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趋势下,移动图书馆作为图书馆业的发展方向,已受到图书馆界的密切关注。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的发展概况,然后以河北省高校移动图书馆的发展情况为例,与京津地区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最后提出河北省高校移动图书馆发展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移动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河北
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
移动图书馆,是依托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使人们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限制,通过各种便携移动设备方便灵活地进行信息查询、浏览和获取资源的新型图书馆服务方式。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移动图书馆正逐渐成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焦点。移动图书馆在国外图书馆中应用较早,但早期的服务范围比较有限。从2007年开始,国际上每两年召开一届移动图书馆会议,到2013年5月已召开了四次,说明移动图书馆的建设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图书馆界的热点。国内移动图书馆起步于2000年,2005年以后进入集中发展阶段,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移动图书馆应用服务,2007年以后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图书馆的WAP服务明显增加[1]。对河北省高校及京津地区高校的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促进河北省高校移动图书馆的发展。
1河北省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现状分析及与京津地区的比较
1.1河北省本科院校移动图书馆的建设情况
根据中国教育部公布的《2013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共有40所,笔者通过对这40所高校图书馆网站的访问、电话采访和文献查阅,对其移动图书馆建设与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如表1所示,截至2014年6月,河北省已有20所高校开通并且应用了移动图书馆,占河北省普通本科高校总数的50%。从开通时间上来看,大部分多为近两年才开始应用,2014年前6个月就有8家高校开通,可见移动图书馆已成为近两年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热点,而且在河北省高校中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这种热度,移动图书馆的研究与应用大有潜力可挖。
由表1可以看出,河北农业大学等16所高校试用或正式购买了超星移动图书馆,可查询个人借阅信息、办理图书续借、查询馆藏书目信息,检索及阅览读秀平台上的图书、期刊、论文、报纸等电子全文,中外文期刊及论文的文献传递,支持多种移动终端,不受校园网IP的限制。河北经贸大学等4所高校与博看公司合作开通了博看移动电子阅览室,博看网期刊数据库收录了自2006年以来3 600多种10万多本畅销期刊,是迄今为止最大最全的人文畅销期刊数据库,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支持现今较流行的安卓和苹果智能操作系统。燕山大学图书馆自建了“书香燕山大学”数据库,已推出10万册数字图书和3万集有声图书,学生毕业后仍可使用“24小时无障碍无边界”阅读,支持安卓和苹果移动阅读系统。目前河北省高校图书馆与公司合作应用的模式居多,大多与超星公司合作,其次是博看网,自主开发与建设的少,说明河北省的专业人才优势不明显,在省内应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不断采取吸引人才的政策和措施等。
1.2京津冀高校移动图书馆发展概况比较
在京津冀一体化趋势下,比较分析三地高校移动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很有必要,驻京高校发展移动图书馆业务较早,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也较为多样,如北京大学图书馆最早在2005年就已经开展短信催还、预约提醒服务,受到读者的青睐,2009年开始对手持终端的移动服务进行研究评估,2010年进行访谈和问卷调研,2011年7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反馈服务效果理想[5];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图书馆均能实现短信、网页、书目检索和全文阅读服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可以提供短信服务,其他驻京高校也陆续开通服务,不再赘述。总之无论在资源还是在服务上,北京与其他两地比较均处于领先地位。
天津与河北的高校开展得较晚,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天津大学是天津较早开通移动图书馆的高校之一,在2012年10月与超星公司合作推出了移动图书馆服务,包括个人借阅、馆藏查询,新闻、新书推荐浏览、全文获取和阅读等,支持WAP网站和安卓、苹果系统,并在图书馆主页设有热点链接;南开大学图书馆在2013年10月推出“掌上图书馆”服务,扫描二维码即可下载享用图书馆所有资源与服务,2014年4月向读者免费提供平板电脑试用移动图书馆,可使用图书馆各类资源,并进行检索、预约、续借服务;此外,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也先后开通移动图书馆服务,不一而足。河北大学于2012年5月18号开通试用了超星移动图书馆,并于2013年6月17日试用了博看移动图书馆,支持多种手持终端,自助完成馆藏查阅、到期提醒、预约、续借、咨询、全文获取和阅读等服务。随后,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开展了移动图书馆业务,但开展的业务相对较简单。近两年津冀两地高校移动图书馆发展迅速,但在很多方面与北京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要推动三地移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京津冀形成合作联盟和共建共享机制势在必行。
2京津冀一体化趋势下河北省高校加强移动图书馆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2.1加强对移动图书馆发展趋势的认识和分析
