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期待在古典文学教学中的运用形态初探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ne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审美期待,使整个教学过程美感纷呈,形成审美活动的节奏感,学生才能在欢快惬意的审美愉悦中高效地接受知识。鉴于此,本文就审美期待在古典文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形态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对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 审美期待 古典文学教学 运用形态
  
  教学的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学生则是教学审美活动过程中的审美主体。使教学的美符合学生的审美观念,进而引起其理智的满足和精神的愉悦,是有效调动学生审美情感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审美期待,把被动的知识传授融入互补的和谐的情感交流,把喜怒哀乐、真善美丑诸类艺术感觉化为疏密相间、张弛结合的课堂节奏,建构出轻松活跃、生动有序的课堂气氛,使整个教学过程美感纷呈,形成审美活动的节奏感,才能使学生在欢快惬意的审美愉悦中,高效地接受知识。同时,这也有助于我们的教学进入更美的境界,登上更高的层次,以更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
  以下我就审美期待在古典文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形态谈几点体会。
  一、主题性期待
  期待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多次定向发射后形成的一种心理定势,只要接受某种刺激,便能唤起相关注意类型,为活动展开做好心理准备。注意的指向性,使审美者能够更清晰地反映特定的对象。
  古典文学中有许多作品是将其文眼明示于篇首或篇中的,而此文眼又往往是一篇之主题。上课时我们如能率先提及或讲解,也就是把需要强调的作品主旨、艺术特征放在最显著的位置来加以讲授,将有助于学生审美注意的定向,形成主题性的审美期待。
  清雍正年间,发生了一桩极为残酷的文字狱。有一位贫寒的塾师,读一篇愤世嫉俗的文章,当读到“宁饥寒于尧舜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两句时,遏止不住满腔激愤,挥笔在上面眉批了四个字:“古今同概”。不料此事被奸人告发,塾师竟惨遭极刑,并连累一家老小,有的被斩首,有的被流放。那篇引起塾师强烈共鸣,但也因而使其惨遭毒手的文章,便是东汉赵壹的《刺世嫉邪赋》。教师通过对塾师“遭遇不应遭遇的厄运”的讲解,引起学生的怜悯与恐惧之情,再将上面所引两句与篇名联系起来串讲,就能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赵壹嫉恶如仇的精神,以及这篇赋对当世的抨击是多么尖锐激烈,于是将本作品的主题昭示得淋漓尽致。其它作品如庄子的《逍遥游》、韩愈的《原道》等,也都可以通过解题,揭示作者为文的主导思想,形成课堂教学的主题性期待。
  二、整体性期待
  有些古典作品,其主题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而必须通过对若干要素构成的有机体的理解,把跳跃过大、表面散乱的意象联系在一起,才能完整清晰地把握题意。
  《锦瑟》一诗,是李商隐最享盛名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最不易解的朦胧诗。其颔颈两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或为黎明前的晓梦,或为黄昏中的杜鹃;或为明月寒宵珠有泪,或为暖日晴光之玉烟。乍看只觉得意象零散、光怪陆离,使人有眼花缭乱、不知所云之感。这也是造成本诗难懂难解的症结所在。但实际上,这些意象的组合、排列都是沿着“哀怨感伤,惘然无奈”的感情定向发展的。颔联两句,前者在视觉上使人目眩心迷,后者在听觉上使人怅然无奈。而颈联两句诗都由四个意象组合而成,在诗人的笔下,月光、波光、珠光及泪光交织重叠在一起,造成了凄迷悲怆的氛围。总之,这些意象虽是片断的、跳跃的,而情绪却是统一的、定向的。意象的不断重叠,感情的不断抒发,使诗意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不断深化和强化。通过对中间两联的分析,学生可大致感受到本诗的中心,也就是作为其感情定向的“哀怨感伤,惘然无奈”——那种深沉地流露出的难以抑制的悲愤之情,据此,再回过头来讲解首尾两联,便如按图索翼、顺水推舟,全部诗句的寓意便前后相通,自成一体,构成凄怆悲愤、沉郁忧伤的审美情境,给学生以悲剧的美感。此外,在讲解阮籍、曹植后期某些诗歌时,也遇到类似隔雾看花的情况。
  三、暗示性期待
  司空图在《诗品》中论“含蓄”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谓“不着一字”,并非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练而传神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极富于暗示性,意在言外,使人涵泳想象而得知。
  唐代朱庆余的《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是写临考前,怕自己的作品不合主考官的味口,因而小心翼翼地作诗讯问。诗中以新嫁娘自况,以新郎官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借此探询张水部的心思。这样做既含而不露又耐人寻味。讲授此诗时,可利用本诗另一标题《近试上张水部》,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促成暗示性期待,即基于对《闺》诗双层含义的理解,引导学生不仅根据表层意思来解剖,而且要由表及里,进一步探究表层意思后面深远的暗示,使学生伴随着轻快、爱怜、欢快的感情,从对作品深蕴内涵的领悟和品味所产生的愉悦中,进入悦心悦意的审美境界。其它诸如张籍的《酬朱庆余》、《节妇吟》之类含有外层寓意的暗示性作品的讲授,也可采用此种由表及里、层层剥笋的手法,来揭示作品隐蔽的核心。
