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提高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着基础性、理论性、实践性的探讨和研究,硕果累累,成绩卓著。但美中不足的是关于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研究甚少。从本质上讲,任何课程体系的建立都与国家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因素相联系。其中,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也是学科课程建设的根本依据。语文课程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要寻求语文教学方法的新路子,谋求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就要深层开发民族文化,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语文课程教学。
一、充分利用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丰富语文课程
新的《高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品格。”而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恰好是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丰富的民俗资源是丰富语文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高雅正统文化的偏爱,导致民俗文化资源未能有效地在课程教学中开发和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因喜爱挖掘经典文本中高雅正统文化的一面,而常常忽视民俗文化,这种不足容易使课程文化受到局限。学生因看不到文化的渊源,不懂得文化的成因,所以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对文本的解读有时是不准确的,甚至是误解的,严重影响了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其实,无论是经典文化还是语文课程内容的设置,民俗文化都广泛运用于其中。
二、充分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建构语文课程文化
(一)借助民风民俗解读经典文本。
新的《高中课程标准》中关于文本“课程目标”的“感受·鉴赏”解读中指出:“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阅读经典读物,与文本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而要真正地解读文本,领悟其丰富的内涵,文本中的相关的民俗文化是不能不引导学生了解认识的。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常常因为不懂“民俗”而误解文学作品,甚至违背作者创作的初衷,使教学适得其反。
《祝福》是地域性十分浓郁的古老习俗的名篇。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有教师将题目理解为普通话里的“祝福”,亦即祝愿之意,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曲解。其实,“祝福”是中国以绍兴地区为中心的古越地区所特有的年终请福神、献福礼的民间习俗。因这类习俗活动渗透着男尊女卑、女子从一而终等封建礼教和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等迷信观念,从而左右着祥林嫂的一言一行。鲁四老爷因祥林嫂是寡妇而不让她碰祭器供品,柳妈向祥林嫂预言,到了“阴间”,“两个死鬼男人”会为了她相争不休,“阎罗大王”只好将她“锯开来”,故劝她“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这种转移命运的方法,正是这一地区特殊民俗的展现。由此构建的社会环境、人物关系,是当时当地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中国古越地区农村乡镇生活风貌的真实缩影,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如果以今天通行的祝愿之意去理解“祝福”,就与作者的用意相去甚远了。
(二)借助民风民俗精华渗透思想教育。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必修课程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与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经典文本作为语文课程建设长期以来赖以支持的内容基础和价值标准,从来就是语文教与学的主要媒介。如何挖掘蕴涵其中的育人因素,借助民风民俗渗透思想教育,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例如,先秦诸子名篇以哲理性强而著称,但学生历来认为这些文章深奥难解。其实,从民间文化角度来阐释这些作品就容易理解其中的思想。因为诸子学说的产生来自民间,是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相结合的结晶。像《庄子》第一篇《逍遥游》,他就用民间寓言鲲鹏的故事说明人间事理。作者笔下的大鹏,雄健美丽,才能无双,志向高远,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神人形象,表达了一种与现实理念完全不同的哲学精神。
(三)借助民俗文化解决经典文本教学定论性。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指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所以,应该着力在文本的解读中,坚决摈弃那种对传统名篇“定论态”的诠释。如果常常以经典的恒久不变的话语来形容、解释文本,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了。那么,也就违背了“新课标”中所着力强调的“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了。定论的经典化教学,导致教学中缺乏多元视点的审美意趣,批判性解读也就随之大大减少。所以从民俗视野回望经典文本,也是解决语文课程教学滞后的途径之一。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现当代著名作家鲁迅、老舍、沈从文、汪曾祺、余秋雨等的作品,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集成。离开了民俗的作品是淡而无味的,离开了民俗的人物形象是没有生命力的,充分利用民俗文化,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学名著。
一、充分利用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丰富语文课程
新的《高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品格。”而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恰好是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丰富的民俗资源是丰富语文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高雅正统文化的偏爱,导致民俗文化资源未能有效地在课程教学中开发和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因喜爱挖掘经典文本中高雅正统文化的一面,而常常忽视民俗文化,这种不足容易使课程文化受到局限。学生因看不到文化的渊源,不懂得文化的成因,所以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对文本的解读有时是不准确的,甚至是误解的,严重影响了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其实,无论是经典文化还是语文课程内容的设置,民俗文化都广泛运用于其中。
二、充分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建构语文课程文化
(一)借助民风民俗解读经典文本。
新的《高中课程标准》中关于文本“课程目标”的“感受·鉴赏”解读中指出:“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阅读经典读物,与文本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而要真正地解读文本,领悟其丰富的内涵,文本中的相关的民俗文化是不能不引导学生了解认识的。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常常因为不懂“民俗”而误解文学作品,甚至违背作者创作的初衷,使教学适得其反。
《祝福》是地域性十分浓郁的古老习俗的名篇。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有教师将题目理解为普通话里的“祝福”,亦即祝愿之意,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曲解。其实,“祝福”是中国以绍兴地区为中心的古越地区所特有的年终请福神、献福礼的民间习俗。因这类习俗活动渗透着男尊女卑、女子从一而终等封建礼教和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等迷信观念,从而左右着祥林嫂的一言一行。鲁四老爷因祥林嫂是寡妇而不让她碰祭器供品,柳妈向祥林嫂预言,到了“阴间”,“两个死鬼男人”会为了她相争不休,“阎罗大王”只好将她“锯开来”,故劝她“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这种转移命运的方法,正是这一地区特殊民俗的展现。由此构建的社会环境、人物关系,是当时当地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中国古越地区农村乡镇生活风貌的真实缩影,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如果以今天通行的祝愿之意去理解“祝福”,就与作者的用意相去甚远了。
(二)借助民风民俗精华渗透思想教育。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必修课程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与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经典文本作为语文课程建设长期以来赖以支持的内容基础和价值标准,从来就是语文教与学的主要媒介。如何挖掘蕴涵其中的育人因素,借助民风民俗渗透思想教育,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例如,先秦诸子名篇以哲理性强而著称,但学生历来认为这些文章深奥难解。其实,从民间文化角度来阐释这些作品就容易理解其中的思想。因为诸子学说的产生来自民间,是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相结合的结晶。像《庄子》第一篇《逍遥游》,他就用民间寓言鲲鹏的故事说明人间事理。作者笔下的大鹏,雄健美丽,才能无双,志向高远,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神人形象,表达了一种与现实理念完全不同的哲学精神。
(三)借助民俗文化解决经典文本教学定论性。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指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所以,应该着力在文本的解读中,坚决摈弃那种对传统名篇“定论态”的诠释。如果常常以经典的恒久不变的话语来形容、解释文本,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了。那么,也就违背了“新课标”中所着力强调的“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了。定论的经典化教学,导致教学中缺乏多元视点的审美意趣,批判性解读也就随之大大减少。所以从民俗视野回望经典文本,也是解决语文课程教学滞后的途径之一。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现当代著名作家鲁迅、老舍、沈从文、汪曾祺、余秋雨等的作品,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集成。离开了民俗的作品是淡而无味的,离开了民俗的人物形象是没有生命力的,充分利用民俗文化,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