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304-01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解决问题的潜能,但最终潜能的发挥却并不是都能尽如人意,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学生的这种潜能最终并没有形成一种技能和能力。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一个老师都在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思考,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数学与现实世界是紧密相连的,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数学情境,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从我们现在使用的北师大版教材可以看出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学生利用情境图来自己提出问题,然而在平时工作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老师们的埋怨:说有些学生简直没有一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给出的数学信息根本提不出什么数学问题。我认为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我们老师不妨也认真反思反思,平时自己在教学中有没有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没有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数学中要解决的问题究竟是指什么?其实问题就是来源于学生针对于情境图想知道什么,然后用数学语言进行加工即可。如在学习减法时书上设计的一个数学情境是:树上有5个苹果,被小女孩摘走了2个。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这时会说我想知道树上还有几个苹果?那么这就是这道题的问题。只不过这是我们要把语言细化一下。这样既挖掘了学生提问题的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逐渐的学生对数学问题从“学问”到“会问”最终到“敢问”。
二、培养学生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由于不同的学生在认识方法上存在着差異,因此他们有不同的认识方式来解决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来思考解决问题。如43人要租船,而每条船最多可以坐7人,我们至少要租几条船?这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就会产生不同,而这时的我们一定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不要马上给予学生肯定的答复,因为由于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有的学生由于老师对一种答案的肯定后,明明心中有了不同的想法,也由于怕错而不敢表达,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所有的孩子想法听完后,在对有价值的想法给予大力的肯定和鼓励。
三、培养学生合作交流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不同,经验也有差异。学生往往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这时我认为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忙于订正,可以把问题再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在探讨交流中,再次解决问题,我认为效果很好。例如:“求平均数。"首先,让学生尝试解决、主动探索。其次,交流算法,归纳整理。请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在学生完成后,适时组织交流。特别注意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交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每种方法中先解决了什么问题,并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使学生获得欣赏自己和小伙伴的愉悦心理体验并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大家合作做一个事情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同學对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四、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解题策略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结果的及时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性的引导学生反思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刚才你是怎样做的?你想算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对解题策略的理解和渗透,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以上是我个人对解决问题教学中的一些想法,也许并不成熟,但希望与大家共同研究,共同进步。
作者简介
于苗苗、性别:女,辽宁省大连市人,1982年出生,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新型教学方式。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解决问题的潜能,但最终潜能的发挥却并不是都能尽如人意,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学生的这种潜能最终并没有形成一种技能和能力。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一个老师都在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思考,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数学与现实世界是紧密相连的,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数学情境,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从我们现在使用的北师大版教材可以看出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学生利用情境图来自己提出问题,然而在平时工作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老师们的埋怨:说有些学生简直没有一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给出的数学信息根本提不出什么数学问题。我认为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我们老师不妨也认真反思反思,平时自己在教学中有没有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没有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数学中要解决的问题究竟是指什么?其实问题就是来源于学生针对于情境图想知道什么,然后用数学语言进行加工即可。如在学习减法时书上设计的一个数学情境是:树上有5个苹果,被小女孩摘走了2个。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这时会说我想知道树上还有几个苹果?那么这就是这道题的问题。只不过这是我们要把语言细化一下。这样既挖掘了学生提问题的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逐渐的学生对数学问题从“学问”到“会问”最终到“敢问”。
二、培养学生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由于不同的学生在认识方法上存在着差異,因此他们有不同的认识方式来解决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来思考解决问题。如43人要租船,而每条船最多可以坐7人,我们至少要租几条船?这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就会产生不同,而这时的我们一定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不要马上给予学生肯定的答复,因为由于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有的学生由于老师对一种答案的肯定后,明明心中有了不同的想法,也由于怕错而不敢表达,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所有的孩子想法听完后,在对有价值的想法给予大力的肯定和鼓励。
三、培养学生合作交流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不同,经验也有差异。学生往往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这时我认为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忙于订正,可以把问题再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在探讨交流中,再次解决问题,我认为效果很好。例如:“求平均数。"首先,让学生尝试解决、主动探索。其次,交流算法,归纳整理。请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在学生完成后,适时组织交流。特别注意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交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每种方法中先解决了什么问题,并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使学生获得欣赏自己和小伙伴的愉悦心理体验并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大家合作做一个事情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同學对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四、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解题策略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结果的及时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性的引导学生反思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刚才你是怎样做的?你想算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对解题策略的理解和渗透,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以上是我个人对解决问题教学中的一些想法,也许并不成熟,但希望与大家共同研究,共同进步。
作者简介
于苗苗、性别:女,辽宁省大连市人,1982年出生,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新型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