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

来源 :青海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jia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自信,是指人们对我们党、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历史传统、价值内涵和现实意义的认识、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念。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把坚定文化自信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一个崭新高度。
  地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石。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故此,笔者从青海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青海是中国特色文化重要的保护地、青海是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缩影地三个维度,来阐述青海的文化自信。
  青海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古代文明都是河流文明,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文明古发源地中,孕育着整个阿拉伯文明的古巴比伦,其发源地是西亚的两河流域;孕育着整个非洲文明的古埃及,其发源地是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孕育着整个南亚文明的古印度,其发源地是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走过5000年文明历程的中华文明也不例外。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与青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是早期人类生存和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黄河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等9个省区,是中国人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积淀,曾经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青海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不仅是因为这里孕育着长江、黄河、澜沧江,在考古挖掘中,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青海高原是黄河流域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在考古挖掘的文化遗址中,黄河流域出现了一大批早期文化,最近的考古发现,将人类在青藏高原活动的时间从4万年前推至16万年前;早在2万—3万年前,人类就已在青海高原创造了远古文化,在沱沱河沿、海西小柴旦湖等发现距今2万—3万年前的旧石器等物品。在距今6800年的贵南拉乙亥、宗日文化遗址,距今4000年的马厂文化遗址,以及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公共墓地、民和喇家遗址,发现了许多精美的生活器具和玉器、青铜器等礼器,还有石镰、石刀、骨铲等收割工具和挖掘工具,并有石磨盘、石磨棒、石杵等谷物加工工具,以及中国最早的小麦麦种。这是华夏先民在黄河流域创造的古老文明,是华夏文明的来源之一。
  “青海长云暗雪山”。历史上的青海,总是笼罩在这种朦胧之中,一再被猜想、被误解,很多人对青海省的印象大多就是青海湖和青藏高原,事实上,青海不是只有青海湖,青海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一点更为世人所不知。著名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先生20世纪30年代初在《中国史前文化的传播与融合》一书中指出:“彩陶发达的中心无疑是黄河流域,西起青海,东迄河南,青海史前文化与中原有一脉相通之处,其为中国文化的孕育地,当无疑问也。”翦伯赞在《先秦史》中指出,“在野蛮时代之初,分布于甘肃、青海一带的诸羌之族,亦开始新的迁徙,一批批昆羌人走下昆仑山,来到东方,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顾颉刚教授在《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中提出:“中华民族的人文的始祖炎黄首先是羌人的祖先,然后才是华夏族的祖先”,“不仅以炎帝为宗神的古代羌人生活在今青海祁连山南北河湟之地,而且青、甘、陕、川一带是炎黄部落联盟活动主要区域,成为华夏民族的发祥地。”“青海青,黄河黄,还有那滔滔的金沙江,牛儿肥,马儿壮,昆仑山下好牧场,白云千里鸟飞翔,我们发源在青藏高原,这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故乡。”这是上世纪40年代,罗家伦先生在西北进行学术考察,用《中华民族的故乡》这首诗,来阐释青海在中华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
  青海是中国特色文化重要的保护地
  青海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山脉高耸,气候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依凭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特色文化重要的保护地。2007年6月至今,全国仅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而青海设立了热贡(黄南)、格萨尔(果洛)和藏族文化(玉树)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数量居全国各省市区首位。同样,目前,全国拥有39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青海就拥有热贡艺术、藏戏、“花儿”、《格萨尔》4项。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8年8月27日设立。