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蒋“国葬”内幕

来源 :畅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479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5年4月5日23点50分,蒋介石在士林官邸溘然长逝。
  蒋氏经营台湾多年,其生前死后都有不少民间传说。他去世那天的清晨,台湾由台北到高雄,全岛突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注下。笔者系1967年出生,当时年幼,但对那夜将孩童从睡梦中惊醒的雷电霹雳声记忆狁新。民间舆论咸认天有异象,必有大事。
  果不其然。第二天早上就传出蒋逝世消息,各报头版均刊出蒋介石遗照。12小时内,严家淦宣誓继任“總统”,“行政院长”蒋经国提出辞呈获慰留,严家淦属过渡性质,党政军实权牢牢由蒋经国掌握,台湾进入小蒋的新权力时代。
  蒋介石去世后,电视台一连四天只播放他的生平事迹及国葬相关新闻;娱乐场所停止营业一个月,没有人敢打牌、打高尔夫;全岛沉浸在庄严肃穆的追悼气氛中。
  4月7日,蒋介石灵柩由士林官邸移灵荣民總医院;4月9日再移灵至国父纪念馆,供民众瞻仰遗容;4月16日奉厝慈湖。整个治丧过程警戒森严,沿途遍设香案恭迎灵车,街头巷口,悬挂无数白纱挽幛,宛如国殇。蒋介石奉厝慈湖
  9日上午11时30分,蒋氏移灵国父纪念馆前,治丧委员会先在荣民總医院举行移灵典礼。由严家淦主祭,张群、何应钦、陈立夫、王云五、黄少谷、谷正纲、薛岳等21位治丧大员陪祭;總统府资政、参军长、各部会首长、一级上将、各军种總司令、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与祭。
  移灵典礼在哀乐声中开始,严“總统”献花致敬,全体与祭人员俯首默哀。孝子“行政院长”蒋经国,和蒋纬国将军同他们的家属侍立灵堂两旁,含泪答礼。
  12时正,蒋的灵榇由十位侍卫人员护抬,登上扎满鲜花的灵车,蒋经国及蒋纬国搀扶着蒋夫人随后恭奉。灵榇由孝孙蒋孝武、蒋孝勇扶持。严家淦及治丧大员等均目送灵榇登上灵车。下午1时05分,灵车驶入国父纪念馆。
  政府宣布,10日起民众可以自由前往国父纪念馆灵堂瞻仰遗容,为期四天。共有多达250万人每天排行列长达数公里,不分昼夜,无惧烈日风雨,或顶礼膜拜或哀号恸哭,令人动容。
  4月16日上午9时,蒋介石灵柩在21响丧炮中起灵,前往奉厝地点桃园大溪慈湖。当时为了让灵车顺利抵达桃园,还提早启用三重至桃园段的高速公路。从国父纪念馆到大溪慈湖,沿途挂满国旗和黄白菊花相间的花圈,还有蓝底白字的巨大牌楼,上书“敬悼總统蒋公之丧”,路祭团体无数,许多民众跪拜痛哭。
  现在,大溪慈湖不但是蒋介石全台铜像的最终安身之所,也是大陆观光客最想到访的去处之一。蒋氏辞世后,由台北市建筑投资公会理事长殷之浩在第一时间领衔捐建的中正纪念堂,也成为台湾著名景点。
  两蒋遗体防腐处理
  1988年1月13日下午1时50分,蒋经国在午睡中突发胃肠严重出血,陷入休克状态,不久便撒手人寰。新闻局在4小时后公布蒋经国辞世消息,晚上9点,李登辉宣誓就职继任“總统”。
  两蒋逝世,虽未引用1948年修订的《国葬法》,移灵、奉厝仪式却相当于“国葬”规格。遵两人生前遗嘱,其棺木分别暂厝于桃园大溪慈湖及头寮灵寝,待机回葬大陆,但因为两岸政治疏离,迄今尚未下葬。
  两蒋遗体暂厝桃园大溪,遗体都经防腐处理,置于密闭铜棺,并抽空内部空气。当年为两蒋处理遗体防腐的是计天才和雷启忠两位老师傅。计天才的防腐技术是向德国人学来,再传授给雷启忠,两人来台前都在上海殡仪馆工作,后来台北市政府成立殡葬处,两人相继加入。因为他二人技术较好,所以1975年蒋介石的遗体防腐由计天才负责;1988年蒋经国的遗体防腐,则由雷启忠负责。
  雷启忠的嫡传弟子田幸发回忆说,计天才的防腐技术是先在人体打四个洞,然后将-福尔马林灌进点滴桶,让福尔马林顺着管子流进人体;后来雷启忠改用马达将福尔马林打进人体,只在遗体上打两个洞。
  当年任职于台北市第二殡仪馆的吴兴华,曾帮雷启忠给蒋经国遗体做防腐处理。他说,警卫非常森严,几乎是“一个口令一个动作”,他除了化妆工作外,不敢多看也不敢多说。
  奉安风波与台湾“去蒋化”
  2004年7月,蒋家后人达成共识,改变过去等国家统一后再把蒋介石:蒋经国灵柩安葬大陆的计划,向政府申请依“国葬”礼遇,把两蒋灵柩下葬于台湾五指山军人公墓。
