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秋,林州市市直八小加入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行列。一年多的相伴而行,艰辛喜悦伴随一路花开。大量的阅读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轻松有趣,师生都在灵动的文字中“博众家之长,享读写之乐”,每一位教师和孩子都真正感受到了“语文主题学习”的幸福。在八小校园里,读书、写作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一、欣然接纳,源于困惑和思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决定开展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源于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困惑,源于对“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崭新认识,源于对“语文主题学习”课堂的观摩学习。
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泱泱大国,人均阅读量不到国际人均阅读量的1/9,着实让人不可思议。我们语文老师竭尽毕生的精力,教出来的却是一个个不喜欢读书的孩子。多年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学生的读书习惯,成为我们始终在思考、一直在行动但又收效甚微的一个难题。在困惑迷茫之际,我们看到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欣喜之情难以言表。首先,丛书与教材相呼应,围绕教材单元主题,融时代性、典范性、生动性、趣味性于一体,为师生课内大量阅读提供了保障。其次,丛书就像超市里的购物区,几个购物架围绕一个主题,放置与这个主题相关的物品。学生围绕“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可让知识分门别类,整体“贮藏”,做到井然有序,使用便利。然后“照葫芦画瓢”稳步前进,最终实现创新。实验启动后,我们认真学习《人民教育》推出的“语文主题学习”专辑,并到山东潍坊听课取经,观摩山东名师李虹霞、毕英春、韩兴娥等名师的课堂教学,“书为友,博读之”的场景震撼了每位听课老师的心灵。聆听林州市小学教研员张贵拴老师的相关报告和专题讲座,观摩“语文主题学习”优秀示范课……一次又一次“理念与实践”的对接碰撞,开启了每位老师的心扉。我们决心要让“语文主题学习”给林州市先前开展的高效课堂注入活力,插上翅膀。我们要让孩子爱上读书,因为我们看到了阅读可以改变一切的精神力量。
二、开放课堂,获取家长支持
为了让家长支持并参与我们进行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2013年10月,学校开设“家长开放周”,每天邀请20名家长走进课堂,亲眼见证“语文主题学习”带给学生的变化。家长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读得声情并茂,说得井井有条,唱得入情入境,写得文通句顺,并且时时爆发出掌声、笑声,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家长们看到了希望,对学校充满了信心,很多家长因此和孩子一起快乐读书,让美妙的文字浸润家庭。有的家长说孩子通过读书,长大了许多,懂事了许多;有的家长说自己走出校门以后,静下心来读书的机会少了,现在受孩子的影响,亲子共读,受益匪浅;家长们对学校一系列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活动赞不绝口,口耳相传,彼此影响。现在,阅读已成为孩子生活的常态,他们总是捧着一本书,或一人独享,或三五成群,美美读上一番,尽情地享受着书籍带来的快乐。
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上了读书,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回家不再像以往那样热衷看电视、玩电脑,而是抱着书,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孩子们已完全陶醉其中,享受着读书带给自己的乐趣。四年级的姚昱帆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如同一条快乐的鱼儿,尽情徜徉于书的海洋中。”
三、实践创新,树立课程意识
改变教师教学行走方式的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实验。教师们只有行动起来,参与进来,才能发现问题,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地理解实验。
的确,“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很好地对课内阅读教学进行了补充性、迁移性、鉴赏性的延伸,学生可以借助一篇文章、一本书了解一个主题,通过读一本书进而去读很多本书。但对如何使用丛书,我们的实验教师一度迷茫甚至气馁过。课程专家斯坦豪尔说:“课程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教师只有创造性地参与课程,才能彰显课程的生命力。我们成立了以方晓玉、黄爱叶、王晓琳、焦海燕几位老师为主的“语文主题学习”课改攻关小组, 以教材为起点,以丛书为桥梁,以课外相关主题阅读为目标,带领全校语文教师积极探索,确立了我校“语文主题学习”的五种课型,即自主预习课、精读品诵课、读写结合课、略读提高课、阅读汇报课,并且编写了《市直八小语文主题学习五种课型教学实录》。各年级以此为蓝本,编写本年级课堂教学实录,成功解决了课内得法、丛书练法、课外用法的实践操作问题。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老师们点燃了热情,积累了经验,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智慧,进一步树立了课程意识。
此外,我校确立每周三为“语文主题学习研究日”,读《语文主题学习》杂志上的文章,吸收先进教研成果,看优秀实验教师的教学实录,学习名师的教学理念和实际做法。每周有实验教师上汇报课,集体备课,一人主讲,众人议课。老师们常常会因为一个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也会因为一个教学环节,借班上课对比效果。针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先后四次邀请教研员张贵拴老师到学校做专题讲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探索的过程是艰难的,但又是充实的。方晓玉老师执教的《人和动物那份情》、黄爱叶老师的《长城赞》、王晓琳老师的《勿忘国耻》等“语文主题学习”示范课受到了外地听课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很多外地听课教师与我校实验教师相约结对,班级学生互通书信,学校结成友谊校,互相促进“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活动。这一切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了一个立体的、开放的平台,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使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孩子爱上了语文,爱上了读书。六年级方晓玉老师在她的日志里写道:“课上和孩子们一起徜徉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尽情地享受那些优美文字带给我们的快乐,课下我竟然和孩子们也有了沟通的密码。我想,这就是教育的幸福吧!”