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隆务河流域,在藏语中被称为“热贡”,这里走出了一代代大批从事民间佛教绘塑艺术的艺人,足迹遍及青海、西藏自治区、甘肃、内蒙古自治区等地,从艺人员之多、技艺之精妙,都是其他地区所少见的。这些艺术统称为“热贡艺术”,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热贡艺术融合了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其中,唐卡、雕塑、堆绣、剪纸、壁画、藏戏等项目历史悠久,文化艺术价值很高。黄南藏戏、热贡艺术、热贡六月会、泽库和日寺石刻技艺等项目入选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热贡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已与生于青藏高原、长于黄河流域的热贡人民的农牧生活密不可分,从而形成了热贡地区独特的文化生态。热贡是安多地区藏文化艺术中心之一,热贡文化是高原多民族融合、长期共存的见证,是青海文化的一枝奇葩。
  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2014年8月设立。该区的设立对于优先抢救保护《格萨尔》文化及其范围内自然环境、历史遗迹的原生态、现实性、完整性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果洛藏族自治州是全国《格萨尔》文化资源最富集、表现形式最独特、本真性保持最完整、说唱艺人最多、影响最广泛的地区之一,享有“《格萨尔》故乡”的美誉。以《格萨尔》史诗为核心的《格萨尔》文化是藏族民间文化传统的杰出代表,已融入青海果洛民眾的精神血脉,深刻影响着他们的生产生活。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它故事曲折、生动形象、意蕴深厚,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是藏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很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在国际学术界有“东方的荷马史诗”之称,成为认识藏族文化的桥梁。《格萨尔》史诗是世界上唯一至今还在不断创造的“活着的史诗”,其独特性、多样性、活态性成为世界罕见的文化现象。   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2017年2月设立,从国家层面对玉树地区的文化与生态作整体性保护,充分考量三江源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保护藏民族文化遗产,更加全面地彰显藏区的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青海成为首个有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省份。玉树是青藏高原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三江源是玉树藏族文化赖以产生、发展和延续的自然生态环境。千百年来,世居玉树的藏族先民在劳动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信仰。他们尊重生态伦理,与自然和谐共处,留下了一方净土,造福本土及三江源流域的各方民众。这里的歌舞、民间工艺、民俗节庆、史诗文化等多元文化编织出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态。玉树藏族文化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党和政府对玉树藏族文化根脉和生成土壤的综合保护,传承好千百年来滋养玉树人民的传统本土文化,维护好、发展好玉树独有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中下游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青海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文化形态独特典型,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重要影响,除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外,又先后设立了土族文化(互助)、德都蒙古文化(海西)、撒拉族文化(循化)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土族、撒拉族是我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也属于人口较少民族范畴。
  土族文化(互助)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7年1月设立,这是青海省设立的第一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土族以古代鲜卑吐谷浑人为源,以蒙元时期融入的蒙古人为重要补充并吸收汉、藏等民族成分及其文化因素而逐步形成。土族文化集中表现在土族人的宗教信仰、语言、民族服饰、习俗礼仪、口传古籍等方面。土族的婚礼、轮子秋、“花儿”、饮食、服饰、建筑、文学、刺绣等文化形态都别具特色。互助土族自治县申报的“拉仁布与吉门索”“花儿”(丹麻土族“花儿”会)“土族婚礼”“土族轮子秋”等文化形态,先后入选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族文化,是土族群众长期的经验总结并传承下来的,是人们物质和精神的综合体,是民族历史的有声记忆和鲜活承载,对教育后人、陶冶情操、鼓舞人心、净化灵魂、促进土族和谐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文学、音乐、美术、工艺、民俗、历史、伦理、人类学等学科门类都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撒拉族文化(循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7年初设立。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黄河上游河谷地区,黄河南岸古文化遗存丰富,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撒拉族自元代定居循化以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民族,在与青藏高原各民族共生共荣、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撒拉族文化。