  四、音乐性期待
  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作品朗诵是古典文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直接给人以或急或徐、或低或昂、或强或弱的节奏变化以及铿锵的声韵刺激,这种刺激被听觉分析器接收后可转化为音乐美。杜甫曾用“精微穿溟涬,飞动摧霹雳”(《夜听许十一诵诗》)来形容他听了诗朗诵后的感受,可见朗诵是能加深对古典文学的体会的。在朗诵时以声调、语气、音节来表达作品中感情和思想的光泽,使语言的自然节奏与音律的形式节奏和谐统一,浸润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让他们优游涵泳,就可以获得音乐美感。
  在朗诵张衡的《归田赋》一文时,应该注意到诗人在创作中,根据情感内容变化而逐段变换韵脚,并选配与声情相应的韵辙,运用平仄相间句式,来抒发其时或阴郁、时或开朗、起伏不平、欲隐还留的矛盾心理。朗诵时,既要注意作品的外在韵律,即字音的轻重徐急,又要把握它的内在韵律,即感情的起伏跌宕。朗诵语言要随着文脉起伏波动,学生从朗诵中可以隐约体会到:韵辙的多变,暗示命运的多变;韵调的跌宕,犹如人生的坎坷,使回翔起伏的音韵和学生的情感活动呼应。其它诸如曹操的《短歌行》、白居易的《长恨歌》等,都应该在认真分析揣摩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声情设计,以期达到以声情感人的目的。
  五、色彩性期待
  近代实验心理学告诉我们:色彩的经验类似感动或情绪的经验。色彩能表现感情,而色彩的情感表现是靠人的联想得到的,我国古代的许多作家、诗人都很善于将五彩斑斓的文字点缀在自己的作品里,以此来烘托、渲染自己复杂丰富的情感,并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情绪体验。有将色彩巧妙调配,给作品抹上浓郁画意的,如“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秦观,《如梦令》);有将色彩进行鲜明对比,以渲染感情浓度的,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还有暗用色彩的对比来烘托作品含蓄的画意美的,如“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也有用色彩的单纯来表白心迹的,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这些镶嵌了彩字的句子给人的感染是直接的、鲜明的、显著的。
  审美期待在古典文学教学中的运用形态还有很多。如:有通过演化故事和陈述相关事件而产生的情节性期待;有通过特意禁止,以引起学生各种猜疑、揣测,以至追根究底所产生的逆反性期待,等等。科学地、灵活多变地使用这些方法,就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审美期待层出不穷,而学生也将在美的期待中不断得到满足,在审美快感中美美地享受知识的熏陶。
其他文献
研究液态水在服装系统中不同织物间的传导.实验表明服装系统中的第一层、第二层织物的性能以及它们相接触的方式均对液体的传导量产生影响.双面的Aquator织物为第一层织物时
摘 要: 本文从高校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入手,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高校绩效评价指标研究的现状,提出了高校绩效指标设计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按照我国高校的类别进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在简化的指标体系中要动态集成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以考察和反映被评价的同类型高校绩效,引导各高校在不同层次上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校绩效评价 指标设计 基本原则    一、对高校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200
财务风险管控是企业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国有房企财务风险管控的特点及其主要难题,提出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国有房企应当从创新
摘 要: 重视、加强和发展早期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孩子自身成长的需求,同时也是教育自身建设、发展的结果。当前,家长们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都很重视,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投入,选择一个科学合理的,适合孩子的早期教育方式成为大家热心关注的话题。倡导亲子游戏,把游戏引进家庭,形成家庭中“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戏”的和谐氛围,对改善家庭育人理念、促进孩子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家庭 亲子游戏 实效性 
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地发展,随之在经济实力方面也在逐渐的加强,有关的事业单位中也日益增添了基建项目,使得基建财务会计产生了较大的更改,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基建的会计工作
根据磁流变减振器的特点,在多物理量耦合有限元分析软件包FEMLAB中建立磁流变减振器的有限元模型。对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作适当的简化与假设,将磁场有限元计算的解转变为磁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