  这是两蒋过世多年之后,“国葬”议题再次抬到台面,引起各方瞩目。体谅蒋家后人的诸多考虑以及华人“入土为安”的民情风俗,当时执政的民进党政府初步决定2005年4月5日蒋介石30年忌日,为两蒋移灵“奉安”之日。陈水扁透过其“公共事务室”表示,已指示相关部门要“尊重家属意愿,并依《国葬法》妥慎办理”。“行政院”表示,将遵照陈水扁的指示,“将移灵奉安大事办得非常隆重与尊崇。”
  绿营政治人物之所以一面倒地支持两蒋移灵奉安,主要是认为蒋家此举,有“认同台湾这块土地”的意味。时任民进党“立院”党团總召的柯建铭说,蒋经国曾说过自己是台湾人,两蒋移灵五指山公墓代表入土为安,党团给予正面肯定与尊重。同属泛绿阵营的台联对此更是高度肯定,并吁今后蒋家人代代都能视台湾为故乡,认同本土主流价值,实践蒋经国“也是台湾人”的宣示。
  但就在这一片肯定之声中,各方就奉安大典的“规格”和“定位”问题出现争议。《国葬法》于1930年制订,1948年条文修正后增订为十二条,依《国葬法》规定,国葬应由“行政院”会议通过决议,且墓园应设于首都,国葬日并应降半旗致哀。民进党主政之下的内政部官员指出,两蒋移灵应侧重在典礼及过程的隆重尊祟,而非拘泥在是否适用《国葬法》。“如果家属坚持必须依照《国葬法》所有规定办理,现阶段除非修法,否则适用上会有困难。”
  但是与“领袖”渊源很深的军方,支持国葬。2005年元月,“内政部”发出消息称两蒋移灵计划已初步草拟完成,移灵奉安典礼预定同年7月举行。墓园工程已完成招标作业,预定6月就会完工。2004年12月中旬,蒋经国遗孀蒋方良女士故世,期间各方再度讨论两蒋移灵事,军方对外宣称,由“国防部”规划的两蒋墓园已保留两穴位,蒋经国夫妇可以同墓安息。
  就在各项工作有序展开时,两蒋移灵奉安大典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短短两年内,陈水扁对蒋家态度大逆转。2007年2月,时任民进党主席的游锡抛出撤除慈湖宪卫兵议题。在他提案下,民进党中常会通过推动行政真相报告、去除独裁统治遗绪等决议,启动“去蒋化”的政治大动作。当政者一次又一次地将涉及两蒋,特别是老蒋的事件、史料、景点,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除、消灭、破坏。
  在这一波“去蒋化”大潮中,全台无数老蒋铜像被撤除,就连中正纪念堂上“大中至正”的牌匾,卸下后再也挂不上去了。最终,慈湖和头两蒋灵寝的卫兵一度撤岗,冷冷清清乏人问津,直到2008年4月慈湖灵寝才重新开放。
  在这期间,陈水扁更是痛批蒋家对移灵一事态度反复。他说,2004年,蒋家希望两蒋移灵至台北县五指山国军公墓,国家浪费三千万元完成新墓园,后来又编列四千万元迁葬预算,蒋家现在却说不要了,还说两蒋遗愿是要回大陆安葬,根本是把政府与人民当“肖仔”。
  陈水扁指出,蒋介石是世界排名第四的独裁者,杀人逾千,台湾盖庙拜他,根本是对民主的污辱。两蒋灵寝在桃园大溪慈湖,一年花费七千万元,“两个人没事躺在那里,那么大一个门,花三千万不就是白花的。”这虽然都是阿扁在助选时的选举语言,但一字一句痛击要害。
  现在,两蒋灵寝重新开放,游人如织。五指山上,依然只有“故總统”严家淦及夫人之墓。当时为此议题痛批蒋家的陈水扁,身陷大牢之中;而提案“鞭蒋”的游锡,也无缘眼下最热的“總统”大选,两蒋地下有知,怕也唏嘘!(原载《凤凰周刊》,有删节)
其他文献
我给马云起了个外号,马ET。他长得实在ET,见到他的人大抵不得不惊叹一声:外星势力已经渗透到如此之深了吗?这笔迹我确认,就是个古怪人儿。文化上等闲,不是什么盖世才子,照样靠怪路数打下了自己的小社稷。马云入世甚深,天然懂得人心。在现实、入世跟了解人上面,他好像带了编程器和x光机,抓到的重点往往是别人以为不重要的;他懂得调动他人的热情与天分,用独有方法去组合这些力量。多数管人的人都在编麻花辫儿,他编出
期刊
节前跑电视口的几位记者聚餐,除我之外都是要跑春晚的,说起春晚,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大概只有在中国,一台晚会居然有专人跑专线,更有甚者的是,东三省的报纸有跑赵本山线的记者,为一个人开一条线,真是社会主义春晚特色。  通常各种晚会都由电视台的总编室或晚会节目宣传组负责,自责组织记者,召开发布会,信息共享,资源公开,生怕记者不理会。只有跑春晚的记者,必须像狗仔队一样,使尽各种奇技怪招,探得一星半