循化撒拉族的建筑文化丰富多样,其中篱笆楼、循化西路红军革命旧址和撒拉族清真寺古建筑群,并列为三大撒拉族古建筑文化珍宝。撒拉族婚礼程序独特,迄今还保留着敬献“羊背子”等古老的突厥民族婚礼习俗,是研究突厥古代文化的活化石。2006年5月20日,撒拉族婚礼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撒拉族的文化遗产和形态,内涵丰富、种类多样,在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建筑学、艺术学等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高的保护利用价值。同时,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可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优势,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助推精准扶贫,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德都蒙古文化(海西)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7年8月设立。德都蒙古文化作为青藏高原独有的民族文化之一,保留着蒙古族原生态内容,历史积淀深厚,存续状态良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民间文学辉煌灿烂,代表作有英雄史诗《汗青格勒》,已经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神话传说多姿多彩,有《黄牛的神话》《史集》等。德都蒙古的传统医学,在诊断治疗方面都很有民族医疗特色,蒙医对创伤和接骨的治疗,尤有独到之处。《蒙医铜银烙疗法》《蒙医震动复位疗法》等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蒙古族雕刻、刺绣、银器等工艺,其艺术风格质朴而深厚。德都蒙古法律方面,有《青海卫拉特法典》,是德都蒙古文化遗产中最早的一部法律文献,此文献对于研究青海省和洛特蒙古族历史、文化以及蒙古族法律的发展进程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青海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缩影地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多元”不仅指的是民族成分的多元,还包括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多元。“一体”指的是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青海是历史形成的多民族地区,文化多样、宗教多元,不同价值观念、民族情感和文化心理有着漫长的碰撞历史,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民族文化共生共存是青海文化的本质特征,寓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图景之中,形神兼备,风采自成。
  青海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缩影。青海有5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87.48万,占总人口的47.71%,仅次于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世居的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长期以来,各民族和睦相处、水乳交融、相濡以沫,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和美共荣,形成了多民族、多文化同处共存、彼此尊重,相互弥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乃至深度融合的大好景象,而这种多元文化有着中华文化的基本色彩,是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自然浓缩和典型缩影。
  青海是中华民族关系史的“活化石”。青海作为多民族不斷交汇的地方,青海的民族关系,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关系史的缩影。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青海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贸易交汇地,是秦汉文化同西域文化的交融地,各民族繁衍生息,相互交融。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许多民族,特别是一些西部民族的演变过程。长期以来,青海地区各民族交错杂居,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吸收,在培育、发展共识和认同中,实现了多元民族文化间的守望相助、和睦共生,为青海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青海是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宝藏。在这片多民族聚居的沃土中,绽放着绚丽的多元文化之花,昆仑文化源远流长,宗教文化庄严神秘,农耕文化底蕴深厚,节庆文化异彩纷呈;青海“花儿”、塔尔寺“艺术三绝”、黄南热贡艺术、柳湾彩陶、都兰大墓等无不彰显着青海先民的文明与智慧;唐卡、刺绣、剪纸、绘画、雕塑、皮影、银器、铜器、玉器等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品,无不呈现青海民族民间艺术的神秘、粗犷、成熟和庄重。
