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能否敲掉银行的“保护壳”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fand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金融市场改革进程中,2013年7月19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当天傍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7月20日开始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虽然当前全面取消贷款利率管制的实质影响要小于其象征意义,但贷款利率市场化将会倒逼金融机构加快经营转型,提高利率定价能力,进一步奠定利率市场化终极目标的坚实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机构经营过度依赖信贷业务。虽然这些年来金融机构的中间业务有所发展,但主要仍是围绕信贷业务所衍生的收入。目前,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80%。特别是过去存款上限和贷款下限的双向管制,大致保证了商业银行贷款可获得相当大的净利息收入,由此导致金融机构倾向于做大贷款规模,而在贷款规模扩张受限时则会通过表外业务、理财业务变相发放贷款,以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据《2013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2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含委托贷款和委托投资)余额48.65万亿元,表外资产相当于表内总资产的36.41%。2012年末,银行存续理财产品3.1万只,资金余额6.7万亿元,同比增长64.4%。
  但应该看到,金融机构过于依赖信贷经营将会明显增加其经营不稳健性,隐含了较大的金融风险。信贷的过度投放,导致我国货币量被动增加。截至2013年6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超过百亿元。不仅如此,信贷对资本的消耗过大,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明显下降。目前,部分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接近75%的监管约束。还有,信贷资产质量存在顺周期性,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下行压力增大背景下,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的劣变可能增大。据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连续6个季度上升。
  全面取消贷款利率管制,将倒逼金融机构加快经营转型。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意味着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下浮空间被打开,受保护的净利差有可能会缩小,势必促使金融机构加快改革。一是提升利率定价能力。利率定价能力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金融机构必须具备的素质。失去下限保护的贷款利率将促使金融机构更加注重资金成本管理。二是转变传统上的贷款倾向。在贷款利率下限下,金融机构倾向于“贷大、贷集中”。但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后,大客户和重点行业客户的议价能力提高,进一步侵蚀金融机构利润。因此,金融机构可能会调整目标客户群,更加重视中小企业客户群,减少大客户比重,以此提高收益能力。三是增加非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开发中间业务产品的动力将会增强,以此来弥补净利息收入的下降。
  虽然目前看,贷款利率管制的全面取消,短期内不会带来更大的影响,尤其是原先七折下限贷款利率已经非常接近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但从长远看,如果金融机构不在存款利率管制全面取消前进一步提升利率定价能力,不加快经营转型,那么当利率市场化真正到来之时,部分金融机构将处于竞争的劣势。从这一点看,贷款利率管制全面取消将会积极推动金融机构经营转型。
其他文献
江、河、海堤防的堤脚、滩岸及其防护工程是密不可分的,“保堤必须固岸”是一条普遍经验.由于堤脚和岸滩在受水流、风浪、潮汐等的侵袭、冲刷情况下经常造成破坏,对这类堤岸
近年,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正广泛地被测量界所接受。最初,GPS的应用只涉及到控制测量和高精度的大地测量,后来,它的应用遍及各种测量领域。文章讨论GPS在地籍测量中的作用。
有媒体近日报道,刚刚挂牌成立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下称“铁总”)人员分流与安置进展不畅,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铁总最近确实顾不上其他的事情,他们的人一直在跑国务院汇报情况,想让国家把铁总背负的债务给免除了”。  据了解,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原铁道部负债总额即已高达2.66万亿元之巨。新成立之始的铁总既不能破产清算,又很难凭其自身能力承载消化这笔债务。这笔债务最终只能落脚在财政统筹的大盘子内一揽子解决。  
《红楼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有一种无所不包的雄浑和一种触类旁通的广博。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就出现的现象,必然在《红楼梦》得到反映。书中贾府人物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