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腔内微创治疗术后假腔血栓化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feng890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动脉夹层发病急骤,病情凶险,腔内微创治疗可以快速有效地治疗该疾病,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假腔血栓化作为参与主动脉血管重塑的重要指标,其与主动脉夹层腔内微创治疗术后的预后有重要关联。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主动脉夹层腔内微创治疗术后假腔血栓化程度与预后关系进行了阐述,并对促进假腔血栓化的临床技术进行了综述。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迅速上升,在部分地区已成为男性前5位常见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是提升前列腺癌生存率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以往多基于肿瘤的累及范围、疾病的治疗阶段、临床试验的药物用量构建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缺乏对肿瘤个体化复杂情景的应对。随着精准医学的突飞猛进,将分子影像、分子分型和药物基因组学内容纳入多学科综合治疗体系中,有助于提升多学科综合治疗的个体化水准。这种精准化的多
目的探讨转移性前列腺癌不同亚组患者中前列腺导管内癌(IDC-P)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确诊的582例初诊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0±8)岁(范围:45~89岁)。由两名泌尿病理医师独立进行患者前列腺穿刺标本的病理诊断及IDC-P的检出。采用Kaplan-Meier曲线及多因素Cox回归进行生存分析。采用森林图分析ID
随着诊断及筛查技术的不断进步,肝癌合并肝外转移的发现率逐年增加,其治疗较为困难且预后较差。目前尚无统一的肝癌合并肝外转移的治疗标准,各类指南仅建议行靶向治疗、系统化疗或最佳支持治疗,对于外科手术在肝癌合并肝外转移治疗中的价值并未具体描述。多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多数肝癌合并肝外转移患者死于肝内肿瘤进展所致的肝功能衰竭,而非肝外转移,对肝内原发肿瘤可切除但早期即发生肝外转移的患者,切除肝内原发灶可带来生
目的比较机器人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实施的机器人或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机器人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1∶1匹配,成功匹配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各32例患者。机器人组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56.2±7.5)岁;腹腔镜组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55.5±7.6)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前列腺周围神经阻滞麻醉(PNB)和氟比洛芬酯进行多模式镇痛在直肠超声引导下的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于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接受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166例患者[年龄(68.2±9.1)岁,范围:47~81岁],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79例患者术前30 min予以氟比洛芬酯1 mg/kg静脉滴注,术中使用利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液体治疗对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经典原位肝移植术的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96例,女性36例,年龄(47.3±9.6)岁(范围:24~69岁)。根据术后7 d内患者在ICU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并将患者分为有肺部并发症组和无肺部并发症组。对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进
肝切除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多数肝癌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肝硬化程度是影响肝癌肝切除手术效果及外科治疗决策合理选择的重要因素。在制定肝癌肝切除治疗决策时,肝功能及肝脏储备功能是主要评估指标,而肝硬化常以有或无来单级描述,忽视了肝硬化病理改变程度的差异对肝切除安全性及效果的影响。因为肝功能及肝脏储备功能指标并不能反映肝硬化的病理改变程度,因此,建立肝硬化程度分级的外科标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介
为便于治疗策略的制定,学界对胆道损伤、肝门部胆管癌、肝内胆管癌、胆管癌栓及胆管扩张症等胆道系统疾病制定了很多分型,有的疾病甚至有10余种分型,各种分型均使用数字或英文字母来代表,容易混淆且难于记忆。吴孟超院士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肝脏五叶四段理论,并用于肝癌的解剖分型。该理论简明、实用,一直沿用至今。我们仿照肝癌分型理论,使用解剖部位命名的方式简化各种胆道疾病的分型,这样不仅便于记忆,更可直接据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