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讨论尿常规和尿沉渣在进行尿液检验过程中具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3月所采集的200例尿液样本实施分析,采取显微镜检测法对尿沉渣组患者进行检查,并选取URIT-500B分析仪对尿常规组患者进行检查,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观察。结果:两组进行检查所得的结果都具有180例阴性,占90%;且两组的检查结果不符合标准的有20例,占10%。结论:尿常规与尿沉渣检查在進行尿液检验的过程中具备着至关重要的临床作用,在进行尿液检验的过程中需要使尿常规和尿沉渣检查结合,不允许使用尿常规检查把以往的尿沉渣检查替代,唯有如此才可以使尿液检验的正确率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尿沉渣;尿常规;尿液检验;相关性;分析
以往的尿液检验主要采取显微镜进行尿沉渣检查,尽管操作过程比较繁琐,但具备着超高的诊断准确性。而随着尿液检验分析仪的广泛应用,其尿常规检查可以简便与快捷的完成尿液检验,但因为大量外界因素的制约以及检测手段具备的局限性,都将会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具备的准确性[1]。为了有效的讨论尿常规和尿沉渣在进行尿液检验过程中具备的相关性,本研究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3月所采集的200例尿液样本实施分析,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3月所采集的200例尿液样本,其中,男性患者120例,女性患者80例,其年龄为10~70岁,平均为(40.23±3.67)岁。
1.2检查方法
应用晨起采尿,并及时送检的手段。
1.2.1尿常规组
对尿常规患者进行检查时,需要先取10毫升新鲜的尿液,将其混匀后,再选取URIT-500B分析仪对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并全程进行监控,还需要严格的根据操作步骤进行检查[2]。
1.2.2尿沉渣组
采取尿沉渣离心涂片试验的手段进行检查,需要先取10毫升新鲜的尿液,将其混匀以后,轻轻的滴在载玻片上,再使用玻片进行加盖,并选择低倍镜进行整体的观察,还需要使用高倍镜对细胞与管型进行仔细的观察,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其次,对新鲜尿液进行离心5分钟的处理,其离心速率是每分钟1500转,保留沉淀物,并舍弃上清部分,实施涂片镜检,再选择高倍镜与低倍镜对白细胞、管型以及红细胞进行仔细的观察,并做好详细的记录[3]。
1.3观察指标
对红细胞、尿蛋白与白细胞阴性率以及阳性率进行分析,选取加热醋酸发对尿蛋白进行检测;并对检查结果中的阳性符合率以及阴性符合率进行观察,而如果检测结果出现不相符的情况时,则需要及时的告诉相关的检测人员,由检测人员重新取样,并根据上面的检测手段进行检测,还需要详细的进行记录。
1.4相应的统计学方法
采用相应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要事先对数据库进行建立,并利用计量数据的实际采用均数±相应的标准差值进行表示。在组与组之间所采用的是t的检测方式。计数的实际资料要用百分比来表示,实际的数据对比可以采用x2的验证方式,一旦得出结论P>0.05,其就没有相应的统计学意义,一旦P<0.05的时候,就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尿常规与尿沉渣检查所应用的作用机制存在很大的差异,也具备着不一样的检测特征,所以同一样本选择两种手段进行检测而获得不同的结果也是正常现象。尿常规检测可以定量的对尿液进行分析,而采取尿常规和尿沉渣检查相结合的手段,可以使临床检验具备的可靠性得到提升,并使临床诊断率有效的提升。尿沉渣镜检的检测结果为阳性,而尿常规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主要是由于尿蛋白水平偏高所致;尿沉渣镜检的检测结果为阴性,而尿常规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主要是由于放置时间较长,使尿液受到严重污染导致[4]。
利用尿液分析仪实施尿常规检查,可以在三十秒的时间完成生化指标的部分检测,不仅有效的节约检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使检测范围有所增加,从而可以得出尿常规检查具备着方便与快捷的明显优势[5]。但尿液分析仪所应用的药物以及代谢产物则可以使尿液的颜色和性状发生变化,容易出现假阳性以及假阴性的现象,例如,尿液放置时间较长则能够出现假阳性,而尿蛋白水平的加大则能够导致假阴性,直接影响着检测结果[6]。与此同时,检测试纸的敏感度以及规格也可能会对检测结果的正确与否产生很大的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尿常规与尿沉渣检查在进行尿液检验的过程中具备着至关重要的临床作用,在进行尿液检验的过程中需要使尿常规和尿沉渣检查结合,不允许使用尿常规检查把以往的尿沉渣检查替代,唯有如此才可以使尿液检验的正确率有效的提升。尿液采集的手段需要规范,在采集完成后需要及时的送检,并尽量使尿液检查结果具备的准确性有效的提升。尿常规检测可以定量的对尿液进行分析,而采取尿常规和尿沉渣检查相结合的手段,可以使临床检验具备的可靠性得到提升,并使临床诊断率有效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士欣,陈建魁,于农,宋世平,尹秀云,左向华,金欣,曾利军,王淼.尿沉渣人工显微镜镜检红细胞、白细胞与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结果比较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12(14):88-91.
[2]吴新忠,谢洁娜.尿沉渣红细胞和白细胞三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25(02):92-95.
[3]颜妍,杨丹,胡金川,杨琪,周敏,马路.尿常规正常肾脏病人尿中微量蛋白的变化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15(06):125-128.
[4]吴惠玲,朱江贤,杨美兰.尿沉渣分析仪联合显微镜检查血尿来源102例的临床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3(01):108-111.