移动阅读是未来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未来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将进一步扩大到社会全体公众,提高移动阅读覆盖率,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其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完善,趋于个性化、生活化、便利化,满足读者的学习、休闲、社交等全方位的需求;进一步健全服务机制,以区域合作联盟为平台,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移动图书馆。河北省高校图书馆应借鉴吸收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移动图书馆工作的经验,提升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在当今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良好契机下,京津冀高校应与时俱进,协同开展移动图书馆的工作,密切地区之间的联系,使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建共享京津冀一体化新格局带来的优势和机遇。 2.2加大移动图书馆的宣传力度
目前河北省内移动图书馆普及率不高,读者使用率也较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广大高校师生对移动图书馆缺乏了解。高校图书馆应重视移动图书馆的开发与应用工作,通过一系列措施扩大宣传面,大力普及移动图书馆知识,使更多师生了解、认识和熟练使用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如可邀请专业人士来校举办讲座培训、开展基于移动图书馆的技能大赛,定期开展使用移动图书馆的心得体会交流会,在文献检索课程中加入移动图书馆的内容,从而提高大学生使用移动图书馆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使用兴趣最终达到持续利用的目的。
2.3建立健全移动图书馆的联盟合作机制
目前,移动终端与数字资源之间存在多种技术门槛和障碍,部分高校图书馆购买的数字资源还没有推出移动版,一些移动信息服务功能还没有建设和开发出来,因此造成省内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仍停留在传统的信息服务阶段,且明显落后于国内发达地区和国外发达国家高校移动图书馆水平[6]。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大趋势的背景下,河北省内高校图书馆应重视与北京和天津区域联盟合作机制的建立健全,加强与数据库公司和网络信息公司的合作,实现区域内数据资源与信息服务的共享,这样一方面不仅缓解了本馆资金压力,同时也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移动图书馆在河北省高校师生中的普及和应用。
2.4加大对移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合获取和特色建设
应用云计算模型可为移动图书馆提供新的发展途径,云计算是基于网格理念并在其基础上发展的新型互联网计算模型,核心是海量数据的存储与计算,云计算模式可为日益增长的数字图书资源的整合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应用移动云计算模型可为图书馆资源整合获取带来技术上的革新[7]。此外当前移动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内容大体相同,高校图书馆应增加读者利用资源的范围,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尤其要对馆藏特色数据库资源进行数字化开发,并通过合作共享机制使得区域内高校师生和社会大众得以共同分享。
2.5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做好参考咨询服务
移动终端设备在访问移动图书馆时,要考虑到有可能会受到网络病毒或黑客的攻击,导致个人隐私和图书馆信息的泄露或丢失;移动图书馆作为信息提供者,对于专有领域版权保护期内的著作还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对不同厂商提供的不同的数据库检索方式、不同的格式、不同的登陆认证方式、不兼容的第三方访问接口,以及不同的移动终端系统类型[7],都需要通过加强对移动图书馆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加强系统的统一性和兼容性来作为制度保障。此外,可以在移动终端设备上开展即时通讯参考咨询服务,学科馆员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参与高校师生科学研究的指导和查询业务,也可作为桥梁向学生间接传达专家教授的指导意见和建议等。
3结语
移动图书馆应用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现阶段主要是由传统图书馆功能向移动客户端的移植,初步实现了传统功能的便捷获取和快速使用,在未来大数据时代,与其他行业的融通连接和自身应用功能的拓展将成为移动图书馆的发展方向[3]。作为图书馆未来开展服务工作的新的模式和方向,图书馆人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馆员自身素质,改进工作流程和管理体制,以适应京津冀一体化趋势的需要,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宋恩梅,袁琳.移动的书海:国内移动图书馆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5):34-48.
[2]刘绍荣,潘瑞雪.基于读者信息行为的移动图书馆功能分析——以河北师范大学移动图书馆试用问卷调查结果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2,(19):15-18.
[3]符静.移动图书馆终端应用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4):17-21,26.
[4]覃起琼.近年来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研究述评[J].图书与情报,2013,(3):118-120.
[5]聂华,朱本军.北京大学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探索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4): 16-20.
[6]明均仁,黄传慧.基于用户接受的高校移动图书馆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4,(6):21-28.
