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痔病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我国人群总体患病率达49.14%,且98.09%的肛肠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痔疮。痔切除术后伤口疼痛是术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建立一套完整的痔切除术术后疼痛管理方案非常必要。本文罗列了痔切除术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围手术期镇痛方法,为制订标准化、个性化、智能化的镇痛方案提供参考。术前干预包括术前教育和预防性镇痛;术中干预包括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麻醉方法和药物的选择;而术后干预包括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及中国特色的多模式镇痛。值得肯定的是,痔切除术的术后镇痛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使得更多的患
【机 构】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385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痔病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我国人群总体患病率达49.14%,且98.09%的肛肠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痔疮。痔切除术后伤口疼痛是术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建立一套完整的痔切除术术后疼痛管理方案非常必要。本文罗列了痔切除术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围手术期镇痛方法,为制订标准化、个性化、智能化的镇痛方案提供参考。术前干预包括术前教育和预防性镇痛;术中干预包括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麻醉方法和药物的选择;而术后干预包括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及中国特色的多模式镇痛。值得肯定的是,痔切除术的术后镇痛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使得更多的患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及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0年4月武汉火神山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根据患者的临床分型,分为轻症组(普通型患者)、重症组(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比较两组间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分析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男49例,女31例,平均年龄为65.2岁.普通型25例,重型37例,危重型
运动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给机体带来广泛的健康获益。运动前后人体肠道菌群的结构、功能及其代谢产物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而肠道菌群的变化可能部分介导运动的获益。既往研究发现,运动后肠道内拟杆菌丰度减少,厚壁菌、产短链脂肪酸菌丰度增加,菌群在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通路上的调控能力增强。本文总结了既往研究,提出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其代谢产物、肠-脑轴,以及调节肠道免疫和炎症、调节黏膜屏障完整性和通透性等机制影响运动获益。通过对肠道菌群在运动获益中的机制探究,发
近年来,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性流行病。胃肠道与胰腺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也逐渐成为能量代谢性疾病机制研究和治疗方向的探索焦点,其中,肠道微生物群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阐述和探讨肠-胰岛轴、肠-脑轴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肠道微生物群在这些过程中的角色。
《上海医学》杂志创刊于1978年,是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上海市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刊物。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全文上网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和国内各大数据库收录。
肠道菌群与肥胖关系复杂。近年的研究发现,多个菌属可通过谷氨酸盐生物合成通路促进腹内脂肪积聚,而低聚果糖、某些黄酮类化合物等则可通过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抑制脂肪组织中的胰岛素信号和脂肪积聚。
目的探讨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plasmacytoid urothelial carcinoma,PUC)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例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PUC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征和预后。结果4例PUC患者为男性,1例为女性,平均年龄为77岁(范围66~85岁),随访6~67个月。3例非肌层浸润(T 1期)PUC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随访期内无肿瘤复发;1例肌层浸润(T 3期)行根治性膀胱
1获奖项目介绍艾灸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循环、呼吸、消化、神经、内分泌、生殖等多个系统功能的作用。但艾烟带来的诸多不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艾灸的应用,故开发无烟雾的灸疗仪器有利于灸法的普及。为探索穴位的红外辐射特征,上海中医药大学沈雪勇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共同研制了红外辐射光谱检测系统。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肝病,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内脂质的异常储存和炎症反应。MAFLD是由遗传易感性、代谢紊乱、炎症、肠道微生态和环境等多因素引起的疾病,这些因素中的肠道菌群失调与MAFLD发生密切相关。因此,重塑一个健康的肠道微生态将成为未来治疗MAFLD的一个新靶点。
肠道菌群失调与糖代谢疾病(如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调引发1型糖尿病的机制目前仍不明了。肠道菌群失调引发2型糖尿病的机制主要为产生短链脂肪酸,介导释放肠道激素,调节胆汁酸代谢和影响肠道屏障功能,以及破坏肠道免疫系统和引发组织慢性低度炎症等。肠道菌群与肠促胰素之间相互影响。肠促胰素效应减弱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肠促胰素类降糖药物在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占重要地位。通过改善肠道菌群调节糖代谢异常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肠道菌群、肠促胰素、糖代谢异常三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多原发恶性肿瘤(也称多原发癌)指同一患者的单个或多个器官、组织同时或先后发生2种或2种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现报道1例胃、直肠同时性双原发癌的病例,结合文献对多原发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好发部位、诊断标准、手术方案及其综合治疗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