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体育运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对小学生开展传统体育教育,不但可以起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还能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小学体育教师应该遵循游戏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多元评价原则,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精心的课前准备,创设合理的环境,采用循序渐进的步骤,并开展竞赛及课外延伸,提高传统体育的教学效率,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传统体育 小学生 原则 方法
《纲要》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做出了系统规划,明确要求应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四书五经走进中小学课堂,各校开展“回归传统”的拜孔子、诵经典的活动都说明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传统体育具有一定的民族性、技艺性、可行性和趣味性,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教育性,是传统文化的优秀载体。在小学生中开展传统体育教学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快乐锻炼、快乐学习。另外,传统体育项目大多是集体行为,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以及培养团体合作意识。在小学体育课上增加传统体育运动的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体育教育“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增强体质。
一、传统体育的教学原则
1.游戏性原则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兴趣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的教学效果。能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传统体育学习兴趣,关系着传统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准确把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尤其是学习知识的特点。我们知道,儿童喜欢玩耍,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对于处于儿童期的小学生来讲,游戏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最能够调动小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学习方式。因此在项目的选择上还要注意运动的趣味性。我们不会忘记,在自己的童年,滚铁环、跳皮筋、踢毽子、“同舟共济”等这些简单游戏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小学的体育课堂也应该坚持游戏性原则,将传统体育内容与游戏进行整合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兴趣。
2.因材施教原则
一方面,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及天气情况安排相应的活动内容。以往下雨天,有学校会将体育课改为自修课,这往往最让学生反感。例如,引进传统体育活动后,雨天在室内上体育课同样能让学生开心快乐地学到知识,此时可安排学生玩踢毽子、抓子、叠罗汉等游戏。春冬季节,天气寒冷,可组织些运动量不是很大但趣味性强的活动,如滚铁环、“羊顶角”、踢毽子等。夏秋季节,温度适宜,学生衣服穿得少,玩起来特别轻松,可以安排一些诸如丢沙包、跳皮筋、跳房子等活动内容。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着个体差异,这既有体能素质的差异,又有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而且现如今,肥胖型、瘦小型儿童与日俱增,运动能力缺乏。独生子女自我中心严重,缺少集体观念。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分组组织不同的活动锻炼不同的能力。
3. 多元化评价原则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要改变以前单一的测验模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一是要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在这基础上给学生提出如营养方面的或者运动方面的适当建议。二是对学生参与运动的情况予以评价,这点要求教师平时对学生参加活动的情况做记录,可做成表格的形式,记录日期、地点、活动内容、活动时间、表现情况等。学期末进行汇总,加上教师对学生的印象就可以给予比较合理的评价。三是技能学习进步评价,这是一个发展性评价标准,这样就消除了学生天生体质带来的不公平,使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进步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四要对学生参加小组合作的情况做评价,看其是否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并能和组员关系融洽。这点需要小组成员间互评,可以督促学生间的协作,有助于集体观念的培养。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传统体育活动的组织方法
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要在教学中有效地开展传统体育游戏,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教师要认真构思游戏内容,做好场地布置,准备、制作简单的游戏器械,为学生准备小礼物等,创设好的游戏条件。如,组织“跳房子”游戏前,教师可事先将房子画好;另外在做“躲避球”的游戏时,可以发动学生用废旧报纸团成纸球,既让学生得到了乐趣,又在无形中增强了环保意识。另外,在课前,教师可以自己制作一些小卡片,作为对活动获胜方的奖励,增强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
2.教学中创设合理的环境,创新传统玩法,增添趣味性