  青海是中国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宝库。青海出土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其中,体现中国西部古代开放文化的都兰墓群大遗址和体现远古人类灾难的(民和)喇家遗址,被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文物考古新发现”。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青海省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411处。全省43个县域普查单元全面按时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各项目标和任务,启动率、调查率和覆盖率均为100%。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时代特点的古文化遗产,本土特色的乡村建筑、工业遗产等得到大量补充,极大地丰富了青海省文化遗产类型及内涵。其文化类型丰富多样,涉及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工业遗产、文化线路、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5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3座。青海地面和地下文物非常丰富,就文化线路而言,唐蕃古道青海段占半壁江山,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青海的定位是重要节点和战略通道,在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和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因战争而中断后,丝绸之路青海道兴盛了几百年,成为主要通道。就出土文物而言,全国到目前为止共出土了4件舞蹈纹盆,其中两件出自青海,一件出自甘肃武威,还有一件出土地不明,并流失到日本。這两件舞蹈纹盆都是国宝级的文物,其中五人舞蹈纹盆成为高中美术教材的封二内容,在中国美术史、舞蹈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另一件收藏在省博物馆。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出土最早的(4000多年前)铜镜、冷兵器时代最大的武器——长矛均出自青海,西海郡出土的“虎符石匮”是全国首次发现的大型铭文石雕,“高原故宫”瞿昙寺、藏传佛教圣地隆务寺和塔尔寺都矗立在青海这块土地上。诸如此类的国宝级文物,青海还很多。
  正是中华文化强烈的向心力,涵养了少数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心灵认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优秀中华文化绽放时代光芒,滋养人民心灵,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就会焕发出深沉的休戚与共情怀、坚韧的守望相助意识、昂扬的同心共济精神。我们要通过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进一步打造独具青海特点的、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赋予青海文化新的实质内涵,坚定文化自信,讲好青海故事,激发青海各族人民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汇聚青海各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内聚力,形成各民族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强大合力,以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青海篇章。
  作者简介:杨自沿,青海省委党校一级巡视员、教授)。
其他文献
我是藏族,至少身份证上是。  因为母亲是藏族,因此我也有了藏族的血液,但这种血液随着环境、时间的推移已是没有了最初的模样。虽然极喜欢喝酥油茶,喜欢吃糌粑,但这一切并不代表我除了有藏族的血统外,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和藏民族有着关联。  因为不会说藏语,不懂藏族礼仪,因此我也困惑自己究竟是不是藏族。实际上,我爷爷是汉族,我奶奶是土族,母亲是藏族。所以我具有多民族血统,我自嘲地向朋友说:看上去,我一个人就能
期刊
这是一段尘封在历史画卷中的难忘故事,这是一处见证了历史进程的贵族庄园。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境内,有一个叫做昂拉的地方,这里有一座青海乃至安多地区保留最为完整的贵族庄园——昂拉千户府。昂拉地处黄河沿岸,三面环山、东临黄河、山高林密、地形复杂。上个世纪50年代初,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段比“七擒孟获”还要曲折的故事,受到毛泽东主席的关注。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昂拉,走进千户府邸,让在这座古朴华美的贵族
期刊
蓝天有了白云才会更加美丽,青山有了丛林才会更加翠绿,土地有了庄稼,草原上有牛羊才会更加丰饶;人间有了团结、和睦、包容,万事才能兴旺发达。西海大地上盛开的一朵朵民族团结之花,促进了各项事业有效地发展、进步、兴盛;有了为民族团结增添光彩的人们,民族团结之花,才焕发出了耀眼的色彩。  翻开历史的画卷,在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里,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一贯注重团结一心、互帮互爱、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民族
期刊
民国初期,沙河滩首先坐落的几个庄廓是从甘肃新城来的回族药铺家,后来从凉州相继过来了田家、豆家、单家、高家、吕家,都是汉族,又多少与回族药铺家沾点亲带点故的,就攀谈成了老乡,便砌院墙盖土房定居在庄子最上端。沙河滩土层薄,石头多,这些庄廓有的是土夯的,有的是石头砌的,有的一半是土墙,一半是石墙,似乎象征这个村庄一半儿是回族,一半儿是汉族。  药铺家前辈老汉们,还有跟随而来的这些汉族庄员,因为来自有果园
期刊
在行走中,黄河总是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场合和我的岁月一次又一次地相遇和重合,给我滋养、感动、震惊、启发和向往。有一天,我若有所思,从弯弯曲曲的黄河上游图中,寻找我曾经生活过三年的黄南所处的位置。从北向南看,黄南的尖扎、同仁、泽库、河南四个县位于从尖扎流向循化那一段黄河的南岸,谓之河之南,黄南的名称由此而来;由南往北看,黄南又在黄河绕过阿尼玛卿之后从玛曲再次流入西北青海那一线之北,谓之河之北,当地有
期刊
清代,西宁地区的民间文艺得到一定发展,且呈现多元化的色彩。这一时期,西宁地区的民间文学以传说和叙事诗为主,这些民间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纪实性,曲折反映了各民族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表达了各族群众真实生活的感受和强烈的爱憎之情。清代也是西宁地区地方戏剧和曲艺形成的重要时期,秦腔、眉户、皮影、贤孝等艺术得到了较快发展。舞蹈艺术中,西宁文庙乐舞和塔尔寺跳欠活动已形成规范,汉族社火舞、藏族锅庄、土族纳顿
期刊