[7]刘松柏,姜海峰,李书宁.移动图书馆建设的难点与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4):79-83.
(收稿日期:20141117责任编辑:张静茹)
关键词:移动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河北
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
移动图书馆,是依托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使人们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限制,通过各种便携移动设备方便灵活地进行信息查询、浏览和获取资源的新型图书馆服务方式。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移动图书馆正逐渐成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焦点。移动图书馆在国外图书馆中应用较早,但早期的服务范围比较有限。从2007年开始,国际上每两年召开一届移动图书馆会议,到2013年5月已召开了四次,说明移动图书馆的建设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图书馆界的热点。国内移动图书馆起步于2000年,2005年以后进入集中发展阶段,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移动图书馆应用服务,2007年以后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图书馆的WAP服务明显增加[1]。对河北省高校及京津地区高校的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促进河北省高校移动图书馆的发展。
1河北省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现状分析及与京津地区的比较
1.1河北省本科院校移动图书馆的建设情况
根据中国教育部公布的《2013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共有40所,笔者通过对这40所高校图书馆网站的访问、电话采访和文献查阅,对其移动图书馆建设与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如表1所示,截至2014年6月,河北省已有20所高校开通并且应用了移动图书馆,占河北省普通本科高校总数的50%。从开通时间上来看,大部分多为近两年才开始应用,2014年前6个月就有8家高校开通,可见移动图书馆已成为近两年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热点,而且在河北省高校中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这种热度,移动图书馆的研究与应用大有潜力可挖。
由表1可以看出,河北农业大学等16所高校试用或正式购买了超星移动图书馆,可查询个人借阅信息、办理图书续借、查询馆藏书目信息,检索及阅览读秀平台上的图书、期刊、论文、报纸等电子全文,中外文期刊及论文的文献传递,支持多种移动终端,不受校园网IP的限制。河北经贸大学等4所高校与博看公司合作开通了博看移动电子阅览室,博看网期刊数据库收录了自2006年以来3 600多种10万多本畅销期刊,是迄今为止最大最全的人文畅销期刊数据库,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支持现今较流行的安卓和苹果智能操作系统。燕山大学图书馆自建了“书香燕山大学”数据库,已推出10万册数字图书和3万集有声图书,学生毕业后仍可使用“24小时无障碍无边界”阅读,支持安卓和苹果移动阅读系统。目前河北省高校图书馆与公司合作应用的模式居多,大多与超星公司合作,其次是博看网,自主开发与建设的少,说明河北省的专业人才优势不明显,在省内应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不断采取吸引人才的政策和措施等。
1.2京津冀高校移动图书馆发展概况比较
在京津冀一体化趋势下,比较分析三地高校移动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很有必要,驻京高校发展移动图书馆业务较早,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也较为多样,如北京大学图书馆最早在2005年就已经开展短信催还、预约提醒服务,受到读者的青睐,2009年开始对手持终端的移动服务进行研究评估,2010年进行访谈和问卷调研,2011年7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反馈服务效果理想[5];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图书馆均能实现短信、网页、书目检索和全文阅读服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可以提供短信服务,其他驻京高校也陆续开通服务,不再赘述。总之无论在资源还是在服务上,北京与其他两地比较均处于领先地位。
天津与河北的高校开展得较晚,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天津大学是天津较早开通移动图书馆的高校之一,在2012年10月与超星公司合作推出了移动图书馆服务,包括个人借阅、馆藏查询,新闻、新书推荐浏览、全文获取和阅读等,支持WAP网站和安卓、苹果系统,并在图书馆主页设有热点链接;南开大学图书馆在2013年10月推出“掌上图书馆”服务,扫描二维码即可下载享用图书馆所有资源与服务,2014年4月向读者免费提供平板电脑试用移动图书馆,可使用图书馆各类资源,并进行检索、预约、续借服务;此外,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也先后开通移动图书馆服务,不一而足。河北大学于2012年5月18号开通试用了超星移动图书馆,并于2013年6月17日试用了博看移动图书馆,支持多种手持终端,自助完成馆藏查阅、到期提醒、预约、续借、咨询、全文获取和阅读等服务。随后,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开展了移动图书馆业务,但开展的业务相对较简单。近两年津冀两地高校移动图书馆发展迅速,但在很多方面与北京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要推动三地移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京津冀形成合作联盟和共建共享机制势在必行。
2京津冀一体化趋势下河北省高校加强移动图书馆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2.1加强对移动图书馆发展趋势的认识和分析