古人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为了使学生正确而熟练地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和提高身体素质,教师需要创设最佳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贴近生活的感受,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将安排的活动寓于一个故事情节中去,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传统的捉迷藏游戏变成警察抓小偷的惊险故事,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还可以把教学内容、活动规则提炼成儿歌、顺口溜等,并用幽默的语言引导学生。在很多游戏中还可以增加适当的音乐,利用其轻快鲜明的节奏,激发学生的感情,使之转变为竞争的动力,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思维能力。另外,体育教师最好也能够参与到游戏中,和学生共同游戏,强化游戏带来的欢乐感觉。活动结束,教师要及时做出总结,对整个游戏作出评定,指出各队在发挥集体力量、团结协作和遵守规则方面,以及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方面的优缺点。对游戏中表现好的学生要表扬,对游戏中的失败者不应指责,而要多从积极方面鼓励他们克服缺点,争取下一次的胜利。
3.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与学生体质发展相符合
传统体育教学在项目选择上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一般在6-12岁之间,体内各器官的发育尚未成熟,体质较弱,骨骼正在迅速生长,身体柔韧性好。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现在的儿童在身高、体重等方面都比过去有明显提高,而肺活量、臂力、拉力、心肺功能等相对较差。因此,运动量不宜过大,更不适宜耐力练习,否则会影响到儿童的正常发育,有损健康。对此,体育教师可将游戏分阶段传授,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科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低年级可以选择一些规则简单、易于操作的游戏类项目,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木头人”等。在中高年级,可以多开展一些技术性、竞技类的项目,如“羊顶角”、“躲避球”、“跳房子”、“跳大绳”、“跳皮筋”、“合作跑”等。
4.开展趣味竞赛,将传统体育活动向课外延伸
小学生争强好胜,喜欢参与竞争性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可以举行全年级甚至全校范围内的跳绳、拔河、阳光合作跑、“同舟共济”等具有集体性、合作性、机智性的比赛。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利于培养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对他们一生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好处。另外,要注重将传统体育活动延伸到课外,不仅仅将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体育课程内容,还要将其生活化,渗透到学生日常娱乐生活中,通过组织兴趣小组等形式,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传统体育运动,这种内化也是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性的有力表现。
参考文献:
[1] 周林旺、卢青,《传统体育内容的教学作用与地位》,《体育教学》,2003(6)
[2] 王俊奇,《论民族传统体育及其课程开发》,《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4)
[3] 贺玉娟,《中小学体育课程中设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内江科技》,2008,29(10)
关键词:传统体育 小学生 原则 方法
《纲要》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做出了系统规划,明确要求应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四书五经走进中小学课堂,各校开展“回归传统”的拜孔子、诵经典的活动都说明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传统体育具有一定的民族性、技艺性、可行性和趣味性,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教育性,是传统文化的优秀载体。在小学生中开展传统体育教学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快乐锻炼、快乐学习。另外,传统体育项目大多是集体行为,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以及培养团体合作意识。在小学体育课上增加传统体育运动的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体育教育“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增强体质。
一、传统体育的教学原则
1.游戏性原则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兴趣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的教学效果。能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传统体育学习兴趣,关系着传统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准确把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尤其是学习知识的特点。我们知道,儿童喜欢玩耍,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对于处于儿童期的小学生来讲,游戏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最能够调动小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学习方式。因此在项目的选择上还要注意运动的趣味性。我们不会忘记,在自己的童年,滚铁环、跳皮筋、踢毽子、“同舟共济”等这些简单游戏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小学的体育课堂也应该坚持游戏性原则,将传统体育内容与游戏进行整合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兴趣。
2.因材施教原则