期刊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在北京的文艺圈,有一批批蜗居胡同独自闯荡却无处扎根的追梦人,被称为“北漂”。远在大洋彼岸的好莱坞,除了从这张电影温床中诞生的大腕导演和大牌明星外,也生活着这样一群中国人:他们远渡重洋,租小房,吃快餐,跑龙套,只为心中那个电影梦。他们是“好莱坞漂”。  到好莱坞,不是为了名利  “小P同学带着学校时拍的几部感人但不专业的DV片,有点心虚但还是勇猛的踏入了纽约电影学院。几个
期刊
一家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美国公司,一家同样成功的台湾企业,不计其数的中国农民工——从1月21日开始,美国媒体的一系列报道将这三者同时放置在了聚光灯下。  这家美国公司是苹果,台湾企业是为苹果提供代工的富士康。中国农民工为上述两者贡献了巨额利润,但其工作条件却令人忧虑:超时加班,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受到有毒化学品侵害,使用童工等事件时常发生,甚至致伤致死的事故都不鲜见,更不用提在中国已广为人知的
期刊
2011年8月19日,江苏省委召开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省委书记罗志军发表讲话。在会议结束时,罗志军做了25分钟的脱稿讲话,向现场的官员推荐了3本书:《精神的力量》、《中国震撼》和《创业的国度》。  《精神的力量》是人民日报理论版的“寻根——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系列文章汇编而成的书,其中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  《中
期刊
龙利源死了  2011年12月23日,龙利源死去的那天上午,他像往常一样,从他那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木材厂走出,和街坊们聊天。在镇口的司机看来,这位49岁亿万富豪没有架子,偶尔会和他们在商店门口打牌玩“拖拉机”,过年还会给村里的老人发红包。  9点钟左右,他给朋友黄文打电话,约他一块去阳春市八甲镇台路村看一片木山,他准备从一位老板那儿将其转包下来。  黄和龙相识有十多年了。2000年前后,俩人合股承
期刊
马云自白:文革期间,亿万人不共戴天般批判刘少奇,但批判者中有几人真正了解真相?今天,用鲁迅的话说——我的文章还没出来,总已经有人在愤怒的磨墨了!    支持:马云暂时是民族英雄 司马平邦    我坚定地相信,如果不是马云,而是比尔·盖茨,他也用马云这次用在支付宝上的手段,从外国人手里既收回了股权,还大赚了一把;或者,即使是马云,但这事发生在10年前,也是使用相同的手段,从外国人手里既收回了股权,又
期刊
乳业国标的论战甚嚣尘上,空留消费民众在旁踟躇彷徨、黯然神伤。本以为三聚氰胺的悲剧,能够唤醒中国乳业的良心,驱除民众内心的阴云。却不料,结石宝宝的剧痛,换来的只是无休止的口水仗,埋在身边的“乳品地雷”始终未能得到排除。  近日,广州奶协理事长王丁棉与内蒙古乳协常务理事金海展开了一场论战:王丁棉称三聚氰胺的使用是企业抢奶源而并非奶农主动造假,他表示喝低标准牛奶还不如喝白开水,消费者钱花了得不到应有的营
期刊
针对香港科技大学三位援建教授对南方科技大学的公开批评信《要改革不要口号》,6月22日凌晨,南科大首届45名学生中的部分家长在博客上发布公开信《南科大学生家长对港科大三位教授的回应》,支持南科大和创校校长朱清时,称港科大三位教授“在南科大最困难的时候落井下石”。朱清时本人亦在文中回应前同事的公开信,反击称“他们掩盖了很多真相。比如,他们怎么走的?实际上和他们向深圳市要的报酬有关……这不是一个做人的厚
期刊
1月21日,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在“第一视频”网络电视台的视频节目中,点评内地儿童在香港地铁车厢吃面并引发口角事件时,称“香港人是狗”。视频被传播后,在内地和香港都引起轩然大波。  此事将香港长期存在的关于“内地人”的讨论推向高潮。香港网络和媒体在反击孔庆东言论的同时,也开始大量讨论香港人应以何种心态看待内地人。矛盾为何突然激化  1月15日,周日,香港下着滂沱大雨。一边是近千名香港孕妇及市民在港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