移动阅读是未来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未来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将进一步扩大到社会全体公众,提高移动阅读覆盖率,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其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完善,趋于个性化、生活化、便利化,满足读者的学习、休闲、社交等全方位的需求;进一步健全服务机制,以区域合作联盟为平台,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移动图书馆。河北省高校图书馆应借鉴吸收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移动图书馆工作的经验,提升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在当今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良好契机下,京津冀高校应与时俱进,协同开展移动图书馆的工作,密切地区之间的联系,使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建共享京津冀一体化新格局带来的优势和机遇。 2.2加大移动图书馆的宣传力度
目前河北省内移动图书馆普及率不高,读者使用率也较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广大高校师生对移动图书馆缺乏了解。高校图书馆应重视移动图书馆的开发与应用工作,通过一系列措施扩大宣传面,大力普及移动图书馆知识,使更多师生了解、认识和熟练使用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如可邀请专业人士来校举办讲座培训、开展基于移动图书馆的技能大赛,定期开展使用移动图书馆的心得体会交流会,在文献检索课程中加入移动图书馆的内容,从而提高大学生使用移动图书馆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使用兴趣最终达到持续利用的目的。
2.3建立健全移动图书馆的联盟合作机制
目前,移动终端与数字资源之间存在多种技术门槛和障碍,部分高校图书馆购买的数字资源还没有推出移动版,一些移动信息服务功能还没有建设和开发出来,因此造成省内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仍停留在传统的信息服务阶段,且明显落后于国内发达地区和国外发达国家高校移动图书馆水平[6]。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大趋势的背景下,河北省内高校图书馆应重视与北京和天津区域联盟合作机制的建立健全,加强与数据库公司和网络信息公司的合作,实现区域内数据资源与信息服务的共享,这样一方面不仅缓解了本馆资金压力,同时也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移动图书馆在河北省高校师生中的普及和应用。
2.4加大对移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合获取和特色建设
应用云计算模型可为移动图书馆提供新的发展途径,云计算是基于网格理念并在其基础上发展的新型互联网计算模型,核心是海量数据的存储与计算,云计算模式可为日益增长的数字图书资源的整合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应用移动云计算模型可为图书馆资源整合获取带来技术上的革新[7]。此外当前移动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内容大体相同,高校图书馆应增加读者利用资源的范围,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尤其要对馆藏特色数据库资源进行数字化开发,并通过合作共享机制使得区域内高校师生和社会大众得以共同分享。
2.5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做好参考咨询服务
移动终端设备在访问移动图书馆时,要考虑到有可能会受到网络病毒或黑客的攻击,导致个人隐私和图书馆信息的泄露或丢失;移动图书馆作为信息提供者,对于专有领域版权保护期内的著作还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对不同厂商提供的不同的数据库检索方式、不同的格式、不同的登陆认证方式、不兼容的第三方访问接口,以及不同的移动终端系统类型[7],都需要通过加强对移动图书馆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加强系统的统一性和兼容性来作为制度保障。此外,可以在移动终端设备上开展即时通讯参考咨询服务,学科馆员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参与高校师生科学研究的指导和查询业务,也可作为桥梁向学生间接传达专家教授的指导意见和建议等。
3结语
移动图书馆应用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现阶段主要是由传统图书馆功能向移动客户端的移植,初步实现了传统功能的便捷获取和快速使用,在未来大数据时代,与其他行业的融通连接和自身应用功能的拓展将成为移动图书馆的发展方向[3]。作为图书馆未来开展服务工作的新的模式和方向,图书馆人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馆员自身素质,改进工作流程和管理体制,以适应京津冀一体化趋势的需要,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宋恩梅,袁琳.移动的书海:国内移动图书馆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5):34-48.
[2]刘绍荣,潘瑞雪.基于读者信息行为的移动图书馆功能分析——以河北师范大学移动图书馆试用问卷调查结果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2,(19):15-18.
[3]符静.移动图书馆终端应用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4):17-21,26.
[4]覃起琼.近年来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研究述评[J].图书与情报,2013,(3):118-120.
[5]聂华,朱本军.北京大学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探索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4): 16-20.
[6]明均仁,黄传慧.基于用户接受的高校移动图书馆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4,(6):21-28.
[7]刘松柏,姜海峰,李书宁.移动图书馆建设的难点与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4):79-83.
(收稿日期:20141117责任编辑:张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