一方面,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及天气情况安排相应的活动内容。以往下雨天,有学校会将体育课改为自修课,这往往最让学生反感。例如,引进传统体育活动后,雨天在室内上体育课同样能让学生开心快乐地学到知识,此时可安排学生玩踢毽子、抓子、叠罗汉等游戏。春冬季节,天气寒冷,可组织些运动量不是很大但趣味性强的活动,如滚铁环、“羊顶角”、踢毽子等。夏秋季节,温度适宜,学生衣服穿得少,玩起来特别轻松,可以安排一些诸如丢沙包、跳皮筋、跳房子等活动内容。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着个体差异,这既有体能素质的差异,又有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而且现如今,肥胖型、瘦小型儿童与日俱增,运动能力缺乏。独生子女自我中心严重,缺少集体观念。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分组组织不同的活动锻炼不同的能力。
3. 多元化评价原则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要改变以前单一的测验模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一是要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在这基础上给学生提出如营养方面的或者运动方面的适当建议。二是对学生参与运动的情况予以评价,这点要求教师平时对学生参加活动的情况做记录,可做成表格的形式,记录日期、地点、活动内容、活动时间、表现情况等。学期末进行汇总,加上教师对学生的印象就可以给予比较合理的评价。三是技能学习进步评价,这是一个发展性评价标准,这样就消除了学生天生体质带来的不公平,使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进步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四要对学生参加小组合作的情况做评价,看其是否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并能和组员关系融洽。这点需要小组成员间互评,可以督促学生间的协作,有助于集体观念的培养。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传统体育活动的组织方法
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要在教学中有效地开展传统体育游戏,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教师要认真构思游戏内容,做好场地布置,准备、制作简单的游戏器械,为学生准备小礼物等,创设好的游戏条件。如,组织“跳房子”游戏前,教师可事先将房子画好;另外在做“躲避球”的游戏时,可以发动学生用废旧报纸团成纸球,既让学生得到了乐趣,又在无形中增强了环保意识。另外,在课前,教师可以自己制作一些小卡片,作为对活动获胜方的奖励,增强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
2.教学中创设合理的环境,创新传统玩法,增添趣味性
古人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为了使学生正确而熟练地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和提高身体素质,教师需要创设最佳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贴近生活的感受,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将安排的活动寓于一个故事情节中去,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传统的捉迷藏游戏变成警察抓小偷的惊险故事,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还可以把教学内容、活动规则提炼成儿歌、顺口溜等,并用幽默的语言引导学生。在很多游戏中还可以增加适当的音乐,利用其轻快鲜明的节奏,激发学生的感情,使之转变为竞争的动力,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思维能力。另外,体育教师最好也能够参与到游戏中,和学生共同游戏,强化游戏带来的欢乐感觉。活动结束,教师要及时做出总结,对整个游戏作出评定,指出各队在发挥集体力量、团结协作和遵守规则方面,以及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方面的优缺点。对游戏中表现好的学生要表扬,对游戏中的失败者不应指责,而要多从积极方面鼓励他们克服缺点,争取下一次的胜利。
3.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与学生体质发展相符合
传统体育教学在项目选择上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一般在6-12岁之间,体内各器官的发育尚未成熟,体质较弱,骨骼正在迅速生长,身体柔韧性好。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现在的儿童在身高、体重等方面都比过去有明显提高,而肺活量、臂力、拉力、心肺功能等相对较差。因此,运动量不宜过大,更不适宜耐力练习,否则会影响到儿童的正常发育,有损健康。对此,体育教师可将游戏分阶段传授,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科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低年级可以选择一些规则简单、易于操作的游戏类项目,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木头人”等。在中高年级,可以多开展一些技术性、竞技类的项目,如“羊顶角”、“躲避球”、“跳房子”、“跳大绳”、“跳皮筋”、“合作跑”等。
4.开展趣味竞赛,将传统体育活动向课外延伸
小学生争强好胜,喜欢参与竞争性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可以举行全年级甚至全校范围内的跳绳、拔河、阳光合作跑、“同舟共济”等具有集体性、合作性、机智性的比赛。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利于培养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对他们一生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好处。另外,要注重将传统体育活动延伸到课外,不仅仅将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体育课程内容,还要将其生活化,渗透到学生日常娱乐生活中,通过组织兴趣小组等形式,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传统体育运动,这种内化也是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性的有力表现。
参考文献:
[1] 周林旺、卢青,《传统体育内容的教学作用与地位》,《体育教学》,2003(6)
[2] 王俊奇,《论民族传统体育及其课程开发》,《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4)
[3] 贺玉娟,《中小学体育课程中设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内江科技》,20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