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教育是我国乃至全国教育的基础。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今天,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就成了当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针对上面的现状,我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观念对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
  关键词:当前;小学教育;现状;失衡;堪忧;滞后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参加过国培教育远程培训,受益匪浅。特别是结合国家有关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理论和我单位实际,进行了深入思考,觉得感触颇深。我作为一名基层农村小学教师,过去曾对农村小学教育深感忧虑,现在通过学习规划纲要,对未来农村小学教育充满了信心,同时也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就我西南偏远民族县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作简要分析。
  一、办学条件失衡
  我校区位于西南民族县,四川省筠连县镇舟镇边远山区。有一所中心小学校,六所村级小学校,一所中学校。学区内人口约2.8万人,大约900名左右小学生。按照办学条件,我学区小学可分为三个类型。一类是,中心小学所在地的完小,交通相对比较便利,教学设施较强,通过近几年的普九及教育均衡等达标验收,各功能室基本齐备(中心校区师资不足,学生活動场地人均不足。艺体类教师特别是音体美教师严重不足,电子备课室和语音室没有),硬件建设基本能满足当前教学需要。第二类是村级小学,教学设施较落后,只有原始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有学习语、数课知识。像音乐、美术、体育英语、信息技术等课只是形同虚设。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功能室。光盘播放室和卫星接收室的设备在教室安装着,很不方便,设备经常出毛病,不能正常运转。六所村级小学校没有任何专业的功能室和教学设备,只有教师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现代化教学太遥远。
  从办学条件(硬件)看,我学区存在着巨大差异,严重违背了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政策。
  二、师资力量堪忧
  (一)教师数量相对较少,老龄化严重
  我镇中心校、和村级小学学区共有68名教师,中心校区占60%教师,6所村级校中4所学校基本是每个年级1个班且是包班上课(1师1班)。我学区近年来基本没有增添新教师少。相反,陆续有很多年青骨干教师调入县城级周边学校。现在我学区教师数量是全镇各学区最少的。近三年将教师退休,上级补充教师的可能性也不多。现有教师中,50岁以上的13人,45—49岁的17人,40-44岁的19人,35—40岁的9人。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10人。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后备力量不足。
  (二)教师素质较低
  我学区小学教师的起始学历较低,知识结构不完整,观念陈旧,专业化程度极低。第一学历是初中、高中且属于代课教师转正的30多人,第一学历是中师的15人。专科、本科毕业的基本是最近几年的年青教师。虽然现在82%的教师达到了专科或本科(都属于函授学习),但文化素质远远不够,学历与能力极不相称。由于教学点分散,教师数量较少,很多教师担任多个学科,中心校区没有专业的音体美和英语教师(三至六年级才开设课程,都不是专业教师,还担任其他工作),村级学校音体美信息技术等教等都是语数教师担任。和各功能室没有专职教师。教师专业水平低,严重影响教研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育观念滞后
  尽管现在各校在大规模地开展新课程改革,不少教师仍是穿新鞋走老路,有的学校成天叫喊素质教育,实则还是搞的应试教育,没有理解新课改的实质,只学到了新课改的模式。有的教师嘴上满挂课改,实际还是满堂灌,什么研究课、教改课等,只是做做样子,应付检查而已,微机,多媒体语音设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除少数教师使用以外,相当部分教师从未沾边。
  办学条件差,教师数量少且素质低,教学点分散成为阻碍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桎梏。合班并校不失为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和师资的好办法,但合班并校并非易事,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为改变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加强和巩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推动全县教育均衡科学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切实保证农村教育的有效投入
  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方针,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优先考虑教育的发展,切实把教育列入基层党政领导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并作为考察、任免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在财政年度预算中,要优先保证教育投入,特别是农村教育的投入。要逐步加大对农村小学的经费投入,每年拨出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教育设备和图书仪器等教学设备的配置。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加大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继续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要改变拨款方式,变通拨款途径,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保证各校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
  (二)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壮大农村小学师资力量
  目前,我县已实行了教师“绩效工资”制,这一制度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严格控制教师的无序流动,特别要严格控制教育局、政府的所谓“借用”,从而使教育师资水平趋于相对平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争取尽快配齐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在新招教师不到位的情况下,考虑让一部分教师转岗培训,拨专款用于农村小学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等教师的脱产进修,从而满足农村小学教育需求,使“开足开全课程”能成为现实,使学校教学设备能有效利用。可以探索推行城乡教师轮岗制和优秀教师共享制,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我县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制约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农村教育给予更大关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逐步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才能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次通过培训学习规划纲要和专家讲课,我的眼界大开,对未来农村小学教育充满希望。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为农村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曾波(1981—),男,汉族,四川筠连人,本科,小学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其他文献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是企业融入世界经济循环、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法从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有效的集体学习机制、创新文化价值观的激励
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和学习兴趣,使高职英语教学适应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调查问卷及访谈的研究方法,进行
学前教育机构管理不断走向科学化标准化是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创立学前教育机构科学化管理咨询服务平台的基本设想出发,通过整合专业的学前师范院校的资源,可以搭
教育是一项长情的事业,需要有情怀,需要用心用情  ——熊绮  3月,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下文简称“南昌一中”)万物萌动。办学一百多年来,校园里相继走出吴有训、胡先骕、黄家驷、邓从豪等22位院士,还有翻译家许渊冲,计算机专家洪家威、涂序彦,国画大师刘勃舒,作曲家辛沪光、颂今,歌唱家徐有光等一批精英人杰。  今天,学校“掌门人”熊绮刚从集团校新宿舍的工地上赶回来,又要急着去接待从英国远道而来的考察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