦的春风,苏醒的小动物和公园一角美景”等,同时给学生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春天的魅力。教师给学生进行情境渲染之后,再进行本课的教学,给学生讲述有关春天的故事,并且鼓励学生搜集有关春天的美景,培养学生们“画画、唱歌、照相、写作”等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美好习惯。
三、理论联系实际,构建高效课堂
我们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所以在小学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例如,在讲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第一课《认识它们很重要》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志,学会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进而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前给学生搜集好各种交通安全的标志图以及各类的交通安全常识,如“红灯、绿灯、黄灯的基本含义,人行道、车行道的基本常识,不能横跨马路护栏,如何安全过马路”等,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普及教育。由于这些基本的常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大的联系,所以,教师给学生播放一些小学生交通事故的视频,如“学生横穿马路导致车祸,不遵守交通灯而致死亡”等,让学生自我反省,看看自己生活中有哪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从而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在小学品德教育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促进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课堂教学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不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顾卫红,王海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2]康维铎.略论德育的导向功能[J].唐都学刊,2015(4):69-71.
[3]黄秀美.宝贝入园完全手册之三 克服刚入园宝宝的分离焦虑[J].启蒙(0-3岁),2005年09期.
[4]史文敬,赵静.帮助幼儿度过分离焦虑期——谈让宝宝轻松入园[J].家庭医学(新健康),2006年01期.
[5]张颖.哭了一整天的孩子——克服小班新生分离焦虑的案例研究[J].山东教育,2005年27期.
[6]史金娥.在“互动”中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J].考试周刊,2007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