[5]郭成友,安亚丽,李丽明.185例电脑尿液分析与尿沉渣镜检相关性分析[A].玉溪市妇幼保健协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论文集[C].2010,215(2):97 - 104.
[6]朱遐,李旭英,张丽霞.Di a S y s R/S 2003尿沉渣定量分析工作站法与干化学检测尿红、白细胞的可比性探讨[A].2004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32(24):125-128.
关键词:尿沉渣;尿常规;尿液检验;相关性;分析
以往的尿液检验主要采取显微镜进行尿沉渣检查,尽管操作过程比较繁琐,但具备着超高的诊断准确性。而随着尿液检验分析仪的广泛应用,其尿常规检查可以简便与快捷的完成尿液检验,但因为大量外界因素的制约以及检测手段具备的局限性,都将会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具备的准确性[1]。为了有效的讨论尿常规和尿沉渣在进行尿液检验过程中具备的相关性,本研究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3月所采集的200例尿液样本实施分析,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3月所采集的200例尿液样本,其中,男性患者120例,女性患者80例,其年龄为10~70岁,平均为(40.23±3.67)岁。
1.2检查方法
应用晨起采尿,并及时送检的手段。
1.2.1尿常规组
对尿常规患者进行检查时,需要先取10毫升新鲜的尿液,将其混匀后,再选取URIT-500B分析仪对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并全程进行监控,还需要严格的根据操作步骤进行检查[2]。
1.2.2尿沉渣组
采取尿沉渣离心涂片试验的手段进行检查,需要先取10毫升新鲜的尿液,将其混匀以后,轻轻的滴在载玻片上,再使用玻片进行加盖,并选择低倍镜进行整体的观察,还需要使用高倍镜对细胞与管型进行仔细的观察,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其次,对新鲜尿液进行离心5分钟的处理,其离心速率是每分钟1500转,保留沉淀物,并舍弃上清部分,实施涂片镜检,再选择高倍镜与低倍镜对白细胞、管型以及红细胞进行仔细的观察,并做好详细的记录[3]。
1.3观察指标
对红细胞、尿蛋白与白细胞阴性率以及阳性率进行分析,选取加热醋酸发对尿蛋白进行检测;并对检查结果中的阳性符合率以及阴性符合率进行观察,而如果检测结果出现不相符的情况时,则需要及时的告诉相关的检测人员,由检测人员重新取样,并根据上面的检测手段进行检测,还需要详细的进行记录。
1.4相应的统计学方法
采用相应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要事先对数据库进行建立,并利用计量数据的实际采用均数±相应的标准差值进行表示。在组与组之间所采用的是t的检测方式。计数的实际资料要用百分比来表示,实际的数据对比可以采用x2的验证方式,一旦得出结论P>0.05,其就没有相应的统计学意义,一旦P<0.05的时候,就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尿常规与尿沉渣检查所应用的作用机制存在很大的差异,也具备着不一样的检测特征,所以同一样本选择两种手段进行检测而获得不同的结果也是正常现象。尿常规检测可以定量的对尿液进行分析,而采取尿常规和尿沉渣检查相结合的手段,可以使临床检验具备的可靠性得到提升,并使临床诊断率有效的提升。尿沉渣镜检的检测结果为阳性,而尿常规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主要是由于尿蛋白水平偏高所致;尿沉渣镜检的检测结果为阴性,而尿常规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主要是由于放置时间较长,使尿液受到严重污染导致[4]。
利用尿液分析仪实施尿常规检查,可以在三十秒的时间完成生化指标的部分检测,不仅有效的节约检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使检测范围有所增加,从而可以得出尿常规检查具备着方便与快捷的明显优势[5]。但尿液分析仪所应用的药物以及代谢产物则可以使尿液的颜色和性状发生变化,容易出现假阳性以及假阴性的现象,例如,尿液放置时间较长则能够出现假阳性,而尿蛋白水平的加大则能够导致假阴性,直接影响着检测结果[6]。与此同时,检测试纸的敏感度以及规格也可能会对检测结果的正确与否产生很大的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尿常规与尿沉渣检查在进行尿液检验的过程中具备着至关重要的临床作用,在进行尿液检验的过程中需要使尿常规和尿沉渣检查结合,不允许使用尿常规检查把以往的尿沉渣检查替代,唯有如此才可以使尿液检验的正确率有效的提升。尿液采集的手段需要规范,在采集完成后需要及时的送检,并尽量使尿液检查结果具备的准确性有效的提升。尿常规检测可以定量的对尿液进行分析,而采取尿常规和尿沉渣检查相结合的手段,可以使临床检验具备的可靠性得到提升,并使临床诊断率有效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士欣,陈建魁,于农,宋世平,尹秀云,左向华,金欣,曾利军,王淼.尿沉渣人工显微镜镜检红细胞、白细胞与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结果比较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12(14):88-91.
[2]吴新忠,谢洁娜.尿沉渣红细胞和白细胞三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25(02):92-95.
[3]颜妍,杨丹,胡金川,杨琪,周敏,马路.尿常规正常肾脏病人尿中微量蛋白的变化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15(06):125-128.
[4]吴惠玲,朱江贤,杨美兰.尿沉渣分析仪联合显微镜检查血尿来源102例的临床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3(01):108-111.
[5]郭成友,安亚丽,李丽明.185例电脑尿液分析与尿沉渣镜检相关性分析[A].玉溪市妇幼保健协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论文集[C].2010,215(2):97 - 104.
[6]朱遐,李旭英,张丽霞.Di a S y s R/S 2003尿沉渣定量分析工作站法与干化学检测尿红、白细胞的可比性探讨[A].2004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32(24):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