四、活动引领,让书香浸润生活
打开窗户,去呼吸新鲜空气,让活动引领阅读,让每本书都能遇到读懂它的人……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路上,我们紧紧抓住激发孩子读书兴趣和培养良好读书习惯这两个关键点,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一、欣然接纳,源于困惑和思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决定开展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源于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困惑,源于对“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崭新认识,源于对“语文主题学习”课堂的观摩学习。
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泱泱大国,人均阅读量不到国际人均阅读量的1/9,着实让人不可思议。我们语文老师竭尽毕生的精力,教出来的却是一个个不喜欢读书的孩子。多年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学生的读书习惯,成为我们始终在思考、一直在行动但又收效甚微的一个难题。在困惑迷茫之际,我们看到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欣喜之情难以言表。首先,丛书与教材相呼应,围绕教材单元主题,融时代性、典范性、生动性、趣味性于一体,为师生课内大量阅读提供了保障。其次,丛书就像超市里的购物区,几个购物架围绕一个主题,放置与这个主题相关的物品。学生围绕“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可让知识分门别类,整体“贮藏”,做到井然有序,使用便利。然后“照葫芦画瓢”稳步前进,最终实现创新。实验启动后,我们认真学习《人民教育》推出的“语文主题学习”专辑,并到山东潍坊听课取经,观摩山东名师李虹霞、毕英春、韩兴娥等名师的课堂教学,“书为友,博读之”的场景震撼了每位听课老师的心灵。聆听林州市小学教研员张贵拴老师的相关报告和专题讲座,观摩“语文主题学习”优秀示范课……一次又一次“理念与实践”的对接碰撞,开启了每位老师的心扉。我们决心要让“语文主题学习”给林州市先前开展的高效课堂注入活力,插上翅膀。我们要让孩子爱上读书,因为我们看到了阅读可以改变一切的精神力量。
二、开放课堂,获取家长支持
为了让家长支持并参与我们进行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2013年10月,学校开设“家长开放周”,每天邀请20名家长走进课堂,亲眼见证“语文主题学习”带给学生的变化。家长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读得声情并茂,说得井井有条,唱得入情入境,写得文通句顺,并且时时爆发出掌声、笑声,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家长们看到了希望,对学校充满了信心,很多家长因此和孩子一起快乐读书,让美妙的文字浸润家庭。有的家长说孩子通过读书,长大了许多,懂事了许多;有的家长说自己走出校门以后,静下心来读书的机会少了,现在受孩子的影响,亲子共读,受益匪浅;家长们对学校一系列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活动赞不绝口,口耳相传,彼此影响。现在,阅读已成为孩子生活的常态,他们总是捧着一本书,或一人独享,或三五成群,美美读上一番,尽情地享受着书籍带来的快乐。
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上了读书,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回家不再像以往那样热衷看电视、玩电脑,而是抱着书,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孩子们已完全陶醉其中,享受着读书带给自己的乐趣。四年级的姚昱帆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如同一条快乐的鱼儿,尽情徜徉于书的海洋中。”
三、实践创新,树立课程意识
改变教师教学行走方式的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实验。教师们只有行动起来,参与进来,才能发现问题,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地理解实验。
的确,“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很好地对课内阅读教学进行了补充性、迁移性、鉴赏性的延伸,学生可以借助一篇文章、一本书了解一个主题,通过读一本书进而去读很多本书。但对如何使用丛书,我们的实验教师一度迷茫甚至气馁过。课程专家斯坦豪尔说:“课程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教师只有创造性地参与课程,才能彰显课程的生命力。我们成立了以方晓玉、黄爱叶、王晓琳、焦海燕几位老师为主的“语文主题学习”课改攻关小组, 以教材为起点,以丛书为桥梁,以课外相关主题阅读为目标,带领全校语文教师积极探索,确立了我校“语文主题学习”的五种课型,即自主预习课、精读品诵课、读写结合课、略读提高课、阅读汇报课,并且编写了《市直八小语文主题学习五种课型教学实录》。各年级以此为蓝本,编写本年级课堂教学实录,成功解决了课内得法、丛书练法、课外用法的实践操作问题。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老师们点燃了热情,积累了经验,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智慧,进一步树立了课程意识。
此外,我校确立每周三为“语文主题学习研究日”,读《语文主题学习》杂志上的文章,吸收先进教研成果,看优秀实验教师的教学实录,学习名师的教学理念和实际做法。每周有实验教师上汇报课,集体备课,一人主讲,众人议课。老师们常常会因为一个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也会因为一个教学环节,借班上课对比效果。针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先后四次邀请教研员张贵拴老师到学校做专题讲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探索的过程是艰难的,但又是充实的。方晓玉老师执教的《人和动物那份情》、黄爱叶老师的《长城赞》、王晓琳老师的《勿忘国耻》等“语文主题学习”示范课受到了外地听课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很多外地听课教师与我校实验教师相约结对,班级学生互通书信,学校结成友谊校,互相促进“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活动。这一切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了一个立体的、开放的平台,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使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孩子爱上了语文,爱上了读书。六年级方晓玉老师在她的日志里写道:“课上和孩子们一起徜徉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尽情地享受那些优美文字带给我们的快乐,课下我竟然和孩子们也有了沟通的密码。我想,这就是教育的幸福吧!”
四、活动引领,让书香浸润生活
打开窗户,去呼吸新鲜空气,让活动引领阅读,让每本书都能遇到读懂它的人……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路上,我们紧紧抓住激发孩子读书兴趣和培养良好读书习惯这